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5、镜像之战 ...


  •   工厂深处,金属装置发出的脉冲越来越强,映照出的分身也越发凝实。每个分身都带着本体的部分特征,却被扭曲放大,成为认知的畸形产物。

      博达的分身冷笑着拿起一件废弃零件:“赝品,全是赝品!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真实可言!”他的眼中充斥着极端的怀疑,连自己存在的真实性都在质疑。

      水新雨的分身被蛊虫完全覆盖,那些小生物不再是温顺的伙伴,而是控制宿主的寄生虫。她发出非人的嘶嘶声:“孤独...吞噬...连接...”

      林九鸢的分身举着扭曲的琉璃镜,镜中不断闪过他人的隐私和秘密:“看吧,所有人都在隐藏,所有光鲜背后都是污秽!”

      最令人心悸的是阚舜禹的分身。他手中浮现出天工鉴的虚影,但那光芒冰冷无情:“万物皆可分解,一切皆可利用。情感是低效的误差,理性才是终极答案。”

      真正的阚舜禹心中一震,意识到这分身体现的是自己能力最危险的可能性——那种将天地万物仅视为分析对象的冷漠视角。

      “战胜自己?”阚舜禹苦笑,“这恐怕是最难的战斗了。”

      分身阚舜禹率先发动攻击,天工鉴的能力化为实质的能量束射来。真正的阚舜禹急忙闪避,原先站立处的金属地面被熔出一个光滑的圆洞。

      “没用的。”分身冷漠地说,“我拥有你的一切能力,却不受你的情感限制。效率至上,这就是进化。”

      另一边,博达正与自己的分身穿梭在废弃机械间玩着“猫鼠游戏”。分身的极端怀疑主义使他能够预判博达的每一个动作,因为“一切都是可预测的模式”。

      水新雨试图用蛊虫与分身沟通,但被控制的分身反而利用这种连接反向侵蚀她的意识。林九鸢则被困在琉璃镜制造的幻象中,面对着自己内心最深的不安。

      阚舜禹意识到硬拼不是办法。他举起心镜,不是对准分身,而是对准自己。

      “心镜映心,首先要认清自己。”他喃喃自语。

      镜中映出他的脸庞,然后是无数记忆和情感碎片:高考落榜时的失落、激活天工鉴时的震撼、救下水新雨时的决心、对抗谷家时的勇气、与理型者达成理解时的智慧...

      分身的攻击再次袭来,但这次阚舜禹没有躲闪。他通过心镜直视分身的眼睛:“你是我,但不是我全部。认知不仅是分析,还有理解;能力不仅是利用,还有守护。”

      分身的动作微微一顿,攻击偏移了几分。

      阚舜禹继续通过心镜建立连接,不是对抗,而是包容:“我承认你是我的部分,我的阴影,但我选择光明的道路。”

      就在这时,圆圆突然走到工厂中央,拿出画笔在空气中画了一扇门。这门不像她以往画的任何一扇,它似乎同时存在又不存在,既是实体又是概念。

      “认知之门。”圆圆轻声道,“进与出,同与异,实与虚。”

      令人惊讶的是,所有分身都停顿下来,迷茫地看着那扇门。

      阚舜禹恍然大悟:“圆圆说得对!这些分身不是敌人,而是我们认知的一部分,是我们可能成为但选择不成为的样子。我们不能消灭它们,只能整合它们!”

      他通过心镜向其他人传递这一领悟:“不要对抗!接纳它们,理解它们,但坚持自己的选择!”

      博达首先明白过来。他停止逃跑,转身面对自己的分身:“是的,我怀疑,但我选择信任;我谨慎,但我选择尝试。”

      水分身迟疑了,极端的怀疑开始动摇。

      水新雨闭上眼睛,不再抵抗分身的侵蚀,而是向蛊虫传递温暖和理解:“我们不是主仆,我们是伙伴;不是控制,是共生。”

      她分身上的蛊虫开始平静下来,暴戾的气息逐渐消退。

      林九鸢放下琉璃镜,不再试图窥探分身的弱点,而是坦然展示自己的不完美:“是的,我有阴暗面,但我选择看向光明。”

      阚舜禹走向自己的分身,伸出手:“分析很好,但需要温度的平衡;效率重要,但不可牺牲人性。这是我们共同的道路。”

      分身的冷漠面具出现裂痕,天工鉴的虚影在理性与情感间摇摆。

      就在这关键时刻,地下装置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脉冲变得异常强烈。分身的整合过程被打断,它们重新变得狂暴。

      “装置在垂死挣扎!”阚舜禹喊道,“必须关闭它!”

      但分身们疯狂阻拦,不让他们靠近装置。

      圆圆画的认知之门突然发出柔和光芒,门中走出一个虚幻的身影——正是心镜守护灵。

      “装置以认知偏差为食。”守护灵的声音直接传入每个人脑海,“它放大你们的阴影面,制造分身作为防御机制。要关闭它,不是通过力量,而是通过完整的认知。”

      阚舜禹立即明白:“我们需要整合分身的能量,但不是被它们吞噬,而是让它们回归平衡状态!”

      他举起心镜,这次不是对准自己或分身,而是对准那扇认知之门。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心镜映出门的景象,门又映出心镜的景象,形成无限反射的循环。

      在这无限反射中,分身们开始变得不稳定,它们的极端特质在循环映照中不断中和、平衡。

      “现在!”阚舜禹喊道,“走向装置,不要抗拒分身,让它们成为你的一部分!”

      每个人鼓起勇气,走向自己的分身。令人惊讶的是,当本体与分身接触时,两者并没有融合或战斗,而是像镜像与实体般共存。

      博达触碰到分身的瞬间,理解了极端怀疑的价值——它让人谨慎,但不该吞噬信任;水新雨与分身的连接让她意识到控制与共生的界限;林九鸢从分身中看到了窥探与尊重的平衡。

      阚舜禹面对自己的分身,坦然接纳那份冰冷的理性:“你是我的一部分,是我能力的极致,但不是我全部。我需要你,但不需要只成为你。”

      分身的表情软化,天工鉴的虚影变得温暖:“认知需要平衡,理解需要多元。”

      当所有人都完成这种认知整合后,地下装置的脉冲突然紊乱,仿佛失去了能量来源。

      阚舜禹趁机冲向装置,通过天工鉴分析其结构。他发现这个理型者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微型的“认知黑洞”,正在吞噬周围的认知能量来维持自身运作。

      “需要逆转它的吞噬过程!”阚舜禹判断道。

      他让所有人通过心镜将整合后的认知能量导向装置。不是对抗性的攻击,而是包容性的灌注。

      装置开始剧烈震动,表面的金属出现裂纹。从中传出的不再是冰冷的脉冲,而是复杂丰富的情感波动——喜悦与悲伤、信任与怀疑、理性与直觉所有这些人类认知的丰富维度。

      “它承受不了认知的丰富性!”林九鸢惊呼。

      就在这时,认知之门中再次传出守护灵的声音:“认知黑洞无法处理多元性,它将自我解体。但小心,解体过程会释放所有被吞噬的认知能量!”

      阚舜禹立即意识到危险:“大家小心!这些能量可能冲击每个人的意识!”

      工厂地面开始震动,装置上的裂纹蔓延开来,从中迸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这些光芒不是普通的光,而是具象化的认知和情感——可以看到喜悦的金色波纹、悲伤的蓝色漩涡、愤怒的红色闪电、沉思的紫色云雾...

      “用心镜引导这些能量!”阚舜禹喊道,“不能让它们无序爆发!”

      众人举起心镜,但不是反射或阻挡这些能量,而是像棱镜般将它们分解再重组,缓和其冲击力。

      令人惊讶的是,当这些认知能量经过心镜的“过滤”后,变得不再具有破坏性,反而像春雨般滋润着每个人的意识。博达感到自己对古董的鉴赏力有了新的维度;水新雨发现与蛊虫的连接更加深入;林九鸢的琉璃镜映照出更丰富的景象。

      就连圆圆也仰起头,让认知能量如雪花般落在脸上,她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清明。

      最后一阵波动从装置中涌出,然后一切归于平静。地下装置彻底解体,只留下一地金属碎片和一个微微发光的核心晶体。

      阚舜禹小心地拾起晶体,天工鉴立即提供信息:

      「认知核心·理型者科技。记录了大量认知数据,包含理型者与人类的认知模式对比。」

      就在这时,工厂外传来脚步声。改革派理型者的代表带着几名同伴匆匆赶来。

      “我们来晚了!”代表看到解体装置,松了口气,“这是保守派暗中埋设的认知节点,我们刚刚追踪到它的激活信号。”

      阚舜禹展示手中的晶体:“这是节点核心,记录了大量的认知数据。”

      代表检查后惊讶地说:“这不仅是记录装置,更是一个认知实验室!保守派在暗中研究如何将人类认知彻底理性化。”

      他看向阚舜禹手中的心镜:“你们用这个古老法器化解了危机?不可思议!理型者科技与古代法器...这可能是认知科学的新方向。”

      阚舜禹若有所思:“或许认知的真正进步不是用一种模式替代另一种,而是多元共存、相互启发。”

      代表深深点头:“我们理型者正在学习这一课。能否将这个晶体交给我们研究?我保证不会用于控制或改造,而是为了理解与共荣。”

      阚舜禹犹豫片刻,将晶体交给了代表:“信任是认知交流的基础。”

      代表感激地接过晶体:“为了表示诚意和感谢,我们愿意分享部分理型者的认知增强技术,帮助你们更好地使用和开发那面心镜的能力。”

      就这样,在废弃工厂中,一场认知危机化为了认知进步的契机。

      当众人回到废品站时,天已微亮。每个人虽然疲惫,却都感到认知上的某种升华。

      阚舜禹特别注意到,圆圆似乎有了微妙变化。她不再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而会主动观察他人,甚至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最令人惊喜的是,当博达拿出几件难以鉴定的藏品时,圆圆偶尔会指出一些被忽略的细节,虽然话语仍简洁,却总切中要害。

      “认知的壁垒确实在变薄。”阚舜禹对林九鸢说,“圆圆的改变就是证明。”

      林九鸢点头:“但这到底是好是坏?普通人的认知边界正在松动,可能会带来混乱。”

      阚舜禹望向窗外逐渐苏醒的城市:“变化总会带来挑战,但也带来机遇。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引导这种变化。”

      他拿起心镜,镜中映出的不再是简单的倒影,而是流动的认知景观。在理型者技术的帮助下,心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现在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认知的连接和流动。

      “我有个想法。”阚舜禹突然说,“既然认知壁垒在变薄,我们何不顺势而为?不是消除边界,而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驾驭这种变化。”

      博达感兴趣地问:“具体怎么做?”

      “开办认知工作坊。”阚舜禹眼中闪着光,“不是像澄明学苑那样追求纯粹理性,也不是放任情感泛滥,而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认知模式,学习在不同模式间灵活转换。”

      水新雨兴奋地接话:“就像在不同的语言间翻译!让理性与直觉对话,让怀疑与信任共存!”

      林九鸢补充道:“我的琉璃镜可以帮忙显示认知偏差,心镜则可以展示认知潜力。”

      费品生从厨房端出早餐,笑道:“听起来我这废品站要变成认知研究中心了!不过只要是对大家有帮助的事,我都支持。”

      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废品站开始改造,一部分区域将成为认知工作坊的场地。令他们惊讶的是,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主动前来帮忙,其中不少是曾经受澄明学苑影响或经历过认知危机的人。

      更令人意外的是,几天后理型者代表带来了一个消息:保守派残余势力并未完全消除,他们可能仍在暗中活动,试图找到新的方式来实现“认知纯化”。

      “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代表严肃警告,“认知战争尚未结束,只是转入了新的阶段。”

      阚舜禹摩挲着心镜,镜中映出他坚定的眼神:“让来吧。无论面对什么挑战,我们已准备好守护认知的多样性和自由。”

      他看向废品站里忙碌的众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博达在整理认知资料,水新雨在与蛊虫沟通寻找认知异常,林九鸢在调试琉璃镜的监测功能,连圆圆都在画着一系列认知图谱。

      天工鉴在阚舜禹意识深处微微发光,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充满温度的能力。他明白,真正的认知进化不是走向单一完美,而是拥抱多元共生。

      工厂中的镜像之战结束了,但人类认知的进化之旅,才刚刚开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