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我是一个记者,现在正站在一个传奇的小镇外。镇门口是一座巨大的石门,石门连着一道低矮的粉墙,大约一个人高,墙上灰色的瓦,偶尔有绿色的藤蔓在墙头伸出来,随风摇摆。石门前一块镜白石头,朱笔镌刻着两个大字——邺洛。这两个字写得颇有点仙风道骨的意味,让我这个门外汉对小镇内部是心驰神往。
      信步走入小镇,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感让我心醉。触目尽是青石板路与粉墙黛瓦,精巧的小院子各有半米高的围墙,既与邻居相隔,又能彼此心照不宣。更有的院子里的矮墙边树着几竿青竹,青翠欲滴,令人更是心旷神怡。在我正在走的这条主干道两旁,是两行参天的槐树,正是初夏,槐树开出了一簇簇雪白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怡人的清香。这条路通向了镇中心,那里有一棵树,今天能见度算不错,再加上没有东西遮挡视线,所以我在路中央能清楚的辨认出那是一棵泡桐。
      我打开随身携带的背包,拿出一张地图,这是我在镇门口买的。我一溜小跑跑向那棵泡桐,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好大的泉池展现在眼前,靠近泡桐树的岸边是一大片芦苇,还不是芦苇盛开的季节,那一大片芦苇绿油油的,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泉池中间一股水正咕嘟咕嘟往外冒,水冒出来,又重重跌入泉池,溅起了洁白的水花。芦苇对面的岸边有一条九曲回廊,廊上盘着青绿色的葡萄藤,绿叶间有了几穗早开的葡萄花,细碎的杏黄色洒在树叶间,像是天上的一米阳光,化在这树叶间了一般明媚而温暖。我沿着池边走过去,坐在回廊边上,看向那棵高大的泡桐树,才发现那棵泡桐树有一半已经被烧焦了,只剩下一半还顽强屹立着。“人都说梧桐树半生半死象征着爱情的忠贞,想不到这泡桐也如此半生半死,只是不知这又象征着什么呢?”我想。
      胡思乱想了一阵子,我便按着地图上的路线,向着小镇的西北角走去,那里也有一座泉池,叫梨泉。其实说起来我来到这里也不是什么偶然,那天领导在小会上问我们有没有看过新上市的一本小说《叶落归根》,我刚好买了这本书,算是很小众的文艺小说,便说道:“我看过,怎么了领导?”领导又继续说:“最近咱们市旁边的一个小镇子好像叫邺洛,本来说要拆了重建的,可是就因为这本书,不少已经搬出去的居民都回到了镇子里,最近还说要改建成旅游景点,我觉得这应该是条大新闻,所以想让你们去采访一下,正好,你既然看过这本书,就你去好了。”于是,领导让我来这邺洛镇参观采访,而这梨泉正是小说中主人公住的地方,所以我就直奔这里。
      我到了梨泉边上,一棵老大的梨树立在泉边,我在想,开春时节梨花胜雪必定十分浪漫。我向泉池底部望了一眼,只见泉眼都五个一组攒在一处向上吐着泡泡,五个泡泡相互拥着,挤着,在水面上破裂,真如一朵洁白的梨花在水面绽放。我赶紧拿出相机,拍摄下了这一幕来。梨泉旁边的小院门上有一块匾,匾上写着两个大字——雨宅。我心生疑窦,于是,我问我身边一个拿着塑料桶正要打水的汉子:“大哥,请问你知道这里为什么叫雨宅吗?”
      “哦,你问这个啊,我也不太清楚,我是小的时候就出去上学了,后来也没怎么在这住,但我父母是一直就住在这的,我想他们应该知道。”汉子说,“这样吧,你到我家坐坐吧,我爸妈在家,正好让他给你讲讲。对了,还没问你来镇子上是旅游还是……”
      “我是个记者,因为这里是个古镇,一直也没听说过,最近却突然成了旅游景点,所以领导让我来做一个采访。”
      “是这样啊,那就更得来我家坐坐了,让我爸好好给你讲讲,听说这个镇子门道很多呢。”
      “呃……这不太好吧……”我有点犹豫。
      “没关系,你是来为我们镇子做宣传的,有些东西光看可看不出花来。”
      “好吧,麻烦大哥你了。”
      一路上我们聊了很多,我知道了这个镇子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几乎没有人的状态,但是有另一些原因,让一部分原住户搬了回来。但这位大哥说具体原因他也不知道,看来只能去问他的父母了。
      到了这位大哥家,大哥向他的父母介绍了我,他的父母也热情地邀我入座,还让大哥沏了一壶好茶。大哥的父亲说:“小伙子,你有啥想问的就问吧。”
      “……叔叔,我想知道……关于……西北角的那栋房子为什么叫雨宅”我支支吾吾的问道。
      大哥的父亲笑了笑:“其实那栋房子之前一直被当做凶宅。”
      我有点吃惊,但是又随即释然,做了不短时间的记者,这种邪说见的还是多了,无非都是人们的心理寄托罢了,我倒还不是太在意。老人家继续说道:“说来也怪,这镇子地势高,下雨从来没有哪里淹了,唯独那雨宅,一下雨便是内涝,哪里的水都能漫过小腿肚子。所以原来那里住的那家人嫌那里有邪祟,就搬走了。”
      老人呷了一口茶,又缓缓的开口:“但是,从那个人搬来以后,那里就没再涝过。”
      “那个人……是谁啊?”我起了好奇心,问道。
      “哦,对了,那个人就是我们这些人回来的原因之一啊。他刚搬来的时候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刚上高一。之后过了大概一年,镇子里就开始发生一些异事,莫名其妙的有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我们也渐渐地搬走了。至于剩下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了。在外面住了两年,听说要拆了镇子,过了两天,住雨宅的那个小伙子,还有住莲居的小姑娘忙前跑后的找原住户一个一个的跑,我们才搬回来的。可是在我们最后一户搬回来的当晚,莲居起火,奇怪的是我们所有人都没人注意到这场大火。”
      看见老爷子说的眉飞色舞,我来了兴致,因为直觉告诉我,后来一定发生了更加奇异的事情。果不其然,老爷子又说道:“第二天一大早,我出门打太极拳,一抬头,看见莲居正上方的天上,一朵白云凝住不动,渐渐变成了一朵莲花的样子,当时天上都是粉红色的云,就那一片是白色的,特别显眼。然后一朵火烧云从雨宅那边飘过来,也是莲花样的,最后也停在那莲居上头了。”
      我确实有点吃惊,又跟老爷子聊了点有的没的,就到傍晚了,老爷子邀请我在他家吃饭,顺便就住下了。老爷子说这里的住家都打好主意了,都在家里开个小旅馆啊小饭店啥的也算是为这个镇子的旅游业做做贡献。我只好赞同了他说的话,而且我确实今晚没有住的地方,我本以为很快就结束了,所以也没有订旅馆。
      晚上躺在床上,我辗转难以入睡,思考着那个奇怪的祥兆。思前想后,总觉得不合道理,接受了大学四年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主义论的大学生,毕业后更是做了诸多采访,都是些怪力乱神的怪谈,但这件事,却不由得我不信。
      迷迷糊糊的,我似乎睡着了,突然又醒了,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镇门口,正纳罕着,却发现自己正在向前走着。路边槐树静静摇动叶影,地面上的青石间正汩汩冒出清泉,细细的水流濯净了路面,滋生了一丛丛青苔,还有些低矮的蕨类植物,也在泉水的滋润下长势茂密。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到了泡桐树下,芦苇旁,有一位女子,大约二十岁上下的模样,回头朝我嫣然一笑。“我可等了你很久了,我知道你有许多问题,有许多不信,有许多的怀疑。不过,你想知道的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你若是真想知道,明天就来这找我吧。”我正想说话,却四处寻找也找不到那个女子,只有一位老妪,坐在芦苇深处。
      我被刺眼的阳光唤醒,醒来揉揉眼睛,发现已是日上三竿,我穿戴好衣服,来到一楼,老爷子刚刚进门。老爷子见了我,便打了声招呼:“小伙子,怎么才起啊。”
      “我觉得可能是之前加班加累了,才睡过了吧。”我回答道。老爷子叫我一同吃早饭,吃过早饭,我便想起了梦里的那番遭遇,思前想后,终究是好奇心战胜了理智,我到了泡桐树下去看看,转了一圈又一圈,却没发现有梦中的那个女子的身影。我正想离开,却看见芦苇丛里有一个人影,走近一看,原来是那个梦里的老妪。我正想问她些什么,却见她和蔼的朝我笑了笑,招手叫我过去。我走向她,在她的笑影里,我恍惚间却似乎看见了梦中女子的笑靥。
      “小伙子,我知道你有些想明白的事情,你先听我讲个故事吧,听完了,你就什么都明白了。不过这个故事很长,希望你千万耐着性子听完。”
      于是,就在这个初夏,在这个漆泉边上,我听到了我平生听过的最不该信却又不得不信的一个故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