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八月的约定 ...
-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林初夏就被工作的浪潮淹没了。堆积如山的文件、接连不断的会议、客户焦急的催促...一切仿佛都在告诉她:梦幻假期结束了,现实正在召唤。
然而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刻,她的思绪仍会不时飘向那个宁静的小镇,飘向那个有着温柔眼眸的人。
周五晚上,加班到九点的林初夏疲惫地回到公寓。她习惯性地泡了杯荷花茶,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翻开苏沐清送的《夏之风物》,她读到了这样一段:
“七月的风总是带着离别的气息,却又暗含重逢的约定。就像荷花年复一年如期绽放,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离别,也自有其时节。”
这段话让她心中一动。看了眼日历,她忽然想起外婆的生日就在下周末。犹豫片刻,她拨通了外婆的电话。
“外婆,生日快乐准备怎么过呀?”她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随意。
外婆在电话那头笑呵呵地说:“能怎么过,老规矩,煮碗长寿面呗。你沐清阿姨说要带我去镇上新开的餐馆尝尝鲜。”
林初夏的心跳微微加速:“清沐阿姨...还在镇上啊?”
“在呢,说要多住一阵子。这孩子最近写作进展不错,说是这里清静,灵感多。”外婆忽然压低声音,“初夏啊,你要是工作不忙,回来给外婆过个生日?外婆想你了。”
这正合林初夏的心意。她强压住雀跃,故作镇定地说:“那我看看能不能调个休,应该没问题。”
挂断电话后,林初夏立刻查看了工作安排。幸运的是,下周的项目刚好有一个空档期。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提交了调休申请。
当晚,她辗转反侧,思考着该不该告诉苏沐清自己要回去的消息。最终,她选择了发一条信息:
“清沐阿姨,下周外婆生日,我会回去看看。如果有空,希望能再喝到您泡的茶。”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太好了,外婆一定会很高兴。随时欢迎你来喝茶。”
简单的文字,却让林初夏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一晚,她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次回小镇的感觉与第一次截然不同。少了最初的新奇,多了一份亲切与期待。当巴士缓缓驶入车站,林初夏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那里的苏沐清。
八月的阳光更加炽烈,苏沐清撑着一把淡紫色的遮阳伞,穿着一身薄荷绿的连衣裙,站在那里如同一株清新的薄荷,让人眼前一亮。
“清沐阿姨!”林初夏拎着行李快步走去,“你怎么来了?这么热的天。”
苏沐清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一个小包:“外婆在准备长寿面,让我来接你。路上顺利吗?”
“很顺利。”林初夏偷偷打量着苏沐清,注意到她似乎比上次见面时更加放松,嘴角常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回到外婆家,扑鼻而来的是面条的香气。外婆从厨房探出头,脸上笑开了花:“初夏回来了!快洗手准备吃饭。”
饭后,林初夏拿出给外婆买的生日礼物——一条柔软的羊绒披肩和一套精致的茶具。给苏沐清的则是一本稀少的古籍影印本,是她托朋友好不容易找到的。
“这是...明代茶谱的影印本?”苏沐清惊讶地翻看着,“很难得的版本,你怎么找到的?”
林初夏有些不好意思:“偶然在古籍书店看到的,想起清沐阿姨喜欢茶道,就买了。”
事实上,她为此费了不少心思,但不想显得太过刻意。
苏沐清珍重地抚摸着书页,眼中满是欣喜:“谢谢你,初夏。这份礼物我很喜欢。”
外婆看着两人,眼中闪过狡黠的光:“沐清啊,你不是说要去采风吗?正好让初夏陪你去,省得你一个人又跑到荒郊野外去。”
苏沐清看向林初夏:“明天我要去北山看看,据说那里有处古寺遗址。如果你感兴趣的话...”
“我当然感兴趣!”林初夏急忙应道,随即觉得自己反应过度,稍作收敛,“反正我也没什么事。”
北山位于小镇北部,是一座不高但颇为幽静的山丘。第二天清晨,两人带着简单的行装出发了。山路蜿蜒,两旁树木葱茏,鸟鸣声声入耳。
“清沐阿姨经常来这里吗?”林初夏问。
“偶尔会来。山上视野很好,能俯瞰整个小镇。”苏沐清步伐轻快,显然很熟悉这条路,“有时候写作遇到瓶颈,来这里走走,思路就会通畅许多。”
林初夏注意到,一进入自然环境中,苏沐清就显得格外放松自在,与在都市中的矜持判若两人。
半山腰处,果然有一处古寺遗址。残存的石阶、地基和几处断壁残垣,依稀可见当年的规模。最令人惊叹的是遗址中央的一棵古银杏树,树干粗壮,枝叶如盖,想必已有数百年历史。
“好美的树。”林初夏仰头赞叹。
苏沐清轻轻将手放在树干上,闭目感受着什么。那一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金光。林初夏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清沐阿姨相信树有灵性吗?”她好奇地问。
苏沐清睁开眼,微笑:“我相信万物有灵。这棵树见证了数百年的变迁,一定承载了很多故事和情感。”
她在树下的石阶上坐下,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开始记录什么。林初夏安静地坐在一旁,不敢打扰。
山中静谧,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偶尔的鸟鸣。林初夏看着专注记录的苏沐清,忽然觉得这一刻无比珍贵。
良久,苏沐清合上笔记本,抱歉地笑笑:“不好意思,一有灵感就忍不住马上记下来。”
“没关系,我看清沐阿姨写作的样子,觉得很享受。”林初夏真诚地说。
下山时,苏沐清的心情明显很好:“谢谢你陪我來,初夏。很久没有这么好的采风体验了。”
“我应该谢谢清沐阿姨带我来看这么美的地方。”林初夏犹豫了一下,终于问出了一直想问的问题,“清沐阿姨为什么选择写作呢?”
苏沐清沉思片刻,缓缓道:“小时候体弱多病,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跑跳玩闹,书本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后来发现自己也能创造故事,带给别人感动和思考,就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林初夏聆听着,对苏沐清又多了一分理解和钦佩。
回到小镇已是傍晚,外婆正准备晚饭。看到两人回来,她笑眯眯地问:“玩得开心吗?”
“很开心。”苏沐清答道,自然地帮外婆摆餐具,“北山的银杏叶已经开始泛黄了,很美。”
晚饭后,林初夏帮苏沐清整理今天采集的植物标本——一些罕见的叶子和野花。苏沐清仔细地将它们分类、压平,动作轻柔而专注。
“清沐阿姨对自然真的很了解呢。”林初夏赞叹道。
“写作需要观察和研究很多事物。”苏沐清微笑,“植物、建筑、民俗...每一样都值得深入了解。”
临睡前,林初夏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星。小镇的星空总是那么清澈明亮,与北京的雾霾天形成鲜明对比。
手机响起,是苏沐清发来的信息:“谢谢今天的陪伴,很愉快。晚安,好梦。”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林初夏的心温暖起来。她回复道:“我也很愉快,清沐阿姨晚安。”
这一夜,她梦见了那棵古老的银杏树,梦见自己和苏沐清并肩坐在树下,看着金黄的叶子一片片飘落。
假期的延长出乎意料,却给了她更多与苏沐清相处的机会。林初夏开始明白,自己对苏沐清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欣赏和崇拜,但那究竟是什么,她还没有勇气去细想。
八月的风温柔地吹过小镇,带来了初秋的气息,也带来了两颗心慢慢靠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