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调兵 ...

  •   李允昭尴尬道:“妈妈别多想,我是怕一次不成,那贼人再来寻仇。”

      莫娘:“最近遇上桩麻烦事儿,有些时日没接生意了,这回一定让兄弟们铆足了劲儿给您办妥。”

      李允昭:“那就全仰仗妈妈了。哦,对了,是何人敢找您的麻烦?”

      莫娘凌厉地看向他,随即又阴森地笑了:“公子还是少知道的好”。

      李允昭做出胆寒的样子陪笑道: “好……好……”
      他以不敢行夜路为由,要求今晚在群芳阁住下,等明日天亮再回客栈,莫娘不疑有他。

      过了许久,仍不见李允昭归来,煦风焦躁地在屋里踱步,他一度猜测莫娘已经起疑,恐对王爷不利,就快要按捺不住带人围了这青楼!

      煦风犹豫不决之际,李允昭终于推门而入,他在桌前坐下,一改方才的怯懦,扶额思索片刻后冲煦风招手,煦风俯身侧耳听他低语。

      两道身影趁着夜色翻墙潜入了群芳阁的后院。

      李允昭的直觉告诉他,谋害陛下的证据一定被莫娘藏在这毒蝎堂里。
      他和煦风伏在屋檐,一间一间地掀开瓦片查看室内情形——卧室、械库、书房,最有可能的地方是书房!

      里面没人,李允昭和煦风回到地面,直接从正门进去。书房并不大,他们很快把暗格、抽屉和书架都翻了一遍,却没有任何发现。

      难道有密室?李允昭猜测。

      他环顾四周,目光停在书架旁的一幅山水图上,李允昭退后两步从远处观摩,竟从画中看出一位身着异服冠冕的老者。
      画中老人眼窝深邃,山峰阴影下的面容棱角分明,显然不是中原人!

      李允昭突然想到初见莫娘时,她那颇有异域风情的眉眼,与画中老者竟有些相似,这件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煦风见王爷神情凝重地盯着墙上的画,难道是有什么玄机?他上前摘下画,墙上赫然露出一块凸起的砖石,煦风按下砖石,一旁的书架隆隆地移开,是一道暗门。

      煦风自腰间取出火折,先后与李允昭进入狭窄的密道,十步内出现一间宽阔的暗室。这里有金银财宝数箱,一个摆满瓶瓶罐罐的木架十分显眼,李允昭上前查看,瓶身上的字竟然是诃陵文。

      看来莫娘不是汉人,恐怕连名字也是假的,李允昭只认识几句诃陵文,判断这些瓶子里装的是莫娘用来控制杀手的毒药。

      旁边有张摆放笔墨纸砚的桌子,李允昭打开桌子上的抽屉,发现一枚蝎尾印章,印章下面是一摞信封,李允昭拿起最上面的信封,是今天他与莫娘签的那张字据。

      李允昭接着打开第二封:
      腊月二十,殡帝日,皇陵三十里,杀太子,事成后,金万两。
      ——邱邵

      李允昭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丞相孙同的门生,苏州松陵县的知县。

      为免被莫娘发现,李允昭只拿走了这封邱邵所写的信,又折了一张白纸塞进信封,归回原处。
      往里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到达密道的另一端,一段阶梯通向上方,出口应该是地面,他们不知外面是什么情况,不敢贸然出去。

      密道里藏着财物以及至关重要的东西,如果他是莫娘,一定不会让第二个人知晓密道的存在,想到这里,李允昭猜测外面不会有别人,伸手按向墙上的石块,同时煦风拔剑戒备。
      出口在他们头顶上方打开,这是一间没人住的卧房,二人纵身跃上屋檐,向远处望去,此处竟是离群芳阁不远的广盛镖局。

      难怪毒蝎堂里并没几个人,原来全在这里,镖局里的并不是镖师,而是莫娘豢养的死士。

      两人不敢逗留,悄悄原路返回。

      等到东方欲晓,次日卯时,李允昭和煦风才从群芳阁的厢房里出来。
      一名丫鬟路过,李允昭将她拦住,轻佻说道:“替我转达莫妈妈,多谢昨晚收留。”丫鬟娇羞称是。

      回到住处,李允昭先让煦风派人盯着群芳阁和广盛镖局,若有异动立刻来报。

      李明烨一夜没有阖眼,早已等候多时,先是默默打量了李允昭一圈,确认他没受其他伤,才问:“如何?”

      “一会儿再同你解释!”李允昭到案前抚袖疾书,传来一名近卫,命令道,“将本王的亲笔书信和玉佩交与苏州知府冯筠,要快!一刻都不能耽搁!”

      近卫领命而去。

      安排好了一切,李允昭才将昨夜之事细细与李明烨讲来,他取出邱邵勾结毒蝎堂的书信,李明烨看后紧紧握拳,面上带了怒色,虽早就料到今日,但一想到这些人害他母亲丧命,还是悲愤难平。

      “陛下宽心,有了这一纸凭证,问罪孙同一党指日可待,也可告慰太后娘娘在天之灵。”李允昭声如远山,“臣已经写信给冯筠,让他调两千州军前来支援,若无意外,两日内就能抵达。”

      李明烨视线移到他清俊的脸上,李允昭的眼底和嘴角仿佛有温润的玉光流动,只是他带伤奔波了一夜,难免有些憔悴。

      “皇叔累了一天,先休息吧。”

      “好,陛下也去补补觉。”李允昭看他眼下乌青,定是没怎么睡。

      “嗯。”

      苏州府衙

      这日冯筠闲来无事,在后堂品茗,忽闻衙差来报,有个自称是信王亲卫的人求见知府大人,还说有信王亲笔和贴身玉佩要交于冯大人。

      冯筠想,这人一定在扯淡,信王远在山西巡盐,怎么会派人跑到苏州来找他?又听见有什么“书信”、“玉佩”的,新帝登基,太后遇害,时值多事之秋,他不得不谨慎为妙,还是将人请了进来。

      来人呈上玉佩与信件,冯筠拿起玉佩仔细端详,白玉色泽清莹秀彻,正面刻有瑞兽盘云纹,冯筠再看反面,一个“信”字威严神武地浮在玉上。

      这不就是那小王爷的玉佩!三年前他还在京中为官,曾与信王打过许多照面,虽谈不上是忘年知己,却也称得上志同道合。

      “见此佩,如信王殿下亲临!”冯筠高举玉佩在手,其余府吏官差跪地叩拜。

      随后冯筠拆开信来,略略读完之后险些惊厥过去,还好被身后的官吏扶住。冯筠缓了缓说:“速速点兵两千,随本官去松陵县!”

      冯筠匆匆写下文书,加盖官印,火漆封缄,派人快马从苏州府衙出发,白日鸣铃,夜间举火,在官道上奔驰,昼夜兼程地赶往南境,文书上的内容只有八字:严加防御,戒备诃陵。

      按照李允昭信中的计划,冯筠会先去松陵县衙亲自将邱邵收押,同时派人包围广盛镖局和群芳阁,并且传令给南境边军。

      派去传信的近卫交回玉佩复命,道苏州军已经在五里外,不出一个时辰就能抵达,李允昭想,是时候了。

      他将二十近卫全数传来,当着众人的面朝李明烨单膝跪下:“陛下,苏州军已在城外,臣与煦风前去支援,其余人留下保护陛下,事后臣再来与陛下会和。”

      如今已经没有必要再隐瞒陛下身份。

      众侍卫随即也朝李明烨行礼。除了煦风,其他人并不知这位小兄弟就是当朝陛下,这几日他与王爷举止亲密几乎形影不离,甚至还有人暗自揣测他是王爷的爱宠。

      李明烨双手将他扶起,道:“皇叔请起,皇叔何不也在此等候,何必以身犯险?”

      “陛下忘了,毒蝎堂里的密道只有臣和煦风知道,臣和煦风分头行动,以防莫娘借密道窜逃。”

      “朕也要去,朕要亲眼看着贼首被缉拿!”他实在不想一直被皇叔护在身后,好像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有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陛下不要意气用事,刀剑无眼,贼子狠辣,恐伤了陛下。”李允昭严肃说道。

      “朕想随皇叔去见见风浪,不饱经世故如何成一代明君,皇叔说是吗?”李明烨精神振奋,豪迈地说到,少年人大抵都是这般意气风发。

      是什么是!李允昭心说,他以为是去玩吗?

      煦风:“陛下既有如此壮志,王爷何不依陛下所言。”于是引来李允昭一记眼刀,煦风惶惶低头。

      李允昭犹豫再三后才松口,“好吧,只此一次。”这个节骨眼儿上把陛下带在身边确实更心安些。

      “嗯!”李明烨恳切点头,心想他下次还敢。

      李允昭和李明烨带人来到群芳阁,煦风则去了临街的广盛镖局。

      苏州军已经围了群芳阁,正准备冲进去,领兵的是苏州府的都监,与知府冯筠一样,同为朝廷外放官员,因此认识李允昭和李明烨。

      他见新帝与信王轻装简从而来,匆匆下马跪迎,李允昭赶在他之前说:“事出紧急,不必多礼,毒蝎堂在后院,前院的姑娘们概不知情,不要伤及无辜,全力捉拿老鸨即可,她身份可疑,需得留下活口细细审问。”

      都监: “是!”

      李允昭将密道的具体位置告诉了他们,随着都监一声令下,士兵们涌入群芳阁,里面女子的尖叫声一片。

      许久,莫娘和十几名杀手被押着出来。

      一名将士说道: “禀都监大人,这些人皆是在后院的毒蝎堂所抓获,这名女子身手极高,打伤了我们十几名兄弟,在密道里被发现时,正欲燃烛烧毁一堆信件,幸好末将们及时阻止,里面东西都已被悉数查抄,只等大人下令如何处置。”

      都监弯腰请示李允昭。

      “这些都是物证,好好留着,来日与犯人一同押送回京。”李允昭说道。

      将士:“是!”

      莫娘经过一番打斗,钗斜髻松,此时被两人压着胳膊跪在地上,不负往日的风采。

      “邱邵呢?我要见邱邵!”她振振有词,在人群里寻找着邱邵的身影,却意外地看到了众人中央的李允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