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情愫暗起…… ...
-
晨光如纱,轻轻覆在灵清峰顶。
青瓦檐角挑着几缕未散的云雾,檐下铜铃不响,仿佛连风也怕惊扰了这方清净。沈墨卿躺在紫竹榻上,一袭月白道袍松松裹着身子,发带散落,墨发垂于肩后。他缓缓睁开眼,眸光清亮,却带着一丝刚醒的迷蒙。
“这么快又天亮了……”他轻叹一声,抬手遮了遮透过窗棂洒来的晨光。
山风拂过,带来远处灵田中灵药的清香。他坐起身,揉了揉太阳穴,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我穿过来,已经一个多月了吧?”
“苏云卿。”他喃喃念出这个名字
可这一个多月,他呢?
喝酒、看云、翻古书、打坐假修——竟一次正经课都没上过!
“我这算什么师父?说好的好好教导徒弟呢?”沈墨卿苦笑,指尖轻敲额头,“人家穿书都是收徒即开挂,我倒好,把徒弟晾在柴房边的破屋,自己当起了隐士。”
“蒜鸟,就从今天开始好好当一个师尊吧……我可不想嗝屁……”沈墨卿无声的叹了口气。
“来人!”沈墨卿朗声一唤,声音清越,如玉磬击石,传遍山峰。
片刻,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外门弟子匆匆跑来,“墨清长老,您有何事吩咐?”
“哦,劳烦你去把苏云卿喊来。”
“是。”
直到外门弟子的背影消失在沈墨卿的视野之中,他才松了口气。
虽然他都穿过来一个多月了,但是这个身份还是难以适应啊……
……
不多时,脚步声自石阶传来。
沈墨卿回身,只见一人踏雾而来。
来者身姿挺拔,一袭素青道袍,腰束玉带,发髻高挽,簪一枚墨玉长簪。他面容清俊,眉如远山,眸若寒星,唇角微扬,带着几分与生俱来的疏离与傲气。晨光落在他肩头,竟似为他镀上一层清辉。
正是他的徒弟——苏云卿。
“弟子参见师父。”苏云卿拱手行礼,声音清朗,如玉击磬。
“不必了。”沈墨卿走下台阶。
“从今日起,”他温声道,“为师……要开始教你了。”
“明日清晨,来峰顶找我。带上你的剑”
“是,师尊。”苏云卿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毕竟他还是很想验证他的猜想的……
风过山林,竹叶轻摇。灵清峰的清晨,第一次有了“师道”的气息。
……
晨露未晞,玄清峰顶已泛起淡淡霞光。
沈墨卿立于青石台前,一袭月白道袍随风轻扬,发如墨瀑,眸若寒星。他手中执一卷古旧竹简,正是昨夜从藏书阁深处寻出的《灵枢心经》,据传为上古大能所留,记载着一种不依灵根、专修心神的奇术。
他今日不再耽搁,既已决定授徒,便要真正开始。
你且站好。”沈墨轻声道:“今日我授你第一课——‘心静则道生’。”
他执竹简,缓缓诵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声音清朗,如泉击石,字字入心。苏云卿凝神倾听,却觉那声音不仅入耳,更似直抵魂魄。她望着他唇边轻启,眉目间流转的沉静与睿智,竟一时看得痴了。
苏云卿。”沈墨卿忽然停顿,唤她名字。
“在。”他猛地回神,脸颊微红,连忙低头。
“你走神了。”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修道之人,最忌心浮。你虽天资不俗,若心不静,终难登堂入室。”
“弟子知错。”他轻声应道,心跳却如鼓。
沈墨卿望着她,忽觉这徒儿眼神深处,藏着极深的故事。那不是寻常少年的懵懂,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与执念。
“你可曾修过灵法?”他问。
“曾在外门习过基础吐纳,但……未能引气入体。”他如实答道。
沈墨卿点头:“无妨。灵根非天定,心志才是根本。我教你的,不是引气,而是‘养神’。神足,则气自生。”
他将《灵枢心经》递予她:“今日起,每日晨诵三遍,静坐一炷香。若有感悟,再来寻我。”
苏云卿双手接过竹简,指尖不经意触到他微凉的指尖,心头又是一颤。
他低头看着那泛黄的竹简,仿佛捧着的不是功法,而是一段注定纠缠的宿命。
“弟子……定不负师父教诲。”他轻声道,声音坚定,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沈墨卿微微一笑:“好。”
那笑容如春风拂雪,苏云卿只觉心头一暖,竟有些恍惚。
他转身离去,步履轻缓,却每一步都似踏在心上。
沈墨卿望着她的背影,眉头微蹙,竟对自己的便宜徒弟,生出几分异样的感觉。或许是他眼中的执念,或许是她身上那股与世隔绝的孤寂,竟与他这个穿越者,隐隐相契。
山风再起,吹动满山竹海。玄清峰上,道音未绝,情愫暗生。
而一段跨越前世今生的缘分,正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