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莫静好的故事(三) ...

  •   莫静好云淡风轻,在她身上已全然看不到曾经明艳少女的影子。孟如珂从随身的包里掏出几颗糖来,递给莫静好:“这是我们这边世界的糖,很甜,吃完再说吧。”

      九岁这年,莫静好读着那些束缚女子的“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文字心神震荡,这些历代被奉为女子言行圣经的“金科玉律”,说的却是女子只能是男子的附庸,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而不是她自己。

      莫静好的思想在这年也产生了极大的转变,她的想法从“成为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变成“成为天下女子的表率,为女子挣出一条道路。”

      她开始与她最尊敬的父亲长达一年的抗争。

      她忤逆她的父亲,赶走教养嬷嬷,打伤监视她的府兵,去往闹事街头、山野乡村,免费教女孩儿们读书认字,舞刀弄枪。

      当时的她认为,只要女子读书认字,有了强大的体魄,便能摆脱成为他人附庸的命运。

      与父亲的斗争闹得极大,最终入了魏帝的耳,事情因此出现了转机。

      “阿好啊,朕了解你父亲,他疼你爱你,即便身居高位,也未做出违抗军规法纪为你提供便利之事,可见你父亲是个能将能臣。女子不能参军,是朕定下的规矩,你莫要怨恨你父亲。”

      “听闻你武艺超强,又有军事才华,朕出三关,你若能闯过两关,便允你参军,如何?若不能,你便听从你父亲的安排,莫要伤了家庭和气。”

      第一关是军事策略,她与魏帝沙盘演练,她胜;

      第二关比试弓箭,她与素有“百步穿杨”的魏国名将比试,以一环之差丢失一局。

      第三关比试枪法,与她对抗的是有十年功底的十八岁青年。

      面对她眼神中不公平的控诉,魏帝道:“阿好啊,战场上刀剑无眼,无人会提前知晓敌人是老是少,是强是弱。这次比试虽有失公允,但考察的是你,也算是模拟战场。”

      她心知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只得咬牙应下。枪法是她的强项,对方虽是比她大了八岁,但事情尚未定局,就还会有转机。

      在京郊的训练场,她与对方各自执枪上马。她先是试探性地与对方过了几招,心中已有了数。

      那个大她八岁的青年,许是看她是个女子,年纪又小,生出了轻敌之心,过招时每每只想一招致命,并不注重兵法策略。

      她多次利用身形娇小的优势,敏捷地躲过对方的攻击,而后趁对方分神之际,一抢抵住对方要害。

      这一关,她胜!

      这一年,她十岁。

      她获得了一个进京郊大营的机会。

      明面上她是魏帝亲点的总指挥史副将,实质上她在军京郊大营毫无话语权,总指挥史走到哪儿便带她到哪儿,行的是对她监视之举。

      后来她才知道,她练武看兵书的行为在魏帝眼里不过小孩子吵闹,但是给女子教学乱了民心,魏帝设套使她入局,只为让她放弃。

      京郊大营纪律严明,轻易不得外出,初时她处于极度兴奋之中,也如魏帝所想,将教育女子读书武艺之事抛在脑后。

      她十岁进的京郊大营,一直到十三岁,这三年的她不仅身高窜了个头,思想行为也成长许多。

      在京郊大营,她是总指挥史副将,是车骑大将军家的千金,若非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无人敢抗衡于她。加之女子的身份,他人对她有一种轻视感,认为她翻不出什么大浪来感。经过之前第三关的比试,她深知,别人对她的轻视,也是她的机会。

      在总指挥使身边,她具象化地看到了如何操练士兵,如何笼络人心,这是兵书无法教她的东西。

      京郊大营还有一个优点,便是可以随时找到与她比武之人,这些人不是京都耍花枪的公子哥,有着真刀真枪的实力,与他们比试,使她武艺进步神速,她也收获了一波至交好友。

      魏国十三年,魏国内外动荡四起,南有洪涝,北有旱灾,内有前朝遗民起兵造反,外有异族大肆入侵,魏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魏国才建立十三年,实力远远不足,边境战事告急,已然到了需要京都卫兵支援的地步。

      京郊大营兵力总共三万,魏帝下令急遣一万人前往北疆。

      莫静好趁机混在那一万人之中,待魏帝和她父亲知悉,业已晚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