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第52章 选好任务 ...

  •   茶湘:“其实这个我一开始考虑过,但目前的对讲机普遍待机时间短,不利于我们长期行进需要。而且这次是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不介意分头行动。”
      李博:“如果真的要带对讲机,那就需要多准备很多电池,就会增加不少负重。光是养红外望远镜,就要很多电池呢。目前情况看,其实我们最缺的是食物,应该把所有不必要的负重换成食物。真需要分头行动的时候,也是我和茶湘来负责,我和她基本不会迷路。”
      红外望远镜是他们夜间很容易用到的工具,所以带不少电池养着它是很必要的。
      杨老三:“好吧,我没考虑到充电问题。”
      林方岳:“大的卫星地图还是准备一张,方便在上面勾画当时的地图。”
      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同意,就带着吧。
      现在的卫星地图与1400年前肯定是有差距的,但还是很具有参考价值的,所以地图这个事儿必须安排上。
      林方瑶问:“你们说,我们路上遇到老虎豺狼什么的,怎么办?”
      李博:“我们有铁锹可以用来防御,也能用铁锅等金属物品,敲击制造大的响声,可以起到吓唬它们的作用。还可以用我们的强光手电,照射它们的眼睛。捕蛇用的工具刘老二他会用,所以理论来说问题不大。在野外尽量不穿布鞋,容易被蛇虫咬,还硌脚;如果需要进村寨或者城镇,再换布鞋。”
      张华想到了洗澡问题,问:“我们是传送过去的时间是阳历三月,很冷啊,河水里不能洗澡,要不我们备些消毒湿纸巾?简单擦擦,当是洗澡了。”
      林方瑶答:“这个事情我和茶姐考虑过:代替洗澡的话,需要带大量湿纸巾,增加负重。所以我们想着,就拿毛巾,沾湿后擦洗,然后好好清洗毛巾。消毒湿纸巾不拿多,主要用来清洗伤口等。”
      刘老二:“要不再加个针线包吧?衣服破了缝一缝。”
      李博:“这个需要,简单针线活儿我还是可以的。”
      茶湘:“我也可以,而且我家里刚好有一个带剪刀顶针和线的针线盒,小巧方便,我来负责就是。”
      林方瑶也同意:“对啊,有剪刀还方便简单理个发,要不刘海太长不方便。你们男生的头发么……我也不是不可以帮你们凑合弄弄。”
      杨老三问:“要不要带无人机?可以追踪水源,还能远程监控战场。”
      茶湘:“不行,无人机声音不小,被人看到写进历史怎么办?我们不能改变历史。对讲机都不让带了,无人机就更算了吧。水源方面,我们优先沿着河流行进,远离水源的时候准备好储水,寻水时优先往山下寻找,问题应该不大。”
      林方岳:“而且我们不是要打印卫星地图做参考嘛?水源不会太难找。”
      张华:“那我们预计去‘参观’多长时间?”
      李博:“如果遇到不便处理的危险,马上用蓝宝儿逃命。如果一路顺风,最多几十天,就应该回来了,不能太久。”
      大家点头同意。
      张华摸着自己的眼镜,问:“我这现代的近视眼镜怎么办?靠帷帽遮?”
      刘老二说:“没事,汉代就已经有眼镜了,那时候一般叫琉璃。”
      刘老二问:“我们能不能去长安看一看啊?虽然公园620年的长安还没有被李世民建设得非常繁华,可是我还是挺好奇,想看看是什么样子。”
      茶湘:“我们的服饰相比真实的历史人物来说,还是太怪异了,面料都不一样。还有咱们背的装备,更是人家没见过的,在他们面前出现,很容易改变历史啊。反正我们应该尽量少接触人。况且我们没有那个年代的户籍,随意进城不安全,进都城更难上加难。”
      刘老二:“啊?那我们还准备布鞋干啥?要是一路都不进城,古装都没必要穿哦。”
      茶湘:“我们是不主动进城,但是难免路上遇到人,穿着古装方便点。万一路过村庄需要讨点水喝,反正衣物是必需品,既然肯定是要穿,不如穿古装。就算面料不一样,也比直接穿现代装的好。”
      别说刘老二了,其他人也觉得没能看一看李渊定都的长安城,都觉得可惜。但是大局为重,没有办法。
      林方岳:“咱们五个大老爷们儿,都是短发,在那个男人留长发的年代,我们会显得超级特殊的,能不见人就别见人了。”
      刘老二:“啊对,我记得短发在古代,一般是犯罪了的人才会留……我们确实不适合抛头露面。戴假发很不方便,让人碰掉了更解释不清。”
      茶湘:“所以我们平时要一直戴着帷帽,遮阳挡雨挡头发。”
      林方岳:“等等,如果我们真的遇到了古人,他们说的话势必是方言,而我们说的是普通话,人家问我们是哪里的,咱个要怎么说?”
      行走的百科全书刘老二举起手来:“这个我知道!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是以承德话为主要基础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普通话最接近古代承德话。我查过唐朝初期的地图,承德和北京这一代归为‘河北道’。晓得不?那个时候不叫‘省’,是叫‘道’。所以,遇到人时,我们就可以说是从河北道过来经商的。”
      张华:“我记得直播挖掘八星堆的时候,有弹幕说是普通话暴露了那个假古代人的,那他们说的岂不是不对?等于没考虑到对方是河北道的人啊。”
      刘老二:“普通话只是接近承德方言,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但是发音同方言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就比如,播音人员说话和老北京人说话,听起来是区别很大的。那天那个假古人说的话,明显是字正腔圆背了台词的,一听就不对。”
      张华:“原来如此,那想想我们还缺哪样。”
      好像物品已经很全了,于是讨论下一个问题。
      他们搜集了些620年事件,大家拿出这些进行对比,看看参观哪个最合适。最终,7人拍板定了,要去观察这件事:

      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带兵三万,出兵讨伐山西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时,据说有一晋州百姓吉善行,在浮山县羊角山见一老叟乘白马,对吉善行说“为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年。”这位白马老叟据说就是太上老君。
      唐高祖李渊听信了吉善行的报告,便在羊角山立庙祭祀宗祖老君,改浮山县名为神山县。此后李唐王室与老子李耳的祖孙关系正式确定,各地相继修建老子庙,李渊多次前去拜谒老子,以示崇敬。

      原本他们想按照历史,去看李世民攻打刘武周的经典战役,顺便围观李世民和李淳风什么样子。可是这样接近战局,他们太容易送命。虽然有危险的任务更加刺激,但是思来想去,命最重要,还是围观道士更保险。要是一不小心,改了一丢丢的历史,蝴蝶效应一扑腾,他们回不来现代,怎么办?
      刘老二:“我特意问了一些信道教的人,他们说确实有这个传说。有不少道观还专门写了太上老君的这个故事。”
      张华:“这个我有印象,去过的一个公园的道观里有记载。”
      杨老三:“虽然太上老君不一定是真的,但是这件事应该是有的,我们就在羊角山守着怎么样?找个望远镜方便观察的高地,守株待兔。”
      李博:“这个是农历几月的事情?我们穿越过去,时间赶得上吗?”
      刘老二头疼道:“就因为是传说,所以时间很尴尬,有说农历二月,有说五月的。还有这个吉善行,有说是樵夫,有说的道士,我也不知道他具体是干什么的。毕竟这么多年了,传说的事情传错再正常不过。”
      林方瑶:“哎,我们还真是没头苍蝇,瞎撞呢。如果能遇到这个事情最好,遇不到就当野外锻炼身体了,反正比围观人家打仗安全。”虽然林方瑶战力不低,但做事稳重不冒险。明明她是最想见李淳风的人,可是还是更加珍重自己的小命。
      杨老三疑惑地问:“咱们7个人中,博哥茶姐和瑶瑶的战斗力都非常可观,我们四个虽然菜,但也不算拿不动铁锹,真的不能远远围观吗?”
      茶湘摇头:“我们的战力,和人家那些天天体力锻炼的士兵比起来,那才是真的菜。人家的弓弩手也不是白吃饭的,说不定看到我们在山头远望,一箭就飞来了。运气再差一些,人家当我们是敌方探子,来个万箭齐发,用蓝宝儿逃都来不及。”
      杨老三一想还真觉得可怕:“那我们还是猥琐发育,远离人烟的好……”
      李博:“绝对不掺和人家打仗。我们最坏的情况,就是谁都没遇到,什么历史事件也没撞上。就当做休长假户外露营,我们也不亏。”
      茶湘:“这个太同意了!不像你们学生,我们很难有长假可以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第52章 选好任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