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陆家兄弟进门,沈溪正在屋里描画花样子,人老了,没点爱好还真不好打发时间。

      幸好苏氏出嫁前绣了一手好手艺,有大儿媳陪着,沈溪闲来描几个花样子,苏氏只看上一眼,就能绣出栩栩如生的帕子荷包来,这不,前头老太太刚得了个绣了块枝翘红梅的帕子,那针角细密,红梅鲜活的不得了。

      凡是见过的人都忍不住赞一句。

      宋氏跟崔氏开了块小菜地,福姐儿跟彦哥儿则提着刚得来的竹编小鸟笼,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商量着要买只小花鸟来养。

      陆三郎吼了一嗓门儿,一家子都从屋里跑了出来。

      听陆三郎说要煮酸梅汤,俩小的更是乐得也不见眼。

      天可怜见,老陆家一家子是北方人,以往都是在北方过夏,北乡郡的夏天虽热,陆家老宅冬暖夏凉,也不是能承受的。

      七月份的桃源县热如火炉蒸笼,每天早上一家人睁开眼,就觉得自个儿如一片在炉上来回翻滚滋滋冒油的五花肉——熟透了。

      五花肉还能打牙祭。

      他们能干啥?

      左不过让娘逮住多洗两回澡罢了。

      想起这来,两个小娃娃就小脸幽怨。

      老太太见了忍俊不禁,应了好大儿的话,崔氏就提了酸梅汤的食材就去了厨房。

      福姐儿和彦哥儿两个小尾巴颠颠儿一同跟了进去。

      沈家老宅厨房不甚大,陆三郎还能帮忙打下手,俩小儿纯粹就是来添乱了。

      宋氏叉腰把俩小吼出去,又把跑路的陆二郎拎到院子里帮着拾掇小菜园。

      今个儿陆家兄弟出去,不光买了米面吃用,还听老母亲的话,从摆乌篷船的货郎那里买了不少小菜苗回来,像是寻常的小葱、木耳菜、丝瓜、辣椒、茄子、苋菜、南瓜.........

      反正只要货郎那里有的,兄弟俩各样全买了些。

      因着买的菜种子过多,宋氏拿不定主意进屋来讨教婆母。

      “娘,咱们头一茬菜种啥好?”

      沈溪坐在阔亮轩敞的厅堂里,案桌上摆了香炉甜白釉瓷器,搭着银红椅搭,正拿着茶杯吃茶,闻言笑了笑。

      “家中人口多,丝瓜、辣椒、白菜这种寻常吃的先种下去,南瓜也是好生长的,南方夏日瓜果不缺,自家种的够吃就行,不拘多少,就是家里的不爱吃了,想吃口新鲜的去外头买也有。”

      宋氏想了想,又道,“不如再买些鸡鸭鹅来养,反正后院地方大,养了下了的蛋除了自家每月留着吃。余下也卖去城里,桃源县物价好,一升白米九文钱,鸡蛋两文钱一个,鸭蛋四文钱了!”

      自家买了吃可不便宜!

      老二家想的不错,沈溪自然应了。

      宋氏得了婆婆的准许,兴高采烈出了厅堂。

      陆二郎欲言又止。

      福姐儿看的目瞪口呆。

      彦哥儿挠挠小脑袋,“娘,这么多菜苗咱家种的下?”

      养了大鹅再啄屁股咋办?

      福姐儿跟着皱着小脸儿。

      宋氏从杂物棚里拎出锄头铁耙来,“怎么种不下,咱庄户人家只要想中就没啥种不了的!”

      她在乡下侍弄了一辈子庄稼了,这进了城也不能把老本行丢了不是?

      再者在城里干啥都要钱儿,自家院里有洼小菜园,日后吃喝也方便。

      宋氏豪情万丈,干劲十足势要把这巴掌大的小菜园给拾掇好,她麻溜儿把菜地里的小石、落叶枯草挑干净,还有些小杂草,见陆二郎还不动,瞪眼道,“干啥呢?老娘都忙活上了,你个驴粪蛋杵着干啥,不干活,以后别吃我的菜!”

      陆二郎扯扯嘴,心道你的菜吃的可真不容易,遂提着小铲子去铲杂草。

      别看宋氏性子风风火火,说风就是雨的,她干农活确实极麻利的,不多时就跟陆二郎把菜地里的杂草馋净夯实,垦出一小垄一小垄的,条条顺顺看着就让人赏心。

      宋氏很满意,在俩小惊恐的小眼神儿里嘀咕着,早知道就把家里的夜香留下了,菜地里不施粪就长不好,她双手合十,“我找娘去!”

      陆二郎:“……”

      最后宋氏没说动婆婆把夜香留下做肥,只能退而求其次,喊陆二郎从鸡窝里铲了鸡粪洒在菜园里,把小菜苗栽下去,又拿淘米水浇了,这才算完。

      厨房这边儿,陆三郎打下手,苏氏按照比例,把干山楂、乌梅、豆蔻、陈皮洗净,洗去杂尘,在山泉水中浸泡一个时辰,泡好后倒进锅中加水跟冰糖、干桂花小火焖煮半个时辰,熄火后滤过渣,在井水中冰镇,一碗下肚清凉解暑、酸甜沁爽,真是爽哉。

      一家人各喝了两大碗,还咂巴着嘴,意犹未尽,“哎呀,这酸梅汤咋煮的,比外头铺子里卖的都正宗。”

      崔氏笑,“这是娘给的新秘方。”

      一家人点头,福姐儿俩小也捧着碗牛饮。

      沈溪不让多喝,酸梅汤虽好喝,却性寒,喝多了恐伤脾胃,俩小可怜巴巴扒着祖母的手撒娇卖乖,让亲娘给轰走了。

      陆三郎本来想偷喝一碗,也让崔氏发现一并赶回屋,临走前扒门缝,“媳妇儿,你问问娘里头加了啥好东西,咋这么好喝。”

      老三媳妇儿眼睛亮亮的,可不,这酸梅汁的味道比起娘家卖的可地道多了。

      沈溪笑眯眯扶着儿媳的手坐下歇息,“其实也没什么,在咱们大晋朝酸梅汤自古有之,无非就是食材新鲜,比别家多些加了桂花跟甘草罢了。”

      宋氏若有所思,突然拍手道,“娘如今天气热的很,咱家这酸梅汤如此好味道,不若咱们摆摊儿卖吧!”

      来了桃源镇这些日子,桃源县随处可见有卖酸梅汤的小摊贩,前头家里买了几碗来消暑,味道真不咋地,价格倒挺贵。

      一碗酸梅汤要六文钱!

      可真贵!

      不过现在宋氏不觉得贵了,自家要是摆摊儿卖酸梅汤,就冲三弟妹的好手艺,那还不赚翻了!

      苏氏一面收拾厨房,一面笑,“弟妹跟娘想到一处去了,不过可不能光卖酸梅汤,咱家的小食肆想开起来,光靠酸梅汤可不行。”

      宋氏就道,“大嫂咱家还能卖啥?”

      沈溪微微一笑,“能卖的可多了,夏日炎热,咱卖酸梅汤跟凉面。秋日微寒,正是吃螃蟹的好时候,醉蟹清亮,蟹黄满满溢出来,加上姜丝醋,吃一口满嘴留香。冬日大雪纷飞,灌汤包跟大骨汤最是暖身,或是来个羊肉锅子,汤汁翻滚,香气氤氲,清爽脆嫩.......”

      她的话还没说完呢,三个儿媳妇儿嘴角的哈喇子都要掉下来了。

      躲在门后偷听的陆家兄弟跟俩小也哗啦啦分泌口水。

      吸溜下口水,宋氏兴奋地直搓手,忍不住在院子里转圈圈,最后坐在院中的小板凳上一拍定板,“行,就听娘的,咱今个儿准备准备,明个儿就摆摊赚钱!”

      沈溪笑着点头。

      宋氏飞扬着眉梢,细细问了需要哪些材料,喊了陆二郎,然后便揣着钱儿和妯娌急吼吼出门了。

      *

      福姐儿和彦哥儿看着娘亲走了,颠颠儿从屋里跑出来,福姐儿仰着小脑袋问,“祖母,咱们明天摆摊赚钱钱,我跟哥哥也帮忙!”

      老太太忍住笑,“你俩小不点能帮什么?”

      彦哥儿不乐意了,挺着小胸脯道,“祖母我不是小不点了,爹说了,我是家里的小男子汉,要帮着家里多干活!”

      福姐儿也抢着表功,“还有我,还有我,我也长大了,可以帮三叔出门砍柴。”

      小眼神儿很怀疑的陆三郎:“..........”

      不管怎么说,反正俩小打定主意要抱祖母的大腿。

      为啥啊,三婶做饭这么好吃,还能干,就连爹都听祖母的话,只要祖母高兴了,娘也高兴,娘也高兴,犯错就不用挨打啦。

      家中四双眼睛也亮闪闪地盯着沈云清看,看的老太太心里直发毛。

      这两小儿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特意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贡献。

      彦哥儿是个二两的小银角子,几个金裸子,福姐儿则从小荷包里摸出一块碎银,一堆金馃并十几文铜钱。

      沈溪狐疑:“你们这是干啥?”

      俩小娃娃异口同声道,“这是给祖母的!”

      原来俩小娃娃是想把私房钱拿出来入股摆摊儿。

      入股这个词在大晋朝很是常见,话说这个词儿是百来年前,京城某位穿越而来的同胞大神带来的。

      福姐儿小机灵还道,“我的钱钱给祖母,家里赚了钱,我给祖母买糖吃。”

      沈溪听了就笑,“行,祖母等着吃你的糖。”

      不过这事儿她可做不了主,要等几个儿媳妇回来再说。

      傍晚时分,宋氏她们挑着一筐子碗碟杂物回来,刚放下扁担,喝了口白开水,听婆母这么一说,不由得大乐。

      她正发愁家里的钱不够用了,这下好了,两个小笨.......不是金主送上门来。

      当爹娘的自然不客气笑纳,陆家可不是那黑心商贩,要把这几两碎银扣下。

      老太太还特意让陆二郎拟了份草书,按照银子的比例,和家里大人一样,给俩孩子相应的股份,而后一式数份,一家子按了手印上去,这算是成了。

      以后无论是沈家食摊儿赚多少钱,一家人包括福姐儿、彦哥儿都能按照股份月月拿钱。

      想想就美。

      家里一顿瞎忙,就到了吃食的点了。

      前头张娘子送来一把小嫩葱跟几块甜糕,家中无甚好东西,苏氏妯娌仨就和面,切了小葱与打散的鸡蛋拌匀,面团揉至光滑,擀成薄片,加上葱油,由两头拧挤起来,将面饼一层一层的叠在一起,擀饼,在烧热的锅里烙了七八张葱油饼,另外切了一碟自家腌的萝卜丝儿,脆辣爽口,配上葱油饼,简简单单一餐,一家人却都心满意足。

      苏氏听婆母吩咐,用干净的荷叶包了两张葱油饼并一罐酸梅汁送去张娘子家当回礼。

      张娘子一家吃晚食,饭桌上的其他饭菜没动,两张葱油饼跟一罐酸梅汁都给抢光了。

      张娘子就笑骂,“臭小子,你娘我做的饭就这么不受待见,不如跟着你云清姑姑家去吧。”

      张嫂子家的贵哥儿眼睛一亮,“真哒?”

      张娘子:“…………”

      不过这葱油饼还真好吃,金黄酥脆,咬一口满嘴的香味。

      别说是娃了,就是张嫂子也忍不住多抢了块来。

      *
      老陆家一家子吃饱喝足,就开始为明天的食摊儿开张做准备。

      一家人齐动手,清洗碗筷杯盘器具,老宅小食肆的桌椅板凳也给陆家兄弟搬出来,擦洗的一尘不染,都能照出人影来。

      福姐儿和彦哥儿哼哼哧哧打水,帮着家里洗碗碟,那细白瓷的碟子叠放老高。

      等一切忙活妥当,已是月上眉梢,一家人匆匆洗漱上床歇下。

      夏夜燥热,沈溪身上腻歪,陆二郎兄弟俩起锅烧水,老太太清清爽爽洗了热水澡,擦汗了身子,绞干头发,躺在刚晾晒过,松软舒适的床榻上,听着隔壁好大儿的小鼾声。

      老太太睡过去前,脑子里还在盘算着明日的酱汁怎么跳。

      俗话说,好吃的凉面千篇一律,美味的酱汁万里挑一。

      要想让人胃口大开,这凉面的酱汁可是重中之重。

      这一晚,老太太酣睡香甜,其他人,尤其是宋氏却在榻上翻来覆去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一家子看到乌眼鸡一样的宋氏,各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儿。

      宋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