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熵增深渊与逻辑核心的协议 ...

  •   捕获的“阴影物质”样本在最高级别隔离室内持续散发着不祥的波动。林砚调动了万象天机阁近三成的算力,联合两个世界最顶尖的阵法师、能量学家、甚至还有几位研究灵魂与意识本质的大能,对其进行联合解析。

      进展缓慢得令人心悸。

      常规的物理探测手段几乎无效,能量注入如同石沉大海,甚至会被其反向吞噬、同化。神识探入其中,稍有不慎便会被那股纯粹的“虚无”与“混乱”之意侵蚀,轻则神魂受损,重则意识被拉入永恒的沉寂。

      “这不是生命,至少不是我们认知中的生命。”一位专精死魂道法的玄明界长老面色苍白地退出研究,心有余悸,“它更像是一种……‘存在的反面’,是秩序与信息的终极瓦解者。”

      林砚盯着实时反馈的数据流,眼中符文以超越负荷的速度闪烁。她尝试了数百种数据模型进行模拟,试图理解其运作原理。

      “它在持续进行一种极高效的‘信息熵增’。”林砚终于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声音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凝重,“它将有序的能量、物质、乃至信息结构,强制性地推向无序、混沌的终极状态,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一种……我们无法直接利用的‘负能量’或‘寂灭信息’,同时汲取某种更深层的‘存在本质’作为养料。”

      她调出一个模拟动画:一个代表有序结构的复杂光团,在接触阴影物质后,迅速变得黯淡、结构崩解,最终化作一片混沌的灰雾,而阴影物质则微微壮大了一丝。

      “这解释了为什么常规攻击效果甚微。我们的攻击本身是高度有序的能量或信息结构,反而成了它的食粮。唯有凌云的剑意,蕴含‘定义存在’、‘斩破虚妄’的意志,触及了更深层的规则,才能对其造成有效干扰。”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背后发凉。如果“吞噬者”都是这种特性,那么它们简直就是一切有序文明的天然克星。

      ——

      与此同时,与“逻辑核心”的谈判也在紧张进行。

      谈判地点设在万界平台提供的一个绝对中立的虚拟会议室。林砚的意识投影与逻辑核心的代表——一个代号为“仲裁者7号”、形态为不断变幻的多面晶体结构的存在——相对而坐。

      仲裁者7号的意念冰冷、精准,不带任何情感波动:
      【基于你们在‘文明之战’及‘道途显化’中展示的数据化应用,逻辑核心认为存在合作基础。我方提供:1. 高等信息压缩与加密算法(可提升数据网络效率与安全性35%以上);2. 基础维度锚定技术(增强对高维干扰的抵抗力);3. 联合研究‘信息熵增对抗模型’的权限。需求:1. 共享你们‘数据扰流’及‘道韵数据化’的核心架构;2. 允许逻辑核心在青霄-玄明数据网络外围建立三个非侵入式观测节点;3. 在未来可能发现的、与‘古老信息吞噬现象’相关的遗迹探索中,享有优先合作权。】

      条件苛刻,尤其是核心架构的共享和观测节点的设立,几乎触及底线。

      林砚的投影同样冷静,数据流光在周身环绕:
      【贵方的技术具有价值,但条件需调整。核心架构涉及文明根本,无法共享,但可以就‘数据扰流’的应用层面技术进行有限交换。观测节点数量减至一个,且必须完全遵守我方制定的数据安全协议,接受实时监控。优先合作权可以给予,但需建立在信息对等与风险共担的基础上。此外,我方要求增加一项:逻辑核心需共享所有关于‘吞噬者’及类似存在的非核心历史数据与威胁评估报告。】

      谈判陷入了拉锯战。仲裁者7号的逻辑回路极其强大,每一个条款都力求利益最大化,且对潜在风险的计算精确到令人发指。林砚则凭借数据之道的独特视角和对“吞噬者”威胁的紧迫认知,寸土必争,同时巧妙地将对方的注意力引向共同的外部威胁。

      经过数十个标准刻度的激烈交锋,一份初步协议终于达成:

      技术交换:逻辑核心提供【优化版信息压缩算法】、【基础维度锚定技术框架】;青霄-玄明提供【数据扰流应用层接口规范】及【部分非核心道韵数据化模型】。

      观测与合作:逻辑核心可在指定区域建立一个受严格监管的观测节点;双方共建“信息熵增现象联合研究小组”;在针对“吞噬者”及相关遗迹的探索中,逻辑核心拥有知情权与优先合作权,但青霄-玄明保留主导权与核心数据所有权。

      信息共享:逻辑核心共享其数据库中关于“古老信息吞噬现象”的部分解密历史数据。

      协议签署的瞬间,海量的、经过逻辑核心严格筛选和加密的技术资料与历史数据,便通过安全通道传输至万象天机阁。

      ——

      协议达成后,林砚立刻投入到对新技术的消化与对历史数据的解析中。

      逻辑核心提供的技术确实高超。优化后的信息压缩算法,让道源网络的数据吞吐量和稳定性提升了数个量级;基础维度锚定技术虽然只是框架,却为两个世界抵御高维干涉提供了理论基础,万象天机阁周围首先开始布设实验性的锚定力场。

      而那些关于“古老信息吞噬现象”的历史数据,则描绘出了一幅更加黑暗和令人不安的图景。

      根据逻辑核心的记录(其文明历史远比青霄-玄明悠久),这种“吞噬现象”并非首次出现。在漫长的宇宙纪元中,它曾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名称被观测到,有时被称为“虚空之噬”,有时被称为“终末回响”。它并非一个统一的文明,更像是一种宇宙尺度的“天灾”或“现象”,会周期性地活跃,吞噬沿途遇到的一切高度有序的文明世界。其起源未知,目的未知,唯一确定的是,被它盯上的文明,幸存率极低。

      数据中还提及,某些极度古老的文明遗迹中,可能残留着对抗甚至利用这种“吞噬现象”的线索,但探索这些遗迹本身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往往有去无回。

      “周期性的天灾……起源未知……”林砚整合着所有信息,心中的危机感愈发强烈。青霄-玄明联合体,很可能已经处于这个“周期”的活跃区域内,并且因为论道中的表现,成为了被重点关注的目标。

      她看向隔离室中那团依旧在缓慢蠕动、试图吞噬一切的阴影样本,又看向星图上那片被标记的“灵子沉寂带”。

      被动防御绝非长久之计。必须在“吞噬者”再次发动更大规模的侵袭前,找到更有效的对抗手段,甚至……弄清它们的本质。

      “联合研究小组需要立刻启动。”林砚对凌云说道,眼神锐利,“目标:解析阴影样本的信息熵增机制,并基于逻辑核心的技术和我们自身的道,研发出能够有效中和甚至逆转其过程的‘秩序武器’。”

      “需要我做什么?”凌云问道,他的剑意经过论道洗礼和与阴影的实战,变得更加凝练,隐隐触及到了某种更深层的法则。

      “你的剑意,是关键的‘催化剂’和‘定标器’。”林砚调出复杂的能量结构图,“我们需要将高度秩序化的数据流,与你的‘存在定义’剑意结合,构建出一种能够稳定存在于熵增环境中的‘信息奇点’,以此作为对抗的基点。”

      这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涉及到对信息本质、存在法则的深度干涉。

      但面对“吞噬者”的威胁,他们没有退路。

      万象天机阁深处,针对“信息熵增”的攻坚战,悄然打响。而遥远的星海深处,那片被标记的混沌区域,似乎也因为某种感应,开始泛起更加不祥的涟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