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治学馆做了街口的排面,之后依次是书报社——订报纸和免费借阅书报的地方。

      县城的《士子报》总是滞后的,有时甚至能比京城的士子报滞后一两个月之久。这于学风不利,多少学子进京考试,看着满卷问天下时事,满脑子却不知一件时事。

      玻璃匠作馆:专卖常用的玻璃器皿,酒瓶、插花瓶,也接玻璃橱柜和玻璃窗定制。

      农锄列巧:算是个全国新式农具和农业技术的展览馆,不仅是新式的犁、耙、镰、锄和磨盘,还有水转翻车与牛转翻车的模型。

      盛朝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常出自三个地,一为江淮,水车与沟渠灌溉是一绝;另两地一个是河南,仓储屯粮一绝,一个是四川,在养土培土上常有绝妙的高招。

      因为怕与乡镇里的匠人们争利,所以这间馆里并不售卖小型农具,只卖新式农具的设计图,提供水车等大型农械的安装指导。

      ……

      一个个馆子逛下去,别说是珠珠,唐夫人都觉得大开了眼界。

      正走着,背后传来“茶花儿茶花儿”的唤声,唐荼荼才要回头,肩上已挨了一敲。

      公孙和光笑吟吟地跳到她面前,左一个右一个,挽着她家里两个堂妹。她自个儿扮作男装,玉冠束发,描了两条粗眉,人中旁还贴了两撇柳叶胡。

      生得好看的人,那真是怎么描画都不伤底子,画成这不男不女的样了,和光也分毫不显得丑,别人乍一瞧只会觉得:好一个左拥右抱的小郎君。

      这姑娘瞧着唐荼荼,亮堂堂一笑。

      “我在街门前看到了你家的马车,只当你离我不远,谁料一路追一路找,可算是在人堆里找着了你。”

      唐荼荼往她身后瞭了瞭:“你哥怎么没来?还说今儿要带大礼来给我捧场,礼怎么不见影?”

      和光说:“他那几个兄弟出门磨蹭,比咱们梳妆打扮还麻烦,等着吧,午时能露脸就不错了。”

      这是天津总兵府同知大人——公孙鏖汀家里的嫡女,公孙氏顶头上还有个担着天津总兵的老太爷,阖门百来年的尊荣。

      这公孙一氏,唐老爷一介县令本来是沾挂不上的,幸在小辈们不打不相识,玩玩闹闹生了些亲近的缘分,一下子打通了唐家与天津仕林群之间的关节。

      唐夫人心里有数,说着热络话。

      “这不赶巧了嘛,荼荼前脚还惦记着你们,后脚就碰上了头。姑娘们快找个地歇会,我瞧刚才路过的茶舍便不错。”

      和光一个将门之女,说话直爽:“唐姨累了自去歇着,让荼荼带着我们几个逛,新街开张,我可要好好捧捧场呢。”

      唐夫人顺着话笑了笑,牵着珠珠慢行一步,与她们岔开了些距离。

      总兵府是什么样的门第,唐夫人来天津一年了,心里清楚得很。

      那是一品大员、是封疆大吏之府,一姓三侯,满门朱紫,是唐家脚底下踩三米高跷也攀不着的门第。

      公孙和光这一房,是老总兵的长子长孙长重孙那一房,将来长辈袭爵,子孙辈入仕的起步都比唐老爷一介县令高。

      她和老爷商量过,待这一姓该是如何的态度。

      荼荼有本事,自己挣回了脸面,跟公孙家攀上了朋友,那是荼荼自己的本事——做爹娘的却不能觍着脸攀附,只逢年过节请公孙同知家上门聚上一筵席,平时以同僚之礼相待为宜。

      唐夫人有些游神,正胡思乱想着,荼荼忽然拉起她的袖,指着前头:“母亲快看,这就是您的铺子啦!”

      唐夫人抬头看,好一座雕琢精致的三层门楼,门楼之上悬了一块黑底金字匾,倾斜向下。

      这招牌上只有两字。

      ——姜姊。

      这座楼好是奇怪,不光名儿奇怪,规矩更奇怪,敞着两扇大门,却不许男客进门,楼里只接待女客。

      唐夫人跟着几个小姑娘进了门,四下转着一看,第一层楼卖的都是些日常琐用,防寒的手套、防伤风的抹额,还有厚厚实实的棉腰带。

      而内里文章都在楼上。

      才迈上台阶,和光便一声欢叫:“茶花儿,这不是你送我的那……那文胸内衣吗?穿着可舒服呢,这些新款式是改良过的?”

      唐荼荼点头。

      二楼分几个货架,摆出来的不只有文胸内衣,还有一次性月事带、月事裤、暖宫膏药等等。

      这一层没有店小二,没有叫卖的堂倌,只有通熟几样物事使用方法的年轻妇人,是旭日山招上山的一群能说会道有耐心的讲解员,不论哪个女孩来咨询,都会温声细语地给予帮助。

      旁边几间试衣的小屋,各试衣间的墙上都贴着测量文胸尺码的步骤图,教日常文胸及运动内衣的穿法,还有新式月事带的用法。

      年纪在发育期的姑娘都能领到一本小画册,里边画有正确的站姿、坐姿、运动姿势,兼有□□保健和预防乳腺疾病的知识。

      每个姑娘都是红着脸、含胸驼背地藏进小屋,半刻一刻钟后,抬头挺胸地走出来。

      三楼更私密些,是专门给妇人留的,月子裤、产褥垫整整齐齐地叠挂着,也有记名招雇奶嬷嬷的柜台。这里发免费的育胎手册、分娩指南,专业的接产包里包含了指检手套、消毒水与剪脐钳。

      后手边为千金堂,县学馆里的几位女医带着女徒,专门就妇科、孕期产检和月子病开诊,再一旁还有针灸推拿房,缓解月子病留下的疼痛。

      这座楼的背后与客栈相连,家里无人伺候的孕妇,可以住在楼里养胎、坐月子、治慢病。

      也可以谈心,几个小小的雅间做静室,妇人们能坐在一块说说孕期的苦。

      ……

      唐夫人楼上楼下转了好几圈,看久了,眼里竟有潮意。

      这是一间地地道道的女性用品专卖店。荼荼竟是把这样厉害的一间铺子交给了她。

      她这个岁数的妇人,最是懂得生为女人的悲苦。

      奶珠珠的那年,乳首被孩子吮破了,破一边换一边,不敢抹药;产后恶露累月不消,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藏着,掖着,不敢跟老爷讲,托嬷嬷出去请个带下医,趁老爷上值的时候赶紧看完,赶紧把大夫打发走。

      洗净的月事带要摆在屋子晾干,谁都知道太阳底下晒晒,草木灰的棉性更好,可谁也没脸往太阳底下晒。

      女人是羞耻的。

      好人家的姑娘,要把小衣紧绷绷地束在身上,胸口压得越平越是知廉耻,宁叫腋下挤出来两块小肉包,也不敢松松小衣的带子。

      月事是羞耻的,下奶是羞耻的,怀孕生子当着人前只许讲吉利话,褥疮、漏尿这些小毛小病得闭上嘴,关起门来自己抹泪,带下病更是不能见人的罪过一样。

      可天下竟有这样一间馆,教她们该怎么办。

      ……

      公孙家两个堂姑娘还在二楼磨蹭着,红着脸测尺码试小衣,有点高兴,又藏着点说不出的羞恼。

      大冬天的,两个姑娘鼻尖都在沁汗,头凑在一块压着声咕咕哝哝。

      “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竟能开一家店……”

      “月事带都是藏着掖着、不能见光的,怎能大大咧咧摆在货架上?唉,唐姑娘真是胡闹。”

      和光听不惯这堂妹哼哼唧唧,扭头问她:“怎么不能?你倒是说说怎么不能?文胸你不是也穿了,之前从我那儿要了好几件,怎么,关起门来偷偷摸摸才能穿?摆在货架上就是丢人现眼了?”

      和光是长房嫡孙女,又是老祖宗天天挂在嘴边的重孙丫头,府里哪个越得过她去?

      那堂妹被她说得一张脸白了又红,偏生不敢还嘴,含着泪忍下了这口气。

      唐荼荼劝了句:“都是亲亲的姐妹,这有什么好吵的?万事开头难,我也是自个儿摸索,倘若明天一群姑娘冲进这座楼里,骂我伤风败俗,还要托你们帮我想想别的办法。”

      这圆场打得实在不怎么样。那堂妹扭过身不吭声,装作没听着。

      小姑娘们拌嘴,当真不算个事,唐荼荼并不往心里放。

      她看着二楼与三楼转角处的“千金堂”徽记,慢声说。

      “这座楼,我本想起名为‘千金楼’,千金小姐,如珠如宝嘛。可我拿着这名询问了一圈,大家都说不好——因为‘千金’两字太贵重,别说穷人家女人,哪怕富贵人家,看到‘千金’两字心里也得打鼓,只怕到时候没人敢进门。”

      “于是,我写信寄给了京城的一位故友,求她帮忙取名并题字——她便取了这‘姜姊’。”

      “姜为上古八大姓,是发源最早的母性之一,姊嘛,是姐姐的意思——立身行己、独当一面的姜姐姐,好听又有趣,我再想不出比这更好的楼名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