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副本一18 ...

  •   等回到自己府邸。

      谋士有些不解:“大人,为何要太尉请杀沈砚?”

      温巧风道:“总要给陛下理由杀她。”

      “杀了沈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是杀了卢玉才对我们有好处,”温巧风恶狠狠地说:“她手里有先帝的圣旨,一日不杀她,我一日不得心安;陛下不杀她,我自然要给她下一剂猛药让她自己把刀递到陛下手里。”

      一股风从弄堂里钻了进来,温巧风的身形忽明忽暗,她一甩袖将身背过:“且看明日吧。”

      ......

      【有点累了,看这直播有点子无聊,天天都是在改奏折,能不能来点刺激的,呜呜呜】

      今天是先帝的诞辰,原主把它定为了六大朝会之一。

      江鸾觉得与其这样‘孝顺’,原主还不如在给先帝戴孝期间先忍着,不要娶亲。

      一大早,江鸾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被换上绣金滚边的玄色朝服,在这个对女子没有规训的地方。

      原主不必有杨柳细腰、也不必白皙纤瘦。

      这是一具朝阳一般年轻的身体。

      让江鸾想到了御园中饲养的老虎。

      江鸾:【也许朕可以去打猎。】

      【支持!!!】

      江鸾沿着汉白玉砌的台阶进入到举行朝会的大殿中。

      晨光恰好洒满殿内,文武百官分列左右,高呼万岁。

      “众卿平身。”

      自然,江鸾一眼就注意到卢玉位列其中。

      随着她目光的聚焦,在看直播的观众也看到了。

      弹幕:【太尉上朝了,暗卫说御史大夫和她两个人商讨到很晚,果然是有阴谋!】

      【好奇到底会发生什么】

      【@楼上,快来看,接下来一定刺激】

      江鸾:“卢爱卿的病好多了?”

      “臣已经好全了。”

      江鸾昨天亲自去看望卢玉的事情已经在京城内传遍了,百官吹捧了江鸾的爱民之心顺便恭喜了一下卢玉。

      因为江鸾这段时间的革新,战士们冬衣的拨款也拨出来了,旦州的灾情也被控制住了。

      见差不多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上奏了。

      卢玉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江鸾示意:“但说无妨。”

      “臣遇到一件怪事和弑君的阮睿有牵连。”

      霎时,百官哗然。

      江鸾皱眉:“朕已经下旨诸了阮睿九族,也一并惩处了同谋者,还有谁与她有牵连!”

      “陛下容禀,”卢玉道:“这要从大概半个月前,臣碰到的一件怪事说起。”

      卢玉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来:“臣家中人都信佛,因为臣是突然病的,来势汹汹,又不见好;所以舍夫陪着臣去城外寺庙供香祈福;第三次去时,臣实在太过烦闷便向寺中的慧圆大师求教,大师答道:世间万物并非都要究其根源。老臣那时心急,与慧圆大师探讨了良多;等临近午时,臣才觉得稍稍宽心;接下来几日亦如是,臣日日都去,就也与慧圆大师相熟了起来;一次闲谈时大师偶然提起城南有一户陈姓的香客,几乎从未到过寺庙,却每月都按时送来香火钱,但是最近一个月的还没有送来;臣一时兴起,便想拜会一下这户陈姓香客。”

      江鸾用目光扫了一下在场的其它人,自己对礼佛没有研究,没什么意见可以发表。

      弹幕:【大家都一副竖起耳朵听故事的表情嘛】

      江鸾:“继续吧,这和阮睿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卢玉说的这件事,三分假七分真。

      她确实去过寺庙祈福,却没有跟慧圆大师说过话。

      如果不是温巧风昨夜告诉她关于那户陈姓人家的事,她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件事,也永远不会知道阮睿的真心就这样错付了。

      卢玉袖中的拳头紧了又松开,定了定神道:“臣归家途中先往城南去了,没费什么力气,果然打听到有一户姓陈的人家;臣前去敲门,门内无人应答;等了一会,臣忽然意识到,这附近都是土屋,唯有这一处房子,虽然不气派,但却干净整洁,瞧着有些薄产,又听慧圆大师说过陈家每月都送香火钱来;臣觉得,或许陈家人被人惦记财产,遭遇了什么意外;便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让人翻进墙内开了门。”

      卢玉控制不住咳嗽了几声,等消停下来又接着说:“院内东西摆放得十分整洁,庭中的梧桐树长势很好;但看起来却没有人活动的迹象;水桶内无水,窗面上也结了灰。臣怕出了什么命案,就让人去京兆尹那报案......”

      京兆尹一哆嗦,刚想说不是吧,别搞我,没接到啊。

      卢玉咳了几声又说:“这时候一个喝的醉醺醺的男子闯了进来,他瞧着年纪不算大,口中胡言乱语,举手投足间有些风尘气;臣便问他是不是陈家人;那男子说不是,但此处有财物可取;接着便胡乱咒骂起了陈家从这个月起到现在还没送来新的钱。”

      【好奇,跟说书一样还没说到重点】

      【我想到了包拯探案,你们古代人胆子都这么大吗?什么地方都敢进去,万一里面直接就是人民碎片怎么办?】

      【那不正好立功了?】

      【我说老登怎么生病了还乱跑,整这么多幺蛾子】

      【哎呀急死我了,快点说和阮睿有什么关系嘛!我要上课了,想听完......】

      卢玉:“他说话颠三倒四,臣问了一会,才知道,陈家人是三年前才搬到城南来的,只住了一年就不在这里住了,但是有个老管家平常一直住在这里,时不时还会有专人来打扫卫生,也会有人送来银钱,这男子是老管家的亲戚,在花楼内讨生活,偶尔会来拿钱,只是这次,他说有一个月左右不仅老管家不见人,钱也没有了。”

      江鸾:“京兆尹,你有接到过姓陈的一户人家失踪的报案吗?”

      京兆尹出列答道:“禀陛下,臣记得有四起疑似的案卷与姓陈的人有关。”

      江鸾:“好,都去抽调出来;卢卿,你继续说吧。”

      卢玉:“臣后来从邻里问出来了这户人家的名字,邻里说这处宅子本来是阮睿的,三年前过户给了一个叫陈彦的女人,她和丈夫育有六子,并不是什么有善心的人,一年内就将几个儿子都卖去了花楼换钱,不知道现在人去了哪里了。”

      这下子有不少人竖起了耳朵,和阮睿有关!那还得了,这陈家人莫不是包藏祸心,仔细想想时间节点也是很巧妙,这一个月来阮睿从入狱到处斩,那陈家人莫不是避祸去了,这才没继续送香火钱!那她们岂不是和弑君也有关系!

      有阴谋,绝对有阴谋!

      还有卖儿子换钱的人却会每个月按时给寺庙香火钱?

      什么人啊这是!

      这里面有大大滴文章啊!!

      廷尉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出列道:“陛下,臣倒是也想到一件怪事,似乎和太尉所说的陈家人有关联!”

      江鸾让她直言。

      【还有故事。】

      【有意思起来了,这不比电视剧好看。】

      廷尉道:“当时臣奉命查处阮睿,为了厘清沈美人和她的关系,我们去了沈美人所说的城东破庙,从那里打听赵阿七这个人究竟住在哪里,是如何与阮睿相识的;
      结合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长大的信息,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确切的位置;
      通过阮睿丈夫的供词和街坊邻的话了解到:五年前阮睿的父亲病重,药石罔顾,有个云游僧人告诉她,到城东多做善事,其父就可以转危为安,于是阮睿陆陆续续资助了贫苦的几个孩子,后来阮睿的父亲确实好转了起来,
      阮睿就在三年前收养了其中一个叫赵阿七的孩子,但是不住在府里,而是另外住一处宅邸,这里我们也核实了一下,信息都没有出入。
      这样看来沈美人的话没错。就在我们要走的时候,一个疯疯癫癫的老翁落水了,救起来之后,嘴里只念叨着:我的孙儿。”

      廷尉摸了摸鼻子:“听人说这个老翁经常这样,不要去管他,一段时间后他就会自己上来。
      他的孙子也是受过阮睿资助的孩子之一,不过不是溺水死的,是病死了;
      溺水死的是另一个孩子叫做陈羽,巧合的是,陈羽是在和赵阿七一起游玩时溺亡的,一直没有找到尸首,那段时间也恰好是阮睿刚说要收养赵阿七之前;
      臣当时没有问出阮睿为什么一定要收养赵阿七,但是除此之外其它事情都能一一对上,也都算有个解释;
      臣和廷尉署御史台里的各位同僚一致讨论了这件事和案情没有关联,也就没有继续追究。”

      京兆尹哆哆嗦嗦地出来说确实有接到过这件事,由于两个孩子去玩水的地方太偏僻没有目击证人,尸体也没找到,以前也有发生过类似溺水的事情,所以就以孩童贪玩失足落水导致溺亡为由结案了。

      温巧风则出来佐证说自己和廷尉确实也讨论过这件事。

      弹幕:【等等,我突然想知道三年前的赵阿七多大?】

      【二十?】

      江鸾:【十五岁。】

      弹幕:【啊!!那现在沈砚不是就是,刚满十八岁!!】

      三年前阮睿收养的是赵阿七,却是陈家突然发家,大臣们相视一眼:好了,估计是命案了。

      江鸾冷声道:“京兆尹去把相关的案卷提上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第二个副本已经火热问世,每天早上九点与大家不见不散。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