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起居郎 ...

  •   琼林宴后隔天,沈咎被授任起居郎的诏令就连同王玉景担任国子助教、裴珉任国子监丞的圣旨一同颁布下来。

      虽然三人的官职大小并无差异,可明显沈咎要比他二人更得陛下青睐。

      裴珉与王玉景对视一眼,皆苦笑一声。

      其实早在当日殿试就有端倪,单论文章,三人皆在伯仲之间,几位监考官也有些许争议。然陛下一锤定音,钦点沈咎为状元,可以说,至少有三分原因是因为沈咎的家世。

      沈家虽也是老士族,可几十年来偏安一隅,在上京毫无根基。陛下如今对京中几大士族多有忌惮,沈家既是开国功臣,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早已逐渐没落。沈咎不仅文采斐然,还没有雄厚的家世支撑,他的出现,是给陛下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一个能够一举打破如今各方势力僵持局面的机会。

      可以说,只要沈咎自己不作死,哪怕之后政绩平平,等着他的也必定是条青云路。

      沈咎自然也十分清楚自身优势,这份诏书也正合他意。

      一天后,杨究成当朝递上了饶州宋家与当地官府和山匪三方相互勾结,鱼肉乡里、滥杀无辜的罪证,惹得朝野惊怒。而后又指出饶州定期向宋国公府送去金银丝绸,借此换得宋国公府的文书庇护一事。一应文书账册俱在,证据确凿,宋明德无从抵赖。

      呈上来的书证上只有近五年的记录,可就这五年中,光是宋家搜刮来的银钱已高达二百万两白银之数!更有甚者,竟有十七家共四十多口人命折损于山匪之手,其中就包括刘槿一家。

      这十七家人大半是当地富户,还有两家曾因田地之事与宋家有过龃龉。而书证上指明这些人的惨死都是宋家与山匪合谋杀害。

      宋家亦仗着是上京宋国公府的本家,又有宋国公的亲笔文书,威逼利诱当地府衙为其掩护,以致真相到如今才为天下所知。

      皇帝龙颜大怒,亲自调兵势要平定山匪、一个不留。更是大开杀戒,直接下旨绞杀当地县官,饶州宋家满门抄斩,宋明德也被夺爵罢官,流放岭南,子孙三代不得科举入官。

      淑妃领着三皇子在含光殿前跪了一天一夜,也没能换来皇帝回心转意,还直接让胡鼎丰传了口谕:既然不认错,就一直跪下去。

      一直到淑妃跪晕过去,胡鼎丰才敢在皇上的默许下请了太医,谁知这一查,竟发现淑妃已经怀有一个月的身孕。

      这件喜事总算是冲淡了皇上的怒气,等到冷静下来之后,又不免为自己因迁怒差点伤了皇嗣而后怕。更感念三子肯为获罪的舅舅求情,虽有不当之处,可一片赤子之心不假。

      在三皇子亲自将自己的舅舅送出城后,这场风波终于结束。

      待春风吹落桃花时,新任的官员们才都陆续上任。

      “沈大人当心台阶。”

      沈咎第一天当值,领着他去含光殿的是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小太监。

      那小太监名唤胡嘉,年纪轻轻就能在御前伺候,可见也是个聪明人。

      他自是清楚起居郎这官儿虽不大,但若是那不得陛下恩宠的人,想做也做不上。故而一早就等候在廊前,一路领着沈咎,其间态度恭顺,一张清秀的脸上全挂着笑。

      “多谢公公。”

      沈咎承了他的情,亦是笑着道谢,一直到坐在屏风后,还被伺候着拿笔研墨。

      这几日朝堂上称得上是风平浪静,一派祥和。唯一称得上是大事的事就是三皇子被封为宁王,迁出宫去了。

      “陛下,柳昭仪顾念陛下龙体,给您送来了安神汤。”

      沈咎自上任后,日日都能听到这个柳昭仪,她每日都会亲自做份吃食送来,不分晴雨。且她送了东西就走,从不多留,也从不说请皇帝去她宫里坐坐,很有分寸,是个有趣的人。

      这些天沈咎和胡嘉也熟了,胡嘉自说是因为自己有股子聪明劲,得胡鼎丰青眼,被收为义子,也是因为有胡鼎丰的提携,才能年纪轻轻就在御前侍奉。

      他说这柳昭仪原本是宫中的舞姬,一年前一支红衣剑舞深得帝心,直接被收入宫中封为美人。

      柳昭仪知进退、懂分寸,性子却带着些娇纵肆意,她很受陛下宠爱,短短一年就连升两级。在这一年里,连曾经最得宠的淑妃都要略略避其锋芒。

      说着,胡嘉指着被端进来的安神汤,冲沈咎努努嘴:就这能不用禀告直接把东西送到皇上面前的本事,是宫里的独一份儿。

      日傍西山,沈咎迎着落日余晖朝宫外走去,才走出宫门,就看见了堵在宫门口的那架马车。

      纯黑的檀木描上金漆,让人一见就觉得华贵,拉车的马亦是昂首挺胸、威风凛凛。

      饶是以沈咎的定力,在看见这辆马车时也忍不住眼皮一跳。

      光这个月就已经是第七回了,他还真是日日不曾落下。

      这是楚帷的马车,自从沈咎上任后,他每天雷打不动驾车到宫门外候着,美名是不忍见朝廷命官如此操劳,要替沈咎减负。

      沈咎现今官不过六品,按大雍律,四品以下官员不得乘轿,这可是让楚帷有的放矢。

      谁不知楚侯爷在琼林宴上对状元郎一见倾心,宴后日日递帖到平云楼去邀其同游,惹得状元郎为了避嫌,短短两日间,就不惜高价匆匆在宣阳坊内置办上宅院,连夜搬了进去。一时间,这桩风流韵事成了整个上京城的笑谈。

      楚帷也是皮够厚,在此之后亦不嫌丢人,跟着购置了宣阳坊的宅子,还追到宫门口去,每日守着沈咎散值的时辰,要“顺路”送人回府。沈咎被他逮住第一回后,就绕道去了别的宫门,可偏不巧楚帷像是能猜到他心思似的,回回都堵住他,三四趟后,沈咎便泄了气,不再折腾,由他去了。

      “还望沈大人赏脸,乘轿同归。”

      沈咎这才踏出宫门,楚帷就从乘坐的马车的窗内探出头,嘴角的笑带着鲜活气息,本就如渊的眼睛因逐渐暗淡的天色更显深邃。沈咎瞧着他,像极了新生于狼群的王,满溢着张扬的生命力。

      “谢侯爷美意,可国有律法,家有家规,若下官今日懈怠了,日后人人效仿,下官岂不成了扰乱朝纲的罪人?还请侯爷体谅,容下官步行。”

      沈咎一如既往地拒绝了楚帷的邀请,躬身致歉,做足了礼数。

      “如此,本世……本侯也不勉强。对了,明日沐佛节,恰逢沈大人休沐,听闻宁王殿下欲替母积善,已在城南设了粥棚,还请了大慈恩寺的大师去讲经,我在安西还未曾见过这些,正想去看看,不知大人可有意与我同行?”

      “侯爷盛情自不该推辞,只是一来下官自小读的是孔孟书,对神佛之道不甚了解,去了恐也难以领会大师佛法。二来下官才迁居不久,家中琐事繁多,实不得空,怕是只能辜负侯爷美意。

      不过明日想必是十分热闹,定然有不少人与侯爷兴致相投,先在此祝侯爷得觅佳音知己。下官还有琐事在身,就不叨扰侯爷了。”

      沈咎说罢,也不等楚帷应答,拱拱手就转身径直离去。

      “爷,咱们这一天天的来,所图为何?”

      日日要驾车载着自家世子来宫门口等人的韩鸣山很是不解,令他更不解的是世子何等睚眦必报的一个人,怎么如今就能天天被拒绝都不发脾气的?

      “多嘴,回府。”楚帷撂下窗帘,脸上半点不见被拒绝的不适,老神在在地靠了回去。

      待沈咎回到宣阳坊,老远就能看到自己宅门前站着的章辞,看到沈咎回府,章辞快步迎了上去,低声回禀道:“属下已经将王子衿护送出城。”

      沈咎闻言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这世上总有些人已经是穷途末路,只要给他们点儿希望,他们便肯拿命去博,不巧,王子衿就是其中之一。沈咎给他指了一条活路,他就敢豁出一切去,曲江宴上的触柱之举,若不是沈咎自己布的局,连他都会忍不住相信,王子衿确是个甘为知己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忠义之士。

      当初安排王子衿住在刘槿隔壁,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而后来王子衿也豁得出去,他在宴上舍生为义的壮举能为他换得官身,算是保了他下半辈子高枕无忧。

      皇帝虽然会觉得把他留在放眼皮子底下膈应,可为了名声,哪怕是将人远远打发走,也不能委屈了他。至于报复什么的,天高皇帝远,谁的手能伸那么长呢?更何况刘槿一案的教训就在眼前,多少都会投鼠忌器。

      “宋明德前日被押送出京,徙往岭南,二公子一路跟着,刚传回消息,他们今夜宿在商州城向东三十里处的驿站内。

      章赋早备好了马在东郊树林外等着了,公子是现在出城,还是等入夜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起居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