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2、第 172 章 ...

  •   一转眼,又一个期末考试季到来。
      周语函难免有点儿紧张,三位室友用不同的方法给她打气。
      赵征甩出一个周语函的学习时间表,清楚显示着周语函每天的学习时间,比平常同学多出近一倍。
      很多学生是期末突击复习一个月应付考试,周语函是返校后的两个多月,一直是高压状态,用赵征的话说,比她高三备考时还用功,这样还考不好才怪了。
      侯婧怡买了一个大蛋糕,给舍友们分享。因为甜品可以愉悦心情,缓解紧张。
      唐家玉最简单也最直接,直接一句话:你每科都优秀。
      每科优秀什么概念?许多大学生是只求及格的。哪怕是Q大学习气氛浓厚,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达不到优秀线,甚至每一学期都有挂科学生。
      考完两科之后,周语函就渐渐放松了。
      等成绩出来的时候,暑假已经开始了,唐家玉都进了剧组。
      这一天,她拍完镜头回来,田小葵把手机递给她:“玉姐,微信好多消息。”
      熟悉唐家玉的人都知道,但凡她工作、学习,都不会看手机,所以,一般没紧急情况,都不会在工作时间发消息。
      而,紧急情况,田小葵不会不及时通知。
      唐家玉拿过手机,划开察看,一看班级群和宿舍群都爆了。因为期末成绩贴出来了,其他人也就罢了,周语函一个因疫情耽误了两个月的,也考进了前五名。
      众人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震惊、膜拜之情。
      还有人悄咪咪地瞄一眼成绩单最上边的人名:唐家玉。这位已经封神,非人类可以企及。
      这一次拍摄,前期在杨城影视城。
      唐家玉这个暑假终于可以多回家陪陪二老和小西瓜了。
      小西瓜这个暑假之后就要上小学了,经过唐家玉和二老商量,也征询了小西瓜的意见,就在附近的第五小学读书。
      第五小学是杨城公立重点小学,教学成绩、师资力量都是公立学校拔尖的,而且,是‘唐家玉’的母校。
      为了能更多的陪伴二老和小西瓜,唐家玉不拍大夜戏,都回家住。
      早上起来吃一碗外公外婆的三鲜馄饨,再去剧组。早晚还能陪着小西瓜晨练、夜跑。
      只是几个月没见,外公外婆鬓角的风霜更重了些,小西瓜也窜高了一大截,买衣服买鞋都涨了码子。
      孱弱枯瘦的小孩,个头窜起来,体格也明显强壮不少,站在同龄的孩子中,不再显得格格不入。
      这些明显的变化,让唐家玉震动,也让她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亲人。
      相对于她经历的漫长岁月,和外公外婆,甚至和小西瓜在一起的时间都显得很短暂。看到他们身上的变化后,唐家玉惊觉,他们乃至‘自己’都可能只有十几年、几十年的生命,没有漫长无尽的时间消磨。
      回家的次数多了,和外公外婆小西瓜相处的时间增多,还有一个人,就是程骁。
      这位几乎成了唐家的第五口。每天晚上陪小西瓜夜跑,经常接送小西瓜,经常到家里来吃饭……
      外公外婆的身体健康,小西瓜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的相处,程骁都知道,比唐家玉更像是这个家的人。
      回家看到这种情况,唐家玉并没有惊讶,因为两人微信交流,经常谈到外公外婆和小西瓜。
      唐外婆学会智能手机后建了一个家庭群,群里就是五个人,就有程骁了。
      唐家玉经常看到外婆在群里发消息,询问程骁几点下手术,回不回家吃饭……她早就习惯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珠子回归的原因,她和程骁之间有了说不清楚的联系,两个人再一次不再排斥、陌生,甚至会很舒服,是那种很自然地亲近。
      而且,唐家玉发现,她最初难以控制的内力,与程骁近一些,不但可以控制内力,甚至功力还有所提升……就像,程骁成了她的增强器。
      她有时候想,若是哪一天,她遭逢敌手,程骁能到一旁助战,她的功力大涨之下,会事半功倍。
      这个想法只是一个小脑洞,自己娱乐一下,就丢到了一旁。
      却没想到,真的有这么一天,而且,来的很快。
      唐家玉进入大学二年级,仍旧拿出大部分精力上课、学习,偶尔接一些工作,大多是利用假期、周末去完成。
      她低调地和校园里的学生没什么差别。若说引人瞩目的原因,反而不是她的明星身份、出众的容貌,而是她的学习成绩,门门功课成绩第一的超级学神。
      开学一个月的国庆假期,国内形势不错,一片风平浪静,欣欣向荣。
      唐家玉提前与外公外婆商量好,假期他们带小西瓜到京城来住几天。有航班、高铁,方便又快捷。
      30号晚上,唐家玉去机场接人。每逢小长假必然大堵车,她索性坐地铁去机场。
      一身杏仁色的连帽卫衣,只戴了口罩,连墨镜都没带,背着只双肩包,坐地铁、进机场,有人看见身材好、气质佳的女孩子看一眼,却没人认出来。
      接到人,出了外公外婆小西瓜,居然还有唐家的编外人口程骁程医生。
      唐家玉有一点惊讶,程骁基本不过假期,都是把假期给科室其他人,过完假期他再轮休。
      没想到,这一次小长假他居然回了京城。
      程骁笑的温润:“科室的同事都不好意思再剥削我,让我放假了。”
      唐外婆在旁边笑着插话:“小程是来京城交流的,只有两天假期,三号、四号都在京城约了手术。”
      唐家玉点头,问一句:“所谓飞刀?”
      程骁失笑:“不算。”
      唐家玉挑挑眉,拉着小西瓜去买地铁票。
      等上了地铁,让二老和小西瓜坐下,程骁和唐家玉并排站着,程骁突然道:“你们是不是要实习?”
      唐家玉道:“学校的教学计划上有短期案例见习,但人数多,学到的东西也有限吧。”
      反正同学们都觉得学校组织见习,更多的是长见识,了解法院、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状态。至于具体案件的参与,大家都没有太高的期望。
      程骁也了解这种情况,他们医学生也有类似的见习机会。不过,比法学生略好点儿,会有一些基础的上手机会,比如门诊的小外伤处置、缝合。而且,看老师处置病例,本身就比法律案件更加直观,学习到的东西也更多一些。
      一行人回到别墅,田小葵和李斌已经把饭做得差不多了。
      唐外公又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老鹅撕了装盘,添了个大菜。
      众人一起上桌,说说笑笑吃吃喝喝,热闹又欢快。
      吃饱喝足,又坐了一会儿消食,程骁就起身招呼小西瓜出去晚跑。唐家玉也自动地跟了上去。
      比平常晚了不少,吃饭又完,程骁没有带着小西瓜跑步,而是绕着别墅小区转一转走走。
      唐家玉不紧不慢地跟在两人身边,听一大一小两个‘男人’漫无边际地聊着,秋风清凉,虫儿低鸣,竟也生出一片岁月静好的感觉来。
      第二天一早,唐家玉和二老商量过后,一家人也没凑旅游景点,就挑着比较生僻,游客少的地方逛过去。
      田小葵早就做好了攻略,走到哪里都有特色的美食,走走歇歇,看了景儿还不累,很舒服很愉快。
      吃过午饭,下午都安排了文娱活动。一号去老舍茶社听戏,防旧的设置,唱的也很好,连小西瓜也听得挺投入。
      从茶社里出来,唐家玉和外婆说起这个,外婆就笑说:“他经常跑去你外公那边,听弹词什么的,一遍一遍听,都不厌的。”
      唐家玉微微有些惊讶,歪头看看和唐外公聊戏的小西瓜,暗自琢磨,这个孩子难道是学戏的胚子?
      二号下午不但有戏曲还有相声,唐家玉和二老商量,二老没意见,倒是小西瓜积极发表意见,说还要去听戏。唐家玉和二老交换一下目光,也就依着小西瓜又去了戏园子。这一次干脆是一个老戏园子,不但有古色古香的戏台子、方桌座儿,还有专门的服务生给递毛巾板儿、沏茶、送茶果子。各色茶果子装在小碟子里,分量不大,都很精致。
      两天玩下来,小的倒是精神抖擞,两位老人难免有些疲累,精力不济了。
      到了第三天,不在城里溜达,直接开车出城去官厅水库钓鱼。三位舍友和田雯雯也一并过来,订了一套二层小楼。
      到了地儿,拿了鱼竿鱼饵一套东西去水库边钓鱼。
      唐外公多这个安排很满意,坐在户外椅子上一脸享受和惬意。唐外婆觉得有些无趣,小西瓜也有些坐不住,于是,又安排她们娘俩并田雯雯、周雨彤、侯婧怡一起去种植园摘葡萄、摘梨、柿子,还有新鲜的农家蔬菜……
      将近一点,唐外婆打电话过来,招呼回家吃饭。
      唐外公钓上来几条鱼,却都不大,都是白条、鲫鱼这些,倒也挺乐呵:“够做个杂鱼锅了……我在苏北吃过一回,杂鱼锅贴饼子,很鲜美。”
      唐家玉接过水桶鱼竿来拎着,一边笑道:“晌午大太阳,鱼们想来也回家吃饭了,咱们回去吃饱了,歇一觉再来,说不定就能钓条大鱼了。”
      官厅水库之前有许多网箱养鱼,官厅水库是京城的水源供应地,网箱养鱼污染严重,就被陆续取缔了,如今,也能算是野生鱼了,钓鱼的又多,鱼儿经多见广的,都特别精,很多次,都是饵料被吃光光,鱼儿却没钓上来。
      唐外公倒是沉得住气,笑呵呵道:“好啊,最好是钓一条大鳙鱼,鱼头可以炖砂锅,鱼尾巴可以红烧,也可以取了肉做鱼丸子,都好吃。”
      赵征立刻叫好:“听唐外公这么一说就好吃,我都要流口水了。”
      唐家玉毫不谦虚道:“我外公的手艺,没得说,绝对好吃。”
      回到家,还真是有惊喜,采摘队战果辉煌,不但有水果、蔬菜,还有新鲜的土豆、花生、玉米、豆角,蒸了一笼屉。又炒炒拌拌弄了好几个凉菜热菜,还在村里买了一块五花肉,真正的土猪肉,五花三层的,唐外婆做了拿手的红烧肉,肥腴的肉红润透亮,夹起一片,在筷子上颤颤巍巍的,咬一口,肥嫩软烂,浓香四溢。
      就,真解馋。
      这么好吃的肉,哪怕一直嚷嚷着减肥,从不吃肥肉的周语函和赵征,都一人吃了好几片,更不用说小吃货田雯雯和侯婧怡了,吃的嘴巴上油光光,一个劲儿点头赞好吃,至于其他,顾不得多说了。
      午睡一会儿,老老少少又杀向水库,这一次,真是应了唐家玉的话,唐外公的鱼饵刚放下去不多时候,就有鱼咬钩儿,拖上来一看,居然是一条尺把长的俏嘴巴。
      唐外公笑的脸上的皱纹像菊花,红光满面地把鱼从钩儿上摘下来,满眼‘慈爱’地将它放进鱼兜儿里,一边咂嘴道:“这东西气性大,一离了水就死,放水里养着,晚上一道清蒸鱼就有了。”
      田雯雯最会哄老爷子高兴,吧唧吧唧嘴,一脸讨好的笑:“阿公的清蒸鱼最好吃了,我可是想了好久了。”
      唐外公哈哈哈笑:“喜欢吃就多吃些。”说着话,他又去取鱼饵挂钩。
      不知什么时候来的一位老人,背着手站在唐外公身后,慢慢悠悠开口:“老哥这钩儿也就钓钓这些水皮儿鱼了,真正的大鱼是钓不上来的。”
      唐外公向来是最和气不过的,听人这么说,并不觉得冒犯,连忙虚心请教。
      那位老头儿倒是说得头头是道:“大鱼都潜在水底,而且多在深水处,你想钓大鱼,首先要有适合远钓的杆子,然后还要有钓大鱼的钩子,当然,饵料也要换一下,你这小蚯蚓不行,不行……”
      老头儿几乎全白了,脸膛儿略有些黑,不胖不瘦不高不矮,穿一件灰色工装恰克,碳灰色的裤子,打眼一看挺普通的一老头儿。
      但唐家玉会望气啊,这一看,就看到了老人气运不同凡响,而且,这位老人身上还有她熟悉的气息。若是她没错,这位老人身上应该戴着自己雕的护身符。
      唐家玉看出来,却不会道破。只给田小葵打个眼色,田小葵立刻走到远处去打电话了。
      唐家外公是真么看出什么来,只好脾气地听那位老人讲述钓大鱼的法门儿呢。
      结果,等老人长篇大论地讲述完毕,唐家外公就笑呵呵道:“老兄啊,我们过来玩儿的,就准备了这种鱼竿……不知道你那鱼竿子能不能借给我用用啊?”
      看老人不作声,唐外公连忙又道:“不瞒老兄,我大小算个厨子,做的鱼勉强还能入口,等钓上鱼来,我整治了请老兄一起吃如何?”
      那老头儿脸色很是古怪,听唐外公这般诚恳地商量,再不吭声也不好意了,索性梗着脖子道:“我的鱼竿在家里,没带过来……”
      “啊,这样啊。”唐外公多少有些意外,不过他人厚道,还怕对方尴尬,连忙笑道,“那也没什么,没什么,我就争取再钓两条翘嘴,有两三条翘嘴,也够咱们晚上喝一杯了。老兄啊,你喝什么酒?可惜啊,我最爱的老酒在家里,没带过来……”
      那老头儿神色缓和不少,却还有一点别扭,道:“你喝酒,你家里人都不管的?”
      唐外公把鱼钩鱼饵甩下去,一边嘿嘿笑着道:“怎么不管啊?老伴儿管得严着嘞,不让多喝,一晚上最多二两老酒。”
      老头儿哼一声:“二两不少了。”
      唐外公眯缝着眼睛点点头,笑道:“是啊,不少了,不少了……哎哟,咬钩儿了……”
      这一回,唐外公提起鱼竿,居然是一条嘎牙子,也就是学名黄颡的,颜色金黄。
      田雯雯看得眼热,奔过来要替唐外公摘钩儿,被唐外公拦住:“这个不行,这个不行,你看它那张着的翅膀了吗?都是硬刺,能把你的手掌心给扎穿……”
      说着话,唐外公动作麻利地摘了鱼,又要挂饵下钩,就听旁边的外孙女叫他:“外公,你要不要远钓鱼竿儿啊?”
      唐外公回头一看,就见唐家玉拎着两套鱼竿站在不远处,顿时喜出望外。
      他还没忘记刚才的老哥,连忙张罗着一起过去看。
      打开包装,将两套鱼竿安装起来,还带着机制的鱼饵,唐外公按说明书把机制鱼饵挂上,另外那个老爷子却非常特立独行,看不上那死板板的机制鱼饵,跑去和旁边的钓友交道,竟拎了两条指头大小的小白条回来。
      又指点唐外公:“这个饵不能是死的,最好是动弹的活的,鱼才爱吃……”
      弄好了,鱼饵远远地甩进深水区,鱼竿就可以支在架子上了。这种鱼竿都有固定架,还有铃铛提示,倒是可以解放双手,比普通钓竿省心不少。
      唐外公还惦记着再钓一条翘嘴,又用他的鱼竿下饵……大鱼那边没有动静,倒是唐外公的手竿收获不断,一指多长的小白条,半扎长的小鲫鱼,就是不见翘嘴。
      唐外公还挺沉得住气,倒是另一位老头儿有些焦躁,不屑地看唐外公把一条小鲫鱼摘下来丢回水里,道:“你费这劲儿干嘛?!”
      唐外公乐呵呵:“闲着也是闲着啊,说不定就还能让我碰上一条翘嘴呢。今儿咱们人多,一条翘嘴可不太够。”
      在场的人也都看出来了,这个老头儿有些坐不住,说几句话又走去和旁边的钓友拉呱了。
      唐家玉带了小西瓜和几个同学也走开一段距离,挑了一处芦草蒲子密集的浅滩,这种草多水浅的地方没有大鱼,但常常有成群的小鱼和虾,有的时候还有田螺螃蟹。
      她们一群爱玩爱闹的,在钓鱼的那边不敢动不敢出声的,拘束得很,到了这边就放松下来,一个个拿着小网子捞草根底下的小鱼小虾。
      田雯雯说自己钓过螃蟹,拿了些做鸡时剔除的内脏、边角料放进去做饵,然后把笼子下到水中,绳子拴在一丛芦苇上。
      田雯雯笑着给大伙儿说明:“我来前问过了,水库里鱼虾种类很多,螃蟹也是有的。再看这边一个坑,应该是之前有人在这里下蟹笼挖的……”
      唐家玉分了些心思在外公外婆那边,听田雯雯讲着她的钓蟹经,突然听到一阵细碎的铃声,连忙拔脚就往那边跑。
      等她跑近了一看,居然是另外一位的竿子先有了动静。那位拉呱走的有点儿远了,大概没听见,也没看见回来。
      唐外公正有点儿手忙脚乱地收线,水里看起来像是个大家伙,线绷紧就能拽的唐外公下意识跟着走两步,一会儿又放松……
      唐家玉伸手接过鱼竿,往前走两步,松了松,然后,猛地一扬手,鱼线拉着刚刚缓了一瞬的鱼就出了水面。
      黑乎乎的花纹,蛇一样的身体、凸眼睛大嘴巴……丑不拉几的,正是之前说的黑鱼。
      鱼一出水,唐外婆就感叹了一句:“好大一条鱼哦!”
      唐家玉力气大,力道也控制的好,鱼竿儿一甩将鱼拉脱水面的同时,手底下也飞快地转着收线轮,人也大踏步往后退,这一系列动作果断、干脆、有条不紊又雷厉风行。
      那条比手臂还长的大黑鱼在半空中扭动身体的工夫,已经被拖拽到了岸边,眼瞅着,鱼就要重新坠入浅水之中,唐家玉的手臂却恰到好处地又是一甩……这一回,鱼直接被甩到了岸上的草丛里。
      田雯雯和小西瓜一群人也跑了回来,看到最后这动作,欢呼的欢呼,拍巴掌的拍巴掌,热闹喧腾地往草丛里跑,都想第一个过去看看那条大黑鱼。
      另外一个老爷子也终于姗姗来迟,看到几个年轻小姑娘和孩子往黑鱼跟前凑,连忙出声阻止:“不要碰,那东西真咬人!”
      这一声喊出来,田小葵连忙拉住小西瓜,其他几个人也给吓住,围着在草丛里扭动的大鱼看。
      唐家玉扬眉,对老爷子道:“您回来,正好摘钩收鱼。”
      唐外公和外婆也走了过来,笑呵呵道:“这么大一条鱼,鱼片、鱼丸、鱼骨汤,能做个三吃了。”
      外婆也眯眯眼睛笑:“这么大一条鱼,可真是好东西,补身子最好了。”
      唐家玉眼光一闪,却连忙快步往水边冲,冲过去伸手将半截进了水里的鱼竿拽了回来。这回,她轻松一扬手,又有一条银白色的翘嘴鱼被甩上了岸。
      众人一起看过来,外婆还笑话老伴儿:“瞧瞧你,就顾着凑热闹,差点儿被鱼把竿子拖跑喽。”
      众人都笑起来。
      有了两条翘嘴,一条大黑鱼,晚上足够吃了,一家人加一个自己撞上来的老人一起回去。
      外公还提醒人家,让他打个电话和家里人说一声,或者干脆把家里人都叫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那位老爷子摆摆手,说就他一个人,家里人都忙,没有得空儿过来的。
      外公也就不多说了。
      倒是唐家玉眼风早就扫到,远远地站着两位年轻人,从那站姿举动就能看得出,是真正练过有些真功夫的。有人跟着,她也就没有多理会。
      老头儿跟着往回走的路上,唐外公与人聊起来,才知道这位姓程,祖籍也是苏省的。
      一说起来还是老乡,唐老爷子谈兴更浓,说起这些年家乡的变化,那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儿,程老爷子倒是收了些脸上的别扭神色,听得专注投入。
      唐外婆带着田小葵、田雯雯两个先回来了,准备好了几道素菜凉盘。
      唐家玉和小西瓜一进门,就听得外婆喜滋滋道:“刚才小程给我打电话,说他忙完了,正往这边来,能赶上吃鱼。”
      小西瓜很开心,连连说着把自己的捉的小雨小虾米做了,程大哥爱吃干炸河虾。
      唐家玉身后就是两位老爷子,她清楚地听到程老爷子哼了一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2章 第 17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