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三媒六聘 ...

  •   暮色渐沉,残阳如血,宋延庚与宋延彬并辔而行,马蹄踏过青石古道,回响清越,一路向江城而去。
      “延彬,”宋延庚侧首望向弟弟,眉宇间满是宽慰的笑意,“你的亲事总算定了。爹娘得知消息,定会欢喜。”
      宋延彬仰望天际,晚霞染红了远山,他嘴角微扬,目光深远:“是啊……自小我便任性妄为,让爹娘忧心忡忡。如今我已长大,只愿往后,不再让他们为我牵肠挂肚。”
      风拂过原野,吹动他的衣襟,也吹散了少年时的桀骜与迷茫。
      宋延庚轻勒缰绳,又问:“那你与顾小姐成婚之后,可有什么打算?”
      宋延彬目光坚定,声音低沉却有力:“婚事一毕,我便即刻启程,返回云南讲武堂。师兄与同袍们仍在等我,天下未定,志士当奋起。我既已立下宏愿,便要与他们共赴山河,去打一个朗朗乾坤。”
      “那顾小姐呢?”
      宋延彬沉默片刻,眼中掠过一丝柔情与愧疚,终是坚定道:“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是我选择的路。我一人踏上去便已足够,又怎能将她拖入险境?只愿她留在家中,替我奉养双亲,守一方安宁。待他日烽火平息,山河无恙,我必归来,与她共看春花秋月,补尽这些年亏欠的情长。”
      马蹄声再次响起,踏碎夕阳余晖。少年意气,家国情怀,儿女情长,皆在这一路归途中交织成歌。他不曾回避责任,也不曾辜负深情——只是将爱藏于心,将义扛于肩,奔赴那条注定不凡的征途。
      ?暮色融金,晚风轻拂,宋延庚兄弟策马归府,蹄声叩响青石阶,惊起檐下栖鸟。甫入府门,宋延庚便直趋正厅,将此行提亲的种种细节,一五一十,详尽禀告双亲。
      宋老爷端坐太师椅上,听着听着,眉梢眼角渐渐舒展,眼中满是欣慰。
      宋夫人更是喜上眉梢,唤来管事:“快!请城中最有名的礼官择吉日,三媒六聘,一样不可少,务必要风风光光,让全永吉镇都知道,我宋家迎娶顾家千金!”
      宋老爷亦郑重颔首:“婚姻乃人生大事,礼不可废,聘礼要厚,要体面,更要显我宋家诚意!”
      不出数日,吉日已定,日子就在半月之后,天时地利,三媒登门,六聘齐备,红绸裹箱,金玉满匣,浩浩荡荡的聘礼队伍穿街过巷,自江城直抵永吉镇顾府。
      婚期当日,江城宋府红绸高挂,灯笼如霞,满院喜气洋洋,门庭若市,贺客盈门。
      宋延彬身着大红喜服,玉带金冠,英姿勃发,骑在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上,意气风发。身后八抬大轿朱漆描金,绣帘轻拂,缀满红绸与并蒂莲纹,浩浩荡荡,一路向城外永吉镇而去。
      直至晌午,日光温煦,云影轻移,迎亲队伍方才归来。鼓乐齐鸣,鞭炮声声,惊起檐下双鹊,似也为这对璧人欢庆。八抬大轿稳稳落于宋府门前,轿帘轻掀,一只纤纤素手缓缓伸出。
      宋延彬翻身下马,大步上前,伸手轻握,将顾玉蘅的手稳稳接入掌心。那一握,温软如玉,却似握住了半生漂泊的归途。她凤冠霞帔,步摇轻颤,眉眼低垂,却掩不住眼底的羞怯与坚定。
      两人并肩而立,携手迈过火盆,踏过马鞍,一步一步,踏入宋府大门。
      拜堂礼成,香烟袅袅,烛影摇红。天地高堂前,二人并肩而立,三叩首毕,礼乐悠扬,满堂宾客含笑凝望。
      忽而,执事人高声唱道:“礼成——送入洞房!”声落,鼓乐骤起,红绸轻扬,如流霞铺就归途。宋延彬与顾玉蘅携手缓步,踏入那灯火暖暖、锦绣满目的新房。二人正式结为连理,共谱琴瑟和鸣之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