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绣镇异闻 ...

  •   离开雾隐山界碑,林砚秋按着玄机子给的地图向西而行。官道旁的野花开得肆意,可她心头却沉甸甸的——《百鬼笈》上“古宅绣花女”的字迹泛着冷光,灵视中那抹刺目的红线总在眼前晃动。行至暮色四合,前方终于出现一座小镇,镇口牌坊上“绣云镇”三字被岁月磨得模糊,檐角挂着的红灯笼却异常鲜艳,像滴在宣纸上的血。
      刚进镇口,就见几个村民聚在茶摊前议论,声音压得极低。“李家媳妇今早去后山采菜,路过柳家古宅,回来就疯疯癫癫的,说什么‘红线缠手’‘别绣了’!”
      “可不是嘛,前阵子张货郎也是,进古宅找丢失的货担,出来就攥着根红丝线哭,说看到个穿蓝布裙的女人在绣他的脸!”
      林砚秋心头一动,走上前借着买茶搭话:“阿婆,你们说的柳家古宅,可是住着位绣花女?”茶摊老妪闻言脸色骤变,往四周瞥了眼,压低声音:“姑娘是外乡人吧?快别打听!那古宅邪门得很!百年前柳绣娘在里头用绣花针自尽,怨气不散,凡是靠近的人都没好下场!”
      “柳绣娘为何自尽?”林砚秋追问。老妪叹了口气,刚要开口,就被旁边一个穿青布短打的少年打断:“婆婆别吓着人家,柳绣娘的事哪有那么邪乎。”少年约莫十六七岁,腰间别着个铜制罗盘,眼神清亮,“我叫沈青,是镇上扎纸匠的徒弟,略懂些风水术法。”
      沈青凑过来,声音里带着好奇:“姑娘也是来查柳家古宅的?最近总有人说古宅里半夜传出绣花声,我师傅让我来看看风水。”林砚秋点头,亮出《百鬼笈》一角:“我是来渡灵的。柳绣娘的执念是‘红线怨’,已经伤及无辜。”
      沈青眼睛一亮:“渡灵人?太好了!我师傅说古宅怨气重,我一个人不敢深入。我跟你一起去,我的罗盘能测怨气流向,说不定能帮上忙!”林砚秋犹豫片刻,想起玄机子说过“渡灵之路不必独行”,便答应下来。
      两人往镇西走去,沈青边走边讲:“柳绣娘是百年前绣云镇最有名的绣娘,一手苏绣出神入化,连京城的官太太都来订绣品。她和镇上的画师周子谦相恋,约定绣完《百鸟朝凤》就成亲。可周子谦中了举人后,就娶了县令的女儿,把柳绣娘抛在了脑后。”
      “后来呢?”林砚秋追问。沈青声音沉了些:“柳绣娘等不到人,就在古宅绣楼里用绣花针自尽了,临死前把没绣完的《百鸟朝凤》烧了,还说要化作厉鬼,让所有负心人都不得好死。从那以后,古宅就开始闹鬼,凡是有男人进宅,都会被红线缠上,梦见自己被绣进黑布,变成柳绣娘的‘作品’。”
      说话间,一座破败的宅院出现在眼前——朱红大门油漆剥落,门缝里渗出淡淡的黑色怨气,院墙爬满枯萎的蔷薇藤,藤上缠着无数红丝线,在暮色中像吊死鬼的头发。沈青的罗盘指针疯狂转动,发出“嗡嗡”的震颤声:“好重的怨气!比师傅说的还厉害!”
      林砚秋激活灵视,只见整座古宅被红线编织的网笼罩,网眼处隐约可见痛苦挣扎的男子虚影,怨气中还夹杂着一丝熟悉的黑紫色——拘灵教的气息!“小心,拘灵教的人可能也来了。”她握紧镇灵铃,与沈青对视一眼,推开了沉重的宅门。
      门轴发出“吱呀”的惨叫,院内杂草齐腰,枯黄的草叶间缠着更多红丝线。正对着大门的是一座绣楼,楼窗紧闭,窗纸上映着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正低头做着绣花的动作。“她在绣……”沈青声音发颤,罗盘指针指向绣楼,“怨气源头就在楼上!”
      突然,一根红丝线从绣楼窗口飞出,像蛇般缠向沈青的手腕。沈青反应极快,掏出一张黄符贴在手腕上,红丝线碰到符纸“滋啦”作响,缩了回去。“好险!”他擦了擦冷汗,“这红线怨气好毒!”
      “柳绣娘前辈?”林砚秋轻声呼喊,声音在寂静的院内回荡。绣楼窗口的身影顿了顿,一个冰冷的女声传来,带着浓浓的怨毒:“又来两个送死的?正好,我的《负心图》还缺两个人影。”话音未落,无数红丝线从院内各处涌出,像暴雨般射向两人。
      林砚秋举起《百鬼笈》,书页金光迸发,形成一道屏障挡住红线。沈青则转动罗盘,口中念念有词:“天地无极,乾坤借法!”罗盘发出一道青光,将袭来的红线引向地面,红线落地即燃,化作灰烬。“快走!去绣楼!”两人趁机冲向绣楼,身后传来柳绣娘凄厉的笑声:“你们跑不掉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