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烤糍粑 ...

  •   木炭的事儿两人还是选择自己解决,好说歹说陈姨才算愿意,但帮忙找货源的事儿说什么都不肯松口。
      两人只好应下,顺便想着下次去城里再给姨带点好东西。

      送走陈姨也快到了晚饭的点,一下午嘴都没空的两人自然不觉得饿,干脆拿了三条糍粑,用火钳架在火盆上烤。

      村里的糍粑刚做好时是个大圆饼,拿回家准备分的时候在切开,有大有小。
      陈姨送来的这一篮子都仔细挑过,是整块糍粑正中间的位置,每一条都差不多巴掌长,一指半厚,很是规整。

      烘烤的糍粑逐渐覆盖上一层黄色的脆壳,原本坚硬的芯子也逐渐软化,一口下去就在唇齿间牵出细丝。
      李昕桐最喜欢吃烤出鼓包的,咔嚓一声,先是壳子破碎的焦香,再之后就跟着冲锋的米香味。外头是酥的,内里的滚烫的糯叽叽。
      还可以沾上一层白糖,若不是晚上吃太多不好消化,她是真能吃成永动机。

      看似草率打发一顿,但两人吃得都很满足。
      第二天一早顾宸枫来敲门,李昕桐也撑着一口气从温暖的被窝钻出来,表情难得不难看。

      自从入了冬,李昕桐就恨不得把自己和被子焊在一起。
      偏偏她要是起床穿好衣服了,就不乐意再脱往床上钻。

      所以只能早上尽量拖延起床时间,能多赖一会儿是一会儿。
      毕竟新换的被子真的很舒服啊。

      虽然对象刚确定,但新棉花被已经成功到手。
      厚实有分量不说,还是一等一的软乎贴肉,再配上毛茸茸的四件套,只有钻进被窝那一会儿是凉的,没一会儿就能热乎起来,一晚上过去,整个被窝都跟着冒热气。

      这时候早上一睁眼,连起身上厕所都觉得折磨。
      干脆把要穿的衣服提前准备好,等终于做好心理准备,再伸出一只手将要换的衣服拽进被窝,捂热乎了再往身上套。

      顾宸枫意外见过两次她起床的样子,还热的时候被子一团乱,枕头到处飞。
      等天一冷床上就像是换了个人,直溜溜的一个被子卷纹丝不动,活似没睡过人。

      知道她有冬日限定版起床困难症,顾宸枫很少早上过来。
      心情舒畅才是最好的生活习惯,早饭变成早午饭和被迫起床生闷气比起来,算不得大事。

      至于今天,则是两人昨晚确定好的行程。
      因为某人馋老街上的小笼包了,这去晚了可就真吃不到。

      “走吧,我们出发!”
      接过温热的毛巾擦了擦脸,早起的李昕桐也终于醒了神。

      和顾宸枫在一起后,她发现原来她才是有点糙的那个。
      一边嚎着好冷,一边随手用冷水刷牙洗脸。
      刚泡完脚不愿意晾干,随手擦擦就穿着夏天的凉拖到处跑。

      顾宸枫从来不念叨她,只是家里多了双特别戳中她审美的毛茸茸棉拖。
      热水壶从来不会空,他过来的时候,牙杯里装着的总是温水,边上就是热水烫好的毛巾。

      她活了这么多年,亲奶奶都没这么惯着过她。
      刚发现时还不习惯,但这人做事儿永远润物细无声,她也就渐渐养成了好习惯,偶尔他不在的时候,也愿意多费道工序,把自己照顾妥帖。

      去的时候车是顾宸枫开,到了城里找个地方停好车,两人步行往老街走。

      老街是整个县最热闹的地方,全是各种各样的商铺,往右拐的路走到底是个学校,一条街上各种各样的吃食小卖铺更是不少。
      再往后走则是一条长长的江堤,据说很早的时候还有码头,宽阔的江面到处都是轮渡。

      现在码头早已废弃,旱的时候岸边的树林里还有人野炊,高高的江堤上有车飞驰而过,或者是骑着自行车的少男少女在放肆欢笑。

      两人没往里头去,光路口的位置就足以看得眼花缭乱。

      李昕桐拽着顾宸枫往里走,精准找到一家门面看起来有些破的店面。
      刚挤进去,白色的热气蒸腾,面食的香,猪油的润,混合着辣子与醋,在鼎沸的人声中氤氲出一片独属于这里的人间烟火气。

      “老板,两屉小笼包,和两碗豆腐脑。”
      “还要个小份馄饨,料足些!”

      李昕桐拉着人在小木桌边坐下,熟练且大声的下单。

      刚收拾完残羹的桌子泛着一层油光,李昕桐正扯了张劣质的纸在擦。
      “别看这里环境不怎么样,味道很好的。”
      “我上学的时候就在这吃,尤其是小笼包,越吃越想。”

      这里的小笼包是现做的,就在门口,老板一边应和点单,一边两三下就成型一个,随后一高叠端上炉火,到手上的时候蒸笼外还沾着老板娘手上的面粉。

      也不是传统的笼屉,铺在包子下头的更像是软藤或者秸秆,连带着包子下头都留下一道道的竖印,还有种独特的香。
      包子皮也是发过的面,又软又有嚼劲,内馅分量十足,一小口就肉汁四溢。

      辣子一定要用店里的,配上些醋,又香又辣,落在舌头上点燃味蕾,落进肚里却没半分刺激。

      再配上一口顺滑的甜豆腐脑,在寒冷的冬天直接暖进胃里。

      小份的馄饨量也不少,飘着一层紫菜虾皮,清汤吃几个,剩下的则加了辣椒油,明明是四面漏风的棚子,一顿下来竟吃得额头冒汗。

      “怎么样,不错吧。”
      李昕桐骄傲站起身,带着人直奔下一个目的地。

      “来都来了,带你体验一把我小时候的快乐。”

      两人带着一身热乎气开始往远处逛,最先绕去了菜市场。

      说是菜市场,其实卖什么的都有,最外头还有家蛋糕店,不过两人的生日都在春天,暂时用不上。

      门口停着各种各样叫卖的三轮车,往里走则是不同的小摊。
      有门面的门口还要再搭个棚子,没门面的就支个大伞,一块布一个小马扎也能成事儿。

      “这是不是你说的底下有壳的大馒头。”
      顾宸枫扯住在人流中几乎挤远的李昕桐,把人带到身边问她。

      “是是是!”
      一个馒头半个脸大,下头是一层焦黄的硬壳,以前不乐意吃饭,就愿意吃这东西,还忒挑食,只吃下面的壳,上面圆润的大馒头啃两口就不下嘴。

      过了这么多年还是不知道这玩意儿叫什么,只是聊天时提了一嘴,没想到顾宸枫还记得。

      硬壳馒头被临时加入购物清单。
      两人又顺着人流一路往里,手上的东西也跟着越来越多。
      最后从另一个出口出来,李昕桐一手牵着人,一手拿着新鲜出炉的蜂蜜小面包吃得喷香。

      “来,趁热吃。”
      “等冷了就没这个味儿了。”

      顾宸枫抬起手给她看,表情无奈。
      左手牵人,右手挂满了塑料袋,哪还有多余的地方。

      实在不是两人黏得紧,这里的菜市场有着老式的拥挤,一撒手人就容易没影儿。
      顾宸枫好歹还有个高个子,看着唬人。
      李昕桐就不一样了,一不留神真的容易撒手没。

      刚才两人还准备买块豆腐来着,一不留神走过,愣是没找到回头路,只能被迫顺着人流前行,再能转身时已经到了大马路。

      李昕桐笑嘻嘻的去喂他,很快两人都是一样的蜂蜜面包味。

      不能放的小吃就当场炫,其他的采购就先放去车上。

      中间还拐去边上的小巷,特地买了不少炒货。
      一到冬天,瓜子花生就成了消耗品,明知道吃多了上火,往那儿一坐就忍不住开炫。
      两人买了不少,准备给陈姨也送些,要是到过年的时候还不够,就再来买一波。

      到这里采购清单已经差不多,剩下的还得去趟超市。
      不过那是最后一站。

      两人一人一根烤甘蔗,慢悠悠的往学校走。

      明明看着放上车的东西,说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手。
      实际上还是没控制住蠢蠢欲动的购物欲,被街边各种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儿迷花了眼。

      对城市的孩子们来说,都是些很过时的东西了。
      各种五颜六色可以用来喝水的软塑料管,小陀螺,挂着坠子的钢笔,还有小时候那种五毛的辣条,李昕桐还惊喜的发现了不少画片。

      “顾宸枫,有糖画诶!”

      李昕桐带着他挤到最前头,兴致勃勃的给画好的凤凰鼓掌,看着他的眼神全是纯粹的雀跃。

      顾宸枫能感受到她在引导。
      身边的人清楚意识到他不熟悉这些本应常见的一切,于是用自己的喜悦,带着他感受这从未感受的小快乐。

      于是他也跟着体会那些他不曾知晓的日子里,她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点滴幸福,并且沉浸、融入。

      两人在糖画摊子前鼓掌,在木质的转盘上转出兔子样的图案,买了几包小时候很馋的辣条,还有一版用不上的画片。

      已经很过时了,也不太会玩,但看着上面颜色鲜艳的图案,就觉得单纯买了也开心。

      唯一可惜的是学校不允许进去,但他还是隔着门看到了学校里那棵很大的梧桐树。

      这里的每一条路都曾留下她的足迹,一个愿意说,一个愿意听,就这么一路从热闹的老街,晃悠到安静的江堤。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