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暗香浮动 ...

  •   晨光刚漫过宫墙,掖庭里的麻雀还在檐角扑棱翅膀,绣房的门就被小宫女撞开了。

      “苏采女!”送早膳的小桃端着青瓷碗,碗里的桂花粥晃出半圈涟漪,“前殿当差的姐姐说,昨夜陛下用晚膳时提了夜宴布菜的事,尤其夸东侧那位采女‘识味有度’!”

      苏挽棠正低头补绣百子被上的石榴,金线在指尖顿了顿。

      她抬眼时眉梢微挑,倒像是听见什么趣事:“东侧?

      夜宴时布菜的采女有七个,偏挑了东侧的。“

      小桃凑过来压低声音:“姐姐没发现?

      东侧离御案最近,布菜时要绕开尚食局的银盘,最是考验手眼。

      那位采女递樱桃酪时,连陛下袖口的金线都没碰着——“她突然噤声,缩了缩脖子。

      窗外传来铜盆落地的脆响。

      安嫔的贴身宫女玉蝉掀帘进来,葱绿宫裙扫过门槛,腕间银铃叮当作响:“苏采女好雅兴。”她眼尾斜挑,盯着苏挽棠膝上的绣绷,“听说陛下夸了夜宴布菜的人?

      倒像有人使手段往圣心跟前凑。“

      苏挽棠放下绣绷,起身福了福:“玉蝉姐姐说笑了,采女当差原是本分。”她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淡影,“倒是姐姐来得巧,我正想请教,昨日安嫔娘娘说‘规矩要守’,不知这布菜的规矩,可是连陛下的夸奖都要忌讳?”

      玉蝉的脸腾地红了。她攥紧帕子转身,银铃撞出乱响:“你等着!”

      日头移到中天时,午膳的香气漫进绣房。

      苏挽棠端着素瓷碗刚要动筷,就见玉蝉房里的小宫女春杏端着汤盅过来,脚步虚浮得像踩在棉花上。

      “苏采女,这是尚食局新制的竹荪鸽汤。”春杏垂着头,汤盅边沿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可苏挽棠分明看见她攥着汤勺的指节泛白。

      她想起昨夜在檐下听见的私语——“安嫔娘娘说了,要她在陛下面前失仪”。

      又想起清晨玉蝉撞门时,腕间银铃比往日多系了个红绒结——那是贵妃宫里传讯的暗号。

      竹荪的清香漫上来时,春杏的手突然抖了。

      汤盅倾斜的瞬间,苏挽棠后退半步,后腰正好抵上身后的矮凳。

      她顺着凳面坐下,裙裾如莲瓣般铺散,竟比站着时更添三分端方。

      滚热的汤汁擦着她袖口溅在青砖上,腾起一片白雾。

      “妹妹手滑了?”她声音温软,像春晨沾露的柳枝,“汤洒了可别冻着,快去换身衣裳吧。”

      春杏僵在原地。

      她原想泼得苏挽棠一身狼狈,此刻却见对方端坐在凳上,连发间银簪都没歪半分。

      绣房里静得能听见汤水滴在砖缝里的“滋滋”声,直到李嬷嬷的咳嗽声从门口传来。

      “春杏,去领二十板子。”李嬷嬷拄着乌木杖进来,目光扫过地上的汤渍,“尚食局的汤是给主子们用的,当差的手不稳,该罚。”她转向苏挽棠,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你跟我来。”

      绣房后间的炭盆烧得正旺。

      李嬷嬷关上门,将茶盏推到苏挽棠面前:“你可知安嫔为何选午膳动手?”不等回答,她指节叩了叩桌面,“午膳时各宫当值的人都在,你若失仪,半个时辰就能传到乾清宫。”

      苏挽棠捧住茶盏,热度透过瓷胎渗进掌心:“嬷嬷是说,有人要借我的错处,让陛下觉得...后宫又起风波?”

      “你已入局了。”李嬷嬷盯着她眼底的清明,忽然笑了,“当年王皇后斗萧淑妃,也是这样——先推个靶子出去,再看谁能接招。”她从袖中摸出个锦匣,“昨夜王德全公公送来的匣子,我瞧着是陛下赏的玉牌。

      你要避风头,不如去御膳房试菜?“

      苏挽棠指尖微颤。

      她想起昨夜那支素银簪,想起皇帝密旨里模糊的“苏氏”二字,忽然明白李嬷嬷的深意——御膳房是离圣心最近的所在,试菜时既能避开安嫔的锋芒,又能让陛下多见几面。

      “嬷嬷成全。”她起身福得极深,发间银簪在炭盆光里晃出一线寒芒。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长廊时,苏挽棠捧着李嬷嬷给的腰牌往御膳房走。

      转过朱漆影壁,忽听得前头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动,像是瓷碟摔碎的声音,接着是管事嬷嬷的尖嗓:“小福子!

      你又偷点心?“

      她脚步微顿,目光扫过影壁上斑驳的金漆。

      风卷着桂花香扑过来,远处御膳房的青瓦顶在日光下泛着暖光——那里,该是新一局的起手式了。

      午后的御膳房飘着甜糯的枣泥香,苏挽棠转过影壁时,正见个穿青灰太监服的小身影蹲在廊下,脚边散落着碎瓷片。

      管事周嬷嬷叉着腰,手里的竹板敲得廊柱咚咚响:“小福子!

      上个月偷吃荷花酥被抓,这个月又偷杏仁酪?

      当御膳房是你家灶房不成?“

      小福子缩着脖子,发顶翘起一撮呆毛,嘴角还沾着浅黄的杏仁渍。

      他偷眼瞥见苏挽棠,眼珠突然亮了亮,又慌慌张张垂下头——偏巧这一眼被周嬷嬷逮个正着:“看什么看?

      苏采女是来试菜的主子,轮得到你偷瞄?“

      苏挽棠脚步顿在三步外,袖中指尖轻轻蜷起。

      她早听李嬷嬷提过,小福子是御前最得脸的传话太监,虽年纪小,却能在皇帝翻牌子时说上两句软话。

      此刻见他嘴角的渍痕,突然想起昨夜在掖庭听见的闲话:“小福子这孩子,亲娘早没了,跟着老太监学当差,总爱往灶房跑......”

      “周嬷嬷。”她出声时放软了声调,指尖抚过腰间试菜腰牌,“我今日要试的新菜里有杏仁酪,方才见这小公公蹲在地上,倒像在帮我捡瓷片呢。”

      周嬷嬷的竹板悬在半空,脸上的横肉抖了抖:“苏采女这是......”

      “你瞧。”苏挽棠从袖中抽出一方素色帕子,走过去蹲在小福子身侧,帕子虚虚掩住他嘴角,“这杏仁酪熬得太稠了,沾在脸上倒像沾了蜜。”她指尖在帕子下轻轻一按,小福子喉结动了动,竟真把到嘴边的辩解咽了回去。

      “原是我让他帮着试味的。”苏挽棠直起身,帕子已收进袖中,“周嬷嬷若是不信,等会子我写张条子,就说小福子当差勤快——”她眼尾微挑,“省得陛下问起,倒说御膳房苛待当差的。”

      周嬷嬷的竹板“啪”地落在地上。

      她赔着笑哈腰:“苏采女说的是,是老奴眼拙。

      小福子,还不快谢过采女?“

      小福子爬起来,朝苏挽棠磕了个响头。

      他耳尖通红,凑近时低声道:“苏采女的帕子,小的明日就洗干净送回。”

      苏挽棠垂眸看他,见他腰间挂着块半旧的平安符,边角绣着朵歪歪扭扭的石榴花——倒和原身生母留下的那方帕子上的绣样有几分像。

      她心底软了软,声音更轻:“若陛下问起今日的事,就说......是我赏你的。”

      小福子的睫毛颤了颤,重重应了声“是”。

      暮色漫进乾清宫时,小福子捧着茶盏站在御案边。

      萧承煜正批着户部的折子,烛火在他眉间投下阴影:“今日御膳房的杏仁酪,怎么比往日甜?”

      “回陛下,是苏采女试菜时说的。”小福子捏着茶盘的手微微发紧,却把话背得顺溜,“她说‘甜而不齁,宜温不宜沸’,尚食局就照着调了火候。”

      萧承煜的笔停在折纸上,墨迹晕开个小团。

      他抬眼时目光如刃:“苏采女?”

      “就是夜宴布菜的那位。”小福子想起午后那方素帕,喉咙突然发暖,“今日小的偷吃杏仁酪被周嬷嬷抓了,是苏采女帮着解的围。

      她......她还说小福子当差勤快。“

      萧承煜放下笔,指节抵着下巴。

      他想起夜宴上那个递樱桃酪的身影,袖口连金线都没碰着,倒像算准了他抬臂的弧度。

      此刻听小福子说起“宜温不宜沸”,倒像突然被人拨了拨心尖——这女子,倒比那些捧着《茶经》献宝的妃嫔通透。

      “退下吧。”他挥了挥手,目光又落回折子上,却再看不进一个字。

      案头的龙涎香散着青烟,恍惚间竟带了丝杏仁的甜,像极了御膳房那碗被“试味”的酪。

      月上中天时,苏挽棠房里的烛火还亮着。

      柳青萝掀帘进来,裙角沾着夜露:“姑娘,安嫔的人去了侯府。”她压低声音,“说是要查你生母当年的旧账。”

      苏挽棠正翻着本《唐宫食单》,闻言指尖在“甘露羹”那页停住。

      她冷笑一声,从妆匣最底层摸出半页残纸——那是原身生母临终前塞给奶妈的,上面歪歪扭扭记着“侯府西院,戊时三刻”。

      “当年嫡母说我生母是暴病而亡。”她将残页对着烛火,字迹在光影里忽明忽暗,“可奶娘说,她咽气前攥着半块带血的帕子,帕角绣着并蒂莲——那是安嫔母家的族纹。”

      柳青萝倒抽一口冷气:“姑娘是说......”

      “安嫔的爹是当年的礼部侍郎。”苏挽棠将残页收进袖中,“我生母在侯府做通房时,曾替嫡母送过一封密信,收信人......”她顿了顿,“是萧承煜登基前的政敌。”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三更了。

      苏挽棠吹灭烛火,月光透过窗纸漏进来,在她袖中残页上投下模糊的影子。

      明日御膳房要试新制的药膳汤,总管说是什么“滋阴补气”的方子......她摸着袖中残页,嘴角勾起半分冷笑——有些毒,该让下毒的人先尝尝了。

      次日清晨,御膳房的铜壶刚烧开第一壶水。

      苏挽棠捧着试菜银匙跨进门槛时,见周嬷嬷正指挥小太监往陶瓮里倒汤。

      那汤呈半透明的琥珀色,浮着几丝淡绿的药草,香气里混着点若有若无的苦。

      “苏采女来得巧。”周嬷嬷堆着笑,“这是新制的参须玉竹汤,陛下说要试毒。”她指了指案上的青瓷碗,“您先尝尝?”

      苏挽棠望着碗里晃动的汤影,想起昨夜袖中残页上的字迹。

      晨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汤面碎成金斑——这碗汤里,藏着的可不止是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