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七、 ...

  •   讲个东岁族的风俗(?)变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金晗伶的发型,是一条用红绒绳缠编的发辫。东岁族姑娘大多都是这种发型——编发。而东岁族男子,就像阳陵荒秋那章出场过的“苏使节”,大多都是束发戴冠的。
      但其实最开始,东岁族发型不是这样。
      数千年前,始帝燕行还未一统五族的时候,东岁族不论男女,都是把头发扎起来,用头巾裹在脑后。东南水网密集,这样的发型便于干活,也可以在意外落水时解开头巾抛上水面求救(当然东岁人绝大部分水性极好)。后来元朝统一人界,五族有了交流,东岁族人东南西北趴趴走,对哪哪儿的文化都很好奇,于是发型的流行趋势也逐渐改变。
      比如男子的发型,受到后来亨朝、贞朝的统治族群(中镇族)影响,开始向中镇人看齐——束发!戴冠!身份象征!
      而女子的发型则受到西太族影响——东岁族的姑娘们觉得那些策马狂奔的西太姑娘太潇洒啦!那一根根飞扬的细辫更加分!于是姑娘们纷纷效仿,梳起了满头细辫。
      只是日子长了,东岁族女子发现梳细辫实在太麻烦,不好清洗……所以进行了本土化处理,改成了“更大方”的大辫子,加一些两鬓或者头顶的编发,配上她们东岁族喜欢的各种夸张头饰,完美!
      在此期间,东岁族男子们也曾试图统一审美,让姑娘们梳中镇族女子各式各样的发髻。但那些发髻沉重又麻烦,还需要各种头油来打理,在女子间十分不得人心。东岁族女子不喜欢这种发型,还非常鄙视本族男子的审美,以至于男人们的“理想流行趋势”从来没有实现。
      所以,严格来说,东岁族如今的普遍发型都是“舶来品”。
      而且女人男人各学各的,审美毫不相干。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热衷于夸张且昂贵的头饰。
      这也是五族都能一眼辨认出东岁族人的原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