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山亭柳(一) ...

  •   三月初十,公孙畅赴黎王之约前往宋黎两国交界处,南城。

      钟桢与伏栩都随行了,然而两个人一路都拌嘴不停。钟桢见伏栩上马车的动作不利索,于是调侃道:“伏老上了年纪,果然还是该在安和坐镇!”

      伏栩自然将这番话当作耳旁风,反而提醒钟桢:“堂堂一国宰相,撂下担子就走,成何体统。”

      与伏栩斗嘴多了,钟桢早就习惯伏栩的刁难,毕竟是从多年前就被“催婚”过来的,他笑着道:“伏老不必担心,丞相府的人也不尽是吃闲饭的。”

      这话也默认了丞相府是有人吃闲饭的,毕竟宋相钟维之是出了名的财大气粗,凡是来投靠他的都一概不拒。不过之前诸子上谏先主的事后,他顺势清理了一批无用之徒,留下的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安排到了不同的地方做事。

      豢养这么多门客,天下也只有宋仁公这样的君主会依旧信任他,并委以重任。然而新的君主能否容得下他呢?伏栩看着他哼了一声,将马车帷幕合上,“你小子好自为之。”

      这边在斗嘴,另一边在接受万民相送。

      公孙畅途中夜宿在余城,清晨又携众人出发,然而令他没有料到的是,余城的百姓都围在了道路两侧,想亲自送别那个夜晚施粥的太子,如今的宋伯。

      新上任的余城城主是公孙郁从安和调来的官吏,他是公孙郁看好的人,也没有辜负公孙郁的期待将余城治理得很好。这是宋国首例并非因爵赐地,而是临时派遣的吏治,革新的风好像在旧土上就开始酝酿了。

      城主看向公孙畅的眼睛里噙了泪,他想起公孙郁的知遇之恩,将这种情感投射在公孙畅的身上,他俯首长揖,“君上一路珍重。”

      公孙畅端坐在马车里,挥手示意免礼,行程便又开启了。

      一双双炽热如炬火的目光汇聚在他的身上,公孙畅手握上帷幕,想要合上不被注视,然而他的手上仿佛传来阿姊的温暖,“你应该看看他们。”

      这便是子民的眼睛吗?公孙畅想,这便是阿姊想让他守护的人们吗?他从来没有被这么多人饱含爱戴地注视,也从来没有凝视过这么多人,原来这才是宋国的样子。

      如果这是他此行的目的,如果这是他未来人生的意义,他仿佛也可以学着甘之如饴。

      公孙祈没有敞开门帘帷幕,她默默为人们祈福。第二次经过这条路,她总是会忆起曾经的惨痛见闻,她没有慧根,学不会道法自然,她还是不能释怀。

      三月下旬,南城的山茶花开得漫山遍野。春日,是适合携友踏青的好时节,毕竟,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城的军队日日操练,在时时都可能有危机的日子里,李纪和楚娴每天和士兵们待在一处,公孙畅来了南城后,他们才临时从军营中赶回府。

      厅堂里坐满了贵宾,他们早就听说君主、长公主、丞相与御史大夫都要来南城,如今一进入城主府,主人像是个客人。

      李纪最先注意到坐在主位的公孙畅,又看到坐在他身侧的公孙祈,心里的震惊与疑惑都被埋藏,他恭敬地行拜礼,“臣下李纪同夫人楚娴拜见君上、长公主殿下。”

      公孙畅道:“李卿与夫人免礼,请入座。”

      李纪和楚娴言谢起身,复又向钟桢、伏栩行礼,“见过两位大人。”

      伏栩颔首示意,钟桢笑着摆手道:“既然君上都发话了,李君和楚夫人无需客气,边境情况如何还需李君你即刻向君上禀明。”

      两人在属于他们的位置坐下,李纪朝着公孙畅拱手回答:“据探子传回的消息,黎王商谷大约明日便到白城,小公子商乐和黎相卫璧同行。眼下黎国按兵不动,尚且相安无事。”

      公孙祈在黎国八年,对黎国宗室多少有所了解。黎王膝下子嗣单薄,仅有两位公子,长公子商和是媵妾所出,小公子商乐是嫡出,但母亲俞氏难产仙去,是公子和将其扶养长大。

      至于为何黎王子嗣单薄,公孙祈原以为是同她的父亲一样,只钟情于母亲一人,但当初大家讳莫如深的样子又让她心中存疑,再问下去大家又不肯说了。

      回想起曾在黎国的日子,公孙祈心生感慨,苦涩中又有一丝温情,最终都归于遗憾。

      公孙畅在来南城的途中已经从钟桢那里了解黎国的国情,李纪所言不出他所料,遂道:“寡人已知晓,”他又问向在场重臣,“黎王这一场白城之会,依诸君看会如何举行?”

      在钟桢、伏栩面前,李纪楚娴自觉地缄默,伏栩捋着胡子没有开口。

      钟桢打破了沉默:“回君上,臣以为应当先发制人。昔年王室分封,数百年各国恪行礼乐制度,不曾彼此戕害,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同室尚且操戈,难保黎王没有其他心思。依臣之见,与其等黎尽‘地主之谊’,不如在两城边界设宴,邀请黎王。”

      公孙畅点头,“寡人亦不愿长公主涉险。”

      公孙祈一直安分地坐在席上,听到弟弟提及自己,心里虽然甘甜却也知道不太合适,但这法子亦是为他的安慰考虑,所以她只是微笑着对公孙畅轻摇头。

      公孙畅问伏栩他们:“依诸位所见呢?”他因为自己的阿姊,所以没有轻视楚夫人,将她也纳入了提问的对象。

      伏栩回答道:“老臣认为可行,但是否有合适的地方设宴,以怎样的由头邀请,还需斟酌,也应做好黎王拒绝赴宴的准备才是。”

      国与国的边界并不清晰,没有一条准绳规定,哪寸土地是哪方的。八年前的季宋之战,季国从东边派出两支虎狼之师,一支向北,一支向南,占领了泰半的东部土地之后,两支精锐将要合并直入国中安和。

      宋国得到黎国的援助而没有亡国,却也失去了东北部十余城。南城也是当时的战场,一番血战之后,南城被季国攻占,将领城主皆以身殉国。后来黎国派兵前来,又在南城同季军作战,打消了季国上下包夹安和的企图。

      楚娴顺着伏栩的话补充道:“若要在城外设宴,湄丘下的旷野十里,浅草过踝,不能伏兵,或可作为选择。”

      南城与白城及周围都多丘陵,一眼望去不能见到山外如何,湄丘环绕着湄水,周围是南方少有的平旷之野,且距南城与白城都不远。作为两国君主相会的地方,湄丘的确比一方进入另一方的城池成为瓮中君要更好让人接受。

      钟桢打定了主意,轻松道:“那臣便以君上的名义邀请黎王踏青,毕竟春日的芳菲好,不宜错过。”

      公孙畅默许,却问道:“若是黎王不答应,该如何应对呢?”

      钟桢眯眼笑着,仿佛四月的熏风解愠,“请君上宽心,无论是何境地,臣皆守于君侧。”

      公孙畅看向钟桢的目光有一瞬间的凝滞,而后垂眸,这个时候他却想起了一个故人。

      他们的商谈没有持续多久,公孙祈知道舅舅同阿畅应该另有准备。公孙畅让其余人都先退下,只和公孙祈留在空荡荡的厅堂。

      “阿姊,你怕吗?”

      公孙祈轻轻摇了摇头,“在你们身边,我不怕。”

      公孙畅垂眸道:“阿姊,我怕,我怕宋国亡在我的手上,但更怕没有护好阿姊。”

      公孙祈上前,握住弟弟发凉的手,她安慰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国家的兴亡,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也不该由一个人担负。”

      “阿姊也是这样告诉父亲的吗?”公孙畅望向他的阿姊。

      片刻后,公孙畅反握住公孙祈的手,他安排道:“阿姊,如果战事发生,我让楼渰护送你回到安和,如果安和失陷,就从西方逃,去别的国家居住,你同楼渰隐姓埋名,有他在,阿姊一定会平安的。”

      公孙祈摇头道:“我不会丢下你逃走的,阿畅,我是宋国的公主,更是你的胞姊。”

      “阿姊,你留在我的身边,我会分心,到时候前线危机四伏,我怕照顾不好你,你在安和平平安安的,我才好放心地应战。”

      公孙祈沉默了半晌,最终应道:“好。”

      明月高悬,庭院的白花已经盛开,花瓣纷飞的样子像在下一场盛大的雪,满地都是落蕊,甚至有些飘到廊里。公孙祈坐在走廊边,手撑在阑干上托腮看这落花,楼渰也坐在一旁陪她。

      “先生,这是什么花?”

      楼渰回答:“殿下,这是樱花,花期是七八日左右,极致的绚烂后就开始凋零。”

      “真是妍丽又哀伤啊……”她呢喃细语。

      “殿下,何必要用人寿来感慨它呢,万物都在按自己的道存在,这几日于它而言,已是漫长的一生。”

      公孙祈想到那天在明涧山上的对话,遂问道:“先生,你也像明涧山人一样思考吗?”

      楼渰摇头,“臣只是希望这样说,能让殿下心里好受些。”

      公孙祈转身抱着楼渰腰身,伏靠在他的怀里。灯火温暖,樱花吹落在他们的身上,在宽大的衣衫上,像精致绣上去一样,纯洁,美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山亭柳(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