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归昭诉暖》 ...

  •   马车驶离蓬莱城时,晨光刚漫过月河的水面。Claire.Adams掀开车帘,望着远处田埂上忙碌的农户——陶管已顺着她规划的路线铺展开,几个孩童提着小桶跟在匠人身后,帮着递送木塞,笑声顺着风飘进车厢。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短刀,忽然想起离开前老妇塞给她的那袋米糕,清甜的香气仿佛还留在指尖。
      三日后的黄昏,马车终于抵达昭关。刚进城门,就见Violet.Graham提着食盒站在宫门前,发间的素白绢花在暮色里泛着柔光。她看见马车,立刻快步跑过来,指尖轻轻碰了碰Claire.Adams的衣袖:“你终于回来了!我跟爹都等了好几天。”
      Claire.Adams翻身下车,顺势接过她手里的食盒,指尖触到温热的盒壁:“路上耽搁了些,看你急的。”Violet.Graham仰头看她,眼里满是笑意:“我做了你爱吃的麦饼,还加了九黎的蜜饯,你快尝尝。”说着便拉着她往偏院走,脚步轻快得像只雀儿。
      偏院的老槐树下,Graham铁匠正打磨着一块熟铁,见她们回来,连忙放下铁锤迎上来:“主公回来了!蓬莱那边都顺利吧?俺听Kuiper大人说,您在蓬莱帮百姓修了引水渠?”Claire.Adams点头,刚要开口,却被Violet.Graham推着坐在石凳上:“先别说这些,吃了麦饼再说。”
      食盒掀开,麦饼的香气混着蜜饯的甜意漫开。Claire.Adams拿起一块咬了口,熟悉的味道让她紧绷的肩线渐渐放松。Violet.Graham坐在她身边,叽叽喳喳说着她不在时昭关的事——九黎的匠人送来新制的竹管,已分派到西部各城;瀛洲学堂的孩子们学会了写“埃利亚斯”,还吵着要她教唱《英烈传》的新段落。
      夜色渐深,Violet.Graham跟着Claire.Adams往寝殿走。殿内的烛火已点亮,Claire.Adams刚卸下短刀,就见Violet.Graham从袖袋里掏出张折得整齐的纸:“这是我新改的《春耕记》收尾,加了段蓬莱引水的唱词,你看看好不好。”
      Claire.Adams接过纸,就着烛火细看。纸上的字迹工整,“月河分水润田畴”那句旁,还画着小小的陶管标记。她抬头笑:“改得好,百姓听了,定能想起蓬莱的安稳日子。”Violet.Graham眼睛亮了亮,往她身边凑了凑:“那等下次演的时候,你要不要去看?我还想把你在蓬莱帮老妇扶货筐、教孩童认陶管的事,也写进戏里。”
      Claire.Adams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指尖碰到那朵素白绢花:“好啊,不过可别写得太显眼,免得大臣们又念叨。”Violet.Graham“噗嗤”一声笑出来,伸手轻轻揽住她的腰:“我才不会呢!我会写得悄悄然的,只有我们知道。”
      寝殿的烛火轻轻跳动,两人并肩坐在床榻边。Claire.Adams说起蓬莱旅店的两个戏子,Violet.Graham听得眉头轻蹙,随即又展颜:“还好你没让他们靠近,以后你再去外地,我一定要跟着,免得再有人来扰你。”Claire.Adams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好,以后去哪都带着你。”
      窗外的槐树叶被风吹得轻响,Claire.Adams看着怀里人柔软的睡颜,嘴角不自觉扬起。她轻轻替Violet.Graham掖好被角,目光落在案上摊开的蓬莱水利图上——那里的每一道线条,都藏着百姓的烟火气,也藏着她与Violet.Graham共同守护的、埃利亚斯的暖。
      夜渐深,烛火跳了几跳,映得帐上的影子缠缠绵绵。Claire.Adams闭上眼,感受着身边人的温热呼吸,心里满是踏实——无论走多远,只要回到昭关,回到这个人身边,所有的疲惫与烦忧,都会被这满殿的暖意悄悄融化。
      烛火的光晕在帐上晃了晃,Claire.Adams低头,见Violet.Graham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阴影,呼吸轻得像落在花瓣上的雪。她指尖轻轻拂过少女发间的绢花,那素白的布料带着皂角的清香,是她熟悉的、安稳的味道。
      “Violet,”Claire.Adams的声音放得极轻,像怕惊扰了这夜里的静,“你知道吗?在蓬莱的码头,我看见孩童追着蝴蝶跑,忽然就想起我们去年在偏院堆雪人时,你也是这样,踩着雪粒就往前冲。”
      Violet.Graham缓缓睁开眼,眼里还蒙着层刚睡醒的水汽,仰头望她时,像只寻着暖的小兽:“那你在蓬莱,有没有想我?”
      “怎么会不想。”Claire.Adams俯身,额头轻轻抵着她的,鼻尖蹭过她泛红的耳尖,“夜里躺在旅店的床榻上,总想起你做的麦饼,想起你在烛火下改戏词的模样。”她顿了顿,指尖轻轻攥住Violet.Graham的手,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等埃利亚斯的百姓彻底安居乐业后,我把你娶进家。”
      这话像颗石子,在Violet.Graham心里激起层层涟漪。她猛地睁大眼睛,睫毛颤了颤,眼泪瞬间涌了上来:“Claire……你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Claire.Adams抬手擦去她的泪,指尖带着温热,“到时候,我们在偏院的槐树下办婚礼,请九黎的族长来证婚,请戏班的师傅们唱你写的《春耕记》,让昭关的百姓都知道,你是我想共度一生的人。”
      Violet.Graham扑进她怀里,手臂紧紧搂着她的腰,声音带着哭腔却满是欢喜:“我等这一天,等了好久。”她埋在Claire.Adams的颈窝,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沉稳的心跳,“我还要让爹打一对铁牌,上面刻着我们的名字,像当年那枚小鹰铁牌一样,永远带在身边。”
      Claire.Adams收紧手臂,将人更紧地抱在怀里,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好,都听你的。到时候,我们还要带着孩子们去看西部的稻浪,去蓬莱的月河边,告诉他们,这安稳的日子,是多少人用命护来的。”
      窗外的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着屋内的暖。Violet.Graham渐渐平复呼吸,抬头时眼里满是光:“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就能开始想婚礼的样子了?我要把戏服改得喜庆些,还要在槐树上挂满红绸带。”
      “当然能。”Claire.Adams笑着点头,指尖轻轻刮了下她的鼻尖,“不过现在,得先好好睡觉,明天还要去瀛洲学堂,给孩子们讲蓬莱的故事呢。”
      Violet.Graham乖巧地点点头,重新窝进她怀里,手却紧紧攥着Claire.Adams的衣角,像是怕这美好的承诺会被夜风卷走。Claire.Adams睁着眼,望着帐顶的暗纹,心里满是憧憬——等西部的引水渠全通了,等瀛洲的学堂能容下更多孩子,等北境再无战事,她就牵着Violet的手,把所有的温柔与安稳,都给她。
      夜渐深,烛火渐渐弱了下去,却没驱散殿内的暖意。
      未完待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