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缘分天定 ...
-
夜色渐深,白日里喧腾欢闹的宋府终于归于一片静谧。庭院清幽,月华如水,宋延彬悄然踱步至新房外。
他驻足仰首,凝望着天幕上那轮明澈皎洁的圆月,清辉遍洒,映照得院中草木都仿佛镀上了一层银辉。
此刻,他心中百感交集,不禁喟然长叹:人生何其漫长,歧路纷繁,羁绊重重,所遇之人,所历之事,皆如丝线般纠缠,皆是缘分悄然牵引,方有今日之遇。
目光流转,他望向那扇窗棂间透出点点红烛柔光的新房,脚步不自觉地变得轻缓,一步步走到门前。伸手轻轻推开房门,又转身将门悄然合上,隔绝了院中的清冷夜气,将一室的暖意与柔情拥入怀中。
帐幔如霞,红烛摇曳。顾玉蘅端坐于床沿,一身红妆,身影在红帐掩映下显得格外娴静温柔。宋延彬缓步上前,指尖轻挑,缓缓揭开覆在她面上的喜帕。
烛光映照下,一张清秀娇羞的面容便显露出来,双颊染上一抹动人的红晕,眼波流转,似含秋水,羞涩中又带着一丝安然。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轻柔温醇,似怕惊扰了这方天地间的静谧:“今日,想必累坏了吧?”
顾玉蘅低眉垂眸,轻轻摇了摇头,声音细若游丝,却又清晰可闻:“还好。”
宋延彬在她身旁坐下,目光中浮起一丝感慨与无限温柔:“真没想到,当初在观音庙中一面之缘,你我竟会结为夫妻。或许,真是那日我娘烧香拜佛,观音菩萨听到了心声,为我求得良缘。”
顾玉蘅闻言,脸颊更添红霞,唇角微微上扬,带着少女独有的娇羞,轻声回应道:“其实……那日我上山烧香,为的也是求姻缘……”
宋延彬听罢,眼中闪过一抹讶异,随即化作悸动与喜悦——莫非,这真的便是天意注定,那根无形的红线,早已悄然系在了两人腕上?
正思忖间,顾玉蘅缓缓从袖中取出那枚温润的鸳鸯玉佩。玉质细腻,光泽内敛,在摇曳的烛光下更显温润柔和。
她双手捧着,递到他面前,声音轻柔如梦呓:“这是你那日亲自上门提亲时所赠的鸳鸯佩……”
宋延彬凝视着玉佩,心头微热。他轻轻接过,指尖触到玉的温凉,却仿佛能感受到她掌心的温度与珍重。抬手间,他小心翼翼地将鸳鸯佩为她佩戴于胸前。玉佩轻贴衣襟,似一份郑重的承诺,悄然安放于她的心口。
“玉蘅,你我既已结为夫妻,有些话,我必要坦诚相告。”宋延彬神色庄重,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郑重。
顾玉蘅轻轻颔首,眸光微敛,静静聆听。
宋延彬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成亲之后,我便要启程前往云南。我与师兄弟们,要去投身一件关乎家国的大事。如今时局动荡,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唯有追随心中认定的正义之师,去拼搏天下,才能为百姓争得一方安宁!”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此行路途艰险,刀光剑影,未知生死,我不能让你随我一同涉险。你且在家中替我侍奉双亲,待到家国安宁,天下太平,我定会归来,与你团圆,再不分离!”
顾玉蘅听着,心中如浪涛翻涌,似过高山低谷,情绪起伏难平。她虽未必全然懂得那“打天下”的宏图伟业,但女儿家的心思,向来是“嫁夫随夫”,夫之所向,便是她心之所依。
良久,她缓缓抬眸,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所谋的大事,我不尽明白。但我知晓,既已嫁你为妻,便当与你同心同德。我会听你的话,做你最坚实的后盾,绝不让你分心。家中双亲,我会悉心照料,等你归来,盼你平安。”
宋延彬听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感动。他伸开双臂,将顾玉蘅轻轻拥入怀中,让她柔顺的发丝贴在自己的胸膛,一手轻柔地抚摸着她的脸颊,声音低沉而温柔:“玉蘅,谢谢你。在我前路迷茫之时,你愿意嫁我为妻;在我需要远行闯荡之际,你愿意为我默默承担……”
红烛依旧摇曳,光影在帐内轻轻晃动,映照着两人的身影。帐中静谧无声,唯有彼此的心跳在寂静中交织。
两人的目光在烛光中交汇,羞涩、温柔、期许与深情,在此刻无声流转,化作心底最深的烙印。缘分的红线,终于将两颗心紧紧相连,从此风雨同舟,冷暖共度,开启一段属于他们的尘世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