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季卢侍郎与皇后争执反目后的第三日,十几位文武官员元老人物,被一纸诏令,传至昌德殿正书房。

      太监传话,陛下正在午休,各位爱卿且先等待一会儿,稍安勿躁。
      一干或颤颤巍巍、或肥头大耳、或昏聩眼花的老臣子,坐着等候陛下醒来。

      这些老臣子们,心中还不知被陛下召来,所为何事。其实他们也无心思量,只看着面前坐着的数十年冤家对头,便已气血翻涌、双目泛光,想着如何撩拨攻击一番对方。
      若非这里是陛下书房,感情他们早就唇枪舌剑,甚至撸袖挥拳斗了起来。

      这间书房名叫“静思轩”,是锦炽帝身心疲惫时,用来避开朝堂纷扰、静心休息思索之处。
      屋内布置得极尽典雅,除皇宫所藏最珍贵的古籍善本外,还有不少精美书画、瓷器、玉器等古董。

      不过,今日这些珍藏都被锦绸遮盖起来,只在案边留了一只银香炉。
      因年代久远,香炉的炉身已经泛黑,其上雕刻的繁复纹饰倒更显得古朴神秘。
      这只香炉实在是巨大无比,像口乌钟般敦实坐在炉凳上。
      烟囱一样大的炉口,正肆意喷涌出浓浓青烟,在整间房中盘旋缭绕,闻上去是一种异邦进贡的熏香。

      这些见过世面的重臣们,一开始只觉得疑惑,陛下这间书房并不大,为何要用一只巨型香炉来熏?
      难不成,是宫里仓库存放的香料过多,眼看要过期,需得有意使得破费一些?
      此外,炉中所燃香料的确稀有贵重,可如此大量使用,实在太过呛鼻。

      不过这毕竟是陛下的书房,谁也不好多嘴说什么,耐心忍着便是。

      过了一会儿,八位重臣渐渐觉得难熬起来。
      他们的岁数均已不小,身形又大多臃肿,坐着便觉得拥挤。
      由于门窗紧闭,烟气累积得愈来愈浓厚,使得房间内闷热难当,令人头昏脑涨,几乎就要背过气去。

      一名姓焦的老尚书,抬手喝光盏中最后一口滚烫热茶,满头大汗地贴住身边同僚得耳根,小声嘀咕道:“此轩名曰静思,可陛下平常在这烟熏火燎当中,还如何能够静心思考国政?”
      那位同僚听出老尚书话中的抱怨,其实他自己也一肚子怨气,可碍于对面坐着的几位武将,也不敢出言附和,只面带苦笑、略点了点头,权当是回应。

      焦老尚书讨了个无趣,只好端正坐姿,口中念念有辞,念得也许是“静心诀”,好让身上凉快下来。
      然而,这招儿看上去并不管用,他仍然汗流浃背,脸上全无才进来时的气定神闲,先是变得通红,再渐渐转为苍白,嘴角也渐渐歪斜起来。

      又等了约半个时辰,终于有太监隔着书房门来传话,说陛下已经醒了,正在更衣,仍需各位大人再耐心候上片刻。

      然而,过了两盏茶时间,还是不见陛下的身影。
      此时,房中所有人再也忍受不住,只想尽快逃离此地,勿要再活遭罪。
      他们全眼巴巴地盯住那扇紧闭的房门,想着哪怕它能开上一条缝隙,令外边空气略略透进来些也好。

      护国候府蓝老国公脾气暴躁,实在憋不下,起身走到房门后,猛力拉动把手,想从内打开一些,却发现它被从外边锁上。不甘之下,老国公放大嗓门,不满地询问:“嗨嗨!这是在关贼呢?”

      门外太监满是歉意地答道:“因这里边收藏的书籍、古玩等太过珍贵,平日陛下不在书房,就必得关门上锁,以免进了潮气,当然也有防贼之意。这是陛下亲定的规矩,各位大人还需担待着些儿。”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老臣们也都哑口无言,不敢再抗议反驳。

      就在此时,那香炉的炉腹内,猛然起了一阵憋闷怪声,听上去像人吃得太快太饱,肚中嗳气反酸。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集中到香炉上,有人好奇、有人则有些担忧,生怕这炉闷炸了。

      接着,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炉腹里的气声沿炉颈一路上升,很快到了炉口。
      只听“噗——”地一声,一阵烟尘喷射而出,弥漫整个房间。随后,又是“噗-噗-噗”几声,更多烟尘迸射开来。

      香炉终于气儿顺了,可一众老臣却遭了殃。
      他们的头上、脸上、身上,还有面前案上,全蒙了一层香灰。

      焦老尚书取出汗巾,擦了把脸,立刻变成了“花脸尚书”。他却不自知,只在嘴里嘟哝着:“这香炉可怪,原来还会出虚恭!”
      他对面蓝老国公立刻抓住机会,质问道:“老尚书,亏你还是文官,怎可满口虎狼之词,有辱斯文也。这话儿是怎么说的?陛下的香炉,不过是香料吃得多了,不小心打了个嗝儿而已,却被你如此恶言污蔑,该当何罪?”
      “这…”焦老尚书自知失言,脸上一愣,赶紧尴尬地圆话道:“是,是,陛下的香炉只是…打嗝。嗯,无伤大雅,无伤大雅!”

      终于,房外太监高声通报:“陛下驾到!”八位重臣不顾腰酸与眼花,急忙强行起身,再齐刷刷跪地迎接。
      房门打开,锦炽帝抬脚进屋,面上带着笑意,高声道:“各位爱卿久等了,快平身吧,啊,平身!”

      方才门开那一刻,众人全都抓紧时间,长吸了几大口气。
      他们本以为煎熬已过去,谁知陛下前脚进来,房门立刻又在他脚跟儿后被关上。

      锦炽帝坐下来,看了看身边两侧的诸位老臣,以淡淡的口气道:“今日召各位爱卿来,不过是想议一议千秋国皇储之事。至于朕的意思,想必各位都已经知晓。哪位爱卿若有反对意见,但说无妨。”

      众人没料到,陛下会这样出言坦率,一上来便单刀直入,是以全默不作声。
      一来,他们方才忙于勾心斗角和对抗烟气,并未想好妥善的应对说辞。
      二来,也唯恐自己先说,给对头留下攻击把柄,还可能触怒陛下。

      静思轩内,一时间陷入无比安静之中。
      偶尔,有人因为鼻中的烟灰实在痒得钻心,不得不打个喷嚏缓解一下,赶紧掏出汗巾擦一擦鼻涕。又对自己弄出的不雅动静,小声向陛下和众同僚告罪。

      锦炽帝见都不说话,就问吏部尚书:“严爱卿,吏部乃六部之首,还是你先表态吧。”

      严尚书听到陛下点了自己大名,脸色顿时由红变紫,还没开口,就先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接着,他的喷嚏就如雨天惊雷一样响个不停,直打得面色由紫变黑、涕泪齐下,再也顾不得开口回答陛下问话。
      在场众人,连锦炽帝在内,看着眼前烟气中横飞的口水唾沫,纷纷侧身掩面躲避。

      好不容易等严尚书的喷嚏停下来,他却仍用手帕掩住口鼻,仿佛只要一张嘴,滚滚喷嚏便要重新回来。
      锦炽帝皱了皱眉头,又对武将这边说道:“尹老将军,你在朝中一向威望甚高,不如你来说说,这事可不可行?”

      尹老将军听点,就站起身,向锦炽帝行了一礼,说道:“陛下是一代明君,所做出的任何决定,皆经多方权衡,臣下自然拥护。老臣不才,只管在兵事上为千秋国尽忠,其他朝内事务,悉听陛下圣断就是。”
      其实,根据乌老太师奏报,尹老将军本是不同意易储的几名武将元老之一。可此老方才看见文官团体都不明说赞成,他有心对着干,就临时改了主意。

      锦炽帝听完尹老将军的话,显得十分满意,点头示意他坐下。
      “其他各位爱卿,谁还有话要说?”锦炽帝又问。

      方才尹老将军说话的时候,又有太监进来,在香炉中新添了不少香料,这时炉口涌出的烟气更浓了,屋内从上到下皆被浓烟锁住,如同香馥仙境,却非凡人可以生受。
      那些老臣们,大多就要昏厥过去,那里还有心思多话,纷纷附和尹老将军的话道:“陛下英明,悉听陛下圣断!”

      锦炽帝趁机说道: “好!既然老爱卿们一起极力谏言劝朕,立凤兮公主为储君,朕便不得不从善如流。后日早朝,再提请百官堂议。到时还望诸位,不要随意改变主意,以免令朕不知所措!”
      “是,陛下。我等俱都明白了!”众人齐声答道。

      出了昌德殿,这些老奸巨猾的重臣元老们,才一个个如梦方醒:“今日这次议事,实乃陛下以\'香刑\'逼迫,若不同意便得接着受罪。高!实在是高!”

      既然已在陛下面前言之凿凿,况且还有自己的死对头在场为证,若再反悔也来不及。
      不过细想想,凤兮公主将来继位,至少能保住千秋国国势不衰,对各自也非坏事,便又觉得释然了。

      咸余夫人的父亲咸余弛,只是千西郡下一极偏僻州府的刺史,还是其女得宠后,陛下恩典提升得来的。
      从前文官各派系的话事人,从未将咸余刺史看在眼中。当下却都觉得,也要多多拉拢联络一番了,或可启奏陛下,调咸余弛入京任职,也好随时亲近讨好一二。

      而在将门元老看来,凤兮公主和乌太师有师徒名分,甚至有传言乌府世子,很可能是将来的驸马。
      就算念及师恩,公主日后若做了君主,对武将团体也不至于过分冷落吧,没准儿还会更偏向几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