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广式月饼做好后要放置两三天,待饼皮回油后再食用口感最好。苏过提前就带着钟婶等人做好了,已经进入最佳赏味期。
中秋当天一大早,苏过就开始动员全家一起做月饼,还有苏式月饼和冰皮月饼要做呢。这种团圆的日子,当然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啦。
皮和馅料苏过都已经备好了,大家包好就可以,苏过会亲自盯着火候烤制。形状不标准也关系,重在参与。
冰皮月饼倒不用烤制,本身冰皮就是用糯米粉、粘米粉和小麦淀粉加上牛奶与糖蒸制而成,包好后直接就可以吃了。
当然最好是再冷藏一个时辰,咱们虽然没有冰箱,但有绵竹道士呀,搞个硝石制冰还是很简单的。
一边冷藏着,这边第一批苏式月饼也烤好了。
老苏已经等不及要尝一下跟他同名的月饼了。
虽然大家包的形状各异,但酥皮是苏过和钟婶亲手做的,这也就保证了成品味道差不到哪儿去。
一种白糖芝麻馅儿,一种鲜肉馅儿。
刚出锅的时候是最酥脆的,苏轼向来不怕烫,稍微吹了吹就往嘴里放,一口咬下去,酥的掉渣。
他拿的是白糖馅儿的,这会儿刚出锅,糖汁还是液体,烫的厉害,一下子把老苏的舌头烫了彻底,只能赶忙去拿冰冷敷一下,幸好正在冷藏冰皮月饼,冰块什么的都是现成的。
被烫到的老苏一下子老实下来,不敢再碰刚出炉的月饼,转而去尝早做好的广式月饼。
等一切搞定,大家也开始品尝劳动成果。
月饼肯定是要一边赏月一边吃更适合,但苏过安排了去夜市摆摊的活动。大家略填了填肚子就出发了。
等摆摊完毕再回来一起赏月吃月饼。
中秋在北宋已经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官府放假一天,百姓们也会放下平日里的劳作,富贵人家装饰房屋修高台,普通百姓也会去酒楼或别的高处占个位置,就为了更好的赏月。
在赏月前后,大家还会去夜市好好逛一逛。
摊贩们售卖各种小吃零食,精美饰品以及花灯。
这会儿虽然还没有月饼,但大家会做一种叫“小饼”的糕点,形如圆月,裹上酥油和麦芽糖做的馅料,可以说是古早版的月饼了。
还有桂花糕在这会儿也是热门食物,蟾宫折桂,十分应景。
夜市上十分热闹,大家也都很乐于在这一天好好玩乐,一扫最近几个月的颓丧与忙碌。
但最热闹的,还是西市一头一尾的两个抽奖摊位。
摊位看起来平平无奇,像是卖果子的摊位,摆着好多种点心,而且样子比较稀奇。
但放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超大的箱子,也不售卖,每个路过的人都可以伸进箱子里抓一个纸团,上面写着各种吉祥话,若是抽中“月饼”两个字的纸团,就可以免费领一个叫“月饼”的点心。
其中一个摊子的摊主,竟然是东坡居士!
这可是黄州名人,大家的偶像,于是不管什么月饼不月饼的,口口相传,都愿意来这边抽个吉祥话,再看一看东坡居士。
本来苏过特意将家人们分为两个摊位,就是想分散客流的。
结果大家都想来苏轼的摊子上抽奖,倒弄的这边水泄不通。
幸好苏过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早早跟府衙报备过,有安排一些衙役来这边维持秩序,毕竟之前立春送春牛时已经见证过了。
整体场面还在可控状态。
而且大家见偶像的热情过了后,有抽到月饼的百姓尝了下手里的点心,又是另一种惊喜了。
月饼种类有许多,抽中月饼的人,苏过都是让大家自己选择要哪一种的。但大家也没有吃过这种东西,于是只能根据描述,甜咸还有口感来选择喜欢的口味。
广式月饼已经回油到最好的状态,一口咬下去油润柔软,裹着甜甜的豆沙馅儿,十分美味。还有的一口咬下去,里面竟然有半个咸蛋黄,很好的中和了饼皮的油腻,又是另一种惊喜了。
喜欢酥脆口感选了苏式月饼的,因为苏过油酥调的好,而且送过来前一直有在保温,保持着酥脆的状态。一口咬下去还能掉渣,里面糖汁已经处于半凝结状态,让平日里少能吃到糖的百姓们十分惊喜。还有鲜肉月饼,这真是过年才能有的待遇。
另外一款冰皮月饼就看起来十分精致了,吃起来冰凉又软糯,口感十分不错。
大家选到不同月饼的,都在互相交流味道口感,很遗憾不能每样尝一个。
可惜每人只能抽一次,有那浑水摸鱼想要再次排队抽奖的,都会被火眼金睛的苏家小郎认出来。
有钱又嘴馋的,就会找那运气好抽到的人买来尝一尝,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得不说,这个活动还是让大家觉得又有趣又实惠的。
一开始苏过还想做成套圈形式来着,更加有互动好玩,但经老苏提醒,这种叫关扑,是官府禁止的赌博类活动来着,只有每年元旦、寒食节和冬至才能在指定地点开放。
虽然苏过没准备收钱,但毕竟玩法类似,苏轼又作为公众人物,还是不要踩这种灰色地带比较好。
借着老苏的人气,摊子上的月饼很快被抽完。几人又去另一处苏大哥和苏二哥的摊位上帮忙主持完整个活动。一家人收摊,准备回家赏月,过中秋。
家里人自己吃的月饼是早就留出来的,甚至为了保证口感,苏式月饼还是刚烤出不久的一批。
出门前,苏过让钟婶算着时间将螃蟹蒸上,待众人回家后,便可以一边赏月一边吃蟹,连平日里在店里忙碌的王朝云都回家一起赏月,可以说十分团圆了。
中秋左右的螃蟹正是肥美的时候,尤其是母蟹,蟹黄饱满,肉质细腻。
配上姜末与陈醋,将螃蟹慢慢剥开,一点点拆出蟹肉,可以说是又有意思又好吃。
苏轼是出了名的螃蟹爱好者,还曾经写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这种话,简直是吃货本货。
不止老苏爱吃螃蟹,北宋的文人士大夫都爱吃,还经常把螃蟹吃出了花。
仁宗小的时候就十分喜欢螃蟹,还吃过量,都头晕便秘了。刘太后下令严禁仁宗食用虾蟹,结果抚养仁宗长大的杨太后心疼孩子,经常偷偷藏螃蟹给他吃。
连官家都如此,下面的文人士大夫就更不用说了。
老苏兴致勃勃的在那儿列举各种螃蟹吃法,苏过表示这些文人就喜欢瞎折腾。
螃蟹最好吃的就是清蒸,另一个就是香辣蟹了。老苏听说还有这种做法,忙要让苏过做来吃,无法,只得答应等明日给老苏做。
众人一边吃着螃蟹,一边喝点蜜酒,还有月饼佐食,苏轼感叹简直是再美好不过的日子了。
只可惜虽能千里共婵娟,但还是有许多亲朋好友散落天涯无法相聚,实在是憾事,很值得再吃一只螃蟹。
大家吃喝赏月到深夜才去休息。
第二日,牛马老苏还要继续早起去上班,顺便带上了实习生秦观。其他人倒是美美睡到了自然醒。
苏过嘱咐钟婶去市场再挑些新鲜螃蟹,答应了今晚给老苏做香辣蟹,然后就准备溜达到书房去学习学习。
毕竟总不能真的等着亲爹升官发财当衙内,之前纠结那么久下定了决心,不能卡在第一步科举上。
不积跬步,怎么当大官。虽然最近苏轼比较忙,无法盯紧他的课业,但他也是很自觉的好么,自律,多么优秀的品德。
结果刚给新文开了个头,就听说又有老苏的好友来拜访了。
这种时候,一般都是苏大哥代为接待。不过老苏的好友大多都是名士,还是很值得一观的。苏过放下笔就准备去前院看看。文章可以改日再写,热闹还是要第一时间看。
刚到前院,就见到大哥面前坐着一位型男。
这位是真的一眼就是侠客。之前的陈季常等人,虽然好为游侠,但都偏书生气,常年养尊处优,侠气并不明显。
但这位客人,身型敦厚,面容坚毅,更重要的,是气质,就是那种一眼就值得信任,侠气满满那种。
苏过敲门进去,打了声招呼,星星眼坐下,“不知这位伯父是?”
苏大哥连忙介绍,“这位是父亲的挚友,巢伯伯。”
啊,来了来了。果然是他。
苏过记得老苏有一个特别仗义的朋友,就姓巢,叫巢谷,仗义到什么程度呢。
巢谷认识了一个武官叫韩存宝,去川南镇压蛮族暴乱,他不但免费给人家当私人顾问,在韩存宝不听劝阻作战失利,被朝廷问罪处斩时,毅然帮韩存宝带剩余的几百两银子回去给他妻子。换装改名,赶了上千里的路,将银子如数交给了韩存宝的妻子。
之后为了避祸,巢谷藏匿行踪,隐居了好些年。
之前老苏做官还比较发达的时候,巢谷作为苏轼的发小,除了日常写信外都不太来往。
结果老苏被贬到黄州,给他写了封信,说很想念家乡的野豌豆菜,想让帮忙寄一些种子过来。
巢谷竟然亲自带过来了!
野菜种子!相距千里,亲自这么远送来!
如果这都不算爱,那苏过简直不知道说什么了。
以及老苏,为了口吃的,至于么?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坑品优秀,欢迎读者宝宝们收藏评论~有榜随榜更新,无榜周末更新,本周四至周一日更,点个小星星可以及时收到提醒哦~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