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努力 ...

  •   几个月下来,陈龙溪习惯了校园的生活,每天上课、图书馆、参加团体活动,然后和同学逛街,和舍友约饭等等。
      和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好,每天开开心心。
      学习上也游刃有余,虽然不是最优秀但绝对不是最差,别人是六十分万岁,陈龙溪则保持在八十分以上。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属于中间一类学生。
      学习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事业。几个舍友除了田甜甜在忙着恋爱外,其他人不是在忙着学习就是在忙着赚钱。

      陈龙溪的美容店生意越来越好,会员越来越多,周末想要预约美容也越来越难,很多老顾客都催促陈龙溪赶紧开分店。
      每次来做美容都要等,如果不是陈龙溪家的美容师手法好,美容产品过硬,效果明显,很多顾客都想要换一家店了。
      随着有钱人越来越多,街上的美容店也越来越多,规模大大小小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但有技术的美容师少之又少,店里产品质量有保证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即使每次都要等,即使价格相对更贵,大家也依然愿意相信陈龙溪的美容院,相信她家的质量,因为效果看得见,更因为效果有保质期。
      很多老顾客告诉陈龙溪,她家美容院什么都好,就是要等。
      催促的人太多,没办法,陈龙溪只能把开分店的计划提上日程。陈大牛立刻就踩着他的三轮车走街串巷地找合适的店铺,一连找了大半个月都没有遇到合适的。
      要么是位置不合适,要么是面积太小,要么是租金贵得吓人,只能继续找。
      路一德建议陈龙溪买地自己建,根据需要设计、装修,不需要受限于面积,也不用担心遇到恶心人的房东,不用担心房东无视合同十天半个月就要求提租......
      自己的地,自己的房子,自己能随心所欲地装修。
      思来想去,陈龙溪决定买地,建大型美容院。
      当然,陈龙溪手里的钱肯定不够,但路一德和赵成安还有宁远都说可以借钱给她,免息。陈大牛不找店面了,改成找地皮,但因为老实憨厚差点被人给骗了,幸好他身上也没有钱,不过还是被骗子恼羞成怒地打了一顿。
      虽然只是皮外伤,但陈龙溪很不高兴,和宁远一起把骗子找了出来,打一顿,报警。经过这件事,陈大牛也不敢出门找地皮了,他不怕被打,但他怕被人骗。
      陈龙溪只能把这件事拜托给宁远,毕竟,宁远的人脉关系比她更广,对羊城也比她更熟悉,没想到最先有消息的不是宁远的小弟,竟然是前任房东三婶。
      房东三婶的一个姐妹因为做生意失败急需资金周转,因此打算卖掉家里的一栋小楼,小楼的位置不错,正街,而且足够大。
      唯一的缺点是小楼很旧很老了,需要推到重建,在很多人看来还不如在郊外买地建,但陈龙溪看上了它的位置。
      东山,上辈子可是值几个小目标的拆迁费。
      陈龙溪决定找路一德借钱买下,然后推到,然后找设计师设计,重建。
      监工就交给了陈大牛,陈龙溪依然是一边学习一边赚钱。

      新的美容院在建中,陈龙溪就更加注重口碑推广,也开始招聘更多的美容师培训。现在,陈龙溪有事没事就去美容院看看,亲自给美容师做培训,还请来销售精英教他们如何推销美容卡、美容产品,顺便再推销精品店和外贸店的东西。
      只要推销成功就有高额的提成,美容院里的美容师一个月能拿好几千块的工资,其中大部分是提成。
      1993年的几千块绝对不是小数目,不少小美容师都笑称工作几年就能在羊城买房,成为羊城人。
      当然,工资的上涨速度肯定不如房价,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为了美容院的扩张,陈龙溪忙到飞起,白天上课,给美容师做培训,晚上还要写作业,写计划书......
      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有时间开展纯真的甜甜的爱恋?当然,甜甜的恋爱和钱相比,陈龙溪肯定会更喜欢钱。

      和陈龙溪一样喜欢钱的还有杨红。
      杨红也有自己的小事业,她本就热情,长袖善舞,擅交际,很快就找到了赚钱的小道道。杨红不仅在女生宿舍楼卖卫生巾,还在学校门口摆摊。小摊上不仅有卫生巾,还有一些小头花和她的家乡特产。
      开学不久,在听到陈龙溪说技术学校免费学习各种技能后,杨红就找陈龙溪借钱然后请假回了一趟家乡,把家里的大哥大姐小弟小妹统统带了出来,安排到技术学校去,白天上课学习,晚上兄弟姐妹几个就分散摆摊。
      有卖海鲜的,也有卖衣服的,还有卖盗版磁带的,也有卖海鲜粥、炒粉的,主打一个广撒网,总有一样赚钱的。
      杨家虽然穷,但兄弟姐妹几个齐心合力,所以日子过得也不错,比家乡很多人家要好,否则也没有钱支持杨红读书考大学。
      其实,杨家也重男轻女,但杨红和哥哥关系好,所以哥哥说服父母让她上学,也愿意去打工赚钱给杨红交学费。
      现在,杨红考上大学,见识广了,也知道了更多的赚钱方式,就带着兄弟姐妹们一起发家致富。
      他们父母在家乡收购海鲜海味,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则在羊城摆摊销售。杨红会来事,热情,刚开学就交了大群大群的朋友,不少同学、朋友都从她手里购买海鲜,自己吃或者寄回家乡或者送人。
      杨红还找会画画的同学设计了包装,然后找人定做包装盒,做礼盒销售。宁远就购买了不少海鲜礼盒送人,让杨红家靠着干海鲜赚了不少钱。
      杨红真的太擅长交际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她就认识了不少人,和很多人聊得来,拥有了不少的人脉关系,所以她家的干海鲜卖得特别好。
      陈大牛也买了不少,例如干鱿鱼、干虾、小鱼干、虾皮等等,用来煮粥,煮汤,味道鲜美。
      杨家的海鲜生意红红火火,陈龙溪很佩服,超级想和杨红合作。她搞研发,杨红负责管理和销售,一起把药妆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但她目前还没有组建研发团队的能力,只能幻想一下。

      田甜甜忙着莱乃,陈龙溪和杨红在忙着赚钱,李徵和吴春玲则忙着学习,努力学习,拼命学习。
      李徵和吴春玲在学校里努力了,又到田家跟着田七学□□之一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努力,在背各种药理,什么《本草纲目》、《中草药大全》等等,顺着背、倒着背,抽着背......
      陈龙溪不止一次的看到她们在排队打饭的时候背药理,顿时庆幸当初没有听田七的忽悠学中医当医生。
      陈龙溪感慨一句,幸好,老天保佑。
      要她像李徵这样学习,她绝对会去死一死,睁开眼睛就是背药理,闭上眼睛也是药理,做梦都是药理,这样的生活不死活着有什么意思?
      陈龙溪做不到的,但很佩服这样的人。

      忙忙碌碌,努努力力,一个学期过去了。
      放假了,快过年了。
      陈大牛和往年一样不打算回老家过年,下河村出来的小年轻们也不准备回去,不是不想家,而是路途太远,车费太贵。
      不回去,留在羊城过年,他们还能批发对联和小炮仗还有各种小玩具卖,例如吹彩色泡泡的小水枪在过年的时候就绝对受小孩子欢迎等等。

      既然不回去,那就要提前准备年礼寄回去。陈大牛和去年一样,寄了钱,寄了不少的好东西,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仅仅是给陈幺和梅花夫妻的衣服就买了好几套。
      在乡下冬天必须要厚实的棉衣,但陈大牛觉得棉衣有点压身,就买了时下流行且贵的羽绒服。对于父母,陈大牛一向大方,再说陈龙溪也建议他买贵买好的,一件好的羽绒服能穿好几年了,买了不亏。
      陈大牛咬咬牙给父母买了长款羽绒服,能保暖到脚裸。

      陈龙溪也让柳眉的朋友从国外给陈大牛买了两件羽绒服,陈大牛直说好,然后习惯性地问多少钱?
      陈龙溪头也不抬,随口而出,“一百五。”
      “这么便宜?”陈大牛惊讶,抓了抓羽绒服,“质量比我三百多买的要好很多。”陈大牛给自己买衣服可以是便宜的地摊货,但给年老的父母,他即使不挑贵的,也会选择相对好一些的。
      一件衣服三百多虽然贵了些,但质量好,穿着暖和,所以陈大牛即使犹豫但也买了,但没想到陈龙溪给他买的一百五的质量竟然比他三百多的要好很多很多。
      看着就不像一个档次的。
      陈龙溪买的更轻更软更暖,陈大牛顿时感觉自己买亏了,“国外的东西这么便宜吗?”
      “嗯。不算贵。”
      陈龙溪没有告诉陈大牛,一百五,不是?,而是$,真不便宜。但为了让陈大牛开开心心地过一个好年,陈龙溪就不打算说了。
      陈大牛给父母舍得,尽可能买好的,陈龙溪给老父亲也大方,也尽可能买好的,就是两件羽绒服放在一起,对比差距明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3章 努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