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永嘉迷局 ...
-
沈蘅将舆图在膝上铺平,指尖重重压在永嘉坊的标记上。前世零碎的记忆翻涌而上,兄长胸口插着羽箭倒在血泊里的画面刺得她眼眶发涩。就是这里,东宫的人埋伏在永嘉坊的暗巷,用淬毒的弩箭截断了兄长的生路。
密道深处突然传来齿轮转动的机括声。
裴昭反应极快,旋身挥刀。三道银光被他斩落在地,是三寸长的精□□箭,箭簇泛着不正常的幽蓝色。他刀尖一挑,击飞从暗格弹出的半块金属物件。那东西滚到沈蘅脚边,沾满陈年污垢,边缘残破不堪。
她弯腰拾起。触手冰冷沉重,是玄铁所铸,形状奇特,像被强行掰开的虎符。鬼使神差地,她解下腰间那枚从不离身的鱼形玉佩,将玄铁块靠近玉佩底部一个不起眼的凹陷处。
严丝合缝。
裴昭的刀尖轻轻点在那玄铁块的纹样上。“东宫卫率的兵符。半块。”他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战场磨砺出的冷硬,“三年前沈将军在永嘉坊遇刺,刑部勘验现场的卷宗里,提到过凶手遗落之物上有此纹样。只是当时无人能辨其来源。”
沈蘅攥紧那半块兵符,冰冷的铁刃几乎要嵌进她掌心。原来那么早,东宫的刀就已经悬在了沈家的头顶。父亲遇袭,兄长惨死,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是一场针对沈家的、蓄谋已久的清除。
“不能等刑部的人了。”她忽然开口,声音异常冷静。裴昭立刻看向她。她目光锁定在那弹出兵符的暗格深处,里面幽黑一片。“里面可能还有东西。他们来得太快,未必来得及彻底清扫。”
“太冒险。”裴昭握住她手腕,“机括可能不止一道。”
“兄长不能白死。”沈蘅抽出手,眼神没有任何动摇,“父亲也不能。”她不再看裴昭,指尖探入那冰冷的暗格内部,小心地摸索。内壁光滑,似乎没有别的机关。她稍稍用力,试图触碰最深处。
指尖忽然按到一处极细微的凸起。
她猛地收回手。预想中的毒针或弩箭并未出现,暗格底部却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哒”响动,一块底板向下沉去,露出更深一层的空间。
裴昭的刀立刻横在她身前,戒备地盯着那处。片刻寂静后,并无异状。他改用刀尖探入,轻轻一挑,勾出了一沓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油布展开,是几封密信和一本更薄的账册。信上的字迹潦草慌乱,是刺史的笔迹,提及“东宫催逼日紧”、“永嘉坊账目需尽快抹平”。那本账册则清晰记录着近三个月通过不同渠道运入永嘉坊一座私宅的银钱数目,数额大得惊人,末尾盖着一个龙首鱼身的怪异画押。
“这才是他们真正想藏的东西。”沈蘅快速翻阅着,心跳如鼓,“比那本大的更致命。”
裴昭抽走她手中账册,塞入怀中贴身收好。“此地不宜久留。”他拉起沈蘅,“密道出口就在前面,我们必须赶在东宫察觉前离开。”
两人迅速起身,沿着狭窄的密道向前疾行。脚步声在逼仄的空间里回响。没走多远,前方隐约传来模糊的人语声和杂乱的脚步声,正朝着他们这个方向而来。
裴昭猛地停下,将沈蘅护在身后,吹熄了手中唯一的火折子。黑暗瞬间吞噬了一切。
声音越来越近,火把的光亮在通道拐角处晃动闪烁。
“仔细搜!任何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一个略显尖利的声音命令道,“殿下有令,东西必须找到,活口一个不留!”
是东宫暗卫。他们来得比预想的更快。
裴昭握紧了刀,无声地将沈蘅推向墙壁一处凹陷的阴影里。他自己则屏息凝神,贴在拐角另一侧,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
火光逼近,两名黑衣暗卫的身影刚转过拐角,裴昭动了。刀光如闪电般划过,一声闷哼,一名暗卫软倒在地。另一名反应极快,举刀格挡,兵刃交击迸出几点火星。
“在这里!”那名暗卫高声示警。
更多的脚步声和呼喝声从通道另一端涌来。
裴昭攻势凌厉,几招之内挑飞了对方的刀,刀背重重击在对方颈侧。解决掉这两个,他抓住沈蘅的手。“往回走!另找出路!”
他们转身向来的方向奔去。但身后也响起了追赶的脚步声,他们被堵在了这段密道里。
裴昭目光扫过两侧石壁,突然在某处停下。他用力推去,一块石门应声旋开,露出后面狭窄的向上的石阶。“走!”
他们刚挤进门内,裴昭立刻从内部将石门合上,插上一根沉重的石栓。追兵的撞击声立刻在门外响起,石门震颤着,但一时难以撞开。
石阶上方透着微光。他们拾级而上,顶端是一个狭窄的出口,被荒草和藤蔓遮掩着。拨开障碍,外面是清冷的夜气和荒废的庭院。远处刺史府的方向火光冲天,人声鼎沸,而他们所在的这片角落却异常寂静。
“这是刺史府后街的废宅。”裴昭辨认了一下方位,“暂时安全了。”
沈蘅靠着一棵枯树,缓缓吁出一口气。她从怀中取出那半块兵符和玉佩,再次将它们契合在一起。冰冷的触感让她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
“东宫卫率…”她摩挲着兵符上冰冷的纹路,“所以从一开始,就是太子。”
“不止。”裴昭的声音从身旁传来。他不知何时拿出了那本从暗格深处找到的薄账册,正翻到最后一页,指着末尾那个龙首鱼身的画押旁边,一行极小极淡的墨字——那是一个名字,一个他们谁都没想到会出现在这里的人名。
沈蘅凑过去看。看清的那一瞬,她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冷了下去。
那是刑部尚书的名讳。
那位在御前看似公允、在父亲灵前曾表示一定会追查到底的老尚书。
裴昭合上账册,夜色中他的眼神锐利如刀。“回京的路,不会太平了。”
沈蘅握紧手中的兵符和玉佩,冰冷的金属边缘硌得她掌心生疼。她望向京城的方向,目光穿过浓重的夜色,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波谲云诡的皇城。
“那就让他们看看,”她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却又异常坚定,“沈家的路,从来不是那么好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