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 41 章 ...
-
第四十一章:谣言暗涌惑人心,稚女临危显智勇
平阳郡王妃李氏在姜宁那里碰了个软钉子后,果然安分了几日。然而,一股诡异的暗流却在京城的贵族圈子里悄然涌动。起初只是些不着边际的闲言碎语,说皇太女姜宁因宫中刺杀受了惊吓,夜不能寐,言行有异。渐渐地,谣言开始变味,竟有人说姜宁当日为救母扑向刺客,实则是被“邪祟”冲撞,心智受损,时有癫狂之态。
这些谣言编造得煞有介事,甚至描述了姜宁如何在无人时胡言乱语,或是对着空处哭泣。传播者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所见。谣言虽未敢在明面上大肆宣扬,但在高门大户的后宅女眷之间,在茶楼酒肆的隐秘角落,却像瘟疫般悄然扩散。
这日,邱莹莹正在批阅奏章,内侍省都知太监高无庸面色难看地进来,吞吞吐吐地禀报了市井间流传的关于皇太女的污秽之言。
“啪!”邱莹莹手中的朱笔重重拍在御案上,凤目含威,胸中怒火翻涌。她可以忍受政敌的攻击,可以面对沙场的明枪,却绝不能容忍有人将如此恶毒的污水泼向她年仅八岁的女儿!这比直接刺杀她更令人愤怒!
“查!给朕彻查!源头在哪里,是谁在散布这些无稽之谈!”邱莹莹声音冰冷,带着凛冽的杀意。
姜寅严得知后,更是怒不可遏,当即就要下令全城搜捕谣言散布者,却被闻讯赶来的喻白亭劝阻。
“陛下,王爷,息怒。”喻白亭冷静分析,“此乃敌人毒计,旨在扰乱圣心,破坏皇室声誉,尤其在动摇国本——皇太女的地位。若我们反应过激,大兴牢狱,反而会让人猜测谣言非空穴来风,正中敌人下怀。”
邱莹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知喻白亭所言有理。她深吸一口气:“喻太医认为该如何应对?”
喻白亭道:“清者自清。堵不如疏。与其强行压制,不如让殿下如常出现在人前,以其言行粉碎谣言。同时,可寻机让殿下展露聪慧仁德,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姜寅严皱眉:“宁儿毕竟年幼,让她直面此等污秽,我心难安。”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姜宁清亮的声音:“父王,母皇,宁儿不怕。”
三人回头,只见姜宁不知何时站在门口,小脸上没有恐惧,反而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镇定。她走进来,向父母和喻白亭行了一礼,认真地说:“宁儿听到那些话了。他们说的是假的,宁儿没有病,也没有被吓坏。喻叔叔说得对,宁儿不怕见人。”
看着女儿清澈坚定的眼神,邱莹莹和姜寅严既心疼又欣慰。他们的女儿,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坚强。
机会很快到来。三日后,京郊皇家慈幼局新舍落成,按惯例需有皇室成员主持启用的仪式,以示朝廷对孤幼的关怀。以往这类活动多由宗室命妇代劳,但这次,邱莹莹力排众议,决定亲自携皇太女姜宁前往。
消息传出,朝野瞩目。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在当前谣言纷飞的背景下,女帝对皇太女的一次公开考验,也是对谣言最有力的回击。
仪式当日,阳光和煦。慈幼局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数十名无依无靠的孩童穿着新衣,既紧张又期待地等候着。周围更是围满了前来观礼的百姓和各方眼线。
邱莹莹凤驾降临,她今日未着隆重朝服,只一身简约而庄重的常服,更显亲和。她牵着同样穿着素雅宫装、梳着双丫髻的姜宁,缓缓走下銮驾。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小小的皇太女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担忧,也不乏幸灾乐祸者等着看笑话。
姜宁似乎感受到那些目光,小手微微紧了紧,但随即抬起头,挺直小小的脊背,脸上露出符合年龄的、略带羞涩却又努力保持端庄的微笑,紧紧跟在母亲身侧,步伐稳健,目光清澈,并无半分传言中的“癫狂”或“惊惧”之态。
邱莹莹按照流程,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强调了朝廷抚育孤幼的仁政。轮到姜宁代表皇室向孩童们赠送书籍和文具时,才是真正的考验。
姜宁从宫女手中接过物品,逐一走向排好队的孩子们。她个子不高,需要微微踮脚才能将东西放到年纪稍大的孩子手中,遇到比她更小的孩子,她会蹲下身,平视着对方,用轻柔的声音说:“这是送给你的,要好好读书识字哦。”
当一个约莫四五岁、有些怯生生的小女孩不敢接礼物时,姜宁没有催促,而是从自己随身的小荷包里掏出一块用锦帕包好的精致糕点——那是她平日里最爱吃的,悄悄塞到小女孩手里,小声说:“别怕,这个可甜了,给你吃。”
小女孩愣愣地看着手中精致的糕点,又看看眼前这个像画里走出来一样好看又温柔的小姐姐,终于露出了笑容,小声说了句:“谢谢姐姐。”
这一幕,自然而真诚,毫无作伪之态。周围原本带着审视目光的人们,眼神渐渐柔和下来,甚至有人低声赞叹:“太女殿下真是仁心聪慧,哪有半分传言中的样子?”
更有细心者发现,姜宁在与孩童交流时,言谈清晰,逻辑分明,甚至还纠正了一个孩子拿反了书本的方向,其观察力和表达力,远超寻常八岁孩童。
仪式圆满结束。当邱莹莹牵着姜宁的手,准备登銮驾回宫时,姜宁却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那些站在院中目送她们的孤儿们,然后转向母亲,用不大但足够让附近一些人听到的声音请求道:“母皇,这些弟弟妹妹们没有父母,宁儿有父王母皇疼爱,已经很幸福了。宁儿想把今年生辰时收到的金锁片捐给慈幼局,可以吗?虽然不值什么,是宁儿的一点心意。”
邱莹莹心中一动,看着女儿真诚的目光,点了点头:“准。宁儿有此仁心,母皇甚慰。”
此言一出,周围众人无不动容。皇太女不仅举止正常,更兼仁孝聪慧,心系孤弱,那些恶毒的谣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当下便有不少围观百姓窃窃私语,痛斥造谣者居心叵测。
慈幼局之事,经随行官员和在场百姓的口口相传,迅速传遍京城。姜宁临场不乱、仁爱聪慧的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之前关于她的谣言虽未完全消失,但可信度已大打折扣,更多人开始怀疑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构陷。
回到宫中,邱莹莹屏退左右,紧紧抱住女儿,眼眶微红:“宁儿,今日委屈你了。”
姜宁摇摇头,小脸上带着完成一件大事后的轻松:“宁儿不委屈。宁儿是母皇和父王的女儿,是凤翎的太女,不能让坏人奸计得逞。”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而且,宁儿今天还发现了一件事。”
“哦?什么事?”姜寅严好奇地问。
“那个一直偷偷盯着宁儿看,眼神不太好的嬷嬷,”姜宁回忆道,“就是平阳郡王妃上次带来的那个。今天她又来了,躲在人群后面,看到宁儿没事,她的脸色可难看了。”
邱莹莹和姜寅严对视一眼,眼中寒光一闪。女儿无意间提供的线索,再次指向了平阳郡王府。这条线,是时候该收一收了。
然而,月光教的“幻月”计划,显然不止散播谣言这么简单。就在慈幼局事件平息后不久,一封装帧精美的密信,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送到了几位手握实权的宗室元老和重臣手中。信中并无落款,内容却石破天惊:信中暗示,皇太女姜宁可能并非凤翎皇室纯正血脉,其出生前后有诸多疑点,甚至影射其生父另有其人,直指威望极高的靖亲王姜寅严!信中还“提醒”收信人,女帝邱莹莹可能为稳固皇权,混淆皇室血统……
这封信,比之前的谣言恶毒百倍,其目标不再仅仅是姜宁,更是直指邱莹莹皇位的合法性和姜寅严的声誉,意图在统治集团核心层播下猜忌和分裂的种子!
一股更阴冷、更致命的暗流,开始涌向凤翎权力中心的最深处。月光教的真正杀招,终于露出了它狰狞的一角。
------
(第四十一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