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按照明朝的守孝制度,官员父母去世,需要回家守孝三年。

      严嵩的老婆死了,那么他的儿子严世蕃就要回去给老娘守孝。

      这对于严嵩来说,那可就麻烦了。

      严嵩已经八十岁高龄,就算拥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脑子时常混混沌沌,需要他儿子给他出谋划策。

      更为重要的是,严世蕃是严嵩的枪手,只有他能写出令嘉靖帝满意的青词。

      所谓青词,是一种写给神仙看的文体,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而得名,主要用于祭祀、斋醮等仪式。唐代的白居易、李贺,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都写过。

      因为嘉靖帝的个人喜好,青词在他这里有严格的审核标准,每一篇他都会仔细阅读,并且做出御批。写得好,升官入阁不过是皇上一句话。

      严嵩偏偏不擅长写青词,但不要紧,他有个擅长写青词的儿子。所以,他呈给嘉靖帝的青词多由严世蕃代写。

      不仅如此,严世蕃还有一项本事——善于解读嘉靖帝的暗语。

      嘉靖帝为了不让大臣摸透他的心思,喜欢半夜给大臣传纸条,内容晦涩难懂,歧义颇多。别人都破解不了,唯有严世蕃和徐阶可以。

      严嵩现在老眼昏花,看奏章都得反应好一会儿,更别提嘉靖帝的小纸条。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严世蕃的儿子回乡守孝,严世蕃留在京城,但不入宫,在家帮他处理政务。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还不错的主意。

      临近过年这几天,京城的天气很好,只下过一场小雪,还是在夜里。第二日天亮,和暖的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就连干裂的寒风也小了不少。

      从腊月二十四祭灶开始,宫中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太监们在各处宫殿忙碌着,屋檐走廊成排的挂上宫灯。

      朱翊钧站在廊下,仰着头,看太监们干活,跟个监工一样。

      太监们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磕碰了他:“殿下,这儿危险,您去别处玩罢。”

      “好!”朱翊钧答应得爽快,小短腿往后退了一步,“这里可以吗?”

      “……”

      太监拿他没办法,只能去求冯保:“冯大伴,您看,这……”

      冯保摸摸鼻子,掩饰一下自己忍不住上扬的嘴角。小家伙装傻,赖在这里不肯走,他可太明白这位小主子的心思了。

      冯保走到廊下,从一堆绘着花卉、瑞兽、祥云图案的宫灯里挑出一盏玉兔和神鹿,问朱翊钧:“喜欢哪一个?”

      小家伙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最后仰起头,冲着冯保笑:“都要!”

      果然,大人才做选择,小朋友都要。

      拎着两盏宫灯回到自己的寝殿,朱翊钧发现,太监们也在挂宫灯。

      于是,小家伙特意要求,这两盏要挂在他出门就能看见的地方。

      王安对此感到不解:“有什么不一样吗?”

      冯保笑道:“廊下站了好久才得来的。”

      这两盏宫灯太大了,朱翊钧这个小不点提不动,只能挂起来。

      但他实在喜欢,第二日,冯保和陈炬一起给他做了一盏小的,穿上提杆,可以拿在手里。

      朱翊钧拎在手里看了又看,画屏上绘的是一条红色的锦鲤,眼睛灵动有神,鱼尾层次分明,鱼嘴微张,吐出一串泡泡。

      小团子喜欢得不得了,噘着嘴,凑过去对着鱼嘴亲了一口,也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模仿锦鲤吐泡泡。又拎着宫灯在院子里转圈,脚下打滑差点摔个屁股墩儿。冯保眼疾手快,把他捞了起来。

      小团子紧紧抱住大伴的手臂,手上却还不忘紧握宫灯,就算摔跤,也舍不得松手。

      冯保问他:“小主子,您猜一猜,这锦鲤是谁画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对于一个刚满两岁的小朋友来说,似乎有些难度。

      他歪着脑袋想了想,看向一旁的王安,后者有点激动,没想到小主子这么看得起他。

      然而,朱翊钧说出的话却是:“你不会画。”

      “额……”王安尴尬的笑笑:“小主子说得对。”

      朱翊钧又抬起头,目光落到廊下的一盏宫灯上。他指着那画屏上的兰草,看向陈炬:“那是你画的。”

      这些宫灯,连同其他过年要用的物品,是内官监统一送来的。朱翊钧知道兰草并非陈炬所绘,他的意思是,那才是陈炬的风格。

      最后小家伙扑进冯保怀里,给出正确答案:“这是大伴画的。”

      冯保将他抱起来,笑得格外得意:“咱们小主子最聪明。”

      大年三十这天,朱翊钧早早的就醒了,一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自己掀开床幔,探出脑袋往外张望:“大伴,大伴,大伴!”

      冯保没想到他会起这么早,正在屋外忙其他事情,听到他的呼喊,赶紧进入殿内。

      朱翊钧只露一个脑袋在床幔外面,半眯着眼睛冲他笑,眉眼都弯成了月牙形,看一眼,能让人一整天都心情愉悦。

      冯保走到他跟前挽起床幔:“小主子今日起这么早?”

      朱翊钧拂了把额头上的碎发:“今天有许多活儿要干呢?”

      这是昨晚喝奶的时候,冯保对他说的话。说今天不能陪他出去玩耍,因为快过年了,大家有许多活儿要干。

      冯保失笑:“那也是我们干活儿,怎么会让你动手。”

      小家伙在床上蹦跶:“我看你们干活儿呀!”

      他又要当监工了。

      穿戴整齐、洗漱完毕,用了早膳,朱翊钧就迫不及待往院子外跑。

      陈炬拿着两块木板从侧殿出来,交给两名太监:“悬挂在门首上。”

      朱翊钧看见了,举起小手:“给我看看。”

      两名太监一齐弯下腰来,把木板展示在他眼前。

      朱翊钧仔细看去,那两块木板上分别刻着一个人,坐在桃树下面,长得五大三粗,留着蓬松的大胡子、头上长角,面容凶恶可怖。

      陈炬以为他会害怕,然而并没有。朱翊钧只是问了一句:“他俩是谁呀?”

      陈炬耐心给他讲解:“这是桃符。左边刻的是神荼,右边刻的是郁垒。将桃符悬挂于门首,守护家宅平安。”

      朱翊钧了然的点点头,听明白了:“他们是锦衣卫。”

      “噗嗤……”

      俩太监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被陈炬瞪了一眼,立时收敛了。

      “他们是门神。”

      朱翊钧评价道:“没有锦衣卫好看。”

      锦衣卫之前又称仪鸾司,是皇帝出巡时的侍卫兼仪仗队,那就是皇家的门面,必须个顶个的好看。

      冯保从寝殿伸个脑袋出来:“童言无忌。”

      除夕不仅要贴门神,还要用红罗炭的炭末塑成三尺高的将军,金装彩画,植于大门两旁。

      朱翊钧问:“他们又是谁?”

      “将军炭。”

      出了桃符、将军炭,殿内还要挂上福神、钟馗等画像,床上也要悬挂金银八宝,檐楹上插芝麻秸,院中焚烧柏枝柴,名曰?岁。主打一个驱除邪祟。

      小儿肺脏娇嫩,受不住浓烟。在焚烧柏枝柴的时候,朱翊钧就跑出了院子。

      冯保本是在帮着干活儿,看到他跑了,赶紧将手中的事情交给其他人,追了出去。

      朱翊钧现在已经是两岁的小团子了,走起路来虽然依旧摇摇晃晃,重心不稳,但也比去年强多了。他自己还有主意得很,一不留神就跑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朱翊钧的好奇心也在与日俱增。外面的世界比寝殿内的玩具更有吸引力。

      整个紫禁城那么大,太液池一眼望不到边界,周围亭台楼阁不计其数,他去过的地方不足十之一二。

      今天是年三十,宫里可热闹了。太监们来去匆匆,路过的时候,也不忘停下来向他这个小世子行礼。

      朱翊钧一路走走看看,冯保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走着走着,到了御花园。冯保跟在他身后,以为他又要玩雪,便小声哄他:“小主子,外面天冷咱们回吧。”

      上午的阳光正好,也没刮风,但毕竟是腊月天气,外面毕竟没有室内暖和。

      幸而到院子里玩耍的时候,冯保就已经给他披上了斗篷。

      朱翊钧摇摇头:“不回。”

      冯保又问:“那咱们现在去哪儿?”

      朱翊钧左右看了看,指向东南面:“去那边。”

      说完,他就跑了起来。

      冯保跟着他快走进步,隐约看到远处一片深深浅浅的红色,恍然大悟,东南角有一片梅林,小家伙应该是要去那边。

      进入冬季之后,朱翊钧每次来御花园玩耍,都不忘折一支红梅回去。若是恰巧嘉靖帝宣他去正殿,他便会将红梅带过去,送给皇爷爷。

      果不其然,朱翊钧看到梅林就笑了起来,开心的往那边跑。

      梅林在种植的时候就经过了精心设计,不同品种颜色有细微差别,盛开之时便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层次感。远观和近看有着截然不同的美感。

      红梅的香气清新淡雅,被文人雅士称作“天香”,即便身处其间也不会觉得浓郁和艳俗。

      朱翊钧穿梭于花丛下,很认真的观察每一枝梅花。

      冯保提醒他:“皇上今日要在太庙祭祖。”

      言下之意,小家伙没机会过去送花。

      “我知道呀。”朱翊钧太矮了,只能一路仰着头,终于选中了一枝,“大伴,我要这个。”

      冯保将他看中的那枝红梅折下来,眨眼间,小家伙又绕去了别处。冯保赶紧跟过去,把红梅递给他。

      朱翊钧又指着另外一枝:“这个也要。”

      “还有那个,那个和那个……”

      冯保一连给他折下五六枝红梅,发现小家伙审美很统一,比起粉红和暗红,更喜欢不深不浅的正红。

      朱翊钧指着最高处的一枝:“那个也要!”

      这可有些为难冯保了——他身高也不够。

      他低头看了一眼,小家伙一手捏一枝,剩下三枝都在自己手里。

      冯保无奈苦笑:“小主子,寝殿里只有一只梅瓶。”

      “我知道呀。”

      “那这几枝已经足够了。”

      朱翊钧挑了花最少的一枝:“这个插起来。”

      冯保真是有些好奇了:“那其他的呢?”

      “其他的,我要送给娘亲。”

      “……”

      还记得上次他们在御花园中遇见几名都人,大抵是其中一人与裕王妃年纪相仿,便勾起了朱翊钧对娘亲的记忆,还惹得他大哭一场,要去找皇爷爷。

      冯保哄了他好久,才把他劝回去。

      本以为在朱翊钧生辰那日,嘉靖帝会允许裕王和裕王妃进宫见见儿子。但裕王当日接到的谕旨是命他代父皇祭祀皇陵。

      但朱翊钧记得,大伴说过,如果生辰见不到,或许过年能见到。

      今天是除夕夜,嘉靖帝会在山前殿举行家宴,下午申正开始。

      嘉靖帝虽然平时跟儿子能不见则不见,可一年到头怎么也得吃顿年夜饭,这是祖宗的规矩。

      小家伙又说道:“这个好看,我要送给娘亲。”

      这个季节,御花园中,除了红梅,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这是孩子对母亲的思念,怎么能不让人动容?无论他想要折下多少枝红梅,冯保都会帮他。

      “回去之后,选出开得最好的,找一截红绳绑起来,方便小主子送给王妃。”

      “这样可好?”

      “这枝如何?”

      “……”

      冯保自言自语说了几句,却没得到回应。他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小家伙又无声无息的跑了。

      低头看去,朱翊钧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小主子……”

      “你是谁呀?”

      “???”

      冯保紧张的四下看了看,没见着别人。朱翊钧抬手,指向对面。

      冯保定睛一看,这才在树丛后面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

      没错,那是个孩子。约莫四五岁的样子,比朱翊钧至少高了半个头。长相虽然和朱翊钧没得比,但放在普通孩子里,那也算是非常好看的。身上的棉袄和披风都是上好的锦缎,不难看出,是宫中的织品。

      这宫中除了朱翊钧这个独一无二的皇长孙,怎么会有别的孩子?

      这是朱翊钧第一次见到同龄人,完全被对方吸引了注意。

      对方看到他,也十分好奇,两个人就这么各种一丛红梅对望着。

      片刻之后,那孩子冲朱翊钧笑了笑,递出手里的东西:“这个送给你。”

      “……”

  • 作者有话要说:  预收顺序与开文顺序无关。
    预收1:大秦公子的团宠日常
    又名《人类幼崽征服冷酷残暴亲爹》、《我父皇是明君不是暴君》、《我哥扶苏必须登上皇位》、《天下名士为我归顺大秦》
    木德星君下凡历劫,出了点意外,穿成秦始皇众多儿子之一,在史书上连个名字也没留下。
    他是秦始皇与宫女春风一度所生,生母难产而亡。秦始皇子女众多,不稀罕这个儿子,把他丢给长公子扶苏,连名字都懒得起,转头就忘了。
    扶苏看着怀里娇弱的小婴儿,温柔笑道:“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就叫你辰安吧,从今往后兄长护着你。”
    两年后的一日:
    秦始皇深夜回到寝殿,见龙榻上趴着一颗软糯糯的小团子,正抬起头冲他咯咯的笑。
    秦始皇:“这谁?”
    近侍答:“公子辰安。”
    秦始皇不悦:“抱走!”
    第二日:
    秦始皇刚入寝殿,肉嘟嘟的小团子滚到脚边,一把抱住了他的腿:“父~父~~抱抱~~”
    帝王略微迟疑,弯腰抱起小团子。
    第三日,
    第四日,
    ……
    第七日:
    秦始皇早早处理完政事,匆忙返回寝宫,殿内空空如也,帝王大怒:“辰安呢?”
    近侍:“长公子抱走了。”
    扶苏正在哄幼弟入睡,冷不防一个高大身影闯入内殿。
    秦始皇扫一眼大儿子,朝小儿子伸出手,沉声道:“到父皇寝宫去睡!”
    扶苏:“……”
    辰安喜欢哥哥,也喜欢父皇,每天都在苦恼今晚睡在哪座寝宫。
    朝堂上,帝王怀抱熟睡的辰安高坐殿前。一边用最冷酷无情的声音向百官下令坑杀江湖术士,一边低下头,用最温柔缱绻的目光看着儿子。
    辰安在父皇怀里做了个梦。他梦到一个自称神仙的人告诉他,大秦虽一统六国却危机四伏。他最讨厌的哥哥胡亥将会当皇帝,杀死所有兄弟姐妹,大秦就要灭亡了。
    而他是主宰万物生发,变废为舒的天神,是改变大秦命运的唯一希望!
    团宠养崽,基建强国,改变众多历史人物的命运。
    穿书,非正经历史,勿考据。
    预收2:大清御医的团宠日常
    李悯,医学博士,一觉醒来,穿成了康熙年间太医院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太医,本来只想潜心钻研医术,在古代发扬现代医学。
    谁曾想……
    康熙:朕顽疾复发,头痛,胸闷,快宣李太医!
    李悯:和儿子闹矛盾,失眠了。
    太子:这碗药不是李太医亲手熬的,我不喝!
    李悯:孩子要哄,药碗旁边放一枚梨膏棒棒糖。
    四阿哥:嘶……血光之灾,李太医救我!
    李悯:翻书划破手指,晚来一步,伤口就愈合了。
    太皇太后:李太医生得俊俏,又会说话,陪哀家聊上一会儿,病好了一大半。
    李悯:太难了,我堂堂医学博士,居然要靠脸治病!
    后来……
    康熙为他在皇宫打造医学实验室,集结一帮外国传教士给他打下手,紫禁城大力推广心肺复苏、海姆立克、加压止血等急救方法。
    预收3:[清穿]皇贵妃的养崽日常
    儿科医生佟庆仪穿成了康熙的表妹,大清首位皇贵妃佟氏。
    家族显赫,位份尊贵,人生也没有太大的追求,与其当个妇女主任,给互相扯头花的小美人段道理,不如当个幼儿园阿姨,养养小团子。
    大阿哥:皇贵妃做的点心最好吃,想让她当我的额娘。
    太子:生病了皇贵妃吹吹就好啦,想让她当我的额娘。
    三阿哥:皇贵妃会英语还会算术,想让她当我的额娘。
    四阿哥:你们自己没有额娘吗,为什么抢我的额娘?
    ……
    康师傅:表妹好忙,承乾宫的饭菜好香,皇子们教得好乖,择吉日册立皇后。
    皇贵妃:谢邀,还想再苟五百年。
    养崽,美食,温馨治愈。
    主要养小四,当亲儿子养,也养其他皇子公主。
    应该没有感情线,如果有,也是别人单箭头。
    感谢在2023-09-29 16:56:28~2023-09-30 10:58: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减肥的法月儿、jswhq、busy212 10瓶;岐路歌 5瓶;九9 3瓶;Wing^0^ 2瓶;桃之夭夭、安静、密码总是丢、热情好客mafia、小巷里的丫头长安无忧、……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