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 42 章 ...

  •   陵园内的日子,仍然日复一日地过着。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炎夏秋霜、绿叶转黄,不知不觉就是一年时光。
      娘娘们操心着柴米油盐、吃饱穿暖之事,凤兮帮着干活之余,坚持读书习武。

      龙意每隔一阵子,就会来一次。每次都带来一大食盒菜肴,还有各种上等吃穿用度之物。
      只要乌小将军来,陵园的生活就会大大改善,海添了不少其它乐趣。
      人活着得有盼头,再艰难的日子,也需满怀希望过下去。龙意就是娘娘们的盼头,也是凤兮的希望。

      这两年,不但咸余太夫人,就连花袭、秋烟两位娘娘也看出了,公主和小将军之间的感情,早不是孩童之间纯真相伴,而是豆蔻年华男女间的亲密爱恋。
      二人像碧绿的叶和鲜嫩的花,明亮纯净、夺人目光,只要一起出现在阳光下,其它一切瞬间失色。

      千秋国都城,高墙深宫内,庄严肃穆的礼苍殿朝堂上。
      锦鲤皇帝高坐御座,从他眉眼间的神色,还有身体姿态看,已初具一名王的威仪。
      这不仅得益于太后的调教,也有他经过历练后,对朝中纷纭复杂、波诡云谲形势的领悟。

      不过,锦鲤皇帝身后,那道薄薄的纱帘还是垂着。
      每次临朝,太后会在帘后端坐,目光满是警觉,仔细注视官员们的每一个小动作。那怕殿上吹过一道最轻的风,也逃不过太后的敏锐的耳朵。
      太后又苍老了许多,即便满头金钗的光芒,也掩饰不了日渐增多的白发。她眼周和嘴角的皱纹如纵横沟壑,给面目增添了威严,却也显得更凶狠刻薄起来。

      绿萝陪站在太后身边,文武官员冗长无聊的辩论、激烈的争吵、剑拔弩张的对峙,都无法让锦鲤皇帝打起精神来。
      他一如既往地沉默无言、心不在焉,仿佛自己不是坐在朝堂上,而是深山空谷中。

      乌老太师一直老病缠身,太后和陛下特许,准他不来上朝,以示体恤前朝老臣。南宫相也因年老体衰,请辞在家休养,甚少进宫。
      少了两位元老的压制与调和,每次朝会议事时,更加混乱不堪。

      那些无关紧要,众臣子又意见不一的事务,最终仍需陛下圣裁。锦鲤皇帝不管事,太后只好亲自上阵拿主意。
      若逢上大事,太后就私下召见季卢尚书,还有新培植的一干心腹,为她出谋划策。

      时日久了,朝堂内外,“太后擅权““外戚干政“的传言,甚嚣尘上。
      太后和季卢尚书左右为难,可若不管,陛下必被文武官员挟制。他们只好在不招来非议的情况下,尽力而为罢了。

      怎奈那些“心腹”们,大多是一肚子坏水后的小人。他们给太后出主意时,趁机夹带私货,党同伐异、罗织陷害,还欺上瞒下、作威作福,搞得乌烟瘴气。
      如此,又引来旧有派系不满,让朝堂纷争更加剧烈。朝堂纲纪不张,自然上行下效,从都中到地方衙门,歪风盛行。

      过往,千南山中的皇家金矿是皇室私产,所得都用来供养宫中。国库收入依靠从宗亲、权贵的私矿上,还有世家大族的良田中,征收来的赋税。
      然而皇室势衰,众人都认为新皇、太后软弱可欺,不仅逃赖拖欠赋税,胆子肥些的,还打起了皇家金矿的主意,偷偷侵蚀占用。
      一向充盈的皇库和国库,竟然逐渐空虚。官员中也不乏忠诚有识之士,对现状忧心忡忡,可细究起来,却发现自身也多少牵涉其中,只能闭嘴自保。

      受害最深的,当属千秋国百姓。
      恶吏当道,土豪劣绅横行,地痞流氓放肆,又相互勾结,欺压乡邻、巧取豪夺。子民生计艰难,只能逃荒。
      实在活不下去,又逃不走的,或卖自己、或卖妻儿女,沦落为奴。

      千秋国内部不宁、民怨四起之时,外敌不免趁虚而入。
      巫灵国倒没啥动静,可其他远近邦国,像是嗅到了臭味的苍蝇,开始纵横乌合,隔三差五侵扰边境。

      太后经常焦头烂额,也没心思再过问陵园这边的事。
      内务府官员趁机克扣,虽然名册上每月照例列着份例开销,却常备私吞,全不顾娘娘们和公主的死活。
      就是偶尔送来一次,也少得可怜,还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虫吃鼠啃的破布头,实在没法儿用。

      龙意曾托人悄悄带话给乌太贵妃反应情况,太妃又禀告给太后。
      太后听说,觉得使了脸面,由不得勃然大怒,下令严查内务府中的腐蠹。
      可是,刑部官员还指着内务府孝敬呢,哪里舍得真查,不过敷衍应付了事。从此以后,陵园中娘娘们和公主的处境,更加恶劣了。

      庆幸的是,乌府是老世家,虽然清廉,也算家底雄厚。有了乌府接济,陵园这边才免了挨饿受冻。
      三位娘娘合计着,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陵园后山坡下,有一大片荒地,平时野鸡成群飞、野兔遍地走,不如开辟成庄稼地和菜园。
      “娘娘们要务农?”龙意咋一听说,觉得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堂堂千秋国,号称天下第一富邦,却养不起几位娘娘和公主。于是,他极力想劝退。
      然而,娘娘们主意已定,龙意拗不过,只好想办法,弄来耕作的农具和种子。

      自此,三位娘娘和凤兮,变成了陵园中的农人。
      耕作这种活计,对分不清韭菜与麦苗的娘娘们来说,自然不易。一番辛苦劳作,那些菜和庄稼是出苗了,却长得瘦弱稀疏,兼野猪、野兔一顿糟蹋,眼看难见收成。

      娘娘和公主在干农活儿,成了陵园的稀罕景致。
      护陵军的士兵们听说后,纷纷好奇围观。一些年长士兵,本就出身农家,见娘娘们和公主完全外行,就经常来指点帮忙。

      龙意也去外边,找老农取经,问了不少经验,回来说给娘娘们听。他还带人来,从后山砍下些木棍树枝,给田地加上围栏。
      就这样,蔬菜和庄稼的长势,日渐好了许多。

      三位娘娘和凤兮信心大增,去侍弄蔬菜和庄稼时,会换上特意缝制的农人装束,天天风吹日晒、挥汗如雨,脚上的草鞋和裤腿沾满泥土,手指和脸上变得粗糙。
      若不是在宫中养成的高贵从容气质仍在,她们简直成了村野农妇。

      龙意每次来,也会下地干活儿。他和公主一边并肩薅草捉虫,一边有说有笑。
      花袭和秋烟两位娘娘见了都说:“真像一对农家小两口儿!”
      这边俩人都装作没听见,实际上各自心中狂跳不已。

      龙意将脸凑到公主耳边,小声说道:“若是你未生在宫中,我亦非长在乌府。咱们只是野汉和村姑,会不会很有趣儿?”
      凤兮笑道:“确实有趣儿!”
      “那样的话,我便,我便…”龙意吞吞吐吐,脸红到了耳根。
      “你便怎么样?”凤兮问。
      “我便立刻央求祖父,上你家提亲,娶你为妻!”龙意道。

      凤兮正伸手揪住一丛杂草,刚想使力,又停了下来。
      她转头,看向龙意,眸光闪了闪,说道:“可我就是公主,你就是小将军。如此,你便不愿娶我?”
      “龙意,龙意不敢高攀!”龙意道。

      “哈哈哈!娶一个落难公主,怎算得上高攀?”凤兮道。
      “龙意心中,公主就是公主!如果有一天,龙意成了真正的将军,一定求娶公主!”龙意道。

      凤兮感激地看了龙意一眼,扭头沉默着,继续去薅杂草。

      吃过晚饭,龙意已经走了,凤兮坐在油灯下,就着如豆的灯火看书。
      咸余太夫人正缝补一件旧衣,月缕在一旁忙碌收拾杂务。花袭和秋烟两位娘娘,由于干活儿劳累,早早回房歇了。

      凤兮看着书,又想起白天龙意说的话,不由地仰起头,用手支着下巴,心神不定起来。
      她暗自思忖,自己和母妃被打发到陵园,名为守陵、实则幽禁,若无意外,此生怕要老死这里。
      而龙意,他还是从前那位风姿翩翩的将门世子,想来有不少都中权贵人家的女子,中意他罢。将来他必定得成亲,到了那时,他是否还记得旧日情谊,能想着来探看自己?

      若是有一日,母妃和花袭、秋烟娘娘,还有月缕,也都老去。在这荒郊野外孤苦伶仃,只余自己,又如何自处?
      想到此处,她不由地悲从中来,眼中泪珠滚滚落下,打湿了手上的书页。

      太夫人一抬头,看见公主突然哭泣,有些不知所措。从小到大,她可从未见过,女儿显露过忧伤脆弱的模样。
      月缕恰好走过来,看到母女俩的情形,小心问道:“公主有何伤心事?看给娘娘也吓着了呢。”

      凤兮听说,猛然惊醒过来,赶紧转头擦了把脸,又佯装笑容,上前抱住母妃,强自打趣调笑。
      太夫人放下衣物,伸手将公主揽进怀里,用手帮她拭去没擦净的泪痕,柔声道:“只怪母妃无能,堂堂公主却落魄成这样!”

      “不关母妃的事,女儿不过是在书中读到,前代公主告别都城远嫁和亲的旧事,一时感慨伤心罢了!”凤兮道。
      咸余太夫人仔细看着女儿的眼睛,问道:“你是不是想念乌小将军了?”

      “母妃说哪里的话!”
      凤兮的脸,腾地一下起了红晕,低下头说道:“龙意哥哥才离开陵园呢!即使他再也不来了,女儿也不想他。”

      “嘴硬!“咸余太夫人将自己的脸,向凤兮温热的脸蛋上贴了贴,说道:“女儿的心思,做母亲的怎能不明白?”
      凤兮撅了噘嘴,说道:“女儿的夙愿,就是一直在母妃身边,咱娘儿俩过平平静静的日子。“

      咸余太夫人眼角漾起细纹,目光中满含爱怜,佯装嗔怪道:“身为公主,你的志向太小了些。”
      “女儿的确有个志向,想当大将军,保卫千秋国的盛世太平!不过,这样就没办法陪伴母妃了。”凤兮遗憾地说道。

      咸余太夫人笑道:“不用你陪。以前在宫里,连你父王都说,你虽是个女儿家,却比很多男子,都强上百倍呢。你若能成为一名威风八面的女将军,你父皇在天有知,不知道会多高兴呢!”
      凤兮听了母妃的话,眸中顿时泛起熠熠光辉,仿佛暗淡的房间,都一下子被照亮了。

      咸余夫人沉思着,不如把与龙意的婚约之事,告诉女儿。转念一想,又觉得世事无常,此时说了,暂时不提也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