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山鬼庙 ...

  •   本来沈灼灼就是想要抱大腿,现在大腿主动让她来抱,她哪儿有不抱的道理,当即便答应了谢秋莳,一起回府,让医师疗伤的事情。

      中途沈灼灼让人去客栈跟孙中说一声,她遇到一二朋友,要晚些回去。

      以免孙中心急,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俩,虽说孙中的性格不像是会杂乱无章,乱跑乱撞的莽撞性子,但说一下总比不说强,这段情谊最好还是保持住。

      孙中好歹是历史留名的人物,其人的才干属于顶尖那一波,干嘛要想不开去跟那脑子有坑的魏王一起混?现在谢秋莳正缺人手,如今加入谢秋莳团队,那都是以后的元老级别,比后来加入,以及谢友怀败了后投降加入,地位天差地别。

      况且谢秋莳有人帮忙,处境也能好一些,路应该会比原来好走一点。

      沈灼灼还没正式成为谢秋莳的人,就已经开始为谢秋莳挥舞镐子,挖谢秋莳堂兄弟墙角了。

      天下哪儿有她这样忠心耿耿的下属呢?

      所以,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庆元大帝,可一定要答应她的投奔,她不光是自己上,她现在还随身携带两张精品卡牌,一张沈清瑶,一张孙中,她不是一个人!

      在去往谢秋莳临时安置的小院的路上,沈灼灼内心的戏是一刻未停,因为这家店离谢秋莳所居住的小院不远,所以很快就到了。

      马车就停在店外,一路上,三人乘坐马车回来,半路的时候,有人跑来跟谢秋莳说了一句话,谢秋莳脸色立马阴沉下来,一路都没开口。

      她不开口,周浩安身上伤口疼得不行,也不想开口。

      沈灼灼干脆也闭嘴到底,因此三人回来时,路上的气氛十分沉闷,硬是如同三个锯嘴葫芦,半句话都不曾说。

      奇怪的默契。

      等到了小院,确保周遭都是自己人后,谢秋莳才开口。

      “刚刚那个在店里的幸存者,也去世了。”

      算上这个人,那群杀手,在光天化日之下,为了杀他们,害死了七名普通百姓。

      七个人,他们的死不光是七个人,背后是七个家庭,数十人的悲痛。

      他们死的冤枉!

      谢秋莳一拳头捶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她的拳头表面破了一层皮,鲜血晕出,她却像是完全没有感受到疼痛一般,面不改色。

      “可恨!可恨!那人如此目无王法,黑山镇的衙役和县令呢?为什么他们一直没有出现!”

      谢秋莳对边关了解并不深刻,她知道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场战斗,或赢或输,她如数家珍,可是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却陌生极了。

      她不认识黑山镇的县令,但是她知道,按照律法,市井出现当街杀人的惨事,县令该马上带着人过来,可一直到他们离开,县令都不曾出面。

      好像黑山镇没有县令一样。

      沈灼灼说道:“黑山镇的县令,前段时间消失了,只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到处声张。”

      黑山镇确实没有县令了。

      沈灼灼对这段历史很清楚,因为这段历史被称作庆元大帝的成长大事,如果没有这件事,庆元大帝不一定会成为以后那个庆元帝谢秋莳。

      因此有关公主刺杀案的所有线索,在后世都记载详细。

      谢秋莳一惊,“官员失踪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会不上报朝廷?”

      沈灼灼的话并没有引起谢秋莳的怀疑,谢秋莳误以为沈灼灼在这里很长时间,或者是本地人,所以才知道这些。

      沈灼灼没有直接回答谢秋莳的问题,而是转头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黑山镇一直以来,都以与番邦小国的贸易为生,对于边关的人来说,此地土地贫瘠,难以种粮,还不时起战事,要征兵,无论是农税还是顶替征兵徭役,都需要大量的钱,所以他们不得不弃农从商。”

      如果真是那种大商人倒无所谓,就算边关打得热火朝天,两国打出狗脑子,大商人的生意也照做不误,甚至可以赚更多钱,发战争财。

      问题是,这种小地方,单个的农民做生意,那都是小打小闹,还是属于小农经济的一环。

      他们可能只有一条商路,没有任何备选,可能只有几个做生意的番邦商人,那些人一不来,他们的东西就卖不出去。

      东西卖不出去,明年的税怎么交,徭役如何顶替?

      谢秋莳听到这儿,微微皱了皱眉,“朝廷已经免了边关受战事影响的城镇村落的赋税,三年。”

      这些地方本就交不了多少税,所以朝廷特别大方,直接大手一挥免了三年。

      沈灼灼其实对这些也不是很清楚,好在原身是个农民出身,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

      “底下要交的钱,岂止一个税银,朝廷不收,别人还不收吗?”

      百姓大字不识一个,而且古代交通并不便利,如果有人想要欺上瞒下,简直不要太简单。

      所以朝廷的仁政,到底有没有传到底下百姓的耳朵里?这根本就是一件难以证实的事情。

      谢秋莳久居皇城,对此事并不太了解,沈灼灼说的话,简直就是打开了她的新世界,她很想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

      谢秋莳又升起了培养自己人脉的心,如果她有遍布天下的眼睛,就永远不会被底下的人欺瞒。

      屋内一时寂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不说话,没人去主动戳破,属于朝廷命官的遮羞布。

      “现在黑山镇群龙无首,所以这次当街刺杀的事情,很难查出子午寅卯,前因后果。”

      沈灼灼记得原本的历史上,第一场刺杀开始的轰轰烈烈,结束的虎头蛇尾。在历史上,这场刺杀被史家用最多的笔去描写,但在当时,这场刺杀根本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在当前朝廷的眼中,公主被刺杀,远没有黑山镇县令死于蛮族之手一事重要。

      “难道就这么轻轻放过?这些杀手目无王法,他们敢当街杀人!如此胆大包天,想来不是第一回了。”

      周浩安很是不爽,如果不查下去,那他岂不是白受伤?就这么直接吃了哑巴亏?

      “表兄,稍安勿躁。他们这次截杀不成,肯定还会有第二次,只要他们还想动手,只要咱们还活着,迟早有一天能抓到他们的把柄。”

      和周浩安一样,身上落下不少伤的谢秋莳,情绪反倒稳定了下来。

      “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将黑山镇的县令找回来,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所管辖的城镇,也不可一日无县令,否则,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意外。”

      谢秋莳抓重点的能力大概是与生俱来,她敏锐的察觉到沈灼灼提到黑山镇县令的目的。

      “沈姑娘,你似乎比别人要知道的多一些,不知你可清楚此刻黑山镇县令究竟身在何处?”

      谢秋莳没有问沈灼灼,为何知道那么多,而是直接询问沈灼灼,人究竟在哪儿?

      如果说,原来沈灼灼对谢秋莳的印象全来自于历史,那么此刻,沈灼灼对谢秋莳的印象已经全部刷新。

      一个更加真实而鲜活的谢秋莳出现在沈灼灼面前。

      算一算时间,现在黑山镇县令应当性命无忧。

      “黑山上有一处庙宇,因为常常有人在那一带失踪,还有人看到总有鬼影闪烁,所以在民间,人们管那地方叫‘山鬼庙’。”

      “我也是听别人说起,说那地方,虽说平常看不见人影,但一到了晚上,总会有火光闪烁,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一个关外来都番邦之人,都会从那座山走过,且都会在山鬼庙落脚。”

      谢秋莳不问沈灼灼情报来源何处,沈灼灼却不能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以后,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难道,她每一次透露历史情报,都全靠谢秋莳对她的信任吗?

      那肯定不行。

      情报必须有源头,有理有据才能说服他人。

      燕门关驻守在前方,蛮族的人想要做生意,肯定不能从燕门关那条路走,其他路又太过绕远,看来看去,只有那鲜有人踏足的大山,可以用作运送货物。

      “翻山越岭岂是常人能轻易做到之事,山上多野兽,林间有毒虫毒蛇无数,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也不敢轻易踏足森林深处,那些做生意的番邦商人,个个都疯了不成?”

      周浩安震惊不已,他没见过这么要钱不要命的主儿!

      关键是到时候人都折在林子里,货物也没法运出去啊。

      “是的,看上去实在是太过不寻常,周公子,你觉得那些商人会做赔本的事情吗?”

      “商人重利,赔本赚吆喝也是为了以后能赚到钱,肯定不会做长久赔本的生意。”

      周浩安果断摇头,他自己没有行过商,但是他看到过许多商人。

      京城是天底下最为繁华之所,盛京的商人数不胜数。

      “所以那里一定有蹊跷,我们都能看出来的事情,黑山镇的县令肯定也能看出来。”

      谢秋莳若有所思,她对正经科举考上来的县令颇有信心,能从科举的千军万马中杀出来,没有一个是简单人物。

      “所以我大胆猜测,黑山镇的县令此刻应该就在那座山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山鬼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