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9、太空信号 ...


  •   情感庆典的余温尚未散尽,一种奇异的宁静便悄然笼罩了江城。不是平和,而是某种近乎绝对的静默——鸟儿停止鸣叫,风声悄然消失,连远处车辆的喧嚣都诡异地湮灭。

      最初人们以为是暂时的异常,直到发现连自己的心跳声都逐渐微弱,呼吸变得无声无息。世界正在失去声音。

      林九鸢的琉璃镜映出令人不安的景象:声波如同被无形海绵吸收,在空气中传播不到数米便消散无踪。这不是物理上的静音,而是某种法则层面的修改。

      “声音在消失。”水新雨的蛊虫依靠振动交流,此刻全都蜷缩不动,“它们说,世界正在变哑。”

      最诡异的是,人们很快适应了这种静默。不是通过手语或文字,而是直接的心灵感应——一种冰冷、精确、毫无情感色彩的思维传递。

      阚舜禹敏锐地察觉到问题核心:“这不是攻击,而是‘升级’。某种存在认为声音是低效的沟通方式,正在替我们‘优化’。”

      费品生翻出老旧的声学仪器,检测结果显示:声音并非真正消失,而是被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种无法被人类感知的超高频振动。

      “有人在偷走我们的声音。”他写道(因为说话已经无效),字迹潦草而焦急。

      九鼎地宫再次封闭,这次连入口都消失了,原地只剩下一面光滑如镜的金属墙壁。触摸墙壁,能感受到轻微的振动,仿佛地宫在以一种新的方式“说话”。

      圆圆用蜡笔在墙上画了一个音符,图案瞬间被吸收消失。小女孩歪着头,突然在纸上写:“地宫在学新语言。”

      线索指向城市东边的新建“通感塔”。这座塔声称能增强人类感知,但建成后不久就发生了这场“静默事件”。

      塔内空无一人,只有复杂的仪器在自动运行。中央控制台上显示着一行文字:“正在优化人类沟通模式:阶段一,消除低效声波交流。”

      阚舜禹尝试关闭系统,但所有控制都需要声音指令——在无声环境下显得无比讽刺。

      林九鸢用琉璃镜反向追踪能量流向,发现通感塔只是一个中转站,真正的信号来自外太空某个未知源。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时,一群“静默者”出现。他们是主动选择永久静默的人,戴着特制面罩,用优雅的手势交流。领头者通过思维直接传递信息:“声音是原始的呐喊,思维才是纯净的交流。我们在进化。”

      这种思维传递确实高效,却失去了言语中的情感 nuance——讽刺的语调、关切的犹豫、喜悦的颤抖,全部被过滤成平直的信息。

      阚舜禹回应(通过书写):“你们失去了声音中的音乐。”

      静默者冷静地思维回复:“音乐是低效的情感宣泄。我们获得了纯净。”

      分歧迅速扩大。静默者认为自己在进化,称坚持发声者为“原始人”;后者则认为前者被剥夺了人性重要部分。

      更可怕的是,静默在自我蔓延。只要在静默者身边待久了,任何人都会逐渐失去发声欲望,最终加入静默行列。

      阚舜禹意识到必须找到一种既非声音也非思维的新交流方式。他想起歌者文明的光影语言,想起机械文明的概率诗,想起心宿二的情感投影...

      在废品站仓库深处,他找到一件被遗忘的藏品:一个破损的“共鸣器”,据说能让思想通过振动直接表达。

      修复过程需要多种振动模式。水新雨的蛊虫提供生物振动,费品生的收藏提供机械振动,林九鸢的琉璃镜提供光振动,博达的古董提供历史振动,徐老的知识提供智慧振动。

      当阚舜禹将手放在修复的共鸣器上时,他不仅传递思想,还传递了思想背后的情感、记忆、甚至气味和温度。

      第一个实验对象是一个即将完全静默的人。共鸣器的振动让他瞬间回忆起童年母亲唱的摇篮曲,那种温暖让他泪流满面——尽管没有声音,却重新获得了情感的深度。

      静默者们开始动摇。他们意识到自己获得的不是进化,而是简化;不是提升,而是剥夺。

      但就在此时,太空中的信号源增强了影响。通感塔开始发射更强大的静默波,连共鸣器的振动都受到压制。

      阚舜禹决定直接连接通感塔,不是对抗,而是理解。他让静默者和发声者手拉手形成圆圈,中央放置共鸣器。

      当静默波袭来时,他们没有抵抗,而是通过共鸣器将其转化——将冰冷的静默波融入人类情感的温暖振动。

      这种融合振动传播开来,所到之处,人们不是恢复声音,也不是保持静默,而是获得了一种新能力:通过微小的振动表达丰富的情感,一种介于声音和思维之间的全新交流方式。

      通感塔自动关闭,太空信号消失。人们重新能够说话,但许多人选择偶尔使用振动交流——因为它能表达某些言语难以表达的东西。

      地宫重新开启,九鼎中央的空洞显现出新的景象:宇宙中不同文明的各种交流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阚舜禹明白,这又是一次平衡的调整。没有完美的交流方式,只有不断的理解和适应。

      而那个太空信号源,或许还在某处观察,等待下一次“优化”的机会。

      生命就是在这样的挑战中,不断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