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临阵脱逃 ...

  •    绯色之城
      第一章
      高良一生有两大理想,一是活着,二是幸福地活着。
      可是现在,高良正笔直地躺在大狱冰冷的石床上,床上只铺了一层干草,在北方的严冬里,大狱四面透风,吹得人生疼,他仅穿了一件单衣,身上盖着一床已经冻硬的布衾。
      他已经三天没进食了,手脚冻得已经没有知觉,连蜷缩身体取暖的力气都没有,可是肚子还在不停地叫嚣着。
      高良心里一横:这辈子恐怕也就这样了,奶奶的,饿死冻死随他娘的便吧。
      他知道,从小到大揍了他无数次的老姜这次是真的对他下了杀心。
      这事还得从几天前说起,高良今年已经满了十八,开了神智,按照律法,“凡男子年满十八,开了神智,四肢健全者,应当服五年徭役,不得例外”。
      在当今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全民皆兵已是常事,不管是贵族还是庶人 ,是多子还是独子,都得依律法办事。
      可是那些鬼焉人生性嗜血残暴,在战场上杀起人来就如同砍瓜切菜。服徭役摆明了就是到战场上去送死,多的是人有去无回。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些人为了逃避徭役,就悄悄地在招徭役期间去找人打断一条腿又或者折掉一只胳膊,更有甚者直接切掉几只手指,这样便不符合“四肢健全”的要求,就可以躲避徭役。
      于是呢,高良也苟同发小赵德全跑到胡屠夫家,打算断只手脚躲避这次徭役。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北风一个劲地吹,雪更是连着下了一整晚。高良出门时天还没有露鱼肚白,走在路上一步一个雪窟窿,步履艰难。
      等到高良寻到赵德全的身影时,胡屠夫家的院子早已经挤满了人。
      赵德全望着前面攒动的人群,瞪着高良抱怨道:“怎么这么慢,这下什么时候才轮到我们?要是被老姜发现不得被他打死。”
      高良瑟缩着紧了紧衣服,开口道:“你以为老姜手底下的卫兵是吃素的?这时候才最好遛,要想大摇大摆地出门还不被人发现,你当我会隐身还是遁地?”
      姜贲要是知道高良他们敢当逃兵,肯定免不了一顿打,所以两人盘算着断了手之后就逃出城去,一来躲老姜,二来还能清静修养,两全其美。
      赵德全还是有些惴惴不安:“你确定老姜现在已经睡死了?”
      高良拍着胸脯向他保证:“放心吧,掺了料的酒全进他的肚子了。我当时还怕林大夫给的蒙汗药药效不够,又多放了一包,保准他今天一觉能睡到大中午,等他发现,咱俩早逃出城了。”
      赵德全一脸贼笑着向他竖了个大拇指:“嘿嘿,真有你的。”
      “咱们就等着身体养好了再回来,到时候老姜气应该也消得差不多了,大不了就是再挨顿打嘛,但也总好过白白去战场上送死便宜那些鬼焉人。”
      “嗐,”赵德全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圣人常言‘生死大矣’,虽然此行违背人族大义非君子所为,但在生死面前,大义也只能靠后站站。”
      “得了吧你。”高良“啧”了一声,对他这副文绉绉的模样十分嫌弃。
      众人瑟瑟发抖地站在风雪中招摇,终于等到了胡屠夫。
      只见一个五短身材,肤色黝黑,一脸络腮胡的中年壮汉在偌大的院子里摆了一张桌子,上面搭上了一块厚厚的案板,那是胡屠夫平时杀猪用的,连上面的血迹都没有擦干净,让人看了不禁不寒而栗。
      胡屠夫扯着沙哑的嗓子对众人喊道:“哪位好汉给我掌下灯?这黑灯瞎火的,要是不小心砍错了,我可负不了责啊。”
      “我来吧。”一个瘦小的人挤开人群,颤着手接下了胡屠夫手里的火把。
      “各位,咱们事先说好,折条腿七十文,一条胳膊六十文,要是断上一根手指一只手,九十文。”胡屠夫向众人明码标价,“要是没有异议就开始吧。哪位好汉愿意身先士卒啊?”
      众人心生胆怯,鸦雀无声,要不是不想到战场去送死,谁愿来受这罪?
      人群寂静了半响,最终是一个头大身子小的小伙率先站了出来,他颤声开口:“我...我...我先来,反正早晚都得断,我先来给大家开个头!”
      众人见他勇气可嘉,都齐声给他鼓掌。
      许是大伙的掌声给了小伙勇气,小伙心一横,抹了一把脸上的冷汗,然后重重把右手放在案板上,对屠夫开口:“来吧,段两根手指!”
      此言一出,人群议论纷纷:
      “一上来就断手指啊?太狠了。”
      “我就打算折条腿,再大不了,加条胳膊。”
      “就是嘛,折了只要养几天就好了,这断了可就接不回来了。”
      有人好心劝导:“兄弟,这事没什么好逞能的,折条胳膊就算了。”
      也有趁机闹事的:“好样的,像个男人!”
      “啧啧,是个好汉。”
      胡屠夫也规劝道:“小伙子,这用来吃饭的家伙可得想好了,我胡屠夫杀猪干了大半辈子,只有本事砍,没本事接,这出了个好赖可别找我。”
      小伙其实心里也有些动摇,但是说出口的话再收回来是要被笑话死的,咬咬牙狠心道:“就两根手指!老子话都说出口了,不是没担当的种!”
      “成!”胡屠夫喝了一声,拿出个木邦子塞在小伙嘴里,随及又拿出杀猪刀,先在一旁的磨刀石上“嚯嚯”磨了两下,然后手起刀落, “咔”的一声,两根带着血,还热气腾腾手指伴随小伙痛苦而沉闷的哼声落到了桌子下。
      众人见状,都倒吸了口凉气,有一个彪形大汉还直接尿了裤子。
      小伙看着手上汩汩外流的血,两腿一蹬,径直昏死了过去。
      这时,林大夫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把昏死的小伙拖到了一旁,打开背上的医药箱给小伙包扎,只见医药箱旁边放着一块木牌,写着:接骨,三十文 包扎,二十文。
      高良见状,指着木牌对身旁的赵德全揶揄道:“嘿,看来找胡屠夫是找对了,这儿还是一条龙服务呢。”
      对方没有接话,高良一看,赵德全面色惨白,抿紧着嘴唇,身体抖得像个筛子,显然是被刚才的情景给唬住了。
      高良猛地一拍赵德全的后背,继续吓唬他:“这就怕啦?战场上见的血跟这点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鬼焉人张嘴往脖子上一咬,血可以直接喷两尺高。”一边说,高良还一边凑近往赵德全的脖子里吹冷气。
      赵德全被吓得一激灵,推开高良的脑袋,继续嘴硬道:“胡......胡说八道,谁......谁怕了,我就是今天衣裳穿少了,冷的厉害罢了。”说完还假意拢了拢衣襟。
      有了刚才那小伙一马当先,倒是给众人壮了壮胆子,都抱着早死早超生的心态都挤上前去。
      这时,高良身旁挤过来一个年轻的壮汉,与二人对视了一眼,高良打量着壮汉一身魁梧的肌肉,心里暗暗感叹:啧,这身板不去当兵真是可惜了。
      壮汉明显感受到了高良打量的目光,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讪讪开口道:“两位是为什么来啊?我是因为家中还有个年过八十的老母,我又是独子,还没娶老婆,要是离家当兵了,谁来替我伺候我娘啊?”说着,壮汉有些泪眼婆娑,高良忍不住向他投去同情的目光。
      这时,又有一个瘦子挤了上来,一脸为难地望着三人:“我是因为我那即将过门的媳妇,春和说了,我若是去当兵,她就吊死在房梁上,这要是丢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我还算什么男人嘛?”
      赵德全拍了拍瘦子的肩膀:“《诗经》有言‘愿言思伯,甘心疾首’,得妻如此,实在有幸,兄台你的福气在后头啊。”
      瘦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客气道:“哪里,哪里。”
      身后一个身材偏小的人叹了一口气,向众人倒苦水:“我上头有三个哥哥,全都死在战场上了,如今到了我,我虽也愿继承兄长遗志,可是家中只剩我这么一个儿子,不管怎么说我也得给我们老张家留个种,不然死了,也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另外四人闻言,向他竖起大拇指:“自古忠孝两难全,是个孝子。”
      然后三人又一齐望向高良和赵德全两人,问道:“那你们呢?”
      赵德全面露尴尬,他们俩既没有需要送终的八十老娘,也没有肝肠寸断的年轻姑娘,俩人都是孤儿,更遑论需要传宗接代了,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五人集体陷入了沉默。
      半响后,高良耸耸肩,坦然道:“惜命,怕死。”
      四人又再次陷入了沉默,断然没料到高良如此坦然,一点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编一下,
      赵德全只得嘿嘿干笑了两声来掩饰尴尬。
      那壮汉最先开口:“这......呃......嘿嘿......怕死嘛,很正常,哪个正常人不惜命嘛。”
      矮个子接话道:“就是就是,我看那些战场上的人都是阎罗在世。”
      瘦子也开口说道:“这人族跟鬼焉族打了快八百年了,死了多少人,英雄多的是,也就他们愿意傻傻地逞英雄。这年头,还是活着最重要呐。”
      高良连连点头,对瘦子的话极为赞同。
      随着院子里此起彼伏的哀鸣声,天也逐渐亮了起来,等天大亮时才终于轮到高良两人。
      到了跟前,赵德全眼见案板上受冷凝固的血迹,鼻腔里涌进阵阵腥味,顿时觉得双腿发软,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不由得捂嘴直犯干呕。
      胡屠夫把刚才沾了前人血迹的刀放在脚边水桶里简单清洗了一下,然后举着刀望向赵德全,道:“这位兄弟,你要是忌讳血,也可以折条胳膊,折条腿的话我也是可以做到的。”
      说完他又放下了手中的砍猪刀,换成了旁边的榔头,举着颠了颠,冲赵德全道:“这总成吧,信我老胡杀猪多年的技术,这一榔头下去,断骨不见血,保你一下子养四五个月。”
      赵德全望着那把榔头,脸又白了三分。
      见状,胡屠夫摆摆手,不耐烦地开口:“兄弟,挡路不挡财啊,你要是没这胆量就下一个,后边人等着呢。”
      赵德全面露难色踌躇不已,高良把手搭在赵德全的肩膀上,安慰道:“没事儿老赵,我来吧,让你兄弟我先给你壮壮胆儿!”
      说罢,高良挽起手腕,又举起手稍稍犹豫了一番,最后把右手举到胡屠夫面前:“断得干净利落些,最好是能让我养个大半年。”
      胡屠夫连拍胸脯,信誓旦旦:“小问题,包在我身上。”说罢,呸呸往手上吐了两口唾沫,然后把榔头高高举起,蓄势待发。
      高良背过脸去,咬紧牙关,心拧成了一团。
      这时,不知身后人群怎么骚动起来,可是现在高良的大脑一片空白,嗡嗡作响,就连离他最近的赵德全动着嘴皮在说些什么他也没听清。
      他紧闭上双眼,心里只等着胡屠夫的榔头快点落下来。
      结果,吃痛的不是他的胳膊,而是他的耳朵,高良猛然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姜贲那张暴怒的脸。
      “行啊,你小子,竟敢在我酒水里下药偷偷跑到这来,你看老子这次怎么收拾你。”姜贲拧着高良的耳朵,众人也很识趣地给他让出了一条路。
      高良耳朵吃痛,嘴里哀叫连连,眼睛又一边在人群里梭巡,寻找赵德全。
      这时,泽若上前来报:“将军,没找到赵德全,许是溜走了。”
      高良绝望地闭上双眼,心里暗暗骂道:没义气的东西!
      姜贲冷笑了一声:“跑得过初一,还跑得了十五?把府里的人都派出去找,搜罗到了,跟这家伙,两个混账一起打。”
      然后又转过身去,对着一脸懵的胡屠夫恶狠狠地说道:“还有这玩意,被抓多少次了,竟还敢在老子的地盘上顶风作案,给我绑起来,这次要好好给他个教训!”
      闻言,胡屠夫被吓得身体一抖赶紧扔掉手里的作案工具,扑通一声跪下来,对着姜贲连连磕头声泪俱下:“大将军,我这次是真的不敢再犯了,您是知道的,今年行情不好,我连过冬的饭钱都还没铮齐呢,这让我们家五口人可怎么活啊?”
      院子里的众人没有一个敢开口求情,在招徭役期间自残本就是重罪,大家都自顾不暇,就怕一不小心惹姜将军不快,被捉到大狱里把十八大刑罚都尝一遍,皮开肉绽半身不遂那都是手下留情,恐怕是小命儿都得交代在那里。
      泽若走上前去,抬起长腿一脚揣在胡屠夫的心口,冷哼一声道:“去年你不是说你跟你九十岁的寡母相依为命吗?今年你家怎么又多了三个?你这是把你家母猪窜的崽也算上了?”
      胡屠夫磕头如捣蒜,连连求饶:“哎呦,小爷,您就当我是个屁,高抬贵手放了我吧。”
      泽若一把拎起胡屠夫的衣襟,不留情面地开口:“没用的混账东西,蹲大狱去吧。”
      一句“没用的东西”不仅仅是在骂胡屠夫,这是把包括高良在内,在场所有同他一样的人都骂了进去。众人也都听了进去,却噤声不敢言。
      高良的耳朵本来就因为天气太冷长了冻疮,伤口还没愈合呢,现在被姜贲揪在手里,疼的他龇牙咧嘴,又听见泽若数落人的话,竟也发起了脾气,一把推开了姜贲,以一副赴死的表情冲姜贲喊道:“我就是怕死怎么了,你就算是真要打我,老子也绝对挺着胸膛站着让你揍个够。”
      姜贲气得怒目圆睁抬退一脚蹬在了高良的屁股上,虽然他瘸了一条腿,但好歹在前线混了大半辈子,这一脚力道可不小,直接把高良踹趴下了。
      姜贲冷眼瞥他:“你不是说要挺着胸膛站着让我揍个够吗?来,站起来。看你这身板经得起老子几脚,踹不死你老子名字倒着念。”
      高良趴在地上,左脸紧贴冰冷的地面,他想挪动膝盖发力,结果一动,自己的右半边屁股像是被烈火炙烤一般火辣辣的疼,他又想用手肘撑起身体,结果一动就扯到了屁股,疼痛感再次袭来。最后高良放弃了挣扎,索性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装死。
      看着地上那小子没出息的样子,姜贲气不打一处来,骂道:老子白给你喂了这么多年的饭,全喂到狗肚子里去了,敢当逃兵,老子再怎么着都丢不起这个人。还敢伙同薏苡往我酒里下蒙汗药,就这点儿伎俩,老子当兵那些年见得多了。”
      高良闻言也不再装死,猛地抬起头,急忙辩护道:“薏苡呢?你别揍她,这都是我和老赵两人的主意,是我们逼她干的!”
      “没揍她,但也不能放过,先给我关三天禁闭再说。”姜贲又蹲下来,对着高良后脑勺就是一巴掌,愤愤骂道:“你这狗日没良心的,让薏苡往酒里放两包蒙汗药,你是想弄死我?!”
      “我可没有,我哪敢啊?你不要冤枉我,更......更何况你这不也活得好好的嘛。”高良急忙为自己辩解。
      姜贲冷笑一声,抽出腰带反手绑住高良的双手,然后拎起来扛在肩上,又啪的一声给了踹肿的屁股一巴掌,高良随及发出一声凄烈的惨叫。
      “一个个都贪生怕死想窝居在后方享福,可别忘了,如果要是没有在前线与鬼焉族拼命的战士,你们早晚得是鬼焉人口中的食物。” 这句话是说给高良听的,也是说给在场所有人听的。说罢,姜贲就扛着人离开了。
      泽若拎着被五花大绑的胡屠夫,冷眼将院子里的人扫了一番,嘲道:“孬种。”
      待两人离开后,沉默了许久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开口问道:“那我们还要继续吗?”

      (作者有话说:这篇小说中“鬼焉族”的设定出自《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记载,西岭有鬼焉,形同人,目赤而生獠牙,昼伏夜出好食人血,食之延年益寿。文中部分情节与真实历史相近,但切忌本篇小说是架空的,千万别当真。另外我非常欢迎大家对这本书多多讨论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