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面对好友调侃,陈季常只能干笑两声,将打翻的杯子放好。

      见还有孩子在旁边,更不好意思,忙出去哄妻子。

      不知说了什么好话,倒是再没听到柳氏声音,还有丫鬟送来精致点心,看来是哄好了。

      老苏等人继续聊天,当然,歌女什么的肯定是没有啦。

      在黄州还要待不知多少年,也不急着逛。

      两人只抓紧时间叙旧,忆及许多在凤翔的往事。

      说着说着难免提到陈季常父亲陈希亮。

      两人本是同乡旧识,结果苏轼刚到凤翔时,这位长辈不仅没有关照有加,反而对他多有批评。

      多次删改老苏写的公文,连缺席相关宴会都要上奏朝廷扣他工资。

      那会儿老苏正年轻气盛,还是被仁宗亲自点评有未来宰相之才的少年才俊,哪里能受这种气。

      于是陈希亮修了凌虚台后让苏轼写传记,老苏直接在《凌虚台记》中阴阳怪气给陈希亮添堵,“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别看现在高台修的这么好,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呢,有些人也是一样。

      没想到陈希亮读后一个字没改就让人刻在碑上了。

      听到这些旧事,陈季常也很唏嘘,隐居于此,这些往事很少有人能聊起了。

      “家父三年前已经去世,若还在,想必也很愿意再见子瞻。”

      听闻陈希亮已经去世,老苏倒是感慨不已。

      当初虽相处不愉快,但后来陈希亮也曾开诚布公跟苏轼聊过,按辈分他比苏洵还要长一辈,因此视苏洵如子侄,更视苏轼如子孙,老苏年少成名,担心他骄傲自满,所以才平时不假辞色,十分严厉,都是为了磨练老苏心性。

      知道其良苦用心后,苏轼心里的愤懑一下子全消了。

      如今听到故人去世的消息,心下更是难受,于是提议为陈公写一份传记。

      苏轼甚少写这类文章,此举倒是出人意外。陈季常自然求之不得。

      写这类传记要好好梳理事迹酝酿情绪,不急于一时。

      于是几人又开始聊到诗词佛经。

      苏过听的无聊,果断抛弃老苏他们,去找娘亲。

      王氏正和柳氏了解黄州的情况,毕竟他们初到此处,官场上的事自有老苏自己处理,但一大家子生活如何操持,人际往来总是要提前做些准备。

      对此柳氏自然知无不言,虽然他们只在此隐居,基本不问世事,但柳氏对周围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

      黄州在北宋是完完全全的下州,管辖范围仅黄冈、麻城、黄陂三个县,加起来人口户籍不满万户。

      虽然位置在长江中游,但早年间连码头都没有,江水湍急,严重影响舟船停泊。

      若不是知州夏竦主持开凿了水港,后面逐渐发展成码头,这边恐怕会更加荒凉。

      王氏本来还打算在这边看看做些生意,听柳氏这么一说,倒打消了念头。

      既然商业不发达,倒没必要特地掺和,反倒打眼。

      他们刚到此地,老苏又是被贬过来,还是低调一些,慢慢经营比较好。

      柳氏倒是建议她买些田地,自家供给或租出去都是好的。只位置记得选高一些的地方,此处常有水患。

      听闻柳氏详细建议,王氏十分感激,两人又聊到别的持家事宜。

      苏过在旁边听了一耳朵,本来还打算一路火锅连锁店开过来,现在看来情况不妙。

      不过民以食为天,总能找到突破点的。

      再不济,他就继续远程开店咯,风险高一些,但总归有些收益。

      等系统解锁高级物资再看看能有什么作为。

      打听到有效信息,苏过也不继续待着,跟两人说了一声就跑去厨房研究他的豆制品了。

      像是腐竹这些,要提前做出来晒一晒的。

      忙活一下午,终于基本备齐。幸好陈家仆从众多,否则还搞不定这么多东西。

      第二天一早餐桌上就出现了新东西。

      白色的豆浆倒还算常见,之前厨房也有熬制过,只味道比较寡淡或者有腥味,喝多了也就不怎么再做。

      这次的豆浆倒是熬的十分香甜,豆香味明显,而且应该有放糖,甜甜的十分好喝。

      还有一大盘金黄色长条状果子,倒是从未见过。

      苏过给大家介绍,这叫油条。顺便示范了吃法。

      刚出锅的油条,直接吃就非常美味,香脆可口。当然,更好吃的做法是放在豆浆里泡一泡,处于半软不硬的时候,一口咬下去,豆浆和油条在口腔里混合,美味简直翻倍。

      在他的介绍下,大家纷纷尝试,然后赞不绝口。

      以前不爱喝豆浆,原来是没有油条搭配,学会了,以后豆子有用处了。

      苏过忙表示,这才哪到哪儿,等晚膳的时候再看吧。

      柳氏十分喜欢油条味道,忙问苏过是如何做出的,为何叫油条。

      以前倒有过类似油炸的果子,叫寒具,但可没有这么酥脆跟蓬松。

      苏过忙说相关做法已经教给厨娘了,以后想吃让厨房做就好。

      至于名字,当然是演化而来。油条的名字可多了。

      馃子、油馍、天罗筋还有油炸鬼。

      说起油炸鬼这个称呼,还要溯洄到油条起源。

      清代《清稗类钞》就有说是南宋的时候,秦桧害了大英雄岳飞,于是临安卖果子的商贩,将面团捏成秦桧和他妻子的人形,背对背粘在一起,扔进油锅炸,并称之为“油炸桧”,后面再演变,到广东地区,就叫油炸鬼了。

      故事不知真假,但有人气的故事永远是美食的传播助推器。

      现在还不到岳飞的时代,这个故事自然无法讲起。

      苏过只能现编,说是以形命名,油炸的条状果子,所以叫油条。

      吃完豆浆油条,大家对苏过口中提到的其它豆制品更加期待了。

      苏过自然也没让他们失望。

      晚膳几乎是全豆宴。

      白白嫩嫩的豆花饭,一点茱萸酱点缀其中,十分下饭。

      光是豆腐就做了麻婆豆腐与香煎豆腐两种。

      毕竟在座的大部分都是老家眉州的人,吃点辣完全不在话下。

      更神奇的是一种皱巴巴的豆皮,苏过安排做了红烧,豆皮吸饱汤汁后十分入味,简直可以配着多吃两碗饭。

      苏过特地介绍说这叫腐竹。

      另一份腐竹煲就更加鲜香了,和老母鸡一起慢炖,汤汁浓郁、腐竹软糯鲜香,吃完重口的饭菜再喝点汤,简直满足到嗓子眼。

      桌上还另上了黄豆排骨和一些其它菜色。可以说将黄豆发挥到了极致。

      柳氏吃完赞不绝口,本来还以为苏小郎只是玩笑话,自己也没有当真,结果没想到真做出了这么多菜色。

      而且听苏小郎说,还正在用豆子发一种叫豆芽的菜,后面可以清炒,简直太适合缺少蔬菜的冬天了。

      说也奇怪,之前厨房也有做黄豆还有豆腐相关菜色,但都没有今天这样色香味俱全,不然家里豆子也不会堆积成山。

      要是能让苏小郎在这儿常住就好了。

      苏过还不知道小露一手差点被留下,当然,肯定也留不下来。

      见陈季常和柳氏一家都十分满意,忙说这些都是厨娘从昨天开始帮忙做的,一应做法都学会了,以后想吃随时可以点单。

      喜得陈季常差点想当场认苏过当干儿子。

      毕竟他崇尚佛法,一直想要将饮食改为全素,如今豆子做出了这么多好吃的,简直帮了大忙。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他明年又可以继续种豆子了,柳氏肯定不会再唠叨。

      这一顿吃的大家都很满意,一个个肚子撑的在院子里散步许久才回房间睡觉。

      第二日苏家众人向陈季常与柳氏辞行,他们要准备去州府了。

      毕竟圣旨有规定让年前赴任,总不好拖延太久。

      无法,只得约定了以后再来拜访,苏家众人装上行李往府衙而去。

      岐亭距离黄州府衙并不算远,但依靠骡马通行,也还是走了一日才到达。

      终于,他们抵达目的地了!

      黄州,这个注定要因苏大佬而留名的地方!

      虽然之前有听柳氏描述,知道州府的荒凉,但真正抵达时,看到比人高不了多少,甚至远处还有些断断续续、残缺破损的城墙时,苏过还是对这里的简陋有了更具象的感知。

      真不愧是贬谪流放的地方啊。

      待进了城,更是感知明显。

      好多房子都是茅草做的屋顶,完全没有汴京的繁华精致。

      但此地居民倒看起来十分淳朴善良,十分安居乐业的样子。

      老苏不愧是骨子里的乐天派。

      看到州府依山傍水,顿时觉得这里山水清远,还现场赋诗,“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emm?就这?

      鱼呢,笋呢?

      原来诗人的浪漫也很靠想象力啊。

      毕竟是来赴任的,苏轼整理了衣着,先去府衙报道,拜见知州等人,顺便了解住宿俸禄等安排。

      苏家其他人找了个茶馆暂时休整。

      毕竟初到此处,一切都还得看州府怎么安排。

      哪怕条件差一些,他们也不是没有积蓄基础,总能好好过下去。

      约莫等了半日老苏才回来,脸上一副郁闷加无奈的表情。

      原来苏轼到黄州算是犯官,是没有官舍可以居住的。

      至于俸禄,理论上是有,但也因为犯官身份,并不直接发放禄米,按这边惯例,是用压酒囊折抵的。

      当下黄州知州姓陈,倒是对苏轼挺有好感,见他们全家初来乍到,特地关照可以到东门定慧院暂居。

      总而言之,又一个天崩开局。

      苏过:这感觉怎么这么熟悉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 1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坑品优秀,欢迎读者宝宝们收藏评论~有榜随榜更新,无榜周末更新,本周四至周一日更,点个小星星可以及时收到提醒哦~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