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十一 ...

  •   孙权接到周瑜的回信时,距离发信之日过很多天,信札不盖官印,只署了周瑜的名,以私信的名义由民用驿站缓慢送来。
      信写得很长,除了超越正常限度的感激言辞外,自然又做了大量情势剖析,末尾处便是态度强硬的决意,信中之意,无非是说此时撤军换帅,断断不可行。
      孙权正在用膳,听说有周瑜的信,即停杯落箸观看,看罢,心中怫然不悦,起身离席。倒让陪席的徐夫人和小世子不知所以然。

      前几日,得到医官的回禀:大都督果然身负重伤,毒入经脉,伤口因多次迸裂,引发感染,亟待调治静养,否则性命堪虞。
      孙权的心跌宕起伏,恨不能飞到他身边去把他架回来。只等他回复撤军。却不想等来等去等来这样一封信。
      周公瑾,你不肯回来也罢了,还同我一来一往端架子,我快马加鞭派人八百里急信给你送去,你就这样不急不缓走民用驿站给我回信。
      孙权又想到因顾忌周瑜抗命不从,故不在百官面前下令撤军,只发密信给他,因此而让他得到这个空子,不觉更恼怒几分。
      你不是我,怎会知道我的忧惧?不错,你不知道也不在乎。这世上,还有什么能让你的目光从荆州城前移开一分?

      公瑾,越发执拗了。
      孙权回想当初,与现在相比,阿哥刚去世的那段日子,周瑜对他,竟还是很温柔的。
      他的悲伤无可言喻,但他的性情还沉浸在拥有孙策的习惯中,宁静而冲淡,温和而多思,坚韧而沉稳,世界对他们来说是美的,光亮的,宽阔的,也是有趣的。
      逐渐的,孙策在他的生命中走远了,于是,他的每一天都会比前一天更决绝更坚硬,仿佛要化身为整个江东,而在乱世之中,江东必须是坚不可摧的。

      当初,如果不是周瑜率先执君臣之礼以奉孙权,江东的大臣们还在为了谁来承继统领江东而明争暗斗,当他统领武将们拜倒在孙权脚下,发誓:“生死无悔,永固江东”时,孙权的心才定住。

      承继吴侯之位那一天,百官在殿外等候,孙权第一次穿上阿哥曾经穿过的衣服,宽厚沉重,冠冕前后邃延九旒玉藻,他站在殿上,久久没有起步。
      周瑜走到他身边,在宽袖之下,握住他的手,说了多年来唯一一句僭越之语:“主公,别慌。”
      而孙权很清楚的知道,他不是因为害怕。
      他只觉得周瑜握住他的地方,皮肤在烧,在烧!

      那段日子,周瑜几乎每天到吴侯府来,像给母亲请安一样探视吴国太,教导孙权各种为人主之事,他非常谦卑,毫无保留,也从未有居功自傲之态,孙权有时为了留他,故意准备许多问题,有时还岔开话题聊一些私事,周瑜总是奉陪。

      有一次,孙权问周瑜:“公瑾记不记得,当日你劝阿哥将传国玉玺送给袁术,以图脱身?”
      周瑜道:“是,伯符将军曾告诉我,主公年少时,曾断言这玉玺不是祥物。”
      孙权倾身向前道:“我是想着公瑾哥哥会怎么看,才这么说的。”
      周瑜非常难得地对他笑了笑:“主公谬赞了。”

      那一日恰逢初雪,檐下,细雪纷纷扬扬洒落,周瑜身披白裘,衬着他的脸,仿佛融化在雪地中一般。
      孙权想,不想放他回去。
      孙权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可他总无法自控地想:再往前走一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