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元景三年九月,秋日的龙灵山上西风乍起,满树黄叶落。一眼望去蓝天下整片山遍布深深浅浅的金色,在阳光映照下美轮美奂。

      叶青山背着个竹篓子,腰上挂着把自制的木头弹弓,背篓里放着一柄斧头。
      他用浆洗得发白的袖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站在山顶望向半山腰那个残破广阔的长方形建筑。

      那是一座占地极广的皇陵,半个山坡都被围墙围了起来,整体依山势而建。
      围墙内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松柏,围墙外是起伏十五山峦,这是一座本朝皇室的山陵。

      山陵内,一条宽阔笔直的神道从大门口直通后方大殿,神道两旁陈列着破损的石兽、执灯石人,长长两列,尤为壮观,站在门口一眼望不到头。

      神道由青白石板铺成,自大门处的下马碑开始往前延伸三里,经过三路三孔拱桥,穿过隆恩门、蟠龙石柱,直抵隆恩殿。

      殿后是二进门,也是神道尽头。那是一座以汉白玉石铸成的圆顶皇陵,皇陵前方城明楼伫立,宝城环绕宝顶,里面安放着本朝太祖的棺椁。

      整个陵墓看上去大气磅礴,庄严肃穆。

      隆恩殿两旁是配殿,配殿前方有朝房,朝房后面单辟一件小院,乃是守陵太监们住的地方。小院配厨房、仓库、井亭等,可以满足太监们的日常活动需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说起本朝开国太祖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乃史书上赫赫有名的烈帝。

      据说烈帝行伍出身一路凭军功坐上将军宝座,后以铁血手腕推翻前朝统治,建立了大周,据今已有两百余年。

      都说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烈帝薨逝不过三代,大周就天灾频发,又逢人祸,民间再起战乱。

      连年征战,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连旧日恢宏大气的皇陵也因朝廷无钱修葺而变得破败。

      听老人说以前的皇陵很是瑰丽气派,连同龙灵山也被禁止接近。

      如今叶青山眼看大殿的青白玉石缺了边角、明楼檐角上趴着的屋脊兽掉了色,陵内杂草丛生,只余几个年老体衰的白发太监守着皇陵日日度残年。

      不过这些跟他们普通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叶青山坐在石头上休息了一会,感觉力气恢复了,重新背上背篓起身去寻野柿子树。

      山里的野柿子不值钱,刚摘下来时又酸又涩,鸟雀不食。但若拿回家以文火煨制,焖煮半天,就会变成又甜又脆的口感。

      叶青山摘了很多。

      这东西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胃寒。

      听村里的老人说,早些年皇陵守卫管的严,平日里是不让百姓上山的。
      但这几年地里光景不好,守陵卫也不见了踪影,也就是近两年才有村民敢偷偷摸上来砍点柴,摘点野果子野菌子什么的拿去换钱。

      虽然日子不好过,村民们也能将就着过,庄稼收成不好填不饱肚子还有野菜树皮可以果腹。运气好的话偶尔还能在山上猎到兔子野鸡什么的打打牙祭。

      出于敬畏,村民们一般都自觉远离皇陵,轻易不去附近。也就是叶青山胆子大。

      叶青山走走停停,不一会儿就出了一身汗,所幸收获不错,背篓里装着半背篓柿子,几颗野菌子,足够吃一阵子。

      走着走着他突然脚步一顿,在一棵树底下发现了株山参。

      走近一看,山参长得并不好,茎叶瘦瘦巴巴,估计只长了十来个年头,卖不上什么高价。

      但也算今日的意外之喜。

      他忙蹲下来放好背篓,一手护住山参根茎,底部的泥土用铲子小心挖出来,然后找了片宽大干净的树叶仔仔细细包好放进背篓。

      今日意外得了山参,他心情很好,摘下腰间挂着的竹筒喝了几口水,又跑去查看前几日布下的陷阱。

      山拗处一处看似平平无奇的地面上,藏着个枯黄野草掩盖的深坑,坑口的盖子此刻破了一个洞,看样子是有什么东西掉进去了。

      他扒开野草伸脖子一看,只见坑底躺了只肥狍子,身上的皮毛乱七八糟的沾满污血,脖颈被坑底尖利的竹刺洞穿,已死得不能再死了。

      花了点时间把狍子弄上来,掩埋了四周血迹,又把染血的竹刺扔得远远的,最后补好陷阱盖,检查一番见完全看不出端倪他才放心离去。

      山路崎岖,他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才走回村子,一下山直奔村尾一间普通小院而去。

      “丁兵好,丁兵妙,丁兵来了有好粮,好粮好酒送儿郎……”

      回家的路上经过几个玩泥巴的小孩在唱童谣,看见他路过咧嘴嘻嘻笑,其中一个流着鼻涕的还跃跃欲试偷偷把烂泥巴往他身上扔。

      叶青山满脸阴郁,不带表情看他,小孩被吓了一跳没敢真扔,待他走远嘴里嘟嘟囔囔地骂着脏话。

      “嘿,一个杂种,什么玩意?还敢瞪小爷!”

      叶青山充耳不闻,走到自家木板门前,顿了顿,推开门进去。

      院中三间茅草屋,屋前坐着一个肤白眉细、依稀可见几分姿色的二十来岁妇人,正借着天光缝补一件灰扑扑的麻衣。

      正是叶青山的后娘,秀娘。

      妇人见他背着背篓,左手一捆柴火右手一捆野蒿子满头大汗走进来忙迎上去,先帮他把背篓卸下来让肩膀松快松快,柴火和野蒿子放在墙角,心疼道:“怎么一去那么久?可吃过东西了?”

      叶青山大清早出门到现在三个多时辰里只啃了两个半酸半涩的柿子喝了几口凉水,早已饥肠辘辘,老实摇了摇头,“不曾。”

      秀娘叹口气,缝补了一半的衣裳丢在石桌上,起身去灶房热饭。

      叶青山解开外衫散热气,拿一块打湿的汗巾子把身上出汗的地方草草擦了一遍,蹲下来收拾背篓。

      山参单独放一边,狍子得赶紧剥皮清洗,掏去内脏收拾干净,野菌子和柿子放到木盆里,再把背篓抖抖干净放好。

      他拎着把尖刀去屋后的河边,收拾好狍子后再回来时秀娘刚好热好饭端出来,喊他去吃。

      叶家穷,饭做的简单,只三个杂粮窝头,一碟子酱萝卜,一碗清可见底的稀粥。

      叶青山见窝头还是昨日午后剩的三个就知道秀娘又没好好吃早饭,顿时眉头皱起,拿起一个窝头放上几片酱萝卜,递给热完饭又忙活着收拾柴火的妇人。

      “娘,吃!”

      秀娘怀里冷不丁被塞来个馒头,愣了一下笑道:“娘不饿,你吃吧。”

      叶青山坚决地把窝头丢在她怀里转身就走,丝毫不给她拒绝的机会。

      秀娘看了他一眼内心酸涩,笑了笑,看看重新坐下吃饭的继子,十四岁的少年浑身是汗。
      她不再拒绝,捏着灰黑色的杂粮窝头,一口一口慢慢吃完了。

      窝头的口感算不上好,但吃下去后肚子里的饱腹感令人踏实。

      也许让她心里踏实的不是窝头,而是少年实实在在的心意。

      对于这个继子,外面农户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是他命硬天生孤煞才克父克母,有人不喜他阴郁的性子,有人说叶大郎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怎么可能生出来这么俊俏的儿子?

      先头的婆娘指定偷了人……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但她知道叶青山是个好孩子,就是命苦了一点,又不爱说话,其实心地善良,咋就被村里人传成了这样?

      她只恨自己没本事,养不活自己和叶青山两个,竟还要少年辛苦打猎补贴家里。

      唉……

      这边叶青山填饱肚子见天色还早便跟秀娘说了一声,重新背上背篓,里面装着狍子肉和狍子皮,怀揣着山参,腰后别着尖刀出了门。

      从牛家村出去沿着土路朝东走,约莫二十来里地就能到县城。城门上方石刻着‘彭县’两个大字,便是叶青山所在县城的名字,岁月久远。

      刚吃饱饭有力气,叶青山脚下生风走了半个时辰赶到县城,在门口把背篓取下来给城门口的士兵检查,毫不意外被顺去一根狍子腿。

      他已经习惯这些人吃拿卡要,检查完紧赶慢赶一路疾行至县城东边的集市。

      放下背篓,他把狍子皮掏出来搭在竹筐外面,坐下来开始摆摊。

      日暮将至,集市上人流减少,也没人来找他摊钱。他不善言谈,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吆喝,直等到天完全擦黑才将狍子皮和几块好肉卖出去,换得了整一百文铜钱。

      用八十文铜钱跟附近摆摊卖粮的老汉买了二十斤杂粮,筐里还剩下一点零碎肉,他用叶子小心包好,准备带回家。

      今年光景确实不好,夏收才过去三个月,粮价就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

      等彭县真正入了冬,粮价只涨不跌。

      此刻城里已有店家点燃灯火,叶青山踩着回春堂投在地上的模糊光影进了门,问掌柜的换一样好药。

      他要的草药名曰续断,乃是能促断骨重生的珍药。

      掌柜的看过他带来的山参摇摇头,“不行,没法换。你这山参不过十年份的,要换一副续断至少还得加半两银子。”

      叶青山默默收了山参,眼神失望。

      掌柜的好心提醒他,“小哥,你也来过好几次了,当知道续断这味药只对骨折新伤有效,陈年旧伤是治不好的。与其浪费这山参来换用不上的草药,还不如拿回去熬个鸡汤给家里人补补身体,能用好几个回呢。”

      叶青山没接话,简短道了声谢,转身出门。

      他走后伙计去关门打烊,缝隙中看着衣衫浆洗发白的俊秀少年消失在夜色中,长叹了口气。

      世道害人啊……

      这边叶青山出了药铺往城门口赶,路过一家糕点铺子,那守着铺子的老板急着关门见他经过忙招呼:“剩下的点心便宜卖了。小哥儿你要不?半价给你。”

      叶青山停下来看了看,摊上还剩下的一些因太贵买不完的云片糕,有个五六块。

      见他意动,掌柜的又道:“白日里云片糕可卖十文一块呢。你若都要我就算你三文一块好了,剩下的这块枣糕也添做搭头,如何?”

      叶青山想了想点点头,掏出钱袋数出十八枚铜板放在盘子里,老板喜笑颜开赶紧把东西给他用油纸包好,枣糕单放出来,一起递给他叮嘱道:“可放个三五天没问题。谢谢您嘞。”

      紧赶慢赶终于赶到城门口,此时两扇大门关的只剩一条缝。叶青山赶紧冲过去,像只灵活的猫一样从门缝里钻了出去,吓了守门的一跳,惹得正在关门的两个兵油子一顿好骂。

      但此刻天色昏暗再加上分神的一瞬,叶青山已一溜烟似的跑远了看不清人影,守门的士兵骂完也没想着去追,就这么放过了他。

      夜里星光熹微,离城门口不远处的死角,路边草堆里蜷缩着几个看不清面容的人影,见叶青山背着背篓一个人路过蠢蠢欲动。

      叶青山把别在后腰的尖刀亮出来,安安稳稳走过那一段路。

      行至村子时已是戌时中,月上中天。

      叶青山悄悄来到村尾一间生着杂草的旧院子,推开茅草屋的门。

      屋内皎洁的月光下,一个身穿白衣眉目清丽的半大少年坐在轮椅上,手捧着书抬头朝他温柔一笑,

      “你来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