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陆今安要回来了 ...


  •   看着陆峥服药歇息后,初微才起身返回正院。

      在回正院的途中,初微一路琢磨,最后得出结论,其实这事原就不用想得太过复杂。

      陆峥曾经在老夫人面前说过,不用府里出车送自己上学,那便不用。而自己最近得了老夫人的允准,没事可以出门去转转,也没说什么时间。

      所以她完全可以早起出门转转,顺便捎带陆峥去几天学堂就是了。

      反正陆峥只是“顺带”被捎,并没有违背曾经说过的话,而她只是提前了出门的时间,认真论起来不算越界。

      如此,事情就能完美解决了。

      陆峥病成了这幅样子,自然不能继续去学堂,便听了大夫的话留在家中静养。

      第二日一早,初微先去看了看陆峥,听轻尘说他退了烧,又安排他们去正院小厨房取一些清粥小菜来吃。

      用人用车之事需要周嬷嬷配合,初微用过早膳后,又去后头找了周嬷嬷,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周嬷嬷听初微的话后,觉得这法子不是一般的妥帖。

      难怪现在外面都在说她贤惠待养子好,对陆峥视如己出,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夫人所言极是,既如此,那老奴就安排杨胜跟着夫人了。他是从前老爷从京中带回来的,一直都跟着二爷忙进忙出,从未出过差错,这会儿正好闲着,服侍夫人和公子出门最是合适。”

      初微从前和杨胜打过几次交道,之前有几次出门周嬷嬷都是安排他来送她,她倒是没想到周嬷嬷派给自己车夫有这么大的来头。

      周嬷嬷看初微同意后,又接着道:“今儿杨胜没有当差,正好这会儿把他叫来,夫人也见见,有什么事都可以安排。”

      初微点头:“那就劳烦嬷嬷安排了。”

      这种所谓的“安排相关事宜”只是个幌子,周嬷嬷这会儿安排杨胜过来,多少有点认山头的意思。

      初微也就随便说了几句,又给了红包,就算是心照不宣的认下了。

      正当此时,赵嬷嬷来了正院,对着初微道:“今儿老夫人叫了戏,说要带着几位夫人一起乐呵乐呵,二夫人若是也想去,过会儿不妨一起去清音阁听听。”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初微自是不能直接过去清音阁,这样现在有些太不懂事。

      她冲着赵嬷嬷点了点头,起身吩咐绯月帮她更衣,先去宁寿堂给老夫人请安,然后再跟大家一起去看戏。

      赵嬷嬷看着杨胜在这里,想起昨儿大公子请了大夫,二夫人也在前院那边待到很晚,就知道是陆峥有事。

      以前陆峥执意不用她丈夫胡大做车夫的事,让赵嬷嬷介怀了很久,她看了杨胜一眼,对初微笑道,“二夫人是不知道吧,大公子许久前就跟老夫人说了,他自己上学就好,不用劳烦家中马车接送。”

      “嗯,他是不用。”初微淡淡道。

      “那怎么……”赵嬷嬷露出了明显疑惑的神情。

      初微微笑:“但是我用。”

      = =

      初微来到宁寿堂后,才发现这会儿不光陈夫人和王姒已经在了,还有其他几家相熟的夫人也都在,看来今天看戏阵势不小。

      初微陪着老夫人等人说了会儿话后,又一起去了清音阁看戏。

      陆老夫人坐在上首,接过春雨递过来的戏单子,对着请来的戏班班主问道:“近来可有什么新鲜的戏,唱给我们听听?”

      班主赔笑道:“近来《风筝记》点得最多。”

      这《风筝记》讲的是公子小姐因风筝结缘的一段故事。

      陈大夫人笑道:“我在徐州时候就听人说这戏好,一直忙慌慌的没机会去听,今儿倒是托姑母福看上了。”

      陆老夫人将戏单子放回春雨手中:“那就从第一折开始唱吧,咱们先乐一天,听到哪里算哪里就是。”

      初微前世看春晚时,总会跳过戏曲节目不看,等到穿越之后才发现,听戏已经成了这个时代难得的娱乐消遣活动,反而把戏看了进去。

      初微看的投入,手上也没闲着,喝茶吃坚果两不误。

      一个时辰后,腹中有了感觉,初微起身去更衣,不想刚进了西侧暖阁中听到王姒跟人抱怨:“既然陈大夫人说得样样都是对的,件件都是好的,日后倒不如请了陈家人来当陆家的家得了。”

      两人虽说是妯娌,但日常没什么交集,偶尔遇见了大多也就点点头,就算打了招呼。

      初微也知道,在自己刚来到陆家时,王姒总怕老夫人把管家的事交给自己,在祖母面前对自己总没什么好话,近来大概看老夫人没打算给自己管家权限的意思,反而收敛了不少,不再针对于她。

      虽然这位大嫂心中对她多有不满,但是在办事上一直毫不含糊,收拾的小厨房不错,衣食住行上也从未短过她什么。

      王姒会有之前那些举动,初微觉得与其说是人品,不如说更多的是环境导致的。

      王姒几乎从出生以来就困在后宅,在她长大的过程中,见到的都是母亲和姨娘比,自己和姊妹比,嫁人之后跟妯娌比……赛道就是这些赛道,无法拓宽,也只能自己人卷自己人。

      丈夫陆进之的不上进,也让她更加会想掌住内宅权力,从而把新婚妯娌当作假想敌。

      刚才在宁寿堂的时候,初微就发现王姒情绪有些低沉,此时进来,也正好撞上她在对着自己婢女发牢骚。

      王姒看到初微也有一瞬间的尴尬,她清了清嗓子,示意婢女退下,“弟妹也觉得闷了,出来散散?”

      “嗯,我这就回去了。”

      王姒一向是憋不住话的性格,她低头整理了一下衣带,主动开口道,“弟妹看到二妹妹身上的那套青玉头面了吗?”

      初微点头。

      那套首饰做工十分精细,有种浑然一体的好看,她这几日出门逛街也了解到不少,知道这套头面定然价值不菲。

      王姒幽幽道:“是老夫人刚刚赏的,还有一套苏绣料子呢,配这个正好,只是那衣服还在赶制,要上身怕是等冬日里了。”

      初微听她语气酸溜溜的,以为她看陆琳琅得了新的衣裳首饰心里吃味,便随口安慰道:“其实嫂嫂今儿这身衣裳也好看,配这垂金流苏的玛瑙首饰正是得宜。”

      王姒听初微这话就知道她误会了:“我都多大年纪了,哪里还能在这些事上跟你们这些小姑娘争?那日祖母说要给二妹妹准备几样新的衣裳首饰带着,我准备的那几样祖母都说差点什么,后来又说挑好了这两件。我一问才知道,是祖母专门命人开了库房,和陈大夫人一起选了这些。”

      虽然王姒说得有些隐晦,但初微听懂了她的暗指。

      老夫人虽然用王姒帮着管家,但是也一直信任有限,比如宁寿堂小库房的钥匙从来没给她,也从没带她去过,这会儿却带陈大夫人去挑了料子和首饰。

      甚至王姒可能觉得老夫人这是嫌她,对自己未来的侄孙媳妇不上心,所以才会找了陈大夫人亲子去挑。

      这对王姒这个管家之人而言无疑是职场和人格的双重打击。

      初微也只能打圆场道:“毕竟陈大夫人是老夫人的娘家人,平日里又不常见……”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王姒打断:“是啊,到底是娘家人,信得过她。我们不过都是外人罢了,听说陈大夫人后日就要走了,也不知又要带多少东西回去……”

      说到这里,王姒想起,自己努力守住这些家财,日后可能会分给陆峥,也可能会分给自己膝下的孩子陆思锐。

      锐哥儿不定能分多少,但到底是自己的亲骨肉。

      但初微膝下只有一个养子,陆今安连寄封家书都不给她,显然是介意那三万两银子的事情,日后没准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

      这么一想,王姒心里反而有些平衡了。

      等两人返回坐席时,陆老夫人已经坐得有些累了,先回了宁寿堂,留下其他几位夫人看戏聊天。

      吴夫人对着陈大夫人笑道:“你家大郎生得好,还勤学奋进,争气得紧,你又是这样和善的婆婆,谁嫁过来都是天大的福气。”

      陈大夫人笑笑:“在徐州时候就总听他们这么说,没想到这会儿来青州又是。我什么也不求,不论是什么人家,模样性情如何,只要能安安稳稳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对珲儿好就是了。”

      初微听着陈大夫人这话觉得很不对劲。

      如果是平常听着有人想要这样的儿媳,初微只会觉得,这人不谦虚,好显摆,优越感满满,但到底大环境如此,也说不得什么。

      但如今知道跟陈珲谈亲事的人是陆琳琅,且两家基本都已经过了明路,就差定亲过礼了,这话根本不是在讨论如今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媳妇,而是明明白白的在点陆琳琅。

      作为一个做好了心理准备要离开陆家的人,初微大大方方地为陆琳琅鸣不平道:“陈夫人说得是,有家世的女孩儿难免心气儿高,不能安稳在家相夫教子,做婆婆的不好驾驭,想找个家世平平的也无妨。这年头能及得上我们二妹这般有家世,有模样又有性情的当真不多见,想来定能找个极好的人家。”

      王姒的心狂跳不止。

      她再没想到,林初微竟然敢公然呛声陈大夫人。

      王姒从进门前就知道自己家世不算显赫,娘家那边还有好些事有求于陆家,虽然她表面上看着风风火火,实则最是守规矩,是那种讲孝道尊卑刻进骨子里的人。

      即便心中对老夫人和陈大夫人有所不满,也只敢背后嘀咕,长辈面前还是一样的恭敬。

      她倒是没觉得陈夫人说的话有什么不妥,她自己是有儿子的,也经常会带入这种心态。

      陈夫人只是说了这样几句话,林初微就这般的嘴上不饶人,该不会是在为自己鸣不平吧?

      想到这里,王姒忍不住多看了初微一眼。

      这个弟妹她一开始并不喜欢,如今却看着越来越顺眼了。

      陈大夫人被小辈驳了面子,在众人面前难免有些脸上过不去,却又怕多说几句再招来初微更加不留情面的攻击,也就暂时按下性子,转头看戏。

      陈大夫人这些年来陆家从未吃过这种亏,到了第二日过来宁寿堂请安时,便添油加醋的告了初微一状。

      昨日席上发生的事,早有嘴快的人告知了陆老夫人,她听了侄媳这话只是淡然一笑:“你不也说她小门小户出身吗?生母早逝,父亲在家顾不上,大概从小就这样惯了,随她去吧。”

      对于林初微呛声陈大夫人的事,陆老夫人倒是没想着怎么计较。

      虽然她亲近娘家人,也看重这个侄媳妇,但侄媳在陆家下陆家姑娘的面子的确不妥,该敲打还是要敲打的,否则以后得寸进尺,落到了陆今安的眼里,吃亏的还是陈家人。

      只是没想到出来“仗义执言”的不是大郎家媳妇,而是平时不言不语的林初微。

      本就是林氏不敬长辈,老夫人这次竟然会向着这样的一个新婚媳妇,实在陈大夫人没想到的。

      她也知道,老夫人一直对娘家人极好,丈夫能走到今天徐州知府的位置,也是陆家父子一路提携起来的,而自己又是她最看好的侄媳妇,老夫人以前从没下过她的面子。

      陈大夫人自认对老夫人十分了解,听说她对待林氏格外优容,但不给管家的全力,就以为她所做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声……现在看来也许不是,老夫人是真的心疼林氏才会如此。

      初微倒是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让王姒和陈大夫人脑补出了好些心理活动。

      听说陈大夫人马上就要离开,陆琳琅也要随行,她心里有些放心不下,又去嘱咐了陆二姑娘几句。

      初微离开后,常姨娘走了进来,对着陆琳琅奇道:“看到二夫人方才刚刚离开,可有跟你说些什么?”

      陆琳琅沉默了一会儿后,开口换了个话题:“姨娘有没有发现,自从陈大人升了四品后,陈大夫人也越来越不好说话了。”

      “她就是来找你说这个的?”常姨娘眉毛一吊,“我还当她是个好的,让你跟她来往,她就教你这些?”

      “你父亲已经没了,你和你二哥又素来不亲,从小说不上几句话,能依仗的只有你的祖母。陈珲是陈大夫人唯一的儿子,日后陈大老爷的家业都是他的,要不是陈家顾及着和陆家的情分,大可以找个家世相当的嫡女。”

      “她自己都不得丈夫欢心,哪来的心思劝你?你也该清醒些,放机灵点儿才是。”

      这些话都是从前常姨娘说惯了的,什么陈珲是从夫人所出,身份高贵,她是姨娘生养的,根儿上就比人低了一重……这几年来来回回的听,陆琳琅几乎都能倒背如流。

      她心中突然涌起一种强烈的反感。

      陆家是大户人家,做不出苛待女儿的行径,老夫人从未因为她是庶出薄待过她,外面的夫人小姐们也从没人把她庶出的事挂在嘴边,甚至会因为她在场,讨论这些时刻意避开话题。

      怎么反而是自己的生母最是注重这些,总强调这些事情,不是自轻自贱又是什么?

      陆琳琅越发觉得二嫂说得对,就是因为这个世道女子多有不易,所以才更要珍重自身,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过得轻松一些。

      她起身送客道:“姨娘回去吧,我自有打算。这会儿还要收拾出门的衣裳首饰,就不送您了。”

      ** **

      老夫人对陈大夫人的那点不满只是日常生活的小插曲,两人感情很快恢复如初。

      陈大夫人和陈珲离开之时,老夫人备了厚礼给他们带回去。

      初微本来觉得陈家的事跟她没多大关系,但是周嬷嬷却提点到,一般每次陈家人回去的时候,老夫人总会消沉几日,让初微即便不是每天卡点请安,也要得空过去宁寿堂坐坐。

      初微应了声“好”,第二天一早就早起过去坐了坐。

      结果老夫人不见半分颓废,而是红光满面。

      一旁的王姒也觉得奇怪,便对陆老夫人问道:“咱们府上可是要有什么喜事?”

      陆老夫人笑道:“昨儿刚接到二郎的信,说是要去淮安办差,等事情结束后就回来看看,算算时日,不到月底就能回来了。”

      “这真是喜事。”王姒笑着看向初微,“弟妹想来也许久不见二弟了。”

      被点到名的初微有点笑不出来。

      说好的一年半载不回来的呢,怎么离家才两个月就要回来了?

      想到这尊大神要回来,马上就要结束独占一个院落的日子,初微心中骤然有些悲伤,面上却还强撑着道:“这真是太好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陆今安要回来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