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救人 ...

  •   我的女孩,我可以感受到你的快乐、骄傲。我也很替你快乐、骄傲,但是我更担心你的安危。愿你平安顺遂。———陈屿诚。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屿诚都在忙指导学生参加建模比赛的事,每天都很晚才回家。

      宁沐则是继续练科二,有时学科二后去B大图书馆学习顺便等陈屿诚,有时直接回家。

      周二的下午三点多,宁沐走在人行道上回顾今天学习的侧方停车学习,忽然间看到前方围了一群人,宁沐迅速上前。

      一个身高大约1.6米的女生倒在路上,周围的人踟蹰不前,有的甚至在拍照,但是没一人上前。

      宁沐没有继续思考,直接挤进人群,大声喊,“请问有没有医生?”喊了两三次后都没有人站出来。宁沐之前工作的时候学校刚好组织过全体教师参加心肺复苏的学习和AED的使用。

      目前这情况,没人上前,如果心博骤停,黄金抢救也就四分钟,救护车平均到达现场的时间是20分钟,这个时间差很重要。

      加上自考本科和读研时都有学习学前儿童卫生学,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宁沐还是知道的。

      时间就是生命,宁沐目视周围环境的安全后,双膝与肩同宽跪在患者左侧,轻轻拍打女生的肩膀,之后分别在女生的双耳说,“喂喂喂,你怎么了?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为了防止遇到特殊人,例如有一只耳朵失聪的情况,所以需要在两边的耳朵确认对方是否有意识。

      患者仍然没有任何反应。

      宁沐迅速触摸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同时弯下身子,侧身观察患者的胸膛是否有起伏。在心里默认1001到1006的时候都没发现患者胸膛有起伏现状。

      宁沐立刻指定一个身穿休闲衣服的年轻人帮忙拨打120后并让他打完电话告诉自己。

      老师曾经讲过,在遇到需要让人帮忙拨打120的时候,要指定一个人,不能对着人群说请你帮我拨打120.

      如果没有指定一个人,会出现每个人都以为其他人会拨打最终没有一个人拨打120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多个人拨打120的情况。

      所以宁沐将目光锁定一个酷似大学生的年轻人,大学生年轻,接受的信息也比较新,最主要是一般都比较有热心肠。

      接下来宁沐再选择站在这个年轻人身边的另外一个年轻人,估计是刚刚帮忙拨打120的同伴,让他帮忙取AED,“请穿一套白色篮球服的男生帮忙取AED,”想起对方未必知道去哪里取AED,宁沐补充道,“你可以用微信小程序搜索AED导航,看看最近哪里有AED。”

      宁沐说完后,看着围观人群越来越多,继续说,“现场有会救护的吗?有的话请跟我一起来操作。”

      宁沐不管在工作还是在读研期间,都有用模型模拟,但是都被老师说力气太小,按压不到位。

      按压深度一般需要胸部下陷5到6厘米深,也就是身份证的宽度。

      按压过浅,不能对胸廓形成有效的挤压,心脏输出量会明显减少,不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按压过深,则可能造成患者心脏、肋骨、胸骨的损伤,导致二次创伤的发生。所以她需要现场人员的帮忙。可惜说完话后仍然没有一个人回应。
      宁沐只好继续将手掌放在患者两□□连线中点,掌根重叠,掌心翘起。

      同时身体前倾,胳膊伸直与患者身体呈垂直角度,用上半身的力量向下按压。

      边按压边数,01、02、03、04等数到30的时候,宁沐检查患者口腔是否有异物,在没发现患者口腔有异物的情况下,准备进行人工呼吸时,那个身穿篮球服的男生已经拿回AED了,宁沐迅速开盖。

      宁沐将患者的衣服揭开,听语音提示拿起一片电极片撕开电极片膜,按照之前记下的口诀右上左下贴到患者的胸部,拿着AED的男生已经拿起另外一片帮忙贴上了。

      两人一人一片贴好后,AED自动分析心率,两人张开双臂,很默契地大声说,“请不要触碰患者。”

      这时候语音提示患者需要除颤,两人再次张开双臂,异口同声道,“请不要触碰患者。”

      两人语音刚落,黄色按钮开始闪烁,男生伸手按了按键。语音提示放电成功,可以接触患者,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宁沐继续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当按压30下后,宁沐一只手的手肘撑地抬起患者的下巴至与地垂直时,运动服男生将人工呼吸膜从袋子里撕开,放在患者的嘴巴上,宁沐向他传递感谢的眼神后,另外一只手快速捏着患者的鼻子,嘴唇包含嘴唇,做两次人工呼吸。

      接下来由篮球服男生进行心肺复苏,宁沐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结合AED,每4组一次确定患者有无呼吸和意识。直到救护车来了。

      两人一起跟上救护车,之后经过一番抢救,患者终于确认无事,宁沐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落下来了。

      在开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宁沐满脑子都是时间就是生命,等到救护车来了,把患者交给医生后,她才开始害怕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操作有误导致患者二次创伤,严重时甚至失去生命。幸好手术结果是成功的。

      患者家属对宁沐两人再三感谢后仍然要求等孩子林妤诗好了要她当面道谢,请他们两人吃饭,两人推脱不了之后加了林诗妤妈妈唐丽的微信。

      “人工呼吸膜,谢谢了。”两人告别患者家属后准备离开,想起普通人不可能随身携带人工呼吸膜,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学生,“你是医学生吗?”宁沐问到。

      “不是。”猜到她对自己给她人工呼吸膜的事感到疑惑和好奇,男生撒了个谎,解释道,“取AED的时候刚好看到工作人员,顺便找他要的。”

      AED除颤仪一般和心肺复苏结合用,心肺复苏一般需要人工呼吸,所以这个理由很符合常理,宁沐也就没有怀疑。

      不过估计是因为疫情或其他因素,现在有新的政策表明不进行人工呼吸也可以。

      但是宁沐始终认为人工呼吸很重要,如果仅仅是因为男女性别、年龄因素这些原因的话,那生命面前无其他。但是在对他人实施急救的时候保护自己是前提。

      想到他能顺道拿人工呼吸膜,和帮忙做心肺复苏的专业度,真诚地夸奖道,“那你对急救知识掌握不少。”

      男生感觉再说下去,等会自己撒的谎估计圆不了,简简单单回了句,“从小耳濡目染。”

      见他不想多说,双方一直在等手术结果也还没互相认识,“我叫宁沐,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雷泽涛。”篮球服男生说道。

      两人刚好走到医院大门,宁沐告别道,“雷泽涛,很高兴认识你,之后见。”

      想到患者家属说之后要请他们吃饭,“之后见。”

      宁沐拿起手机,发现陈屿诚发了好多消息,宁沐看了后回复陈屿诚【你吃完饭了吗?我等会去B大找你,顺便和你说说我今天下午的经历。】
      医院离地铁口只有1公里,宁沐选择坐地铁到B大。

      建模比赛只有三天,现在处于赛前准备阶段。

      陈屿诚这次带的两支队伍都是大一学生,没有参加过,每个学生都异常兴奋且好学好问。

      目前他们已经完成组队,现阶段就是模型学习和看往年获奖的优秀论文。

      这几天陈屿诚晚下班的原因就是因为两支队伍的学生每天将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解决不了的集中在一起,到了晚上四点半后开始来办公室问他。每一次,他们都可以谈到六点多七点。

      宁沐等到快到B大的时候,陈屿诚才回她消息。

      两人约在离宁沐最近的食堂吃饭。接着两人一起散步回家。

      自从和宁沐再一起后,加上宁沐还没开始上班,陈屿诚很少开车来上班。

      如果宁沐早上练车的话,陈屿诚就自己开车来上班,晚上和宁沐步行回家。如果宁沐下午练车,那陈屿诚就早上和宁沐散步去学校,如果车刚好在停车场就开车回家,不然就散步回家。

      宁沐将今天救人的英勇事迹告诉了陈屿诚。
      陈屿诚的眼神温柔而骄傲,在心里想着我的女孩真棒,嘴上笑着说,“以后遇到突发情况,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本以为会听到表扬的,没想到听到的却是陈屿诚对自己的担忧。宁沐安抚到,“放心,我有确认现场环境的安全了。”

      为了让陈屿诚更放心自己,知道自己始终把保护自己放在第一位,“我做人工呼吸的时候有用人工呼吸膜。”

      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即使没有人工呼吸膜和其他安全保护措施,陈屿诚看得出宁沐也不会见死不救。

      陈屿诚瞬间停下脚步,将宁沐紧紧抱在怀里。

      宁沐在讲述的时候,陈屿诚可以感受到她骄傲、快乐,自己也替她骄傲,同时自己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无力感,他害怕失去宁沐。毕竟现在疫情刚放开几个月。

      幸好最后患者被抢救过来了,如果没抢救起来,先不说患者家属到时候会不会反咬一口?就算最后认定宁沐的抢救没有任何问题,宁沐会不会因此受到心理影响等等。毕竟这几年这种事情层出不穷。

      陈屿诚越想越担心,慢慢加大力度抱着宁沐。“我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员,以后遇到这些事第一时间能找专业人员就找,找不到一定要留下证据保护好自己。”

      听着陈屿诚认真地语气,感受到他抱她的力度也在加紧,宁沐拍了拍他的后背安抚,“知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救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