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袁顶梁自小承载了家族父母的期望,自三岁读书来不曾偷懒一日,可奈何他实在悟性差不开蒙,私塾上了,名师也请了,苦熬到二十才勉强过了院试。

      私底下袁顶梁也求过父亲袁文海,说自己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子,细数学武同样也能出息,还能保护家人,考了半辈子落榜的袁文海就指着唯一的儿子走进金銮殿给自己争气,雪洗他这些年久考不中的耻辱呢,哪里听的了儿子这没出息的话,只板着脸将儿子大骂一顿。

      可如今经历了这两天的生死考验,回去路上袁文海忽然就想通了,对着儿子说出了一番感悟,“为父一生要强,痴迷半生科考不中,心里憋着一口气,就是希望我儿子能弥补我的遗憾,不想一招不慎险些害的咱们袁家家破人亡。经过这一遭,我也想通了,我没那官命,你也没那命,咱们还是老老实实过安稳日子吧,别再折腾了。”

      袁文海借着车里昏暗的烛光,瞧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眼角泛湿满是愧疚,“你不是一心想学武,日后做个捕快教头吗,爹回去就带你去拜师,花多少钱都舍得。”

      自打上次争吵过后,几年来父子俩关系一直不好,久不与父亲交心的袁顶梁面对父亲突然的转变有些吃惊,沉思半晌道,“你和母亲一生为我,我知道,儿子长大了,也该为你们撑起一片天了。”

      袁文海欣慰的点头,拍了拍儿子肩头,悄悄撇过头擦干了泪水。

      看着父子二人马车远去,王忠回宫复命,进宫后夜已深沉,朱允炆和秦双双早已歇下,不需要守夜的王忠只先回了飞龙殿。

      春和宫的寝室里,大半烛光已经熄灭,只剩门口一盏小灯照亮,窗外起了秋风,天气一凉守夜的春桃垂着头忍不住打起瞌睡来。

      轻薄纱帐内,秦双双躺靠在朱允炆肩头,感受着他因狂热还未褪去的剧烈心跳,和自己因急促而喘息的气息。

      待热烈缓缓散去,她对着昏暗里明显没睡的人问道,“皇上还不困吗?”

      朱允炆,“睡不着。”

      秦双双侧身反抱住对方,“是因为你四叔?”

      燕王朱棣造反,朱允炆一直避而不谈,除了因为不想把朝政带到后宫外,也是不想秦双双知道了军情而担心。

      燕王是朱允炆的亲四叔,朱高炽更是堪比亲手足的堂哥,还有自小疼爱他的四婶,朱允炆做不到像群臣般把燕王府的一干人当做普通反贼,杀而后快。

      只可惜他的退让并未换来朱棣的求和,燕王府心中积攒的怨恨如火山喷发,朱棣带领八百府兵从北平一路直杀进冀州,除了作战,朱高炽还暗中收买游说集结对朝廷不满的官员军士,造反之势力日渐势威,现如今朱棣的军队人数已超三万。

      本就对朝廷不满的各地藩王也应声而起,更可怕的随着战局拉开,就连京城内也有个别官员起了反匿之心。

      朱允炆撑起身,靠在床头,将人揽在怀里,“当初皇爷爷将皇位传给朕时,朝中就有许多人不满,四叔比朕更年长,性子更沉稳,军功威望更胜于朕,坐上这个皇位不是因为朕实力更强,只是皇爷爷更偏宠罢了。”

      听出对方话里有些消极的自我怀疑,秦双双很是心疼,就算朱棣确实比他更适合做一个帝王,那也不代表朱允炆不是一个好皇帝,登基以来他的勤勉和辛苦,秦双双确确实实看在眼里。

      只安慰朱允炆到,“先皇威武一生,纵然是有偏宠,但也更是看中了你的治国之才,一个帝王断不会因一己偏私而立国君,皇上是怀疑自己,还是怀疑先皇看人选人的眼光不成。”

      朱允炆最敬重皇爷爷,这话没得叫他重拾起信心来,“你管是不是哄朕高兴,这话听了总是叫人舒服。”

      秦双双半开玩笑的问道,“我说的是事实。”

      秦双双心疼的将人抱的更紧些,“假如皇上有一天不做帝王了,你最想干什么。”

      这个问题,朱允炆从未想过,他一时回答不出来。

      她就知道朱允炆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可秦双双却在心里幻想过无数次答案,抢先到,“如果出宫,我会带很多很多的钱走,找个山清水秀的城镇,买处带山头的院子,种满山的果树,春日赏花,秋日摘果,山下再挖上一个池塘种上满池子的荷花,夏日凉亭赏花,泛舟采莲,秋日还能挖藕做点心煲汤。”

      “没有后妃争宠,没有处理不完的琐事,更不用早起晚睡被宫里数不清的规矩拘束着,闲暇了爬山看景,游街逛园子,开开心心,自由自在。”

      朱允炆试着幻想了一下,“听上去还不错,只是两个人除了赏花看景,就没别的事可做了吗?”

      秦双双以为安排过于单调,只道,“如果皇上嫌弃清闲,还可以挖地种粮种菜,再养些鸡鸭鱼鹅,想忙起来还不容易。”

      朱允炆,“朕是说两个人干这些怕是要忙不过来,估计要生七,八个孩子才够用。”

      反应过来的秦双双一拳落在他心口,反将朱允炆一军,“可以啊,只要皇上允许我过上这样的日子,生十个都成。”

      朱允炆握上胸口的拳头在手里,“饭要一口一口吃,先生一个再说。”

      夜已深,秦双双扯了被子给二人盖好,“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哄着朱允炆闭上眼,秦双双却思绪乱飞,先给朱允炆打打预防针也好,省的将来真失了江山,他一时无法接受。

      秦双双甚至还想着,有时间去太庙旁边的空院子开垦出一片空地来,先种些瓜果梨桃练练手,别等真出了宫当了平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容易被人骗。

      这宫里处处勾心斗角,民间更是遍地牛鬼蛇神,技多不压身,多一样本事就少一次开口求人。

      紧绷了一日的神经终于是熬不过夜色,秦双双也沉沉的睡去。

      第二日早起从皇后处回来,没睡够的她又抱着枕头补了一觉,差不多到中午才起身。

      平日里朱允炆午膳除了去皇后与太后处,都是回春和宫来陪秦双双一起吃,今日膳房做了朱允炆最爱吃的烤羊肉配素饼,却迟迟不见人过来,她便叫春桃装了食盒带,亲自送去飞龙殿。

      刚拐进飞龙殿,秦双双远远便瞧见黄云燕带着飞云在廊下侯着。

      原来黄子澄今日进宫了,正在里头跟朱允炆商议朝政,黄云燕久不见父亲,又听闻父亲操劳病了,故而等在飞龙殿外,想着等父亲出来父女也好见上一面。

      既是有要事商议,恐怕朱允炆一时也不得空,秦双双也不便进去,只拉着黄云燕往边上阴凉处站了站,聊些闲话打发时间。

      就在这时,宫门口闪现一名脸生的男子,一袭青衣银袋身高挺‘拔修长,五官俊朗清秀,只是并未身着官服,正与门口的守卫说着什么。

      “看穿着打扮不像是哪位王爷或者世子。”秦双双认识人不多,只好问同样瞧着门口看的黄云燕,“你可认得那男子是谁。”

      黄云燕明显愣了愣,收了目光,“不认识。”

      “许是哪家的公子。”秦双双也不好一直盯着人家看,遂回身也收了目光。

      此时黄大人议完事从殿内出来,瞧见了站在不远处的女儿和贵妃,也发现自己出来,正往这边走来。

      黄子澄对皇上新宠爱的贵妃并无好感,碍于礼数对秦双双主动打招呼的客气,也报以微笑了之。

      黄子澄一心扑在前朝,对女儿的担心也只草草应付,“我很好,你在后宫要多替皇上分忧,不可任性胡来。”

      不等女儿回话就黄子澄甩袖大步流星的离去,黄云燕看着严父背影哀怨道,“每次都是这样,见了面只会教训人。”

      秦双双拉了要往外走的黄云燕一起朝殿内进,“既来了,一块进去给皇上请个安再走不迟。”

      黄云燕想见朱允炆,但不想当二个人中间的电灯泡,就想着寻个由头拒绝。

      奈何不住秦双双热情,半推半就间已被对方推进了门,黄云燕遂不再抵抗,只整理好仪态给朱允炆问安。

      朱允炆正坐在正殿内的书桌前忙碌,桌上折子似乎比以往高出许多,几乎要将他埋没在成山的奏折里面。

      “起来吧,难得见你们一同来给朕请安。”朱允炆放下手头的事,起身走向二人,心里偏宠是一回事,当面朱允炆还是不忍伤了小师妹,故而站在了二人中间的位置。

      恰巧,此时外头小太监来报,说袁文海的长子袁顶梁在外求见。

      皇帝见重臣,妃嫔需要屏退,可袁顶梁不是在朝官员,因此她们不行需要回避。

      袁顶梁进宫肯定也是为了父亲上奏一事,如今朱允炆已经收回了派他去前线的圣旨,也不再追究他父母行事,这袁家公子不缩起脖子安心度日,竟还敢进宫面圣,秦双双倒是也很想听听这袁家还有能玩出什么花样。

      争得了朱允炆同意,她边和黄云燕一左一右坐在了书桌两侧,一同等袁顶梁进殿。

      一进大殿的袁顶梁就注意到了皇帝身旁多了两位贵妃,稍稍紧张了一下就恢复了平静,只目不斜视的对着正中的帝王下跪叩头,“请皇上安,请两位娘娘安。”

      朱允炆遂示意他起身回话,也不绕弯子,直问道,“朕念你父母年老,已决定不再追究,特恩赐你们全家回乡,你今日进宫面圣,难道是对朕的安排有异议。”

      袁顶梁拱手,“小民不敢,父亲以臣子之身置喙后宫之事本是僭越,皇上与娘娘大度,开恩赦免我全家,小民深感皇恩,只圣贤书说有罪当罚,父亲犯错也是我这当儿子的无能规劝,皇上圣旨已下,不可朝令夕改令臣民失信,故,小民愿意参军,以身报效朝廷,为国出力也为家人争光。”

      朱允炆笑道,“你可知当兵打仗靠的不单是一腔热血。”

      袁顶梁,“小民自小喜好刀剑武艺,只是父亲一心想叫我考取功名,这才走了读书之路,这些年小民背着父亲夜夜苦练拳脚不曾懈怠。”

      秦双双与黄云燕都忍不住向那站在殿中的男子瞧去,衣衫宽大,但依稀能见薄衫锦缎下健硕的手臂,宽胸窄腰,确实不似整日端坐的屋里苦读的书生,倒是个常年练武的身形。

      朱允炆,“莫说大话,可敢与御前侍卫比试一二。”

      袁顶梁丝毫不怯,却也有所顾忌,为难道,“可以是可以,只是小民若比赢了,恐叫侍卫丢脸,往后难在御前走动。”

      朱允炆对他倒是升出一丝欣赏之色,“御前侍卫靠的不单是蛮夫武力,更要有学识计谋,懂得忠心,你赢了他们,只说明你拳脚精炼是个习武的好苗子,他们能在御前自也有你不能的本领,各有所长而已,赢了不必得意,输了也不必为难。”

      袁顶梁拱手,不再说话,只听朱允炆安排。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