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恤孤安魂》 ...

  •   晨光刚漫过瀛洲的墓群,Claire.Adams已站在临时搭建的帐前,案上摊着阵亡将士的名册,每一页都记着姓名、籍贯与家庭境况。Kuiper捧着户部送来的粮册,指尖划过“无劳力”的标注,声音沉重:“主公,二百一十三名阵亡将士里,有四十六户家中只剩老弱妇孺,还有十一户是孤儿寡母,连春耕的人手都凑不齐。”
      Claire.Adams指尖在名册上顿住,目光落在“Derek.Miles,家有七旬老母、三岁幼子”的字样上,喉间泛起涩意:“传我命令,从今日起,凡阵亡将士家中无年轻劳动力者,每月由户部拨付三斗杂粮、两百文钱,直到家中孩童成年或寡妻改嫁。”她抬头看向工部侍郎,“再派匠人去这些人家,修补破损的房屋,给灶房添口新锅——不能让英雄的家人受冻挨饿。”
      “主公,”户部大臣上前一步,面露难色,“若按月拨付,国库压力……”
      “压力再大,也不能亏了英雄的家人!”Claire.Adams打断他,声音陡然拔高,“这些将士为埃利亚斯丢了性命,我们若连他们的家人都护不住,还有何颜面面对瀛洲的墓群?”她顿了顿,放缓语气,“从我的私库先调一部分粮钱补上,后续让户部从关税里划出专款,务必保障这笔抚恤不断。”
      命令传下,士兵们立刻带着粮袋与铜钱,往将士家中赶去。Claire.Adams也亲自提着布包,往Miles家走。推开破旧的木门,见老妇正抱着幼子坐在灶台旁,锅里只有半锅稀粥。她走上前,将布包放在桌上,里面是五斗新米和五百文钱:“大娘,这是朝廷给您的抚恤,以后每月都会有人送来,您和孩子不用再愁吃饭的事了。”
      老妇愣了愣,抱着孩子跪下身:“多谢主公!多谢主公还记着我们……”Claire.Adams连忙扶起她,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Miles是英雄,你们是英雄的家人,埃利亚斯不会忘了你们。”
      走到巷口时,见几个匠人正给寡居的张嫂修补屋顶,张嫂捧着热茶递过去,眼里满是感激。Claire.Adams站在远处看着,嘴角渐渐扬起——将士们用命守住了国土,她便要用安稳的日子,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午后,Kuiper来报,所有抚恤已发放到位,百姓们都在墓前焚香,说要替将士们谢谢主公。Claire.Adams走到墓群前,看着随风飘动的纸钱,轻声道:“你们看,你们的家人都好好的,往后,我会一直护着他们。”
      消息传到西部时,正是春耕最忙的时节。Hector.Jaur扛着锄头刚从田里回来,就听见村民们围在晒谷场议论瀛洲将士的事,还有人捧着刚碾好的新米往村正家去。他凑过去一问才知,村民们听说主公为阵亡将士家眷拨付抚恤,竟自发要多交粮税,说“不能让英雄的家人受委屈,也不能让主公独自扛着压力”。
      不出三日,类似的事在埃利亚斯各地传开。南部产粮区的农户们,主动把原本应交的两斗粮加到两斗六升;东部城邦的商户们,将每月关税多缴三成,还说要把多出的利润也捐给阵亡将士家眷;连九黎部族的族长都带着族老们赶来昭关,捧着满筐的竹筒饭和晒干的草药,说“九黎的日子好了,也该帮着主公护英雄的家人”。
      户部主事捧着各地送来的粮册与税银,急匆匆赶到御书房,声音里满是激动:“主公!各地百姓自发多缴三成赋税,说是要支援阵亡将士家眷的抚恤!这才半月,收到的粮比去年全年还多两成!”
      Claire.Adams接过粮册,指尖划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捐赠记录,眼眶微微发热。她想起昨日Violet.Graham说的,戏楼里演《春耕记》时,百姓们听到“将士守土、民护其家”的唱词,纷纷往台上扔铜板,说要给英雄家眷添份力。
      “把多缴的赋税单独存着,”Claire.Adams轻声说,目光落在窗外的偏院方向,“一部分继续补贴阵亡将士家眷,剩下的用来建学堂——让英雄的孩子能读书,让所有百姓都知道,埃利亚斯的安稳,是将士们用命换的,也是大家一起守的。”
      夕阳西下时,昭关的城墙上挂满了百姓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军民同心”“共护家国”。
      晨光刚漫过昭关的宫墙,Claire.Adams已召集群臣在御书房议事。案上摊着各地送来的粮税清单,户部主事正逐一汇报:“主公,南部农户多缴的粮已入库,东部商户的关税也超额收齐,九黎部族还额外捐了二十车竹筒饭。”
      Claire.Adams指尖在清单上划过,忽然抬头道:“多缴的赋税,分两部分用。一部分按此前约定,补到阵亡将士家眷的抚恤里,无劳力的家庭每月再加半斗米;另一部分,用来在瀛洲建学堂,免费招收英雄的子嗣。”
      “建学堂?”Kuiper有些意外,随即点头,“主公英明,让孩子们读书,才能让英烈的血脉更有底气。”Claire.Adams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正在重建的瀛洲方向:“他们用命护了埃利亚斯,我要让他们的孩子知道,这国土不仅要守,更要懂怎么守——读书明理,将来才能更好地护家卫国。”
      消息传到瀛洲,百姓们纷纷主动出工,帮着搬运木料建学堂。老匠人们带着工具赶来,在学堂梁上刻下阵亡将士的名字:“这些娃的名,得刻在学堂上,让娃们天天看着,知道是谁护了他们。”
      Violet.Graham也带着戏班赶来,在学堂旁搭起戏台,排演新戏《英烈传》,唱的正是瀛洲将士守城的故事。戏开演时,台下坐满了将士家眷和百姓,孩子们捧着糖块,听得格外认真。
      半月后,学堂终于落成。Claire.Adams站在学堂门前,看着孩子们背着新书包走进教室,忽然对身边的Kuiper说:“你看,这就是他们用命换来的未来——有书读,有安稳日子过。”
      风掠过学堂的窗棂,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与远处田埂上的耕种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埃利亚斯最安稳的声响。
      未完待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