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 36 章 ...


  •   第三十六章:女帝苏醒疑云生,稚女纯真化坚冰

      女帝邱凌玥那一声含糊不清的“玉……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邱莹莹和姜寅严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的深意,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位刚刚苏醒、虚弱不堪的帝王。

      是母女连心的天然牵挂?还是对处置方式隐晦的不满?抑或,是帝王心术的试探?

      接下来的日子,邱莹莹和姜寅严依旧每日入宫探视,政务处理也一如既往地勤勉谨慎,但内心深处,那根弦却绷得更紧了。他们细心观察着女帝的每一点变化,试图从她偶尔清醒时的只言片语和眼神中,解读出真正的意图。

      女帝的康复过程缓慢而反复。她清醒的时间逐渐变长,能说一些简短的词语,但大多是关于身体感受的,如“渴”、“痛”,对于朝政和过往之事,她绝口不提,眼神也总是带着一种大病初愈后的浑浊与疏离,让人难以捉摸。

      朝堂之上,女帝苏醒的消息虽被严格封锁,但宫中人多眼杂,终究有些风声透出。一些原本因摄政王女铁腕而沉寂下去的、与旧太女或安平郡王有牵连的势力,似乎又开始暗中活跃,窃窃私语。一种“陛下苏醒,摄政当归”的论调,在暗地里悄然流传。

      这种微妙的变化,邱莹莹和姜寅严自然有所察觉。但他们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此时任何过激的反应,都可能被解读为恋栈权位,适得其反。

      这一日午后,阳光正好。女帝精神稍佳,被宫人搀扶着,在养心殿的后院暖阁中坐着晒太阳。邱莹莹和姜寅严照例前来请安。

      暖阁内药香弥漫,女帝靠在软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脸色依旧苍白,眼神望着窗外的一株海棠,不知在想些什么。气氛有些凝滞。

      就在这时,暖阁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和银铃般的童音。

      “皇姨祖母!皇姨祖母!宁儿来看您啦!”

      随着声音,一个小小的身影像只欢快的蝴蝶,跑了进来,正是姜宁。她今日穿着一身粉嫩的襦裙,梳着两个小揪揪,小脸红扑扑的,手里还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用彩纸折成的小鸟。

      邱莹莹一愣,她并未带宁儿入宫。看来是青黛按惯例带宁儿入宫给太后请安(太后居慈宁宫,与养心殿不远),小家伙听说皇姨祖母醒了,便自己跑了过来。

      女帝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童音吸引,缓缓转过头,浑浊的目光落在姜宁身上。

      姜宁跑到榻前,仰着小脸,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女帝,奶声奶气地问:“皇姨祖母,您睡醒啦?您睡了好久好久哦!宁儿都想您了!” 说着,她献宝似的举起手中的纸鸟:“皇姨祖母,这是宁儿折的小鸟,送给您!先生说,小鸟会带来好消息和快乐!希望皇姨祖母快点好起来!”

      孩子的世界纯净无暇,话语中没有丝毫的权谋与算计,只有最真挚的关心和祝福。那清脆的童音,那纯真的笑脸,如同春日最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暖阁内凝滞沉闷的气氛。

      女帝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玉雪可爱、与自己有几分血缘牵连的小女孩,看着她手中那粗糙却充满心意的小纸鸟,空洞的眼神里,似乎有了一丝极细微的波动。她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抬起枯瘦的手,似乎想去接那只纸鸟。

      邱莹莹心中一紧,生怕女帝无力拿住。姜宁却似乎明白了,她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将纸鸟轻轻放在女帝摊开的手掌上,还用小手指帮女帝拢了拢手指,软软地说:“皇姨祖母,您拿好哦!”

      那一刻,女帝的手指微微蜷缩,握住了那只轻飘飘的纸鸟。她低下头,看着掌心那抹稚嫩的色彩,良久,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悠长的叹息。那叹息中,似乎包含了太多的疲惫、沧桑,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软化。

      姜宁见女帝收下了礼物,开心地笑了,又自顾自地说起来:“皇姨祖母,我告诉您哦,爹爹和娘亲可厉害啦!他们把欺负我们的坏人都打跑了!还有哦,宁儿最近在学写字,先生都夸我写得好呢……”

      她叽叽喳喳地说着孩子的趣事,童言稚语,充满了生机。女帝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也没有回应,但紧绷的面部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丝。

      邱莹莹和姜寅严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他们费尽心机揣摩、谨慎应对,却没想到,打破这僵局的,竟是女儿无心插柳的纯真。

      良久,女帝似乎累了,缓缓闭上了眼睛。姜宁也说累了,乖巧地靠在邱莹莹腿边,打了个小哈欠。

      邱莹莹示意青黛将宁儿带出去休息。临走前,女帝忽然极轻地说了两个字,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好……孩子……”

      邱莹莹和姜寅严心中一震!这是女帝苏醒后,第一次对除了身体感受之外的事物做出明确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对象,竟是他们年幼的女儿!

      这次探视之后,女帝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她依旧很少谈论政事,但对邱莹莹和姜寅严的请安,不再像之前那样完全漠然,偶尔会点点头,或者用眼神示意。对于他们禀报的一些重要政务,她虽然不置可否,但会静静地听着。

      又过了半月,女帝的身体有了更明显的好转,可以在宫人的搀扶下短时间行走,言语也清晰了不少。这一日,她主动召见了邱莹莹和姜寅严。

      养心殿内,女帝靠坐在龙榻上,气色虽仍憔悴,但眼神已恢复了部分往日的锐利。她屏退了左右,只留下高公公在旁伺候。

      殿内一片寂静,气氛凝重。

      女帝的目光缓缓扫过跪在榻前的邱莹莹和姜寅严,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昏睡这些时日,辛苦你们了。”

      邱莹莹和姜寅严心中凛然,齐声道:“臣女(臣)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女帝微微颔首,继续道:“北境之事,朕已听高无庸说了。你们……做得很好。稳住了江山,保住了社稷。”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种复杂的认可。

      邱莹莹和姜寅严低头:“此乃将士用命,陛下洪福。”

      女帝话锋一转,语气渐沉:“玉瑶……和永晖的事,朕……也知道了。”

      来了!最关键的问题!邱莹莹和姜寅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女帝的目光变得深邃难测,她看着邱莹莹,缓缓道:“莹莹,你告诉朕……处置他们,可曾……有半分私心?”

      这个问题,犀利无比,直指核心!是在问他们,是出于公心铲除奸佞,还是借机铲除异己,巩固自身权力?

      邱莹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荡,迎上女帝审视的眼神,声音清晰而坚定:“皇姨祖母明鉴!太女殿下与安平郡王,通敌叛国,证据确凿,其行径已危及社稷根本,伤及陛下龙体!当时局势危如累卵,若不当机立断,恐国将不国!臣女与寅严所为,皆是为江山社稷,为陛下安危,绝无半分个人私怨!若有虚言,天诛地灭!”

      她的回答,掷地有声,带着一股凛然正气。姜寅严也沉声道:“臣姜寅严,对陛下、对凤翎,忠心天地可鉴!所作所为,问心无愧!”

      女帝紧紧盯着他们,良久,眼中那锐利的审视渐渐化为一抹极其复杂的疲惫与……一丝释然。她长长地叹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喃喃道:“是啊……问心无愧……就好……朕……老了……经历这一场生死,许多事,也看淡了……”

      她挥了挥手,语气变得异常平和:“起来吧。你们……很好。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这江山……将来,总要交给值得托付的人。”

      这句话,含义深远!虽然没有明说,但已然暗示了对他们摄政期间所作所为的最终认可,甚至……包含了对未来继承人的某种期许?

      邱莹莹和姜寅严心中巨震,连忙叩首:“臣女(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永固江山!”

      从养心殿出来,邱莹莹和姜寅严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压在心头最大的石头,似乎终于落地了。女帝的认可,意味着他们渡过了最危险的权力过渡期。

      “没想到,最终化解皇姨祖母心结的,竟是宁儿。”邱莹莹感慨道。

      姜寅严握紧她的手,目光温柔:“孩子的纯真,最能触动人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或许,正是宁儿的出现,让陛下想起了血脉亲情的可贵,放下了些帝王心术的猜忌。”

      无论如何,一场潜在的政治风暴,就这样悄然消弭于无形。接下来的日子,女帝开始逐步过问一些重要的朝政,但大多只是听取邱莹莹和姜寅严的禀报,给予指导,并未收回他们的摄政之权。朝堂上下见此情形,也彻底安分下来。

      凤翎国这艘大船,在经历了惊涛骇浪后,终于迎来了真正的风平浪静。而邱莹莹和姜寅严,也终于可以稍稍放松紧绷的神经,开始认真思考他们的未来,以及……女儿姜宁的未来。

      ------

      (第三十六章完)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