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大军师司马懿之曹魏公主 ...

  •   王宫,病榻。
      曹操面如金纸,气息奄奄。
      乔依坐在病榻之上,双手紧握他的宽大手掌,问太医:“我阿翁怎么样?”
      太医们双膝跪地,浑身颤抖,没人敢言语,只能纷纷摇头,表示情况不太好以及自己的无能为力。
      “我知道了。你们先下去,让人熬一些补元气的药来,想必阿翁还有许多话要向他人嘱咐。”
      “是!”
      太医们起身弓着身子慢慢后退,退至门口才敢转身。
      然而就在此时,乔依突然叫住他们:“各位太医,还望你们再多想想办法!”
      她注意力都在榻上之人,没听清太医们回答了什么。其实乔依清楚,她不过是在强人所难,因为就连自己也治不好。
      但是万一呢!万一有一丝希望呢!
      乔依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喂曹操服下一丸药,虽然治不好,但却能让他舒服些。
      这时曹植哽咽着进来,“父王!”
      “四叔!”乔依小声喊了一声。
      之后她就感觉自己的手被轻轻捏了一下,她惊喜地抬头,此时昏迷的曹操醒了过来,看了她一眼。乔依明白,他一定有话与曹植说,于是她点了点头,悄悄退出去。
      外殿,各位大臣都在焦急等待。或许之前太医出去时,他们已经问过大王的情况,所以乔依出现他们只是简单行礼没有说话,此时也不是计较这些是时候。
      乔依走到司马懿、贾逵和曹真三人面前。
      “姨丈!子丹叔叔!贾大人!”
      曹真挤上前来,忙问:“父王他……他怎么样了?”
      乔依摇摇头,“情况不太好,而且太医们也束手无策。”
      “之后的事还有劳三位!”乔依朝三人行礼。
      司马懿扶起她,“哪里的话,这是我们身为臣子的本分。”
      “父亲经常夸赞姨丈,有姨丈在身边我也安心些。”
      她忽然想到,“对了。阿翁大限将至,定想与各个儿子见最后一面。然父亲远在邺城赶不来,其他各位叔叔离洛阳也不近,唯有身在长安的三叔才有可能在他闭眼之前再见一面,阿翁必会招其前来。
      三叔、四叔都在洛阳,而父亲身为世子却远在邺城,他们一定会趁机起事。而四叔早已没了与父亲相争的心思,若是没有丁仪撺掇,他不足为惧。但是丁仪现在还动不得。
      再说四叔,他定会带来大队人马,若是他闹起来,单凭洛阳城里这些人守卫拦不住。所以我们也只能擒贼先擒王。”
      乔依还要继续往下说,然而发现对面三个人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问:“是我说错了吗?”
      贾逵摆摆手,“没有,翁主深谋远虑。”
      乔依谦逊道:“父亲还未称王,我还当不得翁主一称。这只是小女一点儿浅薄见识,所有不成熟的地方还望三位指教。
      那我就接着说了。照如今的情况,由父亲亲自来接灵柩回邺城再即位,想必是来不及的。不过父亲的事自有姨丈操心,在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
      但听闻我阿翁手里有一支青州兵,可有此事?”
      贾逵答:“确有此事,他们只效忠与大王一人。”
      思索一番,她说:“若是这样,阿翁倒下,他们很有可能借此机会四处逃散,关于青州兵的安抚和遣散这件事就交给大人了。”
      “领命!”
      乔依扭过头去看向曹真,“子丹叔叔,你能调动城中多少兵马?”
      曹真在心中估算一下后,答:“大约能调动城中三分之二的兵马。”
      “够了!”乔依沉思。
      曹操与曹植父子二人此刻说完话,曹植哽咽着走出来,曹操的侍妾们哭哭啼啼地进去。
      看到曹植出来,乔依与三人拉开距离,她与明知站在角落。
      “明知,司马懿一定会让他夫人,在明天一早开城门的时候把玺绶送去邺城。你让我们的人,在每个城门各派一人,明日一早与她夫人同时出城。若有人派兵追赶,带着他们在路上多转转圈,为她争取一些时间。”
      明知点点头,无声退去。
      侍妾们抽抽噎噎地出来,让乔依进入。
      她一进内殿就跪在曹操的床榻前,“翁翁!”喊完这一声,忍不住眼眶发红。
      “可是吓到你了?”曹操面容慈祥,伸手抚摸她的脸颊。
      乔依摇头。
      “你自小聪慧,日后还有你父亲照料,阿翁没什么好嘱咐你的,唯愿你一生平安喜乐、逍遥自在。在所有孙辈中我最偏疼你,可如今却没有什么能留给你的,这块玉佩是我贴身佩戴的,就就给你做个纪念吧。”
      曹操从腰间揪下一枚玉佩,手颤颤巍巍地递给乔依。她双手接过,小心收进怀中。
      “翁翁!”乔依的声音开始哽咽。
      曹操笑笑,“哭什么呢?再哭鼻子,人就不漂亮了!去,让他们都进来吧。”
      群臣乌泱泱地跪于曹操卧榻前,立下国事遗嘱,司马懿执笔记录。
      曹操叮嘱,国逢危难,丧礼一切从简,不可陪葬一切金银铜铁之物,丧礼一结束诸公便各司其职,不着丧服。
      临终前,曹操慨言:“这江山,终究谁也带不走。”艰难地说罢后,曹操龙驭宾天,撒手人寰。
      一时间,举宫哀嚎,气氛凄然。
      翌日,魏宫灵堂,乔依和曹植两人围着火盆烧纸钱,明知站在不远处守着。
      大殿群臣对于曹操灵柩的去留争吵不休,贾逵按下吵闹声,提议如今新君未立、家国未安,曹操的棺椁不宜久留洛阳。
      丁仪打断他的话:“贾大夫此言差矣!”
      他处处刁难找茬,偏偏还有其他大臣附和,并以曹植的亲子身份震慑众人。
      乔依强忍心中的怒火,冷声大喝:“丁大人!如今我阿翁尸骨未寒,你非要在此刻动你的小心思吗?”
      “小姐言重,在下一片心意都是为了大王。而且平原侯乃大王亲子,这儿还轮不到小姐插嘴。若您是大王的长孙,您的话姑且还能一听!”
      她怒极反笑,“丁大人好口才,本小姐佩服。”说完,她一边鼓掌一边站起身。
      乔依冷眼看着台下众人,“即使身为女子,我也是大王的长孙女,未来的翁主!”
      丁仪反驳:“新君未立,以后的事可不敢好说。”
      “我父亲已得大王的旨意,莫不是丁大人……你要谋反!”她紧盯丁仪。
      不待他答,便讽刺道:“四叔,你可真是阿翁的好儿子!如今他老人家还没入土为安,你的人就在他灵堂里大闹,安的是何居心?”
      曹植不置一词,有条不紊地往火盆里投着纸钱。
      “平原侯对大王忠孝两全,不安好心的是司马懿和贾大夫,还有小姐你吧?”丁仪真是忠心护主的好狗。
      乔依不欲与他多言,遂说道:“贾大人和司马大人乃是我阿翁亲封的治丧正副使,阿翁的身后事理应由二位全权处理,诸位可有异议?”
      “我不同意!”不出所料,丁仪第一个跳出来。
      看着他那副样子,乔依心中冷笑。
      “杀!”
      这一个字刚出口,角落里的明知如利剑般窜出,一剑封喉。
      等丁仪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倒在地上。他用手捂住脖子,血液从指缝中渗出。挣扎片刻就安静下来,死时双眼还未合上。
      乔依现在高台上,冷眼旁观,不为所动。
      大殿众人被眼前一幕吓得都噤了声。
      曹植也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站起身指着乔依,怒道:“曹依!你怎么敢!”
      乔依对他露出一个带着讽刺的笑,好像在说人已经杀了,我还有什么不敢!
      “明知!”她只叫了一声名字,明知便知其意。
      他把还带着一丝血线的剑架在曹植的脖子上。
      乔依走到丁仪尸体附近,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这把匕首乃是曹操送给她的生辰礼,匕首的柄和鞘上镶满了宝石,漂亮极了。
      她看着匕首,轻声说:“可惜了!”
      大殿众人不明所以,但下一秒钟就知道了。
      她拿还算锋利的匕首一下下砍向丁仪的脑袋,一下,两下,三下……足足砍了二十多下才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此时脑袋和脖子的接口已变得血肉模糊,周围还有迸溅出的零星肉沫。
      大殿内的大臣早就躲得远远的,有些受不了刺激的都跑到殿外呕吐去了。
      乔依用手帕细心擦拭匕首,收回鞘中,把手帕扔在丁仪的身躯上。然后拎起丁仪的头颅在大殿中转了一圈,向众位大臣展示。
      “子丹叔叔,头颅就放在大殿门外,尸身的话若是丢出去喂狗貌似不太好,那就先抬出去您看着办。别脏了阿翁的灵堂!”
      她转身登上高台,站在曹操灵位正前方,面向诸位大臣,再次问:“诸位可有异议?”
      都已经有人命丧当场,大臣们还敢再说些什么。他们重新列好队,整齐划一的朝着曹操的灵位行礼,齐呼:“谨遵大王遗旨!”
      “今日本不该见血,若是诸位早就如此,何须脏了阿翁的灵堂!”
      乔依跪到火盆前,边往里面扔纸钱,边说:“阿翁离世,四叔悲痛欲绝,哭昏了过去。还不派人好好把四叔扶进偏殿?子丹叔叔,你可要派人看好了,别让外人打扰了四叔。”
      虽然她是这么说,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要把曹植软禁起来。
      曹植想要反驳,但刚张口就被人从明知打晕了。曹真立刻让人把曹植拖下去,关在偏殿,派人严加看管。
      司马懿和贾逵对视一眼,从对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心惊。这手段、胆量,根本就不像一个孩子该具备的,若她为男子必定又是一代枭雄。
      灵堂中刚安静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被一阵脚步声给打乱,曹彰率大军杀进王宫,将群臣全数制服。
      不用回头瞧,乔依也知道想必是从长安来的三叔曹彰到了。
      曹彰头系白布条,身穿盔甲,跪在曹操灵位前声泪俱下。也不知是真情实感,还是在演戏,要是在演戏那就真的太厉害了。
      “子建呢?”他环顾四周。
      乔依答:“四叔因阿翁离世太过悲痛,以至于昏了过去,如今正在偏殿休息。”
      曹彰闻声才注意到她,盯着她的脸看了一会儿才想起来,“你是二哥家的曹依?”
      “正是侄女。上一次见面侄女还小,不曾想三叔如今竟能认出我来。”
      说完,她发现曹彰盯着自己丧服的衣摆看,她也低头看了看,才发现刚才不注意的时候沾染上了血迹。
      解释道:“刚才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不小心沾到的,三叔别介意。”
      曹彰看了一眼没放在身心上,毕竟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他也有心王位,虽然世子已定,但他仍有几分意思,所以没了丁仪的挑拨,他还是想方设法的追问玺绶的下落。
      “玺绶乃魏王之物,应交付世子。君侯,不当问!”贾逵如此答道。
      曹彰并不甘心,再问。
      “玺绶乃魏王之物,应交付世子。君侯,不当问!”司马懿答。
      他有些气急败坏,抽出佩剑刺向司马懿。
      明知在乔依的授意下阻拦,二人就在大殿内打了起来。
      殿内空间有限,所以曹彰带来的士兵控制住诸位大臣后,只有不到十人围在二人周围,不敢轻易上前。
      曹彰不愧是领兵打仗的人,功夫还算不错,可终究比不过明知。若是比领兵,明知不是他的对手,可是单打独斗,他也抵不过明知。
      由于曹彰身穿盔甲,头上戴着头盔,唯有颈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所以明知用剑直指他的颈部。
      士兵们纷纷用武器对准明知,把他包围。明知从容不迫的带着曹彰,一步步后退到高台上,站在乔依身旁。
      乔依站起身掸掸衣服上的灰尘,说道:“刚刚结束了一场闹剧,三叔又来了一场,可真是不让阿翁省心。”
      她朝着曹彰命令:“让你的人都退到殿外去!”
      曹彰不为所动,他似乎认定了乔依不敢把他怎样。
      “明知!”
      听到呼喊,明知手上稍稍用力,在他的脖子上画出一条血线。
      曹彰感觉到疼痛,心中有些慌乱,面上紧皱着眉头,吩咐:“都出去!”
      士兵们的一步步退出殿外,手里的武器依旧对这大殿之内不曾放下。
      “三叔从长安一路赶来,风尘仆仆,想必很是劳累,不如脱下盔甲好好休息休息。侄女对盔甲不太了解,还要麻烦子丹叔叔帮忙,替三叔脱下盔甲。”乔依假好心道。
      曹彰这人总是想趁机反抗,但他被明知压的动弹不得,只能乖乖就范。
      乔依从他怀中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装的果然是虎符。她就猜到,曹彰即使再对自己部下放心,像虎符这么重要的东西,出远门时必定会随身携带。
      她把虎符扔给曹真,“三叔与阿翁父子情深,他欲日夜守在灵前尽孝,身为侄女总不好阻拦。三叔手下的兵马就有劳叔叔暂管。”
      “小女才疏学浅,于政事上一窍不通。这几日洛阳城内的一切事务,就委托给贾大人、司马大人和子丹叔叔三位了。诸位可有异议?”
      无人答话。
      “甚好!还望各位大人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务必保证洛阳城中一切运转正常。”说完,乔依向台下众人行了个礼。
      大臣们连忙还礼,曰:“必不负所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大军师司马懿之曹魏公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