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白书玉看着案板上水灵灵的白菜,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萝卜,还有长的水嫩的青菜。
都很好,可是她不想吃。
这两天,不是青菜萝卜,就是萝卜白菜,就算她再喜欢吃青菜,也难免会吃腻。
可是她过来租院子时,就剩下了那么几文钱。
就算她再把一文钱掰成两文钱花,也只能买这么些东西。
虽然老仵作退休,再加上县令需要让她帮助查案,让她捡了刑房经书这个职位,但是白书玉打听了,经书一年只有一石粮食的俸禄,折到每个月,其实只有十几斤粮食,这么点粮食,饿是饿不死,可是吃也吃不饱,更别提交她的租院子钱了。
她还是要每月想办法自己赚些钱,才能贴补日常的吃喝用度。
白书玉看着碗里的炒萝卜,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腌萝卜干。
咸菜嘛,人人都吃过,但是想把腌萝卜腌的很好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况且她这每天萝卜炒青菜的,实在是有些寡淡,做点腌萝卜干不仅可以下饭,还可以拿出去摆摊。
说到摆摊,县衙里的官员自然是不可以的,但她只是一个没有品级的经书而已。
如果被人看到了,她大可以拿这个搪塞别人。
白书玉拿出一文钱买了一堆的萝卜,把萝卜切成长条。
第一步先是用盐杀水。
白书玉把萝卜倒入陶盆,满满一盆萝卜条,均匀的撒上盐,就这样放两个小时后,白书玉再看,萝卜已经被杀出了很多水。
她把水倒掉,又把萝卜倒入纱包,又使劲的按掉了一些水。
现在是早上,她把萝卜放在一个个竹篮上,然后再把竹篮,放到院子里的竹架上。
太阳渐渐升起,早秋的早晨依然非常炎热,白书玉把椅子搬到院子里,在院子里坐着,都不免有些出汗。
她平时只能吃菜和鸡蛋,这时候的肉是天价,一斤就要七八十文。
可是鸡蛋也很贵,一个就要八文钱。
与其买这么贵的鸡蛋,她不如自己养鸡。
她都想好了,院子里的角落可以做鸡舍,养的鸡下的蛋,她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卖。
她原以为做上县衙里的职位,就可以轻松养家,哪知道居然俸禄如此之少。
她知道朝廷不重视正职官员以外的吏人,但是没想到这么不重视,普通吏人,连自己也难以养活。
那能靠这些俸禄养活自己的小吏,都是什么人?
一是家境富裕,本来就有家底。
二怕是……就靠腐败了。
白书玉叹了口气。
先不想这些,白书玉又把椅子搬回了屋子。
到了下午,白书玉把几个竹篮拿回来,竹篮上的萝卜条有些发白,已经晒的有四成干,虽然还没有完全晒成,但对她来说已经够用了。
白书玉在锅里倒下油,热油在锅中滋滋作响,把葱姜蒜切好倒入里头,再加上盐和一点糖。
一阵香味扑鼻而来。
趁着油热,白书玉把萝卜干切成条,放到油锅里,不停的翻拌。
然后她把锅中的葱姜蒜挑了出来。
再把陶罐擦洗干净,把翻拌好,冒着香气的萝卜干放入陶罐里。
过了不到两个时辰,她打开坛子。
腌好的辣萝卜干香喷喷的,颜色鲜亮,吃起来脆脆的,鲜香可口。
每次吃饭能拌点这个,那味道真是太好了。
白书玉把坛子盖好,现在的天气干燥,只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这样能保存很久。
白书玉就着辣萝卜干,干了满满一碗饭。
正当她快吃完饭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白书玉心里惊讶的很。
谁会来敲她的门?
这么想着,白书玉走出屋子,到了院子门口,打开门一看,居然是姜月竹。
姜月竹一身蓝色布裙,头发也用布巾扎着,打扮还是和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差不多,不过白书玉怎么也想不明白,姜月竹为何能找到她住在这。
“你怎么会知道我住这?”
姜月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在县衙里打听的。”
白书玉这才知道,她在这里租的院子,谁也没告诉,只有牙人和登记了她的地址的县衙才知道了。
姜月竹手上拿着一篮子鸭蛋,她见到白书玉,就把篮子递给白书玉。
“这是我家鸭子下的鸭蛋,送给你,谢谢你。”
白书玉脸色有点红,有点不好意思的接过了。
“嗨,我是不相信,你会去杀人,前天看到你居然被当成嫌犯,我当然要说两句了。”
虽然在那之前,她们只有一面之缘,她就是相信,姜月竹不会犯下那种事。
姜月竹不禁笑了一下,“你向来就是如此吗?”
白书玉愣了愣,“向来什么?”
“你可曾想过那样做的后果,如果县令大人执意认定我是嫌犯,后果……不堪设想。”
姜月竹低了头,淡淡道。
白书玉在前世,就是那种犟的像一头牛的人,对付白家的人,她能剁鸡泼鸡血,对付不讲理的狗官,她当然不能那样做,可是她也得让对方知道,欺负一个人,要付出代价。
只要认定了如此,她就会勇往直前。
这就是她。
“别想那么多了,快进来把。”
“对了,还没有恭喜你,你做了刑房的经书,就能破更多的案子了,而且县里的职位,工资应当不少吧?”
看着姜月竹真诚而好奇的眼神,白书玉叹了口气。
“一个月俸禄十三斤粮食,暂时饿不死。”
“什么?!”
姜月竹惊掉了下巴。
她们村子里官府养老的老大爷,都不止发这么多了。
“那……那怎么办?”
白书玉想到自己之前去卖米酒,她现在又做了辣萝卜干,菜籽油,虽然在河东县城里,都不是什么稀奇东西,但是只要出去摆摊,多多少少应该还能赚点。
“我今天刚做了辣萝卜干,打算出去摆摊。”
“你呢?你之前在何府打工,何府的事后,你打算做什么?”
白书玉也问姜月竹。
她们的年龄都不小了,都有二十岁左右,这个年龄在这个年代,没有嫁人,怎么都要想办法自己赚钱,不能完全靠家里贴补。
她是和白家人断了联系,姜月竹家中应该还有亲人,说不定还要连带着家人的那一份赚了。
姜月竹摇了摇头。
“你做饭是不是很好啊?”
姜月竹之前在何府做厨工。
“我今后不想再做吃食的工作了。”
姜月竹低着头道。
白书玉心里想,做厨工出了那种事,可能姜月竹心里也不舒服吧。
可是这个年代,只有做吃的和手工活,最能赚钱了。
“你会什么手工活吗?”
姜月竹一愣,这个词她很陌生。
“手工活?刺绣算吗?”
白书玉眼神一亮,“算,当然算,好的刺绣可值钱了,同样都是布,加了刺绣的布价格能多卖好几倍呢!”
姜月竹听了也很开心,“那太好了,要不然过几天我拿着刺绣的东西来你这里,我们一起绣些绣品赚钱吧。”
让她刺绣?
刺绣属于女红,而她……根本不会女红啊。
白书玉心里有些忐忑,又有些不好意思。
可是让她承认,她一点女红也不会,她的脸皮也过不去。
“那就这样吧,我先回去了,过几天我再来找你。”
姜月竹开心的站起来,握着她的手和她说了这一句,就飞快的走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姑娘,会女红刺绣,是不是极其平常?随便找个女人都会?
可是她真的不会。
白书玉有些头疼,下次姜月竹过来,她该怎么解释。
翌日。
清晨六点,她就起床,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赶向衙门。
进了衙门,衙门里已经有好些人,白书玉见了人和人点点头,就算是打了招呼。
河东县衙门别看只是一个县,可是里头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再加上各种差役杂役,少说也有几百号人。
河东县有几十万人,县衙门有几百人,也实属正常,可是报上朝廷的名册中,却没有绝大多数人,而且整个县衙中,只有县令,县丞,主簿,等寥寥几人才有品级,觉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品级的,俸禄也是从县里的财政里支取,所以才极其的微薄,就这,还要靠县太爷讲不讲良心,有的地方连俸禄都不发,这样的白书玉也听说过。
她刚刚入职刑房,别人看她是新来的,只让她熟悉熟悉文书,没有给她事情做,基本还是挺清闲的。
白书玉正在桌上打着盹,一个侍从就外头跑来。
这侍从左右张望,看了白天,才看向坐在一旁的白书玉。
“你是新来的刑房经书?”
白书玉困着一双眼睛,点点头。
“真是稀奇,居然是女人做书吏。”
侍从小声嘟囔着,白书玉见侍从单单只是吐槽,只当做没听见。
“城里有户人家报财物失窃,县令大人正头疼呢,你赶快过去吧。”
白书玉立马不困了,打起了精神。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