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画船停渡 ...


  •   林小满把青铜片按在古钟“唐”字的刻痕上时,钟身突然发出一阵清脆的“叮咚”声,像有人在轻轻敲钟。他盯着钟壁,看着“唐”字的金光慢慢淡去,转而在旁边浮现出一个新的甲骨文——笔画弯弯曲曲,像一条流动的河,不用翻爷爷的笔记本,他也能猜到,这是“宋”。

      “这次是北宋吧?”小满攥紧装着刻刀和笔记本的布包,指尖刚碰到钟口的裂纹,熟悉的白雾就涌了出来。这次的雾气带着淡淡的墨香,裹住他的瞬间,耳边还传来了隐约的古筝声,和前两次的风啸、市声都不一样。

      等雾气散开,小满先感觉到脚下的触感——不是商朝的黄土,也不是唐朝的青石板,而是一种细腻的、带着凉意的“纸面感”。他低头一看,自己的鞋子正踩在一幅巨大的画卷上,画卷上的颜色鲜活得像要滴下来:青灰色的屋顶、穿着短衫的挑夫、河面上漂着的小船,甚至连路边小贩担子上的糖葫芦,都能看清糖霜的纹路。

      “《清明上河图》!”小满忍不住惊呼。课本里见过的这幅画,此刻正完整地铺在他脚下,而他就站在画卷中段的汴河岸边,身边是来来往往的“画中人”——他们穿着北宋的圆领衫,有的扛着粮食,有的牵着毛驴,说话的声音带着软糯的调子,和电视里的古装剧完全不一样。

      “小满!这里!”

      阿辰的声音从前面的茶摊传来。他换了身北宋书生的青布长衫,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正对着一个卖画的摊贩点头哈腰。小满跑过去,刚想问他怎么又跟来了,就看见阿辰悄悄指了指汴河中央——那里停着一艘巨大的漕船,船身侧倾着,桅杆上的帆耷拉着,几个船夫正站在船头急得直跺脚,可船却像被钉在河面上,一动不动。

      “那就是时间bug?”小满压低声音问。

      阿辰点点头,把他拉到茶摊角落:“你看河两岸的集市,”他顺着扇子指的方向,“卖包子的蒸笼没冒热气,说书先生的嘴没动,连河边的柳树叶子都没飘——因为船不动,整个画境都停住了。”

      小满仔细一看,果然!刚才没注意,现在才发现,所有“画中人”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只有他们两个能自由活动。他突然想起爷爷笔记本里折页上的话:“汴河,船不动,画不活”,原来要修正的,就是这艘停住的漕船。

      “那怎么让船动起来?”小满看着漕船,发现船身靠近水面的地方有个大洞,洞里好像卡着什么东西,“是不是船坏了?”

      “应该是船橹断了。”阿辰从布包里掏出一卷纸,展开是一幅简笔画,画的正是漕船的结构,“我查过爷爷的笔记,北宋汴河的漕船靠‘橹’推进,橹杆要是断了,船就没法动。刚才我问过画里的船夫,他们说昨天晚上船橹突然就断了,怎么修都没用。”

      小满接过简笔画,上面标着“橹杆”“船舵”“船舱”的位置,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漕船载粮,橹需硬木,汴河多柳木,可代用。”他眼睛一亮:“那我们找柳木来修船橹不就行了?”

      “没那么简单。”阿辰指着汴河岸边的柳树,“画里的东西拿不出来,除非我们能找到画中‘活’的柳木——就是能被画外人使用的材料。刚才那个卖画的摊贩说,城南的画院有块‘画魂木’,是用画里的柳木做的,能用来修补画中的东西。”

      两人立刻往城南走。画境里的汴京城真大,他们穿过卖布的铺子、打铁的作坊,还路过一座石桥,桥上挤满了“暂停”的行人,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几个穿着官服的人在交谈,连脸上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你看,那是‘虹桥’!”小满指着前面的石桥,课本里说过,《清明上河图》里最有名的就是这座虹桥,桥身没有桥墩,全靠木头搭建,像一道彩虹横跨汴河。阿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突然停住脚步:“不对,虹桥上的人好像动了!”

      小满赶紧抬头,果然!虹桥中央有个穿着灰布衫的人,正背着一个布包袱,慢慢往桥下走。他的动作虽然慢,却和其他“暂停”的人完全不一样——这个人,也是“画外人”?

      “别跟他对视。”阿辰拉着小满躲到旁边的包子铺后面,“上次在唐朝碰到的黑影,说不定也跟着来了。”

      两人等那人走远,才继续往城南走。画院藏在一条安静的巷子里,门口挂着一块“翰林图画院”的木牌,和历史课本里说的“北宋设立画院,培养画家”一模一样。推开虚掩的院门,院子里种着几棵柳树,树下摆着一张石桌,石桌上放着一块半米长的木头——木头的颜色和画里的柳树一模一样,表面还泛着淡淡的墨光,应该就是“画魂木”。

      “找到了!”小满跑过去,刚想拿起木头,就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把木头放下。”

      他回头一看,是刚才在虹桥上看到的那个人!他脸上蒙着一块黑布,只露出一双眼睛,手里拿着一把匕首,正一步步朝他们走来。阿辰立刻挡在小满前面:“你是谁?为什么要拦我们?”

      “我是谁不重要。”黑衣人冷笑一声,“重要的是,这艘船不能动,画境也不能活——否则,你们的古钟就没那么容易拿到了。”

      小满心里一紧:“你跟顾先生是一伙的?”上次在元朝驿站,阿辰提过顾先生的名字,说他想抢古钟的道具。

      黑衣人没回答,突然朝石桌扑过来。阿辰拉着小满往旁边躲,黑衣人扑了个空,匕首“哐当”一声扎在石桌上。小满趁机抓起“画魂木”,拉着阿辰就往门外跑:“快走!去漕船那边!”

      两人一路跑回汴河岸边,黑衣人还在后面追。漕船上的船夫看到他们,赶紧放下跳板。小满和阿辰跑上船,船夫立刻把跳板收起来,黑衣人只能站在岸边,恶狠狠地盯着他们。

      “快修船橹!”阿辰把“画魂木”递给小满,又从布包里掏出一把锯子,“我来锯木头,你负责把橹杆固定好。”

      小满点点头,按照简笔画上的样子,先把断成两截的旧橹杆拼好,再用“画魂木”做了个支架,固定在断裂的地方。阿辰锯木头的时候,手被锯子划破了,可他连眉头都没皱,还笑着说:“这点伤不算什么,等船动了,画境活了,伤就好了。”

      就在这时,岸边的黑衣人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是一块青铜碎片,和小满从商朝带回来的鼎碎片一模一样!他把碎片举起来,对着太阳一晃,一道红光射向漕船的船身,船身立刻开始慢慢倾斜。

      “不好!他想弄沉船!”小满赶紧加快速度,用绳子把橹杆绑紧。阿辰也跑过来帮忙,两人一起把修好的橹杆装在船尾。

      “用力摇!”阿辰喊着,和小满一起抓住橹杆,使劲往水里推。橹杆碰到水面的瞬间,漕船突然“咯吱”一声,慢慢开始往前移动。岸边的黑衣人看到船动了,气得把青铜碎片往地上一摔,转身消失在人群里。

      漕船一动,整个画境突然活了!岸边的包子铺冒出了热气,说书先生开始说话,柳树叶子随风飘动,连汴河里的水都泛起了涟漪。小满和阿辰站在船头,看着眼前鲜活的汴京城,都笑了起来。

      “我们成功了!”小满兴奋地喊。可还没等他高兴多久,船身突然开始变得透明——画境要消失了。阿辰拍了拍他的肩膀:“下一次,我们说不定能在元朝的驿站见面。”

      白雾再次涌来,小满闭上眼睛。等他睁开眼时,已经回到了阁楼。古钟的裂纹又小了点,钟壁上的“宋”字闪着金光,和“商”“唐”两个字排在一起,像三个小小的勋章。

      他翻开爷爷的笔记本,想找找元朝的线索,却发现最后一页被人撕了。地上有一张碎纸,上面写着一行字:“元朝驿站,八思巴文,信错则乱。”

      “是黑衣人撕的!”小满攥紧碎纸,心里有点生气,可更多的是期待——元朝的驿站、八思巴文,下一个冒险,好像更有挑战了。他摸了摸古钟,轻声说:“放心,我一定会找到错信,修正时间bug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