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选妃 ...

  •   宗正卿陈卢正最近过得那叫一个苦不堪言,这位年逾六十、一心想着荣退的老头,却接了块儿给太子选正妃的烫手山芋。

      这事儿那放在历朝历代都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儿,在宗法与礼教中,太子婚配与否直接影响其继承合法性,而这太子妃人选又直接关乎朝堂势力平衡,自然从上到下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

      对他这个没有话事权的工具人来说,虽然太子妃这种重量级别的坑位自然早有内定资格,但他毕竟还得走个初筛的程序。

      况且一场秀选下来,除了正妃外,太子有可能还会顺手挑两个满意的侧妃,最后,皇上也会给那些给尚未解决个人问题的宗室子们进行随机指婚。

      于是那些做着女儿成为皇妃一朝鸡犬升天的春秋大梦王公大臣们,为了个进面的资格,纷纷把算盘打到了陈卢正最终递进御前的殿选名单上。

      这么一来,这位原本领着个“九卿”闲职的宗正卿一夜之间成了朝堂上炙手可热的新人物,每天都有无数人变着法儿把东西抬进他府中。

      老头估计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奇珍异宝,但却怕自己没命拿,收了这个怕得罪那个,上头那些一个个位高权重的,哪是他这个闲散宗室子能斗得过的。

      陈卢正于是心一横,明面儿上把递来的名单收了,索性直接扔进火炉里一概不看,再将所有抬进府中的礼物一律封存、予以退还,出于完全公允的态度,在怀国上下筛选适龄者,细细核查谱系、品行与容貌,前后进行了几次初选,最终才熬到了殿选这一关。

      聪明如这老头还知道给自己留了后路,大笔一挥上奏皇帝,拍着胸脯说他选出来的这些秀女全都资质不凡、难分伯仲,此次殿选宜采取统一考试,选考较占优者为胜。

      以往的秀选有成例,都是直接由皇帝皇后和太子一家子亲自选看,老头这么做,无非是做做样子给各方看,可他没想到等来皇帝亲笔御批两个大字——“准了。”

      这下陈卢正彻底傻眼,以往从没有秀女考试的规矩,估计那些候选者也没想到有一天嫁人这事儿不拼家室、容貌了,要像举子们一样科考上岗。

      正在老头抓耳挠腮之际,手下一少卿说道,既然这科举考四书五经,那太子秀选就考个琴棋书画四样,讲究个对仗工整不说,最关键的是,众位秀女中呼声最高的两位种子选手——东平王孙屹之女合懿县主孙明徽与宰相林珩燮之女林婉仪,都是标准的世家贵女,这四样按理来说是不在话下的。

      众位秀女之中唯有这二人容貌最为出众、家世最好,关键是,她们分别是一文一武两个派系话事人各自派出的代表,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太子妃人选左不过会从她们之中产生。

      到时候,那最重要的太子妃位子给谁,不过就是皇上与皇后的一句话,跟纸面考试成绩毫不相干,无计可施的陈卢正也只能硬着头皮照办。

      当然考试现场还是幺蛾子百出的,很多并不通文墨的秀女们纷纷在第三关便败下阵来,不甘心的她们有当场绣了山水图要进献给皇上和皇后的、有说自己不会弹琴专门练舞非要加赛的、有当众扯着喉咙说要给太子殿下欣赏一下自己美丽歌喉的。

      前面这些也只能算些小打小闹,性质最恶劣的当属——第二名把第一名给推下水差点儿淹死的!

      给自己选老婆的事儿办成这样,当事人太子殿下自然是要勃然大怒的,他与那推人下水的始作俑者大吵一场后,当众摔了玉如意拂袖而去。

      陈卢正哆哆嗦嗦地跪在大殿里,等待着怒火中烧的皇帝和皇后兴师问罪,说时迟那时快,另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儿紧急传进了御前——仁柔公主竟然将驸马司马承活活用鞭子抽死了!

      皇帝当场一口气儿没上来,从龙椅上栽倒了下去,宦官们紧急呼叫太医,整个大殿乱作一团。

      老头一脸懵逼地看着背着药箱的太医们匆忙赶来为陛下行针、拍痰,好一阵儿忙活后,皇帝才慢慢睁开眼,剧烈咳嗽后吐出了一口鲜血来。

      皇后看着情形大喊道:“逆子何在!快将她速速捉拿来宫里,其余人等一律退下!”

      陈卢正迅速扶起帽子、连滚带爬地走出了大殿,在为自己逃过一劫感到庆幸的同时,也想起了皇后口中这位将皇帝气吐血的逆子——仁柔公主钱韫辉。

      这位公主来头不小,是当今圣上唯一一位嫡出的公主,如今刚年满十六,帝后对其宠爱异常不说,就连先帝也对这个孙女亲眼有加,甚至接进宫中同吃同睡,与其外祖父老东平王一同亲自抚养长大,一出生就为她钦赐了封号不说,还赏了实打实的封地与食邑,待遇简直能赶超一般亲王。

      议事论事时,先帝也会常常将她带在身边儿,小时候的公主还是个鬼机灵、惹人怜爱的,专挑长着一大把胡子的老头就往人身上爬,一被抱在怀里就立马拿老头的胡子扎小辫儿,惹得君臣上下无一不捧腹大笑的。

      陈卢正想到,公主小时候还曾用稚嫩的童音对他说,“你的胡子虽不如其他老爷爷的白,但比他们的都多,你可要留好了不许剪,我每天给你扎一个大大大大辫子才好看”。

      那时对于他们这些大臣们而言,这位小公主也算是个小福星了,每每有大臣敢于直言觐见、面刺其穷兵黩武之过而触怒了先帝时,公主都会护在这些抱过她的白胡子老爷爷面前。

      每每这时,先帝也都会念及这些曾与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兄弟们的不易,懊悔自己这些年连年征战为百姓带来的祸端,最后君臣上下哭成一团,无人不为之动容。

      死后群臣为先帝上谥号为‘烈’,以表其开国之艰、心智之坚,这位性情暴烈、戎马一生征战的开国帝王,却没有杀害与打压过一位功臣,君臣之间也从未有过离心离德之事,这无论放在历朝历代,都算得上一段佳话。

      只是后来这位公主九岁上,先帝驾崩,新即位的这位当朝新主便立即将屠刀挥向了先皇留下来的顾命大臣们,曾经位高权重的勋贵们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一个个死得死、伤的伤。

      陈卢正这位前朝遗老因为一直以来都在宗正寺当个闲职,这才没受到牵连,但仍有人为表衷心在背后攻讦他是前朝“美髯公”一党,吓得老头连夜剃了自己留了几十年的胡子,这才躲过一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位玉雪可爱的公主也成了无法无天的女阎罗。

      听闻就在不久之前,她还曾仗剑闯入郑贵妃的宫中,当众砍杀了她的贴身婢女,可怜的贵妃被吓得当场小产,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怀上过龙裔。

      皇帝自然是震怒至际,朝会时当众宣布要褫夺其公主封号、贬为平民,皇后却仗剑闯入大殿大闹一场,皇帝最终也就禁足了她两个月、罚了半年的俸禄草草了事。

      没想到如今她竟然又做出如此荒唐的行径,实在不免让人唏嘘,陈卢正摸了摸那不复存在的胡子,叹了口气,赶紧离开了这个能把人变得面目全非的宫城。

      隔了不到两日,公主杀人的消息就在京城不胫而走,传得那叫一个沸沸扬扬,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两个熟人见面对上眼神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听说了吗?那阎罗公主……”

      大小茶馆的说书先生们也紧跟时事,连夜打好腹稿,响木这么一拍,吹拉弹唱各项技能这么一点满,连个站票都挤不进去,就连路过的狗都要凑个热闹。

      当然,这些热衷吃瓜的人民群众身影里,却没了一向站在八卦和时尚潮流风向标第一线的“京城第一才女”林婉仪。

      按理来说,以她和仁柔公主的关系,说不定都不用听这些有着艺术加工版本的N手瓜,直接能当面吃个新鲜的,但悲催如她,正正好好就从这事儿发生的那天起生了场大病,从那之后就一直昏迷不醒。

      而林婉仪之所以生病的原因,那说起来也跟仁柔公主把驸马给抽死这事儿一样骇人听闻,因为她好死不死地正是太子妃殿选那日被人推下水的第一名。

      她就是那当朝丞相林珩燮之女,殿选当日与那东平王之女孙明徽一同进入到了殿选之中。

      事发时众秀女已经比试完了前三场,林婉仪均独占鳌头,只剩了绘画一科,而她早在十三岁时就以一手好竹名满天下,可以说,对于太子妃之位,林婉仪已志在必得。

      最后这场绘画的主题是风景画,负责监考的女官将大家带入了一处幽深、僻静的宫廷院落之中,在这里大家可依次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景入画。

      林婉仪与那孙明徽好巧不巧地均选中了那一树爬满垂藤的红墙前那排屹立的翠竹,而一旁的水榭无疑是最好的作画点。

      其他秀女因自知林婉仪画技超群,与她以同一景色校试绝无获胜的可能,便自动退避让,纷纷另选他处去了。

      如此一来,那水面的凉亭中只剩下了林婉仪与孙明徽这两个素日里的死对头。

      结果就在竞赛时限即将结束之际,林婉仪却不慎被人从背后推入水中。

      因她不谙水性,自落水后便一直在水中扑腾,众位秀女听到后院响动后也纷纷围了上来,但却无一人下水搭救。

      皇后身边负责监考的女官郑缨只得请来守宫的侍卫,这才将她从水里捞了上去。

      太子殿下得知林婉仪落水一事后反应非常激烈,当庭怒骂那孙明徽无法无天,竟敢戕害其他秀女。

      这孙明徽的姑母乃是当今中宫皇后孙翊明,算起来跟太子殿下是表兄妹关系。

      她仗着有人给自己撑腰,一口咬定是那林婉仪自己跳入水中,在殿前又哭又闹,跟太子殿下争吵了起来,一句都不遑多让。

      皇后从中调停,向着孙明徽说了两句话,气得太子当场摔了原本要给正妃的玉如意拂袖而去,再加上仁柔公主的事情传到了御前,秀选一事也因此作罢。

      朝堂那边儿也因林婉仪落水一事起了好大一场风波,那些言官算是找到了东平王的把柄,纷纷上疏弹劾他教女无方、甚至纵女杀人,而东平王一党的人却将矛头指向了林婉仪的宰相父亲林珩燮,参了他个唆使自己女儿故意落水嫁祸他人的罪名。

      两派各执一词,每天上朝都要吵个不可开交,陛下也因此宣布休朝几日。

      至于林婉仪的死活,起初还是有人在意的。

      她被侍卫救上来后,人虽是还有口气,却一直昏迷不醒。

      皇后娘娘当即下诏留她在宫中救治,只是太医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轮番诊治后,她仍旧高烧不退,平日里只能灌些米汤和参汤续命。

      最后是陛下做主,让丞相府遣人将她带回医治,算是恩许她死在家人身边儿。

      再说那薄情的太子,坊间有传,他在秀选之前便钟情于这才貌俱佳的林婉仪,才会在得知她此番落水时如此义愤填膺,甚至不惜为了她而开罪东平王一党。

      为此,陛下为太子赐婚晋国公主的当日原本欲给林婉仪个恩典,让太子将她纳入东宫,日后给个良娣之位。

      但不知为何,这原本与她情投意合的太子殿下却当场拒绝了陛下的提议。

      如此一来,林婉仪因落水遭太子厌弃一事的消息不胫而走,众口相传中,她成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侍卫外男拉拉扯扯,形容不堪的“失德女”典型。

      消息传到林婉仪的母亲崔南乔的耳朵里后,她毅然决然选择大义灭亲,以林婉仪那位极人臣的老爹不能因为后宅妇人之事受牵连,落个家风不严之罪为名,要她以死来表自己的贞洁。

      可此刻林婉仪还没醒呢,无法自主实施这足以入主“烈女传”编修前列的丰功伟绩,崔南乔于是下命将林婉仪锁在平时居住灵犀阁中,遣散所有仆妇和丫鬟,不许任何人探视,算是让她自生自灭。

      可这狠毒的崔南乔想不到的是,她那个被太医断言活不过三日的女儿,竟然在怀国景明七年春节这晚独自一人清醒了过来。

      她更想不到的是,醒过来的并不是那原先的林婉仪,而是现代的考古工作者林婷。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选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