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第 77 章 ...

  •   徐瑾头疼的看着拽着她的金丝白纹昙花雨丝锦裙的毛爪子,一双湿漉漉的眼睛委屈巴巴的瞅着她。

      这小猴子鬼灵精的很,猜到她要出门,扒拉着不放,唧唧唧的,也要出去。

      “乖乖的,跟着阿娜烤苞谷,回来给你带,烧鸡。”

      专业哄崽,套路一万年。

      不开心的不仅仅是阿乐,还有如娜的脸都皱成包子了,阿耐全身更是散发着冷气。

      徐瑾内心叹了无数遍,她是去宫里不是去山里,能不撒野就要好好当个淑女,给长公主争口脸面。

      初一的规矩学得最好,阿娜和阿耐还是欠点火候,猴子就更不能带了,万一被揪着身上哪儿秃了,心疼的还是自个儿。

      徐瑾扶了扶头上的蝴蝶珍珠发簪,红纹在洁白如玉的右腕上绕了三圈不动,脖子上挂着赤金琉璃璎珞。

      待徐瑾踏出茗月轩的时候,顾璨早已等候在外面,一身金丝滚边墨色暗花袍,腰系玉带,头束紫玉冠。

      如果忽略这位小爷满脸的不开心表情会更好。

      “阿瑾,你今天真漂亮!”

      顾璨看见了心上人,两只眼睛都直了,恨不能干脆的拉着徐瑾去个没人的山头,单单独独的,没人打扰,黏在一起快活似神仙。

      时辰是定好的,可不能让皇帝等太久了,顾璨接了徐瑾后,急急向长春院和母亲汇合。

      宽敞舒适的马车里,安昌长公主和徐瑾相对而坐,顾璨骑着马跟在马车旁边。

      “昨天成嬷嬷教的规矩还记得吗?”

      长公主满脸温和的看着盈盈一笑、初显梨涡的徐瑾,珠翠环绕,锦衣玉饰,越发像当年的挚友了。

      “不记得也没关系,跟着姨做,就是了。”

      穿越热闹喧嚣的街市,到宁静戒严的皇城,朱红色的城墙如同一道界限隔开了上与下的距离。

      太和门前,御林军披盔戴甲、手挎长剑,对进出宫门的人严格戒备。

      因长公主身份尊贵,徐瑾她们只是简单例问后并未下马车,反倒是顾璨下了马交给小厮,一路跟着马车进了皇宫。

      马车行进了一会儿,便缓缓停下,有宫女拉开车门,扶着贵人下车。

      进了宫门后,初一一直安静的跟着成嬷嬷走来,眼花都没有乱瞟一下,这份稳重让成嬷嬷非常欣赏。

      康公公早已候在养心殿外门多时,此时赶紧弓着腰上前让长公主顺势把手搭在他的手上,脸上是及其恭敬的表情。

      徐瑾下来的时候看着地上的马凳,面不改色的把手交给候在边上的初一,而后踩在马凳上,稳稳落地。

      四周都是宫墙,长长的宫道,没有多余的色彩,头顶是见方儿的阴沉天色,一切都显得有些压抑。

      康公公早就不经意的往后溜了一眼,随即立马收回,内心却暗暗震惊,这姑娘举止大方,明艳动人,丝毫看不出是小地方出来的,说是长安城的贵女也有人信。

      只是其中带着某些熟悉,似乎在哪儿见过。

      顾璨并排走在徐瑾左侧,自从入了宫门,他便收起了脸上那变幻多端的表情,狭长的丹凤眼冷静而自持,只有偶尔转向徐瑾的时候会流出一丝温柔。

      迎面的冷风吹起层层锦裙,周围不见一丝响动,摩挲的脚步声随着风声席卷而去。

      “养心殿”映入徐瑾眼帘,笔势雄奇、功力险劲,汉白玉的栏杆蜿蜒而上,石青色的地砖历经数朝风雨而不改其色。

      四根红色巨柱支撑着整个大殿,金色巨龙气势雄伟盘旋其上,黄色的琉璃瓦延脊出列四边,数尊仙人走兽位列其上。

      众人在养心殿门口停了下来,康公公挥了挥手中的拂尘,单独进了内殿。

      一会儿工夫,康公公便走了出来,安昌长公主带着顾璨与徐瑾走进了养心殿,成嬷嬷与初一等人候在门外。

      长公主在前,顾璨徐瑾稍微落后一步,一左一右位列两侧,低头屈膝跪地,待上方传来声音后,地砖的寒气随着指尖渗透而上。

      如炬的视线似乎在她身上停留片刻,说不上和气,更多的是审视。

      明靖帝看着眼前的年轻男女,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句诗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真真是非常贴切。

      沉着冷静、不卑不亢、举止得体,颇有几分长公主的风范,也难怪那么急吼吼的来求一道圣旨。

      对阅过无数美女的皇帝来说,徐瑾的颜不是最关心的,才与德才是女子最重要的品质,显然第一印象就过关了。

      对于永宁侯府,明靖帝心中自有一把直尺,忌惮顾勇曾经的战功,还有长公主曾经的嫡系,所以他不希望看见顾然顾璨与世家阀门联姻。

      以至于对太后与皇后多次的暗示和明示都没有应答,权衡之术比帝皇亲情要慎重得多。

      “听说你是荆州人,在哪个郡城,家中可有兄弟?”

      “回陛下,民女祖籍荆州武陵郡文城,家中有一兄一弟。”

      徐瑾的声音清脆如山涧泉水叮咚,让人不由自主的关注起她本人。

      “武陵郡文城”,皇帝嘴里喃喃自语,他没记错的话那里有着湘西十万苗民,当年上书房念书的时候,翰林们曾经讲过先圣祖帝的丰功伟绩,其中一条就是不费一兵一卒收了武陵郡文城和苗民。

      念苗人之功,共文城之治。

      “哦,那你见过不少苗人吧?”

      徐瑾目光平视,双手交叠于腹部,对于皇帝的问题并不意外,每个来文城的人对于文城的苗人都是相当好奇。

      “回陛下,民女的曾外祖母就是苗人,所以民女自幼就在苗家长大。”

      皇帝愣了一下,突然转头看向坐在椅子上的安昌长公主老神在在,丝毫不惊讶的样子。

      而站在大殿之上,徐瑾身边的顾璨也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态。

      所以,这姑娘是个苗女。

      这不,皇帝被徐瑾的话砸了个大瓜,他是不想顾璨娶个权贵之女,但也没想人家娶个苗人,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还以为他这个皇帝小心眼。

      徐瑾面容镇静,仿佛没有发现殿内空气中小小的尴尬,她从没觉得自己的身份低人一等,事实上她的身份带给她许多女子都无法得到的东西和自由。

      照她阿太的说法,女人是天,男人是地,地上产什么,那得看老天爷的心情好不好。

      苗家的男人基本都有怕老婆的传统美德。

      当然说得是夸张了点,但是在九寨之中就有两寨是女子当主,就可一窥其中女孩子的重要了。

      而最最重要的是九寨大巫历代都是女子继承。

      皇帝没从安昌长公主身上看出半丝敷衍和拉郎配的表情,相反朱珏很满意徐瑾的表现。

      顾璨就更不用说了,以前常来养心殿挨训,嗯,就是抬着一张桀骜不驯的脸挨训。

      现在的顾璨满眼都是星光璀璨,都快闪瞎皇帝的眼睛了。

      这还是顾元景吗,三天上房两天爬树,对谁都是一副臭脸的小子。

      不是被下蛊了吧!

      安昌长公主非常欣慰的看着殿中央的一双璧人,微微弯起嘴角,对着皇帝道:“看着他们,就想起我和侯爷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父皇在的时候,就说过家世是其次,人品为重,最要紧的是两厢情愿。”

      “陛下,您看这-----”

      朱珏都搬出了先帝,明靖帝心里对父皇还是非常尊敬的,这么多年他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就是为了向先帝证明,虽然他不如昭华太子,但是他能让这个皇朝走向繁荣。

      皇帝微微转头向着边上的康公公点了点头,康公公随即走到殿前台阶中央,从长长的袖子里掏出一卷明黄圣旨打开。

      “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荆州徐氏,秉性端淑,温良敦厚,恭谨端敏,今永宁侯府顾氏元景,玉质金相,逸群之才,兹特以赐婚二人,责有司择吉日完婚,钦此。”

      唐墨站在养心殿外,听着里面康公公大声宣读圣旨的声音,目光漂移到不远处几个永宁侯府的丫鬟们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腹部莫名抽疼了几下。

      她最终还是如愿了,就为了顾璨那个小子。

      顾璨拉着徐瑾赶忙起身,一脸开心的接过康公公手里的圣旨,生怕皇帝反悔似的一把搂住,谁要拿走他都不给。

      “好了,既然来了,就去给太后磕个头吧!”

      皇帝赐了婚,但作为后宫之主的太后,明面上毕竟是顾璨的外祖母,于情于理都得去见个礼。

      皇帝前脚赐了婚,慈宁宫后脚就立马知道了。

      苏太后当场就摔碎了手里的茶盅,脸色铁青的盯着前来禀报的小太监。

      她没想到朱珏竟然直接去求圣旨赐婚,更没想到明靖帝居然真的给了。

      一件件事都脱离她的掌控,连自己的儿子都帮着别人。

      苏太后嘴角掀起一抹讽刺的笑容,眼前依稀仿佛看到一人,同样的选择,一模一样。

      “母后,母后,我们该怎么办,妍儿怎么办?”

      苏皇后急切的声音唤醒了太后陷入回忆的一丝理智,她看到皇后一脸愤愤的拉着自己的衣袖。

      唉,这也只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孩子啊,把什么心思都摆在脸上。

      皇帝怎么就不明白呢,皇后其实才是最简单的人,而萧悦则是绵里藏针,一句话都能掰开揉搓好久,若没有她在背后撑着,皇后都不知道脱了几层皮。

      “急什么,这不才赐婚,还没成亲呢,即使成了,也有意外的。”

      皇后有些不明白太后的意思,但不妨碍她对太后的信任,是的,从小到大在府里她最得宠,就连兄弟们也要让着她。

      她从小就随祖母进宫探望太后即姑母,那时候姑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嫔,不过在姑母的宫中,她仍是要风得风。

      苏皇后记得姑母曾欢喜的抱着她说,府里那么多姑娘,就她长得最像自己。

      当姑母知道自己喜欢四皇子表哥时,非常开心。

      她是真心喜欢表哥的,从第一次见面就喜欢了,喜欢他安静的写字,喜欢他皱着眉头看书。

      即使当时的皇后苏思涵心里一直都清楚知道表哥眼里的人不是她。

      但那又怎么样,家世身份比她好又如何。

      姑母为她求了先帝,先帝允了赐婚。

      所以,这次姑母一定也有办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