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 50 章 ...

  •     听到升职的消息,苏过比苏轼可兴奋多了。

      登州知州诶,要知道老苏在乌台诗案之前就是湖州知州,如今这道旨意一下,可以说是约等于官复原职了。

      登州位于山东蓬莱,也就是现在烟台那块儿,与辽东还有高丽等地隔海相望,属于北方海防重镇。

      这地方矿产丰富、农业发达,还是港口城市,甚至因为靠海,制盐产业也是一大支柱。盐、铁、海运,桩桩件件,都落在经济命脉上。这样一个地方,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且登州还有什么出名呢,金子!

      好多好多金矿,每年的开产量占了北宋全国黄金产量的一半,名副其实的“金城天府”。

      到这样一个地方去当知州,光是想想,苏过都觉得美滋滋。

      更重要的是,神宗不但恢复了老苏的官职,还一下子安排这样一个地方,完全就是明牌说要继续重用。

      对于一个顶着“旧党”成员身份的人而言,这是非常难得了。

      相比之下,苏轼就显得淡定很多。

      毕竟他也是当过知州的人,这些都是小场面。经历过被贬黄州后,他的心态已经变化许多。

      曾经的老苏可能锋芒毕露之下还会有一些孤傲的脆弱。在经历了冷暖与沉淀后,什么官职呀,虚名呀,都无法再影响到他半分。

      无论在什么位置,尽最大力,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无愧天地,无愧于心。

      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后的从容,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当然,老苏还是那个老苏,屈服是不会屈服的,管他新党旧党,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这种心态下,别说升任登州知州,就是立马召他回京城,也是一样的淡定。

      “爹你就吹吧,要不是章伯伯提前给你透露,才不信你能这么淡定!”苏过见不得亲爹故作深沉的样子,拆穿他道。

      “事实如此,有没有提前知道都一样。”苏轼自然不肯承认。

      提前知道怎么了,就算真的突降圣旨,他肯定也是一样冷静。

      虽然他是真的有提前得到消息。

      这几年老苏一直有和章惇书信往来。之前章惇还会来信吐槽老苏不好好干活,辜负他们当时的约定,被苏轼以英雄无用武之地给糊弄过去了。

      估计是不想给老苏任何借口,章惇在京城一直致力于帮苏轼刷存在感争取功绩,好安排官职认真干活,不能再偷懒。

      之前黄州小刊在神宗面前露了脸,就是他为老苏陈情。虽然被西夏的战事分了心神,暂时搁置。但刷脸就是这样,时不时一个消息,再有人经常提起,自然更加简在帝心。这才有两年前苏轼被恢复实差。

      章惇在京城也是步步高升,官至副宰相,和蔡确两人几乎是朝中实际的一二把手。宰相王珪都没他俩有存在感。

      作为天子近臣,帮好友邀功不是理所当然?更何况就算他不提,官家也成天念着老苏呢。

      年前他就来信催苏轼赶紧整理整理这两年的功绩,眼看着官家是有点想法,就差合适的台阶了。

      这不,才刚过完年不久,就收到升职的消息了。

      显然是十分顺利。

      也正常,毕竟黄州这边政绩是实打实的。朝中有章惇盯着,就连蔡确也态度暧昧,甚至推波助澜呢。毕竟人家儿子和苏家关系也算密切。

      新党两大头头都认同了,别的人再怎么蹦跶反对也掀不起风浪。更何况就黄州的这些经验,你要硬说它们与新政不符,那也说不出口呀。

      于是苏轼去登州的任命就这样顺利的定下,并快马加鞭送了过来。

      即将离任,苏轼有好多事情要交接处理呢。五年规划才刚走完第一年,绝不能虎头蛇尾,于是接手人选与各项安排都要十分费心。

      还有黄州的一众好友,即将分别,更要好生聚一聚。

      不止这些,知道苏轼即将离开,黄州的许多百姓都十分不舍。

      东坡居士来了这边,他们的生活是一年好过一年,从养猪到种地,再到如何做好吃的,如何养生看病,方方面面都有苏轼的功劳。如今要离开,他们是又喜又忧。喜的是东坡居士高升,他们满心祝福。忧的是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么多好的政策。不说别的,黄州小刊上,每年春节时,东坡居士的海报,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对于百姓们的担忧,苏轼他们直接准备了新的一期《黄州小刊》,苏轼刊登了自己新作,与黄州人民道别,并倾情安利,目前一切福利政策,都会很好的执行下去。同时附上新海报,东坡居士道别图。加印了许多,准备送给黄州百姓。

      知道这可能是绝版最后一张,大家都抢着要海报,府衙只能加印了多次。

      除了老苏这边诸事繁忙,家里其他人也十分忙碌。

      黄州的房产田地要安排好,倒不急着卖,但总要有靠得住的人,或盯着或帮忙租出去。

      还有这边的三家店,一直都是王朝云在看顾,这几年下来,她也历练的愈发出众,发现自己十分喜欢这种运筹帷幄解决问题的感觉。

      如今要离开黄州,她还十分不舍,一下子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去登州还能不能继续开店,还是又要待在内宅。

      对此,苏过当然是打包票安慰她,“朝云姐姐你放心,咱们走到哪儿,店就可以开在哪儿。我跟你说,登州可繁华了,咱们光那边就可以开好几家店呢。”

      满意值还要继续攒,他的系统等级还有好多没解锁,太需要更多新渠道了。

      把店铺开满全大宋什么的他不敢奢望,但走到哪儿开到哪儿的规划与小希望还是要有的。

      王朝云一想的确是这样,“那就再好不过了,过哥儿你放心,到登州我绝对给你把两边的店铺都照管好。”

      “那就先谢过朝云姐姐了。”苏过拱手,有个能力强还有责任心的伙伴就是好,省心!

      种种事项安排下来,时间一下子就到了五月,天气渐热,逐渐步入夏季。

      老苏的各项工作基本交接完毕,只是诸多朋友还是十分不舍,大家你请我我请你,聚了好几轮,送别诗写了许多,倒是越聚感情越深。

      虽然圣旨是说择日赴任,并没有催苏轼。但调令都下来了,总不好拖太久。

      于是苏家定了端午节后出发,赶在最热的天气前上路。

      见苏轼各种应酬不过来,苏过直接让老苏遍邀好友,大家一起搞一个送别聚会,也别今天你家明天我家了,都过来,大家欢聚一场,正式道别。

      为了这次聚会,苏过也是费了大功夫。

      因为人多,不想弄成宴席的形式,苏过直接将这几年做过的广受好评菜色都做了出来,搞了个自助餐。

      提前准备好的各种串串钵钵鸡,东坡肉、香辣虾、小炒肉、土豆牛肉、酒酿圆子白糖糕,林林总总摆了小半个院子。

      大家自行选了爱吃的,三三两两聊天谈心。吃饱的还可以打打扑克作作诗,主打一个尽兴。

      近来桑葚成熟,苏过还特地做了桑葚酒,饭后给大家倒上一杯,十分清新香甜。

      “东坡还未离开,我就已经开始想念你家的美食美酒了。”陈季常手拿酒杯,面带轻愁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苏轼哈哈一笑,“且共饮此杯!”

      众人举杯。

      这年头,相逢别离都是常事,以后勤加书信,莫要相忘便好。

      离别宴后,苏家众人整理好行李,准备出发。

      秦观是准备继续跟着老苏去登州的,作为弟子,路上有事也好照应。

      巢谷本来要告辞,他就是这样性子的人。老苏被贬,担心他在黄州过的不好,巢谷就巴巴的送野菜种子过来。如今眼看着又起复了,他便也准备再次告辞,不愿跟着好友沾光。

      苏过哪能让巢谷就这样离开,他老师这种性子,绝对能自己把日子过的苦哈哈的。

      连忙撒娇卖痴,又和老苏拼命挽留,直说自己无论学文习武都很需要他,而且到新的地方,多一个人也多一份力量一起出谋划策,才将巢谷留了下来。

      而辩才法师倒是真的要离开了。他从上天竺寺退隐后,本就是出门游历,刚好遇到苏迨这个学医的好苗子,才一直留下来悉心培养。如今苏二哥算是学有小成,他也准备回寿圣院继续清修。

      当年他和老苏就是在寿圣院相识的来着。

      辩才法师年事已高,的确不适合继续随他们奔波。尽管苏二哥十分不舍,还是得送师父离开。

      刚好苏大哥要去饶州任职,与杭州不算太远,可以先护送辩才法师回寿圣院。

      苏大哥是元丰四年中的进士,但一直没有授官,今年跟老苏的新任命前后脚一起下来,安排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也算是一个新起步了。

      这次出发去登州,倒和当年来黄州一样,只有苏迨和苏过陪着了。

      登州地处北方,路程遥远,苏家众人走走停停了三个多月才终于抵达。

      一路上苏家父子讨论了许多登州的情况以及以后可以施行的政策,倒是对这个地方很是期待,抵消了几分路途烦闷。

      快到登州,刚下官道,便遇到一个衣衫破旧,瘦骨嶙峋的人踉跄跑来,倒在苏家马车面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坑品优秀,欢迎读者宝宝们收藏评论~有榜随榜更新,无榜周末更新,本周四至周一日更,点个小星星可以及时收到提醒哦~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