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采春 ...
-
周日一早,春花婶就来找谢晓晴一起去采野菜。
“晴晴,去摘野菜吗?”
刚好谢晓晴和婆婆吃完早饭没多久,春花婶就来了。
“去!”
谢晓晴去杂物间翻找出一个小竹篮,这个竹篮是婆婆赶集时的装菜篮,看起来还很好,只有几根小竹条断开了,但完全不影响使用。
就决定是你了,谢晓晴带着篮子去春花婶家集合。
平姑姑早就等在那了。
就这样野菜三人组平姑姑、春花婶再加上谢晓晴,提着小篮子,气势汹汹地出发了。
“我带你们去一个特别好的地方!”春花婶低声说,但语气特自信。
平姑姑和谢晓晴对视一眼,看看她卖的什么关子,跟着春花婶后面走。
安静地走了十多分钟,春花婶带她们来到了河边。
河边的植物格外茂盛,春风一吹,气温回升,万物生长,一片生机勃勃。绿色充盈着眼眸,偶尔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黄,那是一种小黄花,花朵小小的却透出了十分可爱。
“这片地方有水芹,特别嫩!”春花婶随手掐了一把嫩生生的水芹菜展示给她们看,确实一眼望去河边长着很多,五分钟不到,三人一人摘了一大把水芹,还都是格外鲜嫩的一把,老的她们都没要。
三人沿着河边走,春花婶又带她们找到一大片艾草,这是做青团的原材料,不过她们这里的青团不放馅儿,就是艾草加糯米粉和粘米粉,依据个人口味加入甜甜的白糖,或蒸或煎,都很好吃。
三人低头狂摘,蹲累了就站起来休息休息,看看天,看看地,看看远处的风景,和煦的微风拂过,带走了几分劳累。
“晴晴,昨天怎么样啊?”春花婶忍不住打探消息,“老同学可都和我说她们儿子对你挺满意的,你的感觉呢?”
谢晓晴手里的动作没停,“还可以呀,再聊聊看吧。”
春花婶点头,“对,还是要多相处才能更了解嘛,不行就换,婶子再给你介绍。”春花婶拍了拍胸脯,保证都是老实可靠的小伙子,不知根知底的人她也不会介绍给谢晓晴。
“嗯嗯。”谢晓晴点点头,眉眼弯弯,“辛苦我亲爱滴婶婶了。”
平姑姑在一旁埋头苦干,一次鸽子丢光了她所有的面子,这不话都不敢插一句,生怕引火烧身,平姑姑咬牙切齿,嘀嘀咕咕,“可恶的小兔崽子,要是见到老娘非得骂你一顿。”
三人沿着河边收获了满满当当的三篮子,篮子里的艾草压了又压,实在是装不下了才停手。
“还有这么多呢,家平你和晴晴把篮子送回去再过来,我留在这里继续掐。”春花婶嘱咐道。
等谢晓晴她们再回来,蹲着的一人变成了三人,原来是花婆婆和她儿媳妇文秀婶婶路过,看见春花婶一个人掐艾草,也跟着加入了战场,五人的速度大大提高了,花了十五分钟,清空的三个篮子又装的满满当当了。
文秀婶婶还特意回家拿了一大把自己挖的马齿苋过来分给她们。
春花婶承诺,“等我做好了艾团送点给你们尝尝哈。”
花婆婆和文秀婶婶点了点头,“那我们就等着吃现成的咯。”
三人一人提着一个篮子,满载而归。
回到家,春花婶一一分配,水芹每人一把,“马齿苋我就不分给你们了,待会我做个凉拌马齿苋给你们家都送点,我做的马齿苋可好吃了!”春花婶略带骄傲,“艾草分不分?还是我下午一起做了?”
平姑姑说:“我不要,吃现成的还不好嘛。我就帮忙打打下手吧。”
谢晓晴想自己做点,“我要一篮,做个你们没吃过的艾团,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好,一篮够吗?要不要再装点?”春花婶把谢晓晴带来的篮子装得很满。
谢晓晴连忙制止,“够了够了。”
解决完分配问题,野菜三人组就解散了。
平姑姑留下来帮忙给艾草再筛选一遍,掐的时候可能没注意将一些野草枯叶带了进来,需要将它们都清理出来,个别比较老的艾叶也不要,只留下干净嫩绿的艾草,这就是艾团最佳的原材料。
平姑姑和春花婶将艾草筛选完一遍,又洗了好几遍,约定好下午再开始做,到时候平姑姑会过来打下手。
洗完接近中午,平姑姑也带着水芹回家做饭了。
谢晓晴提着篮子回家,婆婆坐在前坪,看着满载而归的谢晓晴说,“采了这么多呀?”
谢晓晴回答婆婆,“对啊,花婆婆和文秀婶婶也帮忙了,文秀婶婶还给了马齿苋,春花婶说她做得凉拌马齿苋最好吃,待会送点给我们尝尝。”
两人边聊边把艾草筛了一遍。
谢晓晴打算做两种带馅料的艾团,她们肯定没吃过,外面最受欢迎的馅料就是豆沙馅和咸蛋黄肉松馅,她打算就做这两种。
谢晓晴专门去了一趟超市买材料,路过维修点却发现眼熟的人并不在店里,反而卷毛小哥在低头干活,谢晓晴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林深他只是暂时出去了。
她买好材料就回家了。
到家十一点多,该收拾收拾做午饭了。
谢晓晴蒸好饭,再把水芹的叶子掐去,只留下杆杆。
春花婶端着凉拌马齿苋过来,“婶子,晴晴,尝尝我做得马齿苋,不好吃不要钱。”婶婶还逗趣一句。
婆婆被逗得呵呵笑,“好,要是不好吃你赔钱哦。”
春花婶信心满满,“不可能,我这道菜从未有过差评。”
“我再去送点给丽华和家平,不和你们聊了,走了哈,婶子。”
跟春花婶道别,谢晓晴看着马齿苋说:“一道菜已经有了,那再做个水芹菜炒肉就完事。”
十二点半,带着红彤彤的汤的水芹菜炒肉就出锅了。
谢晓晴给婆婆装了一碗饭,叮嘱婆婆,“水芹菜里我放了点辣椒,你试试辣不辣。”
婆婆尝了一口,“辣味正好,水芹也很香,很好吃!”婆婆又试了凉拌马齿苋,酸酸辣辣,特下饭,没一会一碗饭就没了。
“春花还真没吹牛哦,像餐馆里做的一样。”
谢晓晴很赞同,拌着春天,她也吃完了一碗饭。
春天留在了她们的胃里。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谢晓晴开始做艾团了。
今天只做一种馅料,做红豆馅的红豆得泡一夜,今天做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下次再做了。
谢晓晴把咸鸭蛋打碎,筛去蛋清,只留下红红的蛋黄,蛋清也不浪费,可以用辣椒炒着吃。用叉子碾碎蛋黄,倒入买好的肉松,再加入一些沙拉酱,搅拌均匀,将拌好的咸蛋黄肉松分成均匀的小剂子,放一旁备用。
锅中加入一点小苏打,这样焯过水的艾叶颜色鲜绿不发黑,煮1-2分钟捞出过冷水,挤干水分,破壁机加少量水打成泥状。
谢晓晴准备了两种面团,一种是由糯米粉和澄粉混合艾草泥揉成的光滑面团,另一种是由热水烫面揉成的面团,这样混合的面团具有延展性,吃起来更软糯,还会拉丝呢。
这是谢晓晴的独门秘诀。
馅料和面团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把馅料包进面团里。
婆婆说她也想要帮忙,于是谢晓晴将它们搬到了餐桌上,和婆婆一起包。
“婆婆,我已经分好馅啦,你不能一个面团里包两个~”谢晓晴发现了婆婆在偷偷搞小动作,小小的埋怨道。
“我就喜欢吃皮薄馅多的。”婆婆包了个放了两团馅料的艾团,满意的把圆滚滚的艾团放在旁边,跟谢晓晴包的一对比,大了一倍。
“婆婆,你忘了医生之前说过的控制饮食啦?不能吃太甜的。”
“没事,到时候我切开分两次吃,而且我就吃这一个,行吗?”婆婆如此恳求,谢晓晴当然只好答应。
“行,那你不准再做这么大的咯。”
“不行,我要再做一个给你。”婆婆一视同仁。
“好吧,好吧。”谢晓晴抿嘴偷笑。
接下来婆婆果然控制住了自己,只做了两个大艾团。两人合力将馅料和面团都用完了,时间过得很快,已经三点多了,得开始蒸艾团了。
谢晓晴将艾团一个个摆进蒸锅里,放了满满的两层,看起来很多,每家分分估计就不剩多少了。
艾团蒸熟了稍微晾凉,谢晓晴将要送人的艾团一个个用保鲜膜包起来,这样拿着吃更方便。在婆婆的帮助下,很快就将艾团包好了,谢晓晴分成了几份,提着袋子去串门。
“婆婆,我出去了哦。”出发前乖乖和婆婆打招呼。
谢晓晴先来到了春花婶家,春花婶和平姑姑正忙着呢,量太多一时半会做不完,但是已经有先做好了的,春花婶赶紧招呼谢晓晴尝尝。
谢晓晴用筷子夹起一个,一口咬下去,外面用油炸的脆脆的,里面的馅软软的,多嚼几下,艾草的清香和糖甜甜的味道就迸发出来。就是刚出锅,有点烫,谢晓晴倒吸几口冷气,又舍不得吐出来,只好咬着艾团,呼呼地往外吹气。
春花婶和平姑姑看着馋嘴的谢晓晴笑得前仰后合。
“傻孩子,慢点吃呗。”春花婶轻轻地推动着锅里的艾团,让它们不要粘连在一起。
这种艾团面团是将糯米粉和粘米粉按比例混匀,再加入打成汁的艾草,放入适量白糖,均匀地揉成一个浅绿色的大面团。
平姑姑负责做艾团,春花婶负责炸。
只见平姑姑从大面团中揪出一小团,先团成球,再轻轻压扁,一个艾团就做好了。
这就不能贪大,太大的话外面炸的黑黑的,里面还没熟,那就不好吃了。
谢晓晴吃完一个,“这不是太太太好吃了嘛,等不及它自己凉了。”
“别人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是心急吃不了甜艾团。”平姑姑取笑她。
“哼,我还要再吃一个。”谢晓晴娇俏地噘嘴,不理平姑姑的嘲笑。
吃完第二个,新的一批炸好的艾团也出锅了。
刚出锅的艾团冒着热气,由浅绿色炸成了深绿色,外壳炸的脆脆的,那是面团里的白糖被炸成了一层糖壳,糖壳分布均匀,包裹着软软的内里。春花婶将它们捞出倒入一个大盆中,发出了清脆的碰撞声。
谢晓晴收回了快黏着于盆中艾团的眼神,举起手中的几个袋子,“我的咸蛋黄肉松艾团也做好啦,数量没有很多,各家都只能尝尝味道了。”
“咸蛋黄肉松味?我只在网上看过呢,晴晴你还会做这个呀?真厉害!”平姑姑感叹,“那我得先试试啥味。”
平姑姑利落地洗手,拿起一个吃了起来,“嗯,味道还不错,咸咸甜甜的,没想到它们还能搭配在一起。剩下的我得带回去给乐乐和老邱尝尝。”平姑姑吃完一个,随便拿了一袋放在一旁。
见平姑姑洗手不干了,春花婶也只好关了火。她也尝了一个,给谢晓晴竖起了大拇指,“不错哟,做的很好吃。”
谢晓晴被夸的脸颊飞起了红晕,承受不住想要逃离,“还有一袋我去送给丽华伯母。”
春花婶叫住了谢晓晴,赶紧装了一碗递给谢晓晴,“那你顺便把这碗也送去给丽华姐,你送完再回来拿点回家给婶子尝尝。”
谢晓晴受命,左手提着袋子,右手端着碗,向丽华伯母家走去。
谢晓晴又听了一肚子的夸赞,脸颊红红的回来了。
这时候春花婶她们也将剩下的做完了,超级大的盆里装满了艾团,空气中充满了香香甜甜的味道。
又装了三碗,三人一人端一碗出门,两人各回各家,春花婶则要履行承诺,给花婆婆家送去。
路上春花婶碰到了周婆婆的儿媳妇芬芳,两人打了个招呼,春花婶热情询问:“芬芳,试下我刚做的艾团。”
“诶,好。”芬芳婶婶尝了,“很好吃!”
“好吃你拿个碗来,我待会给你送一碗过去。”春花婶大方分享。
“这怎么好意思,不过我实在是馋,你等我一下啊。”芬芳婶婶往家里跑去,气喘嘘嘘地拿着碗和柚子递给春花婶,“谢谢啦,拿两个柚子给你吃,自家的,很甜。”
“那就谢谢了哈,我先把这碗送去给文秀,等等就过来。”两人分开。
春花婶带着两个碗、两个柚子和一袋橘子回了家,又去芬芳婶婶家走了一趟。
吃晚饭时,周婆婆看着桌上的艾团问芬芳婶婶哪里来的,芬芳婶婶说是春花送来的,每人都尝了一个,不一会一碗艾团就见底了。
一缕缕艾草的清香从每个明亮的房子里飘出来,她们一起分享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