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 36 章 ...

  •   丽妃从小在笑不露齿行不露足的礼仪规矩中长大,练就了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情境下必须保持着淑女姿态,被人这么盯着瞧,只会觉得是自己仪态出了问题,而非对方无理。

      嘴上挂着门第礼节,自然不能在众人面出半点差错叫人诟病,丽妃悄悄收了腿,正了正身,目视前方坐好,从头发丝到脚趾尖,随便对方怎么打量也别想挑出她半点错来。

      秦双双压根就不懂这些淑女礼仪,自然也没打算从仪态上挑丽妃的错,盯着她看也是瞧她坐的板正,有些好奇又有些替她累得慌,“世子爷心善,不过是看我可怜才多加照顾,丽妃自小读书即知尊卑就更该知道在这宫里,我在上你在下,今日头次见面,我只当是姐妹玩笑,若有下次,就算皇后娘娘宽和大度,我也会将妹妹言语告诉皇上,请皇上来辩对错。”

      丽妃只是嫉妒,冷嘲热讽说几句酸话,到底不曾做过什么伤害她的事情来,秦双双也不好仗着身份真处罚她,落得个持宠而娇的名声。

      低阶的宫女一飞冲天坐上高位,个别难免会恃宠而骄蛮横无理,属于无知者无畏。

      但也有人会自卑,整日战战兢兢唯恐出错,尤其面对那些出身勋贵自带光环的世家小姐,自觉见识眼界都不如人,恨不得一言一行都要照样学对方,一提起出身更是自惭形愧,连吵架还嘴的底气都泄了干净。

      秦双双没这些门第偏见,既不会蠢到横霸后宫,也不会觉得不懂什么豪门规矩礼节就低人一等。

      丽妃这番挑衅,属于铁拳落在棉花堆,既看不到秦双双因气急恼怒失了仪态坏了自己名声,也看不到她因家世自卑而垂下头不敢看人。

      她运气好,入了朱允炆的眼做了贵妃,这个金馅饼砸到了她头上,她就好好捧着,来日朱允炆烦了腻了冷了她,哪怕做回宫女,她也坦然接受。

      至于后宫里这些人,脾气处的来,她就一视同仁当姐妹看待,看不惯她不喜欢她的,也不苛求人人必须围着她转,至于那些找上门来给她难堪的,说话带刺恶心人的,秦双双也不会为了博个贤惠的名声咬牙忍着。

      方才刺丽妃那几句狠话也是借此说给屋子里的其他妃嫔听,贵妃就是贵妃,想欺负她先看看自己够不够资格。

      后宫比来比去比的就是名分地位,谁大谁说了算。

      对方搬出了皇上又拿身份压人,丽妃一时语闭,转头看向身份最高的皇后。

      马文婕故意不接丽妃的眼神,转而看向另一侧的秦双双,笑着打圆场,“丽妃是我表妹,从小被祖母娇惯坏了,也是我这个做表姐的没有好好教导她,看在我的面子上,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还有这层关系?难怪丽妃连同样出身世家位分高于她的黄云燕都不放在眼里。

      朱允炆的后宫,除了秦双双与黄云燕两个贵妃外,人并不多。

      宁妃虽然也是宫女出身,但她是太后身边的宫女,又在朱允炆当皇太子时就陪伴左右,属于熬出来的资历。

      丽妃的外祖也就是皇后的祖父,那可是开国元勋,跟先帝一路杀进皇宫建立大明,虽说只封了侯爵,可有免死金牌在手,更重要的是马家这位老侯爷,既有武将之才又有文臣之谋,在朱元璋大开杀戒前急流勇退,保下了世代富贵。

      马家韬光养晦,在朱允炆登基后才又重新发力,如今马家出了皇后,又出一位丽妃,皇后父亲进了中枢,几个兄弟也入朝为官,姑母嫁的也好,几位嫂嫂家世也不错,马府风头一时要盖过帝师黄子澄。

      嫔位只有慧嫔,他父亲是吏部侍郎,入宫来虽只侍寝一次,可她温婉贤良不争不抢,反倒博了一个好人缘。

      另有婕妤三人,美人,才人十五人,因婕妤之下十几人都未侍寝,每日晨昏只在殿外请安便可回去,不必进来听皇后训。

      丽妃蓝文莺是最早一批进宫的官家女,除了仗着父亲是皇帝恩师被封为贵妃的黄云燕,这群贵女里就属她身份最尊贵。

      且她与皇后母家是姑表亲,也是仗着这层特殊关系,蓝文莺才敢对身份高于她的贵妃呛声。

      秦双双并不后悔刚才放出的狠话,只是有了这层关系也不得不多考量,丽妃的话是自己吃醋的不满,还是揣摩了表姐的心思而替对方说出想说而不能说的话。

      马文婕不痛不痒的举动,到底是为了六宫和睦,大事化小,还是因着表妹说出了她心中所想而有心偏袒。

      秦双双可以忍下丽妃的挑衅,却不能忽视皇后的感受,“皇后娘娘这么说真是叫我无地自容了,丽妃心直口快,我也是一时气急才回了嘴。”

      其实马文婕还真没多想,表妹重视礼节是好,但不够豁达也是真,作为皇后,六宫和睦不叫皇上烦心,才是她的职责。

      表妹言语刻薄她再觉得面上无光,也要顾及姐妹情谊,还要顾及姑母,只能含糊过去,“好啦,不说这些,你如今已是名正言顺的贵妃,除了安享富贵,也该负起贵妃的职责来。”

      大皇子的病已叫马文婕心力交瘁,马文婕也深知自己性格软弱不是狠厉之人,做不来弹压妃嫔平衡后宫的事,黄云燕与表妹不和,无论是谁协理后宫另一方必会借此打压另一方,所以朱允炆与她商定挑选协理六宫人选时,她直接推荐了秦双双。

      没有背景便不会因着母家利益而行事,更能做到公正不谋私。

      亲自举荐的人,自然要护着她的威严,好话说完,敲打的冷话自然也要说。

      马文婕郑重说出决定后,训诫了妃嫔另一番话,“大皇子身子孱弱不宜被立为太子,我身子落了病根恐怕难以有孕,帝位传承需要后嗣,后嗣稀缺也是皇后失责,顺其自然也好,想法子吃药争宠也罢,我也只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希望六宫和睦,往后这宫里大小事宜都归文贵妃协理,你们必得听她管教,不得有违。”

      众人起身听令。

      这个决定蓝文莺早于所有人知晓,表姐已提前跟她分析过其中利弊,对于秦双双协理后宫,她头一个赞同。

      对面首位坐着的黄云燕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封号宠爱比不过好姐妹也就算了,如今连协理六宫的权利都没捞着,黄云燕可以不在乎,并不代表整个黄府也无所谓。

      事交代完毕,众妃告退,丽妃走过黄云燕眼前时给了她一个颇为得意,等着看好戏的眼神。

      黄云燕站在椅子前想等好姐妹一起,她心里堵的难受,有话要说。

      却见秦双双被皇后留下,只能先离开。

      视线对上,秦双双是给了她一个带着歉意的眼神,黄云燕心里更堵了。

      管理后宫千头万绪,皇后自然有很多事交代嘱托,一时半会出不来,黄云燕只能先回宫去。

      马文婕事无巨细交代完毕,秦双双认真听着一一记下,好在人年轻脑袋还算灵活,没有记一句忘一句。

      期间秦双双也看出了,马文婕既有对她能力的放心,也有对她初次管理后宫的担忧,说完了正事又说了这么一段话,“皇上宠爱哪个妃嫔可以是后宫小事,可若牵扯上母家前途,便没有那么简单了,你没有家世,不代表未来没有皇子,若有了皇子,便是一头扎进这纷争,这后宫与前朝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未来的路怎么走,全屏你自己。”

      秦双双顺着皇后的话换了个说法,“普通妯娌兄弟间也难免出现打架争夺家产的事情,更何况是皇家这样的大家,前朝的事我不懂,也管不了大臣怎么想,跟随谁,我只希望能帮着皇后打理些琐事,好叫您踏踏实实去照顾大皇子。”

      很显然秦双双没听懂话里暗指她万一将来怀孕跟黄云燕之间建立起的姐妹情就会瞬间瓦解的善意提醒。

      黄云燕可以容她,不代表黄府可以。

      想到了前朝,马文婕感叹道,“是啊,四叔从前多宠爱皇上,如今竟然公开造反,打着什么清君侧的名号,还不是想争夺这个皇室大家,自己做帝王。”

      知道燕王会造反,只没想会这么快,秦双双首先想到了朱允炆,“那皇上他一定很伤心,很失望吧。”

      “皇上没跟你聊过这些吗。”马文婕有些吃惊,而后又露出一丝苦笑,“也对,皇上宠爱你,这样的烦心事怕是不想说给你听。”皇上都不说,自然也用不着她多嘴,秦双双日日守着皇上,真想知道自己去问就是。

      看了看时辰不早了,马文婕只叫她先回去,等下内廷会过去跟她商议臣妇进宫赴宴的事宜。

      宫内除了重大节庆宴请群臣外,后宫也会时常借各种由头办一些小型宴会,一来联络感情,二来也可探听些大臣所思所行。

      进宫的各位官太太自然不会大嘴巴说自家的事,可场面大了,难免东家跟西家不合,南家给北家有冤,大家坐在一起,只要有人开头,七嘴八舌很容易沉浸其中。边上奉茶的婢女,身边走过的小太监,你一耳朵我一耳朵,等宴会散了,马文婕便从这些零散的信息拼凑出完型。

      还有她们穿戴的首饰衣衫,品谈起的墨宝字画,说起的见闻,都能从中探出一二不对蹊跷之处。

      比如一个以清廉自居的文臣,不懂字画的夫人居然说自家有一副昂贵的字画,便可探知他私下大概以权谋私。

      这种自露家底的事一般发生在哪些从老家跟来京城的女眷,当家主母便会谨慎许多,断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臣妇们其实也是很愿意进宫的,一来能参加皇后私宴代表自家老爷官阶不低,二来,权贵结交最好最便利的莫过于两家联姻,提前聚聚多打探一番,谁家有好儿郎,谁家有待嫁女,将来也好为家里儿女婚嫁探路。

      还可以借机会攀附后宫,够不着皇后,能跟几位妃嫔熟络也行,对自家夫君高升,女儿高嫁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出了皇后宫门,秦双双立于轿前,长舒一口气来,原以为光要应付后宫这些与她年纪相仿的妃嫔就够要命了,不想还要应付宫外那一群成了精的老狐狸。

      能在一家主母的位置上稳坐多年,管理后院的妾室,几代子女,见识学问,还有那八卦炉里练就的火眼晶晶,就她这毫无大家闺姿态,对焚香,插花,女红,诗词歌赋一无所知的素人,哪怕身居贵妃高位,那群官太太眼里也是空有美貌腹中空空的草包。

      更糟糕的是,黄云燕的母亲必会来,她的厉害,秦双双可是领教过的。

      春和宫里,朱允炆耍完了一通剑法,沐浴完毕后看了好一会书都不见人回来。

      王忠贴心问道,“皇上要不要先喝碗豆浆,三日后是宫中赏花宴会,臣妇们会进宫来,贵妃娘娘头次协理六宫,皇后怕是有很多事要交代嘱托呢。”

      朱允炆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朕不饿,在等一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