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投桃报李 ...

  •   “陛下,大将军已称病半月,西北战事等不得啊!”

      御书房内,史大人面色涨得通红,一把年纪,胡子都已发白,此刻更是急得又拽掉了几根。

      一代忠良,两朝元老。

      窦长衍又能如何。

      他何尝不知道边境频频急报,何尝不知道沈家那位战神一出,战事纵然一时不能平息,但军心定然能稳。

      但……见史老大人一副面红耳赤的样子,窦长衍竟一时不敢将沈昼已递交奏折,请求告老还乡一事全盘托出。

      这事若放在以前,他定是万分高兴。

      可如今,那放在奏折旁的虎符却成了他心头一道沉甸甸的重担。曾经日思夜想巴不得能立时收回的东西,如今在他手中却成了烫手的山芋。

      “哎。”窦长衍长长地呼出一口郁结于胸的闷气。

      他心中蔓延过一丝悔意。

      傅清的建议不由得在窦长衍的脑海中浮现。

      赐婚。

      “你让朕再想想。”窦长衍摆了摆手,命令史大人先行退下,心里却盘算起了京中的贵女来。

      身后的势力不能太大,否则与沈家在军中的威望相衬,反倒是得不偿失;可又不能是什么没落名门,不然岂不是在打沈家的脸。

      窦长衍忽然记起,月前沈北郢刚协助大理寺破获的那起京中大案,殷尚书似乎对他颇为称赞。尚书府的嫡女似乎仍待字闺中,不如就此成其好事,也算是一桩美谈。

      他回到桌案前,将那小小的一块虎符拿起,在手中把玩片刻,随后握紧,眯起了眼。这东西既然已经收了上来,他断没有将之再还回去的道理。

      ***

      傅漪澜换好衣物出来时,窦祯还站在殿外。

      他木着一张脸,漆黑的瞳孔直勾勾地盯着地面。香萦劝不动他,只得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殿外负责扫洒的下人正装作不经意地偷偷打量着这位九殿下。

      窦祯其实长得很好看,虽然年纪尚小,但眉清目秀,一双桃花眼,任谁看见都不会轻易忘记,据说像极了他的生母。

      见傅漪澜出来,他的目光从永乐宫的殿门移到她的脸上。

      “进来吧。”傅漪澜说道。见他没动,她生了逗弄他的心思:“估摸着陛下会过来用晚膳……莫不是,你想这会儿回去,和皇后娘娘面对面?”

      窦祯攥紧了手,低下头,默默挪动脚步,跟了过去。

      玉竹眨了眨。宣帝会来?她不记得有太监来通传过,虽然不知道傅漪澜为什么这般笃定,但玉竹明智地没有多问。

      快到晚膳时,外面果真传来了动静。

      彼时,窦祯已在殿内多时。

      “小九也在?”窦长衍脚步一顿,略有些愕然。皇后总说,这孩子身体弱、喜静,是以他很少在长春宫见到窦祯。

      若非今日,他险些要忘记这个儿子。

      窦祯起身行礼,唤道:“父皇。”他甚少经历这般场景,面上有些局促。傅漪澜看在眼里,挥了挥手让永乐宫的下人都出去了。

      殿内只剩下玉竹和刘弗几人伺候着。

      窦长衍闲来无事,看不得窦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便用前几日太傅留给太子的课题随口教考了他几句。

      窦祯说话温吞,却也是对答如流。他年纪尚小,某些问题深度不足,却也有巧思在内。几个问答下来,倒是给了窦长衍一个不小的惊喜。

      原本,根据国子监的记录,窦祯经常缺课,课业也不算突出。可如今看来,这分明是个聪慧的孩子,一点就通。

      窦长衍见状,不由得出言赞赏了几句。

      刘弗候在一旁,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视了窦祯一眼。他面上不显,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九殿下今日入了陛下的眼,往后在宫里便不可同日而语。若是有人再敢像过去那般小觑他,怕是要栽跟头的。

      窦长衍看向窦祯的目光愈发柔和了起来:“今日出来,怎么不叫太监跟着?”

      窦祯抿了抿唇,方才嘴角浮现的笑意消失不见,犹如昙花一现。

      这时,御膳房准备的膳食正好送了上来。

      晚膳很丰盛,醋烹鹅,鲜羊羹、荔枝白腰子、鲜虾蹄子脍……只不过,与傅漪澜一贯的清淡饮食极为不符。

      小太监拿着公筷一一试过菜,这才退下。傅漪澜虽没有让下人试毒的习惯,却也知道宫里的规矩。

      待窦长衍举过筷,窦祯才埋头开始往嘴里扒拉米饭。在长春宫时,皇后不许他出来一同用膳,他的晚饭都是太监送到寝宫里。

      他吃的虽快,却不粗鲁,只是时不时拿余光偷偷瞟一眼旁人的神情,像是怕自己失了礼教。

      在这桌上同样坐立难安的不止他一个人,傅漪澜同样如此。只是因为窦祯的存在,那份似有若无的尴尬才仿佛淡化了几分。

      “小五明日就到御书房同太子他们一并听太傅讲学吧。”

      按常理,皇室子弟均应该在御书房听太傅讲学。国子监则是官家子弟的求学之所,窦祯在那里本不合规矩。可一来窦祯年纪尚小,二来皇后又以他体弱为由从中作梗,这才推迟了他上御书房的事宜。

      此刻,宣帝旧事重提,想来一是看出了窦祯的天分,二来也存了敲打皇后的意思。傅漪澜垂下眼睑,捧起碗,轻轻呷了一口汤,掩饰住眼底的笑意。

      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便是傅清了。

      窦祯一怔,他偏过头,向着傅漪澜看去,见她点头,这才嘴唇微抿,向上勾起一个小小的弧度,唇边浮现出两个梨涡。

      “谢父皇,儿臣遵旨。”若非皇后让太监在他的饮食中做了手脚,他也不会阴差阳错地进了国子监。

      窦祯虽然看上去单薄了些,身子却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皇后不愿意他读书,他便如了她的意,等半夜太监宫女都睡死了再偷偷爬起来学。

      说至此处,宣帝状似不经意地对傅漪澜道:“小九倒是很信任你。”

      这话听着像是玩笑,傅漪澜动作却一顿。毕竟,若无窦祯作证,太子之事最后大抵会不了了之。她摸不清窦长衍的想法,若无其事道:“可能合了眼缘吧。”

      窦长衍随即便扔下一剂重磅:“那你可愿将小九养在膝下?”

      “可……九殿下不是已经记在皇后娘娘名下了吗?”

      “朕想了想,觉得不妥。皇后膝下已有太子,难免顾虑不住,恐会惹来闲言碎语。况且……她身体大不如前,还是不要太过操劳得好。”

      傅漪澜垂下眼,温声应下,心里却泛起一阵凉意。这分明是看出了傅清的小动作,却故意不说。明明早就做好了打算,却还要假模假样地询问自己的意见,真是再虚伪不过了。

      不过,这正合了她的心意。

      今日之事,以傅清的性子定不会轻饶了窦祯。明面上是不会对他做什么,但暗地里的手脚才真正让人防不胜防。

      “时辰不早了,今日就先这样,明日朕便传旨让小五搬来永乐宫。”

      窦长衍心里藏着沈北郢的婚事,无心再做试探,用过晚膳,差了刘弗送窦祯回长春宫,便回了养心殿。

      傅漪澜这才松了口气。

      她方才真怕窦长衍要留下就寝。虽然清楚这是早晚的事,但是理智和情感往往都是对立的,以至于她此刻竟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娘娘。”玉竹适时地为她奉上一盏安神茶,丝丝袅袅的茶香蔓延开来,将傅漪澜忐忑的心情渐渐抚平。“您这又是何苦呢?”

      傅漪澜错开眼,顾左右而言他:“玉竹,你今日看见傅清那铁青的脸色了吗?想来,她若是听到太子出事,那脸色定会更加精彩!”

      “那也不值得您以身犯险!娘娘,你有没有想过,这中间但凡除了一点差错,陛下没有看见,奴婢也没有赶回来,你要怎么办?太子那模样,分明就是想看着你溺死在湖中!”

      傅漪澜失笑:“你忘了,我已经会凫水了。”

      “你的脚程我还不清楚吗,那时候也该回来了。况且……没有如果。”

      玉竹不解。

      傅漪澜耐下性子,解释道:“羌族那边蠢蠢欲动,御书房接连几日都在议事,而千秋亭是陛下去御书房的必经之路。”

      “可……还是太冒险了。”她嗫嚅道。

      傅漪澜拍了拍她的手:“我心里有数,倒是你啊,怎么这般冲动。今儿个是运气好,九殿下吸引了陛下的注意力,不然就单单不敬太子这一点,陛下若是要治你个以下犯上的罪,你又该如何?”

      “奴婢,奴婢认罚就是。”

      “嘴硬。”傅漪澜笑骂道。

      玉竹嘟囔道:“明明是您嘴硬,不只嘴硬,还心软。自己在宫里都如履薄冰,还偏要管旁人的闲事,那九殿下胆小怯懦,看上去不太聪明的样子,也不知道会不会领您的好。”

      傅漪澜摇摇头:“他可比你聪明的多。”越是聪明的人,越会明哲保身,韬光养晦。

      毕竟,反咬太子这种事情,一个不好就会引火烧身。

      他人投我以木桃,我便报之以琼瑶。他帮了自己,傅漪澜总不能让他平白担上风险。

      傅漪澜见玉竹还似懂非懂的样子,也不再多说,只道:“忙了一天了,也该好好歇歇。明早,还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呢!”

      她可是很期待看到明日傅清的脸色,想来,定是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投桃报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