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 42 章 ...

  •   从立春到入秋,狄云在苏家住了半年有余。

      苏过已经十分习惯每天和狄云一起学习,玩耍,品尝各种好吃的。

      这种陪伴和苏二哥的陪伴很不一样。

      苏迨是个很好的哥哥,对苏过异常照顾,苏过做任何吃的都会捧场大肆夸赞(当然也的确很好吃),苏过想做任何事,他都会陪苏过去做,再鼓励夸奖,真真切切把他当作需要照顾的幼弟,虽然他们之间只相差两岁。

      但狄云很不一样,不喜欢的食物和口味会一板一眼指出,不想做的事情直接拒绝,跟苏过聊天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相处,让苏过觉得,有一个真正同龄的朋友。虽然他也知道,很多时候,狄云让他有些看不透,而且肯定保留着一些秘密。

      比如这么久,为什么他的家人还没有来接他,毕竟狄咏和清河郡主应该不是那等敷衍薄情的父母。

      他们一起经历了挺多事情,就当苏过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持续下去时,狄云竟然来道别了。

      “我要回去了。”狄云看着苏过。

      苏过有一些不知所措,“可是你的家人都还没有来接你呀。”

      “早就来了,只是我没让他们露面而已。”狄云抛下一个让人惊讶的回答。

      原来上次端午节,在小巷里跟狄云说话的两个人就是狄家派来接他的人,但狄云不肯回去,于是两人一直待在黄州,等狄云态度软化。

      苏过正觉有些疑惑,狄云却又抛出一个重磅,“我其实不是南下探亲,而是离家出走。”

      苏过惊讶的不知说什么好,难怪他们怎么找都没有找到狄云描述模样的家仆,老苏甚至连城门守卫都去询问过,原来根本没有这个家仆。之前也曾质疑过,但毕竟狄云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汴京距离黄州近千里,他们怎么也无法想象一个小孩可以独自走这么远。

      “你...你太胡来了。”苏过简直太意外了。连他这种芯子不是小孩的人都不敢独自走这么远,狄云一个真正的小孩竟然还离家出走,还走这么远。

      狄云倔强抿着嘴,将前因后果讲了出来。

      狄咏在庆州任权环庆路副总管,去年五路伐夏时,在高太后伯父手下带兵作战。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这位外戚不懂打仗就算了,还贪功搞事情,把好好的局面弄的一团糟,整个战役都失败了。

      狄云和清河郡主住在汴京,并未直面这场战役。当战败消息传回时,他难以接受印象里骁勇善战的父亲竟然打了这样一个败仗。

      尽管事后神宗处罚了高遵裕与环庆路总管姚麟,将狄咏升任了总管,说明狄咏在此仗中并无过错,狄云依旧很惋惜。

      他天生神力,从小便在父亲的引导下熟读兵书,习武练功。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既有天赋又十分努力。

      因此当西夏之战失利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父亲孤立无援,无人协助。想跟清河郡主说去庆州,陪父亲练兵,他日说不定能成为助力。

      没想到平日里对狄云千依百顺的清河郡主十分干脆就拒绝了,还给远在庆州的狄咏修书一封。狄咏也给狄云专门写了一封信,呵斥他瞎胡闹。

      狄云一时气不过,又仗着自己天生神力不怕危险,留书一封就离家出走了。

      本想直接去庆州的,但狄咏信里的语气过于严厉,就算他去了也会被送回汴京。

      思来想去,便决定别处走走散散心。

      至于突然想到曾经收到的好吃的酱料,是来自被贬黄州的苏轼家小孩,突发奇想跑来黄州找苏过什么的,狄云便没有特别提起了。

      之前谎称家仆走散,往汴京写信,他故意用的错误地址来着。结果竟然遇到蔡庄,还认出了他的身份。估计蔡庄回京后去找过清河郡主,才有之后端午前来找他的两名亲卫。

      清河郡主早就担心的不得了,但又知道孩子性子倔,若强硬让带回来,说不准还会跑到其它找不到的地方,特地嘱咐了不要勉强,毕竟苏家还是能够让人放心的。

      苏过听完经过,觉得又惊奇又疑惑,“清河郡主与狄将军是担心你年幼到边关会吃苦么?可是你这么有天赋,早日跟着狄将军历练,也能尽快继承衣钵呀。”

      狄云的军事天赋是老苏都认证过的。且不说他那天生神力,光是狄云对兵法的学习速度与应用能力都让苏轼称赞,说来日必成名将。

      别的小孩去边关可能真是添乱,但狄云过去十分合适并且顺理成章。狄咏夫妻这么宠爱孩子,舍不得狄云吃苦的么。

      狄云脸上闪过一阵不自在,但很快掩饰了过去,“也许吧。”他回应苏过,但又立马很坚定的说道,“但这次不管怎样,就算再次离家出走,自己去庆州,我也要过去了。”

      如果说之前离家出走,只是跟父母置气,那这次,他是真正下定了决心。

      黄州水灾时,他跟着苏过忙前忙后,安置百姓。

      他一边为百姓的苦难而难过,一边为自己的力薄而迷茫难过。

      当时徘徊在他心里更多的,只是情绪。但当永乐城之战失败的消息传来,听说二十万军民丧命时,他感觉自己知道了应该怎么做。

      他能做的,想做的,不是利用自己的力气去帮别人搬东西做些小事,而是真正将这份天赋用到最适合的地方,去边关,去挽救更多士兵以及边关百姓的性命。

      虽然他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很难实现这一点。清河郡主等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才强烈反对他去庆州。

      因为,她是女儿身。

      北宋对女性的束缚并不算大,女性可以自由行动,甚至不乏自立女户,经商行走的妇女。

      但官场,尤其是军队,从无女性涉足。

      唐朝的平阳公主,独自带兵从百人发展到数万,协助父亲攻破长安夺取帝位。却没过几年就无故身亡,连身后事用军礼下葬都被礼官反对,说妇人之身用军乐鼓吹不合古礼。

      她能做到什么地步,会有怎样的未来和结局,狄云自己也不清楚。

      但她知道,现在的她,比离家出走时,更多了一份果决与目标感。

      她想试一试。

      “我支持你!”苏过也异常坚决的发声。

      听了狄云的话,他也想到了许多,黄州百姓曾经充满希望,然后又绝望的脸在脑海中交替。

      更多的,他想到了后世的许多故事,关于热血少年、建国、奋斗、许多伟人的事迹。

      爱国教育太到位就是有这点影响,很容易就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激起人心中的热血与奋斗欲望,虽然这之前,他只想做半条咸鱼。

      但其实也不止是这一刻,他本来潜移默化就在做越来越多的事,在苏轼的影响下,在其他人期盼与鼓励的目光下。

      而如今,好朋友都设立了这么坚定的目标,他好像,似乎也许,也应该多做些什么。

      “可能没那么容易。”狄云抒发完斗志与豪情,也想到了实际的困难。不知道清河郡主有没有改主意,而且就算她到了庆州,她爹狄咏也估计不会让她参与军务。

      苏过听了好友的担忧,倒是一下子冒出许多主意。

      毕竟在搞事情与忽悠大人方面,他有独特的方法技巧。

      当下就传授了许多如何威逼利诱说服父母的方法,又制定了许多争取军务搞事情的良策。

      “我再给你个秘密武器,”苏过对狄云总结道,“等你走时,我给你打包带上一批土豆,这东西耐寒耐旱,正适合庆州种植。你去那边先负责推广此物种植,作为军粮,再徐徐图之插手军务,以你的能力,肯定手到擒来。”

      之前五路伐夏失败,除了内部指挥原因外,另一个就是军粮不济。

      北宋虽然有军屯政策,但并不具备规模,大军粮草多从各州县及中央调配,再由民夫运送到前线,效率十分低下,也容易被敌军切断补给。

      若能在边关推广种植高产作物,不但有益于边关百姓,他日战事再起,也会是一大助力。

      狄云带着土豆过去,先稳后方再转前线,徐徐图之,想必狄咏将军也不会十分反对。

      狄云听了若有所思,对苏过十分感激。

      两人交流完毕,狄云去向苏家其他人辞行。

      王氏等人十分不舍,却也知道早晚有这一天,狄云不可能一直待在苏家。

      苏轼听说了狄云的去向,倒是十分欣慰,又拉着狄云讲解了许多对西夏边关的看法。还嘱咐狄云以后多多写信,随时交流。

      狄云自然应下。

      小伙伴要离开了,苏过给狄云准备了许多路上口粮和各种特产。

      答应的土豆倒是要晚些时日才能送去,毕竟刚刚兑换完了所有满意值,他也还需要攒一攒。

      不过狄云也要先回汴京争取再次努力说服清河郡主,并不会马上启程去庆州,可以等等苏过。

      走的时候,苏过前去送别。看着小伙伴的脸,心里十分不舍。

      狄云倒是充满斗志,临走前看着苏过,“以你的能力,能做的,其实比想象的要多得多。希望以后能在汴京重逢。保重!”

      说完便登舟而去。

      苏过愣在江边,“汴京啊。”

      几年后,老苏的确会重返汴京。但他知道,狄云说的汴京重逢,绝对不只是这样的重逢。

      小伙伴准备从军了,那他,可以怎么做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第 4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坑品优秀,欢迎读者宝宝们收藏评论~有榜随榜更新,无榜周末更新,本周四至周一日更,点个小星星可以及时收到提醒哦~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