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我们如何面对不完美的父母——读《莫砺锋诗话》之《父母》 ...

  •   作者按:拙文同时驳斥了当今两大学者的观点,这是迄今为止我写的措辞最激烈的一篇文章,锋芒毕露,招招见血。感谢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献学教授武秀成、《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社副主编韩方玉两位老师,虽然他们并不完全赞成我的观点,依然在学术上指导我,更在人格上深深感染我,给我一个发出自己微弱呼声的宝贵机会!

      (一)
      莫砺锋(1949~ ),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诗话》是莫教授多年研读古典诗词的心得集成,该书分为四十个专题,分门别类地选录了154首古典诗词。作者的语言平淡而悠长,感情挚朴而深沉,如良朋叙话,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带有独特生命体验的诗意世界。
      该书第一版自从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以来,南京大学小百合中文系BBS随即开始连载。当笔者读到第十三篇《父母》[1]时,不禁悲从中来,百感丛生,因为笔者的亲身经历与莫教授的孝道观是如此格格不入!笔者遂于2007年1月18日写下题为《孝道,儒家最残忍的伦理道德——驳〈莫砺锋诗话之十三:父母〉》的随笔,同样发在中文系版。拙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众多师友激烈而广泛的争论,战火迅速蔓延到天涯、凯迪等多家知名网站。
      此后不久,一位网友匿名将莫教授的《父母》与拙文一起由《书屋》杂志转寄给当代哲学家、思想家蔡禹僧先生,蔡先生随后写下《孝道是耶非耶?——兼及儒家的“男尊女卑”》[2]一文,发表于《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第8期。时隔七年余,笔者方偶然得知此事,从知网下载了蔡先生的全文,并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笔者在校期间曾有幸旁听莫教授的许多课程及讲座,也拜读过其数部著作,发现莫教授的确是一位学养深厚、温文儒雅的谦谦君子;而蔡先生与莫教授和笔者均素不相识,竟然认真写下一篇近万字的文章来“劝架”,不管笔者是否赞同文中观点,均十分感动。
      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虽然数年来笔者的思想有所变化,对于两位老师文中的部分观点,依然无法认同。如果说莫教授是以一种淡淡温情的笔调在抒情达意,蔡先生是以深刻而又不乏温和的笔调作理性分析,那么笔者则是含着热泪向这个世界发出微弱的呼喊。在此笔者将初稿作了一些修订,兼答蔡先生,若有冒犯之处,尚请两位老师海涵!

      (二)
      从我幼年记事起,我就从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中听到,我的几乎每一个本家祖辈们如何企盼儿子,而将刚出生的女婴用砖块压死、用水盆溺死的事。我最初听起来就像一个个遥远的故事,直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变成我的近邻,日日在我眼前晃动,我才感受到它的真实。但我已没有多少恐惧,我不知道一条人命的逝去与死一只猫、一条狗有多大区别,分不清生死的界限在哪里。
      我们村里死了一个人也不叫“死了”,而是叫“去了”,好像那不是一个生命从地球上永远消逝,而是像走乡串户出去玩一样,母亲干嚎几声,第二天依旧该种地的种地,该劈柴的劈柴,一家人的生活丝毫不受影响。女人生孩子,若生下的是男婴,则一家人都欢天喜地,母以子为贵,女人在家里的地位从此直线上升。若生下的是女婴,就会被全家人,特别是婆婆贱视,女人哪怕身子再虚弱、再疼痛都得下地干活。
      与我家相隔不足一百米,我的一户不出五服的本家有四个女儿,二女儿最不讨父母的喜欢。她21岁那年,父亲为了得到两万元彩礼,将她变相地卖给了一个羊角疯病人。过了一年,她的婆家就如愿地得到了一个儿子。她丈夫现已卧病在床,疯病时不时地发作,她守寡只是早晚的事。她一次次哭着回娘家,而她的生父生母却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由,将她像轰鸭子一般直往外赶。
      每每想到她,我总有很多感慨,她甚至不如那些无父无母的人,因为她如果无父母,至少是个自由身,没有人卖她;在她饿着肚子沿街乞讨时,还能产生一点虚幻的精神寄托:“如果我父母健在,我肯定不是现在这样子。”她的一点可怜的幻想都被无情的现实剥夺了。
      某年年底,在四堂妹的婚礼上,我见到了这位狠心的父亲,他与他身边的其他村民一样,与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一样,粗手大脚,衣衫陈旧。那张黄锈色的脸上,表情顽固而少变化,眼珠子缺乏灵活,但从他偶尔恶狠狠地盯住某个人或某件物,似乎要将其一刀刺死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一丝彻骨的残忍。
      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看到的是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食人魔,一个个持着刀枪张开血盆大口,举行着一场场人肉盛筵。我从他们面容的轮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他们的方言中听出自己尚未涤净的乡音,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因子,我就像是他们中的一个。
      而莫教授依然声称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他解释自己脸上很少露出笑容的原因,“我心中对于幸福的感觉已经麻木不仁了。今生今世,我不可能享受到圆满的幸福了!”幸福的人家家家相似,不幸的人家各有各的不同。像我这样有家不能归、有父母不能面对的人,比莫教授更不幸得多!在我看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明明骨肉相连,却互相伤害和猜忌。我可以忍受寒冷、饥饿、贫困、疾病,甚至死亡,却害怕至亲骨肉的隔膜。只要想起自己今生今世永远得不到父母之爱,便禁不住泪珠滚滚而下!
      春秋时期,郑武公之妻武姜不喜欢儿子郑伯,一心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她帮共叔段向郑伯索要肥美的封邑,还跟他一起造反。郑伯赶走共叔段后,将母亲安置在城颖,恨恨地发誓说:“不到黄泉,决不相见!”有一次,他请一个叫颖考叔的官吏吃饭,颖考叔把肉留下来,说是要带回去给母亲吃。郑伯深有感触地叹道:“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意为你还有个母亲可以孝敬,独独我没有!由于武姜对郑伯与生俱来的敌意,即使这对母子均尚在人世,也不得相见,与我家乡那些可怜的女子是多么相似啊!
      在实施计划生育的三十年里,一对夫妻一般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尽管很多家庭歧视女儿,但因无可挑选,总会在女儿身上倾注一些爱。当然这项政策本身也是有缺陷的,然而世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不过这也难不倒聪明而执著的求子者,他们可以偷偷花重金到私立医院给孕妇做性别鉴定,一旦查出腹中是女儿,便借助科技手段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她消弭于无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之奈何!从法律角度来说,只要孩子不是在母体外被虐待致死,几乎没有人受到法律制裁;但从人道主义立场来看,只要是一个生命,无论是在母体内还是母体外,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善待。
      莫教授生长在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家庭里,没有伦理纲常的冲突,没有心灵的撕裂,没有游子对故土的焦虑、困惑与背离,有的只是深切的眷恋和缅怀,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大约可以算作莫教授的幸运吧。

      (三)
      我曾经无数次地思索,为什么古代和当今部分农村的女子会受到这种非人的待遇?究其原因,大约与儒家所崇尚的孝道伦理有关。“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3],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无疑是相当歧视女性的。
      莫教授认为,“‘孝’就是子女对父母(也包话祖父母等长辈的亲人)的爱以及由这种爱引起的行为”,这句话有顺应人的天性的成分,然而在孔子孟子等一班先贤眼里,孝的内涵远远不止于此。《说文解字》将“孝”定义为:“善事父母者。《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4]《现代汉语词典》则规定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孝顺,二是礼俗,三是丧服。不管怎么解释,都离不开子女对父母的无条件顺从。
      孝道特别擅长勾引没有任何保护能力的孩子作自我牺牲,在流传甚广的传说故事中,一再出现那种为了尽孝而不惜自的健康甚生命的故事,内容越曲折,自毁性越大,就越受到称赞。兹以《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为母弃儿》[5]为例:晋代隆虑人郭巨,事母至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下一个男孩,郭母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影响供养母亲,便想把儿子活埋掉,节省些粮食留给母亲。因为儿子可以再有,而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他正在挖坑,突然发现地下埋有一坛黄金,坛内放着一纸丹书,上面写着:“天赐孝子郭巨黄金,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郭巨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而且其孝顺之名传遍天下。莫教授却仅以“古代提倡孝道的做法大多欠妥”,“古人在这方面的理论宣传工作也做得不够好”轻轻带过。
      即便《为母弃儿》的惨剧如蔡先生所说,是特殊的历史情境的两难造成的,郭家只有一碗饭,吃了就能活命,不吃就得饿死,郭巨最终选择给母亲吃,“易子而食毕竟比易母而食人道一些”,虽然笔者看不出人道在哪里。那么其他故事呢?再看另一则《闻雷泣墓》[6],晋代王裒的母亲生前害怕听到雷声,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到雷电交加之时,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于地,哭着安慰她:“妈妈别怕,裒儿在这里。”就算他喊破喉咙,他母亲听得到吗?为了安慰一个早已死去的人,动不动就冒着被雷劈的危险去荒郊野外,这样的行孝方式,当代人实在难以摹仿。
      《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编得如此拙劣,有些甚至荒诞不经,正是由儒家所提倡的孝道伦理引而申之并发扬光大的,归根结底这笔老帐还是得算在儒家头上。蔡先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作了一个概率上的大致估计,认为儒家文化的功劳远远大于其过错。然而正如飞机失事一样,即使发生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一旦被某个具体的人摊上,灾难就是百分之百,笔者很不幸被囊括进这小概率之中。
      父母与子女之间尖锐的冲突早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并不是“于今为烈”。作为五帝之一的舜是盲人瞽瞍的儿子,他的生母在他十几岁时就去世了。瞽瞍续娶了一位凶残狠毒的后妻,生下儿子象。舜的父母和弟弟两次合谋要将舜除掉,舜预知其阴谋却并不防范,而是乖乖地步入他们的圈套。在神的帮助下,舜每次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最后还得到了其他人梦寐以求的美女和地位。
      看看老夫子们是怎样评价这件事的,孔子曰:“舜其大孝也欤!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大德者必受其命。”[7]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8]正是由于瞽瞍的不慈,成全了舜的大孝;也就是说,如果瞽瞍对儿子没那么恶毒,舜就只能跟其他孝子一样行小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了。舜的传说纯属异想天开:天可以被感动。如果天不被感动,他的家人也死不悔改,那么他坚持不懈的行孝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上天的帮助,那些与舜一样冒着生命危险行孝的人,大难不死的可能性又有多大?普通人可没几个像舜那么好运气的。
      对于瞽叟与舜这对父子的公案,明代心学家王阳明另有一番高论:“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叟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会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处,所以愈能孝。及至瞽叟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大孝的子,瞽叟亦做成个慈父。”[9]瞽叟心怀叵测,与家人几次三番谋害舜,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只要他不是个白痴,肯定明白自己是在干什么,善恶之别就像天堂与地狱一样泾渭分明,可王阳明偏偏违心地说瞽叟自以为是个慈父,实在是过于强词夺理!倘若人世间真有所谓的末日审判,我相信瞽瞍永远只能是灭绝天理、丧失人性的一介老朽,被盯在历史耻辱柱上。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10]行孝意味着子女的一切行动都要为父母考虑,不能稍作反抗;而父母则可以随时对子女施加暴力,并美其名曰:“棍棒底下出孝子。”这颇似基督徒的“别人打你的左脸,连右脸都伸过去给他打”。不过基督徒对所有人均是如此,而儒家的孝子们仅仅对自己的家人才以孝报怨。在善与恶之间,人们总习惯于谴责善者为什么不能更善,而从不谴责恶者为什么恶。当父与子关系出现裂痕时,子女首先要反躬自省:“我做错了什么?”而不是问父母可能会有什么过错,因为“父母岂有不慈者哉”[11]。
      父母与孩子究竟谁更需要对方?现代心理学揭示,父母爱孩子首先不是因为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而是父母自己需要爱孩子;同样,孩子爱父母并不是因为父母要求孩子爱父母,也不是因为生物学上的被生产行为,而仅仅是因为在共同生活中两个平等独立的主体之间产生的爱,仅仅是因为孩子自己需要爱父母。而这种爱,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而不仅仅是长幼之间的爱。如果孩子不爱父母,那你也不能强迫他爱,你只能强迫他给你钱,假如你把对孩子的抚养当作一种期货投资的话。孝道伦理全盘否认父母养育孩子的乐趣和爱孩子的自我需要,仿佛完全是无私的。

      (四)
      不错,子女的生命是父母赐予的,然而子女是否因此而必须对父母百依百顺?这里要追溯到父母养育子女的伦理基础问题。我们通常听到最有力、最义正辞严、也最冠冕堂皇的质问就是:“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养大,难道你不应该孝敬父母吗?”这实质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伪命题,它把父母应尽的责任等同于施恩行为,并等同于投资行为。如果是投资行为就构不成恩情,如果是恩情就不能要求回报。更重要的是,要求“报恩”是施恩者提出的,而非受恩者主动提出来的,就有“市恩”之嫌。
      鲁迅先生说:“现在的子,便是将来的父,也便是将来的祖。我知道我辈和读者,若不是现任之父,也一定是候补之父,而且也都有做祖宗的希望,所差只在一个时间。”[12]在生命的长河中,一个个体的人终不免要死亡,为了自身生命能够延续下去,父母必须生养子女。每一个父母都要生养子女,每一个子女也都要做父母,仅仅是先后的顺序不同。然而父母将孩子养大,毕竟付出了许多心血,在他们年迈失去劳动以后,孩子自然有养老的义务。这种依靠生物学上的亲情本能来维持的一种秩序底线,使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孝道伦理完全取消了孩子的主体性,把孩子看作是生存危机中必须投资的一个期货项目,投资的目的不是基于爱,而是基于回报,孩子因此被剥夺了身体自由和精神自由,成为“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人的萌芽”[13]。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具“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了。血缘纽带在东方社会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它粉碎了生命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尊严。当孩子不幸夭折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也悲伤痛哭,但悲痛的不是生命本身的消逝,而是自己老来无依。正如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所描述,当王夫人见贾宝玉被其父打得半死,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绝了后,又联想到早逝的儿子贾珠:“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14]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对女婴的杀害、遗弃和虐待,一个敬畏生命而不是把孩子当作期货投资的人,是不可能做出这种连禽兽都不忍做出的事来的。蔡先生试图为这种行为作出合情合理的推测,认为这些父母无论如何选择,都是痛苦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辛酸。笔者起初也差点被感动了,但据笔者少年时亲耳所闻,他们其实没那么多不得已的借口。
      不过,也有因精明过头而搬起石头来砸自己脚的。我们邻村有一户人家,父母都六七十岁了,已失去劳动能力,膝下惟有一个白痴儿子,已经四十多岁,却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一家三口只得四处讨饭。听说这对老夫妻原本生过好几个女儿,只是她们刚出生便被父亲溺死了,最后只剩下这根独苗,本来满心指望养儿防老的,哪里料到他竟是弱智呢?幸而当今许多城市已实行养老金制度,并渐渐扩展到农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会有所改进。但由于我国地域差距、城乡差距等诸多因素,养儿防老的办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依然存在。
      鲁迅先生最后为天下父母开出一剂良方:“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他同时冷静地指出,这一点“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因此他谆谆告诫读者,“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15]但先生并没有告诉我们,当父母不那么完美时,我们又该如何做子女?我们在成为父母之前,首先是做子女。世上有多少种人,便有多少种父母,那些小偷、劫匪、杀人犯、吸毒者、恐怖分子……也都会为人父母,父母注定是不完美的。对于笔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长期困扰笔者的现实伦理问题。笔者不能起先生于九泉而问之,只能向健在的方家求教。
      蔡先生在文末对孝的内涵作了一些增补:“孝不能用爱完全取代就因为它不是单纯的爱,而是理性者的爱与责任的交织,这种交织使我们无法区分我们的孝的理性与感性的比例成分,而只能说发自内心的爱如果没有理性的孝的道德责任做后盾是难于持久的。”他认为孝是爱与责任的融合,这一较为中庸的新诠释,倒有让人接受的可能,可他依然没有回答笔者关注的焦点所在。
      从写作本文初稿以来,笔者曾询问过许多当代硕儒、佛教徒、基督徒及无神论者,其中不乏年高德劭的社会精英,然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或许它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无人可以给一个确切的答案,连上帝也不能。可话又说回来,父母纵然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是,当他们年事已高,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时,子女若是袖手旁观,任其自生自灭,似乎也有悖于为人之道。
      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缺少父母的护爱,中年缺少夫妻的情爱,晚年缺少子女的敬爱。虽然笔者与莫教授的观点反差极大,但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父母之爱的渴望。没有人天生想做父母的逆子,但愿天下的父母与子女都相亲相爱,彼此少一些功利和算计,多一些理解与宽容!

      ————————————————
      注释:
      [1]莫砺锋:《莫砺锋诗话》(第二版)第119-12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蔡禹僧:《孝道是耶非耶?——兼及儒家的“男尊女卑”》,《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第107-116页,2007年第8期.
      [3][7][8][10][宋]朱熹注:《四书五经》(上卷)第115页,第23页,第185页,第197页,[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7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5][6][春秋]孔丘著、陈书凯编译:《孝经》第18页,第32页,[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
      [9][明]王阳明原著、邓阳译注:《传习录译注》(下卷)第469页,[广东]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
      [11][元]脱脱:《宋史》(第三百一十二卷)第102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12][13][15]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34页,第312页,第14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清]曹雪芹:《红楼梦》(上)第44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07年1月18日初稿写于南京大学图书馆
      2015年12月20日二稿改于临安家中忘忧斋
      2016年3月4日三稿改于临安家中忘忧斋

      (本文发表于《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16年第9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